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000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00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实际上洛苏却没想这么多,从他提出六大王国,重开分封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未来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从女主天下开始,未来天子拥有洛氏的血统后,事态就会再次发生巨大的变化。

  开元开元。

  开的可不仅仅是大唐的新纪元,也是大唐皇族的新纪元。

  等到一批拥有素王血脉的皇族走上历史舞台,现在那些旧皇族,会不会对立起来?

  洛苏认为一定会的。

  况且新的天子眼看着那些和自己血缘渐渐疏远的皇族占据着广袤的土地,而自己的儿子们却没有土地分封,他会不会心中胆寒呢?

  洛苏认为一定会的。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邦周发生的故事,会在大唐再次重演,谁也不能改变,除非坐在皇位上的是洛氏。

  但洛氏不能坐在皇位上,起码现在不能。

  洛苏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而后便一路从辽国南下往半岛而去,在大唐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洛氏的身影。

  “当初将这座半岛划入齐国治下,是因为蓬莱三岛没有纳入统治,要给齐王李泰一个基础地盘,现在既然蓬莱三岛的进程很是顺利,而且从胶东半岛到这里的航线已经清晰,那这里就该化为郡县,纳入中原朝廷的管控了,这里是中原之翼,有这座半岛,就能永远保证蓬莱三岛在朝廷的控制下。”

  蓬莱三岛是块宝地,物产虽然不算丰饶,但这里独立于海外,最重要的是,对于大唐来说,不难打。

  这里过去有一个名字,叫做倭,意思是矮小的人,既然是矮小的人,那战斗力便不会胜过大唐,或者说远远不如。

  大唐的军队,在过去的岁月中,和这世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都刀锋相见,皆大胜之,这样的强军来到这里,不说是砍瓜切菜,但很难输。

  所以齐王李泰很喜欢这里。

  卫王李贤也很喜欢这里。

  不过现在的蓬莱三岛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因为有足够多的汉人登上了这里,相对于漠北的承载力,以及遥远的秦国,还有自成一体的西域。

  箕子半岛和蓬莱三岛,是化解中原人口的绝佳之地。

  现在的中原朝廷,已经摒弃了那种人口越多越昌盛的想法,上上下下都意识到,没有足够的土地,人口多只会变成流民,进而威胁朝廷的生存。

  所以大唐律中,已经有所规定,尤其是那些生儿子比较多的家庭,必须要承担更多的边境兵役,即四大都护府的服役,如果再多的话,就要上报官府,成为迁徙百姓中的一员,大部分人都会被迁徙到蓬莱三岛。

  箕子半岛、蓬莱三岛的人口膨胀速度远远超过秦国和燕国,如今卫国和齐国面积远远这两个国家,但人口却超过,可谓是占尽了靠近中原的福利。

  洛苏没有登上蓬莱三岛,他隔着海遥遥望着,其实并不能看到什么东西,地球是圆形的,但他已经认为够了。

  从洛氏这里,他知道了一些事情,是关于蓬莱三岛的,这岛上原来有矿。

  而且还是金矿。

  只不过消息被卫王李贤屏蔽了,怪不得这些年卫国能这么大力的从中原引流百姓过来。

  等到中央朝廷知道这件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

  卫王李贤隐藏这件事,自然是想要独吞,或许也不仅仅是他,而是底下的所有人。

  自古财帛动人心,洛苏仿佛已经见到了血流成河。

  该继续向南了。

  第964章 武器走私

  灵兵不能出言。

  洛苏便自己一个人沿着东部沿海走着。

  他时不时会挑起车帘看看外面。

  苍翠连绵的农田在风中翻起波浪,田中耕耘的农夫正挥汗如雨,井然有序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溪流边洗衣服的女子用力锤击,孩童的打闹欢笑声如同风吹过铃铛。

  他还记得上一次出行,在隋朝大业年间。

  荒败干裂寸草不生的田地,道路两旁的草丛中处处都是白骨,兔狐出没宛如鬼寨的村子,无数被束缚着双手和枷锁的百姓,被押解着前往辽东。

  苍山寒微,天下处处泣血,沉重的悲鸣和黑暗笼罩在大地上,似乎永远也难以看清黑暗后的光明了。

  现在真好啊,这些年的努力是有用的,多看看这些,心中那颗为国为民的心就会变的愈发纯粹。

  洛苏走过河北。

  越过黄河。

  向前是淮河。

  这一路上都是大唐的粮食产地,从李治和武曌将帝国都城迁徙到洛阳后,这里的政治地位就有了显著提高,大唐如今一半的折冲府在河北和江淮。

  经过数十年的调整,关中回到了它本该有的区位,山东通过科举迅速崛起,大唐从一个关中为核心的集团,成为了真正容纳四方英才的帝国。

  洛苏来到了扬州。

  人的天赋比努力更加重要,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同样如此。

  一座城池从建立的那一刻,它就存在着一个主要功能,这个功能也是伴随着天下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会随着山川、河流的变化而变化。

  长安曾经是都城,而现在承担这个功能的,是洛阳,它的职能被转移到了洛阳这里。

  函谷关曾经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毁灭它的不是兵刃,而是黄河的改道。

  现在承担这个功能的叫做潼关。

  但潼关不如函谷关,守住潼关至少要十万人,甚至要二十万人。

  于是关中便失去了它四塞之国、稳如泰山的地位,种种因素加持下,舍弃长安便不再是不可接受的选择。

  这些城市中,有军事重镇,有普通居住城池,有天险重关,还有经济城市。

  扬州就是经济城市。

  在隋朝年间它曾经衰败到极点,但地域区位摆在那里,它是大运河的一端,还和金陵对峙,相比苏州而言,它没有那么靠南,对于朝廷而言,太过于重要,它必须繁荣,也总能繁荣起来。

  在大唐建立的这么多年里,即便没有朝廷特意重建,它还是蓬勃的发展起来,在贞观末年就基本上恢复,在李治登基的第十年,缴纳的赋税再次名列天下第一州。

  那个扬一益二的时代回来了。

  蓬勃的河北和江淮,让李治和武曌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必须迁都洛阳。

  在洛阳,交通南北的大运河,会源源不断的将山东的物资,用极低的代价送到宫中。

  如果在长安修建一座宫殿的花费是一万万钱,那在洛阳的成本就可以降到三千万钱,水运的优势比起陆地,胜过不是一点一滴。

  洛苏来到这里,而后被扬州官吏所知晓,听到国师竟然驾临扬州,扬州官吏几乎是蜂拥而出。

  扬州刺史。

  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司马。

  这些人齐齐上书,率领着扬州文武百官请求洛苏莅临筵席。

  洛苏很关注扬州的发展,或者说,他关注整个淮河以南的发展,但对于见这些官吏,他没有兴趣,只从中挑选了几个人。

  有江南洛氏的子弟。

  有吕氏的子弟。

  说起吕氏,现在其实过得很舒服,在大唐的众多家族中算是很不错的。

  当初洛氏无论是征战草原,还是北迁,吕氏大部队都跟着洛氏迁徙走了,其中包括主支的许多人和大多数旁系。

  吕氏死了很多人,但也有很多活着。

  一部分留在齐地的故乡,还有一部分在南北二朝时前往江南,投靠洛氏,在江淮扎根,后来洛氏南归,凛冬城的吕氏就有很大一部分回到了齐地。

  吕氏是比较特殊的。

  吕氏的女儿是不愁嫁的,无论是皇族,还是那些高门,没人会觉得吕氏不是高门。

  虽然吕氏的确不是高门。

  山东士族之类都很喜欢要聘礼,吕氏和洛氏久居,是不兴这一套的,但吕氏不认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理论,所以吕氏会经常性干涉嫁出去的女儿。

  吕氏家规很严,称得上是森严,对于造反、谋逆之类,可能会造成家族覆灭的行为,管控极严。

  可以说是三令五申。

  大唐实行重内轻外的政策,许多士族高门离开乡土,前往洛阳长安去客居,谋取高官,但吕氏依旧深耕乡土,在洛阳可能不如那些追求出将入相的高门,但在地方上,却是真正的地头蛇,不显眼,但实力极强。

  一行人在一处雕花的阁楼中见到了洛苏。

  无论是洛氏还是吕氏,在见到洛苏的那一刻,齐齐跪在地上,“叩见老祖宗。”

  洛苏抬眼望去,每次见到吕氏,他都觉得很神奇,一个凡俗的家族,能够做到现在这种程度,这是洛氏改变世界的最明证。

  虽然吕氏也有败类出现,但家风极严的吕氏,总能主动清除这些人,可以说是将洛氏内部的自我革命学习的淋漓尽致。

  姬姜联盟是从远古就开始的,到武王和素王的时代发扬光大,创建了邦周,但真正形成制度,却是洛苏亲手推动的。

  当初因为姬姓诸侯和天子的血缘越来越远,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洛苏创造性的提出了天子娶嫡长女,其他诸侯同娶姐妹的先例,这叫“取异姓之血固姬姓之亲”,真正的姬姜联盟从这里开始频繁联姻,互嫁互娶。

  “老祖宗莅临扬州,使扬州蓬荜生辉,传说上古圣人过而有经典,老祖宗若有只言片语留下,千百年后,定有光辉神圣闪耀啊。”

  一行人也不起身,就在地上跪着,诚恳说着。

  洛苏坐在椅子上,灵兵将茶水取过来,轻抿一口,只觉甘甜凛冽,“此番过扬州,的确是有些事要交待,你们都是我的本家族人,今日在此,便是机缘,且听一番。

  自邦周以降,一千七百年,天下重心,渐次南移、东移,到如今,江淮已经是天下财税首重,这是不争的事实。

  日后这种趋势依旧不会停下,所以日后天下想要昌盛,江淮、江南的重要,要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经济在逐渐南移是洛苏关注到的事情,不仅仅是粮食产量,单论粮食的话,中原以及河北,这两块大平原,永远都是粮仓,江淮的平原还不足以承担整个天下。

  但伴随着江淮和江南的开发,瘴气、湿热、风热这些问题被解决,南方更加宜居的属性就凸显出来,扬州是天下商业最繁华的地方,甚至超过世界大都市洛阳和曾经的长安。

  不仅仅是扬州,就连一向被认为流放之地的岭南,也有广州这座非常繁华的城池。

  见微知著。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暖和,人对温暖的向往是潜藏在基因中的,就连洛氏都从凛冬城迁徙到了辽州,仅仅南归一千多里,就暖和了很多。

  ……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