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少听她胡说八道 > 第77节

少听她胡说八道 第77节

作者:且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7:14 来源:免费小说

  辛帝只余那一口气,却是怒目圆睁,以气叱问:“你对朕,逢场作戏…竟能作这么多年……”

  “当然,本宫自入宫起就在忍受你,忍受你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拿到立储的圣旨,为了能在如今这一刻,亲眼见证你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文臣心散,武将逆骨,百姓怨唾,而你,奄奄一息之时享尽枕侧之人叛离之痛。更是为了在你死后亲口宣布……”柔嘉的视线缓缓平移,落在被太医们敲响的殿门上,她从袖中拿出圣旨,向楼庭柘递去,轻启红唇,沉声威严:“吾儿登基。”

  地上三人心神俱震,皆瞠目结舌地望着眼前张扬的女人。焦侃云瞳孔剧颤,下意识看向楼庭柘,他脸色惨白,滞涩不堪,疯狂消化着亲生母亲这弑夫杀帝的一幕。

  不多时,楼庭柘低垂眉眼,看向地上被药折磨得蜷缩挣扎的辛帝,他再无法发出一字,眼中透露出绝望而凛冽的杀意,令楼庭柘浑身血液倒流。他知道,辛帝在试图对他发出最后一个命令:杀了柔嘉。

  他对辛帝,是没有绝对服从性的。这一点,自出生起,母妃就不辞辛苦地灌输给他了。

  楼庭柘看向焦侃云,她眼中满是迷茫,眸底却攀爬出一丝对新朝盛世的祈愿。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日帐帘轻晃,他荒唐地唤她为主,“你若想要盛世太平,我装模作样,也会成为明君。”

  楼庭柘紧凝着她,一眼不曾挪转,缓缓抬起手,面无表情地接过圣旨,直握得手指骨节皆泛白,满目充血,眼前人,心上人,自此以后,更如,隔山隔海:

  “恭送父皇。”

  尽管这一局借势而为,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柔嘉真正回忆时,仍旧觉得苦涩不堪,如蹒过千重高山,蹚过万里深海,以至于后来,当楼庭柘问她:“儿臣总记得幼年,母妃说,只要有权有势,就什么都可以得到。如今儿臣没能得到最想要的,母妃谋尽半生,站在高处,又是否真的心满意足?”

  她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有时候,还是会想念入宫前的时光,想念那个不惜跋山涉水来到她的窗前,送她荔枝的少年郎。

  那时候,她不叫柔嘉,也无须柔和嘉善,她的名字是扶光,是最耀眼、最张扬的太阳。

  第94章 魂梦。

  人难料旦夕祸福,世间之事瞬息万变。

  “禁卫军中某副将叛变,先于祭祀大典投放毒物,故布天罚疑阵,欲使辛帝死于毒蛰生溃,继而面目全非,于众目睽睽之下尽失君威,幸而柔嘉皇贵妃机警敏锐,舍身救驾,叛将一计不成,故技重施,带兵围逼御殿,又毒杀辛帝,忠勇侯察觉蹊跷,不惜冒大不韪,携营众闯宫救驾,虽将叛将斩于剑下,但辛帝已服毒发作,性命垂危,已将传位圣旨交予二皇子之手,皇贵妃泣涕不止,仍命太医院全力以赴。”

  焦侃云任由虞斯牵握着手离宫的时候,夜幕四合,这段如同话本一般的宫变说辞,正被无数太监向宫外传递,太医院还在装模作样地扎针救治,额间却密汗层发,从脉象上来看,已是回天乏术,但皇贵妃没喊停,他们谁也不敢现在就宣告圣上驾崩。

  焦侃云想,这场戏还要做给天子近臣和后宫嫔妃们看完,才算一个完美的收尾,虽有立储圣旨在手,却难保不会有不同的声音质疑,柔嘉最是心思缜密之人,绝不会在尚未尘埃落定前就放松警惕。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想不通了。

  中秋宴那夜,柔嘉借口欺罚她,将她带到皇后宫殿,拿信送信,畅通无阻。那时自己就对皇贵妃能只手遮天感到惊疑,原来,柔嘉的势力早已无孔不入,禁卫军、内侍监、太医院,甚至是支持楼庭柘的外臣党羽,结起了一张紧密的网,只差一个饵子。而自己就成为了关键纽带,联结起了陈徽默这个饵子。

  为什么偏偏是陈徽默?因为柔嘉早就知道,自己攒聚毁祀的朝臣们,都是由陈徽默领携,只有他为阻拦东征而死,才能使这场“天罚”在朝臣眼中更震撼。不管他是真得天罚也好,还是服毒积瘴、甘愿爆体明志也罢,其视死如归,阻拦辛帝的决心,落在朝臣眼中,就是一种“辛帝敢以战事问天,天答曰不允”的“结果”。柔嘉需要这样的结果,让朝臣们看到,她柔嘉是多么的忠诚,不畏天罚,也要舍身护君。

  那些毒物之流,除了凭空出现,让这场闹剧更像神秘的自然给予的天罚以外,也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柔嘉是如何无所畏惧——毕竟她当众演示了以身作掩,徒手将毒物从辛帝的身上掀开,这等勇猛的行为。更是为了在辛帝的死因传出宫后,让百姓们都以为辛帝就是因天罚毒蛰而亡,宫闱内的二次毒杀,自然是越少人知晓越好。

  而柔嘉允许楼庭柘参与兴庆府一事的原因,焦侃云心想,恐怕不是单纯地任由楼庭柘高兴折腾,反而是在想清楚了太上皇对朝局的影响之力后,有意放任楼庭柘与太上皇密切接触,攀好关系,以免成事之后,太上皇反倒要过来掺和搅事。

  至于柔嘉一定要现在杀了辛帝的原因……焦侃云觉得,柔嘉亲口所述的“武将层出,盛世兴起”不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恐怕还是多年来对辛帝的厌憎堆积压存,在皇后被辛帝囚困冷宫、以毒折磨的时候,爆发了,柔嘉会想,她自己心中也藏着一个爱人,每日对辛帝虚与委蛇,装模作样,倘或哪日流露出这份背叛,自己的下场恐怕和皇后别无二致。毕竟辛帝只因一枚渊渊友,就窥破了皇后的异心,自己又能装到何时?她装够了,索性就为自己最真实的**活一回。

  如今盘来,唯一让焦侃云意外的,唯有皇后。

  “在想什么?”虞斯骑着马在道上慢悠悠地走着,寒风肆虐,他用双臂将她裹在怀里,“你已经想了一路了。”营众列队跟在身后,脚步声在清冷的夜间格外响亮。

  “皇后娘娘对陈大人……不似我和阿玉那般,也不似你我这般,恐怕还要复杂一些。”焦侃云想起那封令陈徽默委顿哭泣的信,“真情有之,利用亦有之。”

  虞斯“嗯”了一声,“皇贵妃宠冠六宫,聪慧冷情,皇后既能与她制衡后宫多年,没有手段怎么行。”

  “我原以为似圣上这般专断固执的国君,会是……以殉国为结局,他一口一个千秋霸业,那么至少战死沙场?不说至死不休,好歹会醉饮三千场,说过一番壮志豪言再倚剑倒下,没想到,竟是死于后宫毒杀,最终躬身蜷腿,匍匐狼狈,一切也都只是眨眼间,才说个三言两语,就断了气。”焦侃云无不慨叹。

  虞斯轻笑一声,“他可不会守国门。在许多臣子眼中,他最是矜傲刚愎、威严赫赫之人,但常伴他身侧的近臣多半都晓得,他才是最懦弱自卑的人。不然也不会反复无常了。

  “你想,在得知我刚战胜北阖之时,他若命我趁势将北阖战将全数消耗殆尽,直打到他们俯首称臣,我身在北境,尚未回朝,绝不会有怨言,自然是一鼓作气,为他开疆拓土,但他第一时间接受了议和,选择停战,并签订盟约,承诺给北阖助旅岁币二十万,只要求他们不再犯边,可见他对北阖的惧怕。但这个举措,可以说是朝臣们为了百姓安居,不受战火侵扰,谏言所致,真正体现他自卑之处,是议和后反悔……

  “他说自议和起,日夜不安,可见此事在他心中扎了根,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懦弱,并不怯惧,他才宣称要这千秋霸业,宣称要将北阖寸草诛尽。倘若没有我这个武将星,他不会这么猖狂。可他哪里又像你一样晓得,我也只是个会流血受伤、会流泪疼痛的人罢了,不是什么千年将才,更不是真的能稳操胜券地对抗所有外族联盟大举进攻,我也会累的。

  “他只当我是唯一的武将星,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他弃用了太上皇留给他的老将,那些将军经验颇丰,战无不胜,我与他们交手,亦没有十分胜算。太上皇分明是将自己的心腹将才都留给了他,他却因为畏惧二圣当朝,畏惧太上皇会在朝中遗留势力,不敢尽用,浪费人才,从而一叶障目,将我奉为至宝,想要拿捏我一人,又因得逞地拿捏了我,而得意忘形,生出暴政之心。”

  听他解语,焦侃云的心静下不少,便与他坦言,“这么说或许大逆不道,但我当真庆幸……圣上驾崩,辛北和盟犹存,但东征之事会彻底被搁置,皇贵妃知人善用,定会劝说二殿下,以后在军国大事上多多听取你的意见。”

  虞斯垂眸看她,低头用脸颊碰了碰她的耳朵,轻声道:“是吗?那你可知,以后每次上朝,我都要跪他了。”

  焦侃云抬头望他,忽然道:“也许…他会是个好皇帝。”

  “因为什么?”虞斯挑眉,酸溜溜地道:“因为你吗?他若知道你信他,不知多么高兴得意。”

  焦侃云摇头,想到楼庭柘接圣旨时的眼神,“因为他亲眼看见,他的母亲杀了他的父亲,也亲耳听到了父亲因何而死,前者给予他的震撼,会让他牢牢记住后者。他不会想重蹈覆辙的,所以他必然会听取皇贵妃的建议,做个知人善用的君主,可以说是我信他,确切的说,是我相信有你在,他很难昏聩。”

  虞斯抿起唇角,“这还差不多。”

  焦侃云感慨:“今夜会有很多人睡不着了,不光是二殿下,还有一干从床榻摸爬起来入宫,通宵等候消息的臣子,以及北阖的人。”

  “多罗这会儿可能已经得到风声,抱头鼠窜了吧。原本以为祭祀大典之后能得到确切的联合结果,没想到短短一天局势急转而下,如今不仅不会有人附和他的东征计划,楼庭柘更是要找人一路把他杀回北阖,若是不幸死在半道上,北阖王那封手书可就真成了谶纬之辞了……”虞斯将她送至焦府门前,并不打算离去,只示意副手留下一些兵卫把守焦府,其余人回营队,“我今夜守着你。”

  “不用,我睡得着。”焦侃云自嘲,“我算不算很没有良心?我反而觉得,今夜会好眠,也许,我还会梦见阿玉……救下思晏,我只是松了一口气,阻止了辛北交战,我也只是稍有安抚,如今东征之行彻底落停,辛帝已死……我终于有颜面去见阿玉了。”

  她眉眼泛红,鼻尖浮起酸意,虞斯揉了揉她的侧颊,“那我更要守着你,也许夜梦里帮你擦擦眼泪,抱一抱你。”

  阿爹收到消息就着正官袍入朝殿等候消息去了,阿娘因担忧她,守着夜等她回来,虞斯的人先回府禀过一趟,这会儿焦侃云带着虞斯一起去拜见,将宫中发生的事简略说与她听,便请她好生休息。

  虞斯则以焦侃云在宫中受到惊吓为由,称自己今夜在门外蹲守陪护。

  阮氏稀里糊涂地答应,想着两人本就有了赐婚,倒没什么,走了两步,回头瞧见两人牵着手往院里去,回过味来,嘀咕道:“院子一进,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一个在房里头,一个在房外头?”但到底想着在这种惊变下,虞斯把女儿平平安安地给带了回来,放了两人一马。

  当天夜里,焦侃云确实梦见了阿玉。

  他负手站在杏花疏影里,她拨开迷雾朝他走过去,便见他展颜一笑,调侃道:“稀客啊。”

  她想起最后一次去太子府找他,他亦如是说,如今音容笑貌都似昨日,顷刻间泪流不止,伸手想握住他,却只揽了一片雾,“阿玉?”

  “怎么了?忽然哭成这样?”阿玉诧然,抬手给她握,“好了,应该高兴一些的。这是你最后一次为我谋事了,绰绰,你做成了,只可惜……我不能允你一品了。”

  焦侃云固执地问他,“你为什么现在才来见我?”她将阿玉的手握在掌中,竟是温暖的。

  “我不见你吗?你忘了,你来我府中,从来不需要报备的,不是想进就进,门也不敲,‘登堂入室’坐上我的位置,双手抱臂后就开始训我吗?”阿玉一笑,又敛容,温柔地道:“是你不愿见我。”

  “我不愿见你?不,我很想念你。”

  阿玉却轻拧着眉头,无奈地看着她,“别太压抑自己了。”

  “压抑?”

  阿玉点头,“嗯。绰绰,出事的那夜三更没来找我,不需要愧疚,从我这里接手风来的护卫,也不需要愧疚,渊渊友是我自愿为你去求的,更无须你愧疚。你是辅官,又不是神仙,哪里能算尽天命,事事护我呢。还是说,你怕不能了我的遗愿,一直不肯面对我?”

  焦侃云喃喃自语,“原来我是这样想的吗?”

  阿玉颔首浅笑,“你变了很多,不再那么圆滑虚伪了,才可以听清心底的声音,我想说的,就是你想要接受的。你知道的,这世上真有魂梦吗?恐怕只是慰藉罢了。可饶是慰藉,也足够了。”他轻叹,“绰绰,你还活着就好。”

  迷雾将他的喟叹搅乱,他陷在雾气里,焦侃云逐渐看不真切了,手中的暖意流逝,画面跳跃到了幼年,楼庭玉在武堂被虞斯揍哭的时候。

  “你等着,我叫绰绰过来骂你!”

  “绰绰、绰绰,究竟谁是绰绰?好啊,你叫她来吧。”

  焦侃云走过去,伸手想扶阿玉,抬眼看见虞斯,一霎时光交叠,让她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再看向自己扶起的人,又变成了最后一次见到的阿玉的模样,他微笑着对她说,“你来了?”

  “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阿玉的脖颈突然出现一个血洞,他面不改色,依旧笑着问:“…就这么想保护我吗?这么想让虞斯也保护我吗?”

  焦侃云点点头,抬手想为他捂住那个流血的洞,却如自己的眼泪一般,无法堵住。

  “你是觉得,倘若那时你们便相识,我就不会弃武,虞斯也会成为我的助力?那样,我就不会死了?……好吧,既然是梦,便圆你所愿。”阿玉看向虞斯,“你看,她就是绰绰…是我的辅官。”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脖颈上的洞渐渐愈合消失,焦侃云长松了一口气,好像一切都挽回了一般。

  阿玉低叹道:“绰绰,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无须挽回,放过自己吧。这样,我才能常来看你。”

  焦侃云怔然盯着他,半晌没有言语。

  忽然,阿玉打开紧握的掌心,上面赫然放着一枚渊渊友,他递过来,“再选一次,还是会为你求的。这根本不怪你,同样无须你来挽回。一千次,一万次,我都会把它送到你的手中。绰绰,听我的,放过自己吧。”

  枕上夜梦残泪,焦侃云醒转过来,看向床畔的虞斯,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过几日,我们一起去放河灯祭他,过六礼前,总要和他也说一说。”

  第95章 六礼前。

  随着天降神罚的谣言传开,辛帝的死因在民间始终成谜,正如皇贵妃所愿。传位遗旨宣读后,朝臣也毫不意外,皇贵妃得辛帝盛宠,太子去后,二皇子为长,又自幼得辛帝偏爱,文武兼备,有治国之才,太子刚去时辛帝就有意愿立二皇子为储君,那圣旨一早就拟好了。饶是二皇子德行略亏,尘埃落定,终究无人敢置喙多疑。

  新皇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驳回东征策议,并把北阖王子“请”回故土,再派遣使者慰问一番北阖王,感谢王出手剿灭绝杀道匪徒,澄清北阖王庭谋杀大辛太子的谣言,继续保持辛北之间友好的交流,此举彻底安抚住了辛北两域的百姓。又以史为鉴,唯恐边境不受犯后将士懈怠,遂提拔了之前被辛帝数次打压的旧臣老将,同时重用以虞斯为首的新锐,平衡势力。上朝时决议,年后选贤举能,广纳良才,非剿乱平叛不兴战火,以休养生息,致富强国为主。

  为此决策,吏部异常忙碌,难得的休沐日,焦侃云和虞斯亲手制了些河灯,到落雪院的碧湖畔祭奠阿玉。

  楼庭柘特意托人来传过话,他没有在宫中找到阿玉的尸身,将辛帝的心腹暗手审问一番得知,确实如她猜想,被辛帝隐秘送出宫外焚毁了,皇陵的棺木中自然是空的。

  焦侃云觉得,比起坟墓,阿玉会更喜欢停留在自己为他布局的落雪院中,这里一年四季、一月三旬可赏不同的花卉,有水有亭,还有人气,最为合宜。

  莲形河灯如星子在天河流淌一般飘荡湖上,映亮了夜间的雪景,轻缓落下的雪絮在靠近火烛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阿玉伸出一双温暖的手,于无声处接住了所有的黑暗与湿冷,河灯承载着这份暖意,拨开一圈圈涟漪,在水间悠然徜徉。

  思晏随他们一同前来祭奠,她一直低垂着眉眼,跪在一旁不说话,默默为河灯点烛。

  这里是楼庭玉第一次见她的地方,其实她对路过此处没有什么印象,对楼庭玉这个人,就更称不上了解,只是数月来,她常常会梦回刺杀那夜,梦到那双满含温柔与无奈情绪的眼睛。那双眼睛总是在问她:“你还好吗?”

  一开始,她告诉自己,世上没有什么魂梦,这只是自己为了开脱罪责,减轻负罪感,臆想出来的问候。直到焦侃云告诉她,那个“救”字,就是为她而写,那一刻,负罪感更是抵达顶峰,她继续做完了那些梦,梦中他依旧用那种眼神反复询问:

  “你还好吗?”

  “我不只是问,被父皇设计刺我之后……”

  “还有,从小到大,你一个人,还好吗?”

  她想,这不是魂梦,这确实就是楼庭玉那时的眼神所流露出的东西,是他真正想要问她的。他关心她为什么被骗,关心她被利用后该怎么活,关心她为何不敢对兄长说出实情,关心她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不得已的苦衷。

  倘若这个人没有死,会是一位贤德仁厚的君主,他会像关心她为什么被皇帝利用和欺骗那样,关心每一个吃穿不好的百姓,于是世上会少许多像她这样被掳去绝杀道的可怜孩子,少许多被帝王欺骗利用的棋子,也会少许多不得已、不公正、不敢说。

  对天下百姓而言,师父的命微不足道,甚至那是一个年轻时同样祸乱苍生的杀手反贼,而太子若活着,可以换千千万万人活着,苦衷只是她的苦衷,她最终的选择当然是错的,这份错让她无法原谅自己。

  她几次拿起刺刀,想要自杀谢罪,可又会想起焦侃云说:“这条命,你自己要在乎。”

  兄长对她道:“死很简单,几个弹指,你就能取走一个人的性命,活着却很难,这么难,还是有许多人要活着,只要你活着,也许就可以找到最好的赎罪方式,至少比死要好,也许时间一长,你既可以赎罪,也能乐在活着之中。”

  那日殿上对上昔日同道,思晏终于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虞斯为她筹谋了一条极好的活命之路,而她自己找到了一条极好的赎罪之路。她可以替楼庭玉去做没有做成的事,守护这片他牵挂的山河,爱护他深爱的百姓。她因不得已杀了一个人,却可以杀千千万万敌寇,挽救千千万万个人的不得已。

  “你有想说的吗?”焦侃云看向沉默的思晏,她自来到此处,只是郑重拜过一遍又一遍,既道歉,也道谢,便再无言语了,终究怕她憋伤。

  思晏摇头,“也许这么复杂的事,用行动才更真诚。”

  焦侃云拨弄着水,将她的话糅进河灯,带得更远了些。她举目看去,河灯已经像一条蜿蜒的星河,竟与虞斯在七夕兰夜时赠予她的盛世红河交影重叠,“阿玉好像在说,他也会保佑大辛国泰民安,盛世太平。”

  时辰不早,寒风凛冽,不宜久留,虞斯抚着焦侃云的手,一起将最后一盏河灯放入水中,“还不打算亲自请他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吗?他若不来,我也会遗憾的。”

  焦侃云轻声道:“我在河灯里写了字条,阿玉会知道的。”

  雪寂无声,此刻凛风一吹,满院的枯叶与雪扑簌簌作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