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少听她胡说八道 > 第76节

少听她胡说八道 第76节

作者:且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7:14 来源:免费小说

  太上皇剽猛骁勇,智多近妖,当政时内治朝廷,外征土地,战绩斐然,雄风肆掠四海八荒。

  反观辛帝在位后,恰逢内忧外患,武将锐减,虽能平息,但最后只是落一个无功无过的名声。

  自知弗如,才因此怯惧生怒,这也是辛帝为何急功近利的原因,他实在太想做出成绩,压过太上皇一头。

  若太上皇早早辞世,他还没这么极端,偏生他退位后还活了十多年,成精了一般不老不朽,暗杀杀不了、下毒毒不死,且留了无数心腹将才在朝中,看似退出朝廷,实则有势有权。

  故而,嫉妒心盛的辛帝轻易不会用这些将才,把他们贬了又贬,罢了又罢,一些势力,不堪不得志之苦,主动辞官,还有些老将,不可撼动,一直等待得志的机会。

  现下虞斯请求知人善用的举措,岂不是真让他们等到了这个机会?

  眼见虞斯的神情无一不是对太上皇的心悦诚服,眼见他上朝时请启老将,摆出被指点过的作战计划,老将们皆抚掌称好,主战大臣们也以虞斯为中流砥柱,纷纷附和,辛帝简直惊惶不可终日,真要让这些老将和虞斯结势成党了怎了得?

  东征不过是锦上添花,二圣当朝却是危及权势地位与声誉之事。辛帝多年来对口舌的忌惮,致使他不得不为了太上皇的掺和,考虑东征的必要性。

  原本几番权衡之下,他急功之心稍胜一筹,只当老将结势之事是个膈应人的豁口,又派出无数高手潜杀兴庆府,打算彻底了解了这块心病,屡屡没有得手,他锲而不舍地追派……

  没想到,竟然看见太上皇出现在了祭祀上!还带着旧部!以一种屡屡被杀手挑衅后审视他的眼神!

  这一刻,多日来胸腔吊起的惶恐不安,迅速扼住了他的喉咙。

  二圣祭祀,武袍加身,领携旧部,他要干什么?就算不干什么!文武百官、有智百姓瞧见了,议论二圣同时出现于祭祀大典,又是何种动荡?再这之后,若仍要任用他的旧部,待东征功成那日,功劳与声誉就成了他的,若不任用他的旧部,被虞斯煽动过的主战大臣都会觉得不妥,届时未战先怯,难以服众。

  礼官请辛帝净手焚香,他才使面色稍霁,转回视线。

  而后乐声大奏,帝后恭敬地奠玉帛于祭台之上,再献牲畜、美酒等祭品,在帝后的带领下,文武百官一齐行三叩九拜大礼,请来天神,初献便成,而后由礼官诵读祝词,再奏乐,请指定礼官再度向天神献上美酒,饮毕,亚献便成,再请一指定官员献美酒,饮毕,终礼成。1

  问天仪式在终礼与撤祭送神之间,是为趁天神尚未离去,辛帝站上问天石,与天链接共鸣,祈问上苍,请求天神指点迷津。

  辛帝沉眸扫了一眼阶下之人,仍是站上问天石,肃容问道:“辛安定已久,然而东来势汹汹,阴阳共谋,夺害贤仁太子,离间辛北和盟,观其狼子野心,已是披坚执锐,阵云截岸,敢以战事敬问天神,东征之行否泰变化,局势可否?”

  声如洪钟,在天坛翻覆回响。圈外滔滔不绝的议论声随之而来,一番搅弄后传至天坛,只听得不通礼事的百姓间或有急声高喝:“否!否!否!”扰乱祭祀,被军卫当场拿下。

  文武百官莫敢抬头,纷纷汗颜,等待唯一能与天神心通的天子说出答案。

  背后却传来太上皇低沉的声音:“无不可,吾儿雄心壮志,兴庆府老朽愿携东征旧部出山亲征,助吾儿一臂之力!”声量不大,刚好引起身侧百姓和末尾官员们的注意,回头看去,沉寂庄严的氛围当即被沸反盈天的惊嚷声瓦解,哄闹声朝着圜丘中心层层递去,朝臣们无不回头诧然,乱成一片。

  说完,任人看完,太上皇拂袖离开,不再多作停留。

  仍处在问天中的辛帝睫羽微颤,半晌没有睁眼说出答案,心中计较得失,难以权衡。

  却听闻主战大臣们已议论如潮,得意夸耀,为太上皇亲征之举笑逐颜开,浑然以为胜券在握。辛帝心神大挫,仍在权衡,不敢开口,主和之臣终于明白虞斯多日铺排,更有焦侃云曾撺结之党咂摸着时机,准备趁势谏言,此时递上台阶把利害得失再劝一遍,并非死谏,反倒顺坡下驴,是劝诱辛帝回头的好机会,局势眼看大好,只要有一人先领头。

  他们和焦侃云一样,都在等着攒聚他们起势的陈徽默,只要他先站出来谏言陈情,扰乱问天,他们便会不顾礼仪,纷纷附和,递上台阶。

  然而陈徽默许久都没有动静。

  焦侃云不由得朝那方看去,此刻辛帝心中已有偏向,只要稍稍推波助澜,即可成事,陈大人在朝中与主战大臣们据理力争,铺垫许久,就是为了成为主和之臣的率范,好在此刻领头行事,现在为何没有动静?!

  她稍稍抬眸,对上了天坛之上,皇贵妃森冷的双眸,浑身一抖。

  下一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向前倾轧,原是陈徽默出列,疾步向前直走到阶上,跪地高呼一声,“陛下!臣有谏!”就近军卫皆拔刀作阻拦状。

  辛帝睥睨示下,“何事不惜扰乱祭祀,敢对天神不敬?”

  “东征之行必祸乱大辛,若使战火连绵,卷肆万户,黎民枯骨,国之不存!今若不能阻拦陛下,为民求生!老臣甘愿一死!”

  并未直接将人押下,如众人所料,是辛帝正需要这个台阶,众人皆长舒一口气,立耳等候附和时机,然而不等听见下文,前方传来陈徽默的一声怒喝,“暴君昏聩祸国!臣非死不足以阻拦!尽可请天神降罚于臣!”

  话毕,他朝辛帝所在之地奔匍,侍卫迅疾如雷,拔刀押下,却见眼前之人轰然炸开,血肉喷溅飞洒,险要糊住视线,一顿后,耳畔净是惊恐的叠声惨叫!在场者在一瞬间爆发了骚乱,百姓瘫软在地,吓得四散爬走,官员们亦步步后退,人墙倒塌压来,汹涌的力量将焦侃云整个人往后掀翻,她惊呼一声,再定眼看去天坛之上。

  “护驾!保护圣上!”柔嘉皇贵妃竟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仿佛是人体尚未炸开之时就抱着辛帝向后倒去,毫不管顾手肘处的扭错与擦伤,血肉飞至眼前,鲜血流到脚底,她也只是美眸盈泪,以身相护,使辛帝不受丝毫污损,并急忙询问辛帝有无伤势,楼庭柘飞身来到柔嘉身旁欲将其扶起护住,却见柔嘉又突然指着一旁瞠目惊惧,“有毒物!”

  一毒蝎跳来,她毫不犹豫地为辛帝拂去,并以身体作挡,“陛下!”

  军卫们一齐低头看去,瘴气一般的毒雾自血肉爆开后蔓延,地上不知何时五毒乱爬,几乎都朝着辛帝与皇贵妃而去,众人顿时惊慌失措,挥舞长刀朝毒物劈砍。辛帝早已吓得六神无主,陈徽默服毒积瘴自爆,尚能解释,可那毒蝎、蜈蚣之流,是从何而来?!

  虞斯抢过身侧侍卫的长刀,跃上天坛控制局势,“都退后!先掩护陛下与贵妃离开!瘴毒虽微弱,亦须掩鼻护耳,不可大意!”

  “冬至寒月,竟有蛰物出伏?!”

  “天神降罚,才使肉身轰炸,瘴气弥漫!”

  “天降异象!此乃天降异象啊!天神驳斥东征之行!”

  “……”

  惑众妖言顷刻在骚乱的人群中颤声散开,随着血腥味一起充盈至在场每个人的脑中。

  那方辛帝与柔嘉已在楼庭柘领携的军众拥护下离开,乘舆回宫,百官亦随之迅速离去,只留下相关官员收拾残局,调查前因后果。

  焦侃云木然盯着这一幕,却是久久不能言语,被焦昌鹤护至马车,才回过神。怎么会演变成这样?!她要被陈徽默害惨了!

  “此事由你攒结朝臣谏言而起!原本你同虞斯请出太上皇相逼,陈徽默此时顺势谏言,必获功劳,却如何成了爆体而亡?!待圣上回宫,必召你觐见!女儿,你可捋得清楚?!”焦昌鹤的脸上同样难得出现惊恐慌乱之色。

  焦侃云面色煞白,缓缓摇头。

  她和虞斯的计策是,请太上皇出面,一招以进为退,逼圣上重新衡量东征的必要性,改变心意,之前攒结的朝臣只须顺势谏言,在众目睽睽之下,重新摆出东征的弊端,给个台阶,轻松便成了,圣上当众纳谏,将朝臣之心拢回手中,不仅不险,或许还会因直禀良谏而得到圣上嘉许。陈徽默作为谏言的领携人物,必要出现在大典上,她只须提防他为给皇后和阿玉报仇,行激进谋刺之举就好。

  他确实没有谋刺,但引起的这一出天罚,比谋刺还可怕!

  圣上会误以为这也是她的手笔?!以为她豁出性命,故意制造天罚来阻拦东征?!那辛帝恐怕会真让她豁一条命才能消怒!

  她双手俱颤,捂住头,陈徽默爆体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重演,血肉横飞,她隐隐猜测和皇贵妃有关。那一瞬间,皇贵妃奇快无比!

  朗朗乾坤之下,皇贵妃眼中担忧急切之色都溢出来了,不顾自己,抱住辛帝,用身体遮挡在前,任谁看这都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救驾之功,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不仅在辛帝眼中是大功一件,在群臣眼中,亦是舍身为国的母仪率范。

  可是陈徽默怎么会答应帮她的?被她骗了?以为这样真的可以杀掉辛帝?……但就算如此,陈徽默为何会轻易相信皇贵妃呢?

  那些毒物又是如何瞬间出现的?之前虞斯说过蝎子这等死士之流豢养毒宠,死后身体散发的味道会吸引毒物……不,显然不是,且不说天寒地冻,单说毒物出现的速度,也不该是陈徽默招致而来。毒物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仅仅为了让人认为这是一场天罚?

  焦侃云想不清楚,她又该如何和辛帝解释清楚,什么证据都没有!不,恐怕无须解释,都是死路一条!

  不等她想出办法,竟是连焦府都没到,马车径直被侍卫截住,传圣上口谕,召她入宫。焦昌鹤欲随行求见,却被侍卫扣押,强硬送回府中。

  焦侃云脑子里一片混沌,当她跪在辛帝面前,看见楼庭柘亦跪在一旁时,这种混乱到达了顶峰……难道他之前去兴庆府的事,被发现了?或说是被猜到了?圣上连他的居心也一起猜忌了起来?以为陈徽默爆体而亡同样和他脱不开干系?

  楼庭柘侧目看她,欲言又止。

  “焦侃云!今日,朕就要你这个祸害死!”

  焦侃云伏低身,轻声恳切道:“陛下息怒,逆贼陈徽默爆体而亡,与微臣毫无干系!此事前因后果,微臣已清明于心,可据实禀来!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意!”

  高座边,皇贵妃目色冷淡地扫过她,奉着茶,同样劝说辛帝息怒,那口热茶不过是熨帖一瞬,并不能让辛帝消怒,反而在听闻“忠勇侯求见”的一瞬间,抬掌将茶盏掀翻,顺势掀倒了柔嘉,“来得巧啊!去叫进来!朕倒要看看,你们三个是怎么把朕当傻子的?!”

  宫人却战战兢兢地跪下禀报:“忠勇侯是……带着营众杀进来的……”

  第93章 他是救驾,可惜晚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宫人煞白的脸上,辛帝暴怒而起,“朕果真是养虎为患,他要造反呐?!”

  焦侃云闻之胆战心惊,“不可能…!”事情远远没有到需要以谋反这种极端手段救她一人的地步!

  楼庭柘同样惊愕,急声朝那宫人叱道,“支吾什么,说清楚!”

  宫人忙不迭继续叙述:“他声称是来救驾的!前来禀报的人形容其急色匆匆,却不肯说清原委,只称事态紧急,陛下性命堪忧,等不了片刻!说完便硬闯了!”

  “带着忠勇营杀进宫,却说是来救驾?!”辛帝怒嘲,“禁卫军是都死了吗?他救哪门子驾?!不惜一切代价把他拿下!断手也好,废足也罢!给朕押过来!朕今日就要清理你们这堆奸佞!”

  殿外忽然传来兵戈相接的闹声,忠勇营数千之众,虞斯若想闯宫,非万人难以阻拦,而今一鼓作气,势如破竹,竟是已杀到面前。

  急报怎么会来得这么慢?杀到面前才有人来禀?辛帝将宫人转述虞斯的话在心中盘桓一圈,神色变了几变,下一瞬,不等宫人爬到门槛,殿门大开,虞斯径直持剑冲了进来,他的目光游移到焦侃云的身上,见她无事,松了口气,而后躬身跪拜,对辛帝说道:“陛下!臣绝无犯上之心,实是宫中潜藏着真正的狼子野心,事急从权,还请恕罪!”

  辛帝将他审视一番,给宫人一个眼神,后者慌忙爬出殿外,不消多时,禁卫军与忠勇营交锋的声音便落停。

  虞斯道:“请陛下立刻传召太医诊脉!”焦侃云心念一动,不禁看向一侧的柔嘉,她不知何时已端坐一侧,手执茶盏漫不经心地抿着。

  辛帝听后忙让人去传,“朕回宫之时已命人诊过,皆称虽有瘴毒入体,但并无大碍,只须服药即可。你究竟何意?”

  虞斯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柔嘉皇贵妃,后者亦淡淡地睨向他,嘴角勾起一个事不关己的浅笑。他思量再三,给陈徽默的信是焦侃云亲手送去的,那夜为她布阵离宫的又都是柔嘉,倘若此刻揭穿柔嘉,焦侃云更逃不了死罪……

  他终是缄下此言,只道:“臣勘察圜丘,毒蝎之流绝不可能凭空出现,可陛下身侧礼官皆沐浴搜身过,无处藏纳毒物,恐是禁军中有叛徒,将其藏于盔下,趁乱投放。故而担忧陛下回宫后,仍有叛党暗伏,谋害陛下性命。”

  “宫闱重地岂容竖子猖狂!还不赶紧派人去查?!”辛帝思及方才姗姗来迟的通禀,心有余悸,但联想到事由,又怒火中烧,“若非陈徽默爆体而亡,扰乱祭祀,谁又敢这般谋事!究竟是何人知晓你们结党乱上、故布异象的好计策,利用至此?!”

  焦侃云忙说,“陈徽默爆体而亡并非微臣计策!固然微臣不愿陛下大动干戈,但微臣也决计不敢拿陛下的性命玩笑!”

  辛帝勃然大怒道:“不愿?不敢?朕的心意岂是你一个小小辅官能左右的?你利用舆情,撺掇朝臣结党在前!煽动二皇子和忠勇侯为你联结兴庆府一同谋事,离间君臣父子在后!今日毁坏国祀,涉嫌谋逆,如此忤逆犯上,万死不足以惜!若非你有个好出身,真以为朕能忍你到现在!”

  焦侃云目色泛红,却坚定地道:“陈徽默一案,微臣问心无愧,若陛下是因微臣施策阻挠东征,要赐死微臣,微臣绝无怨言。大辛基业绝不可毁于外族之手,黎民百姓绝不可沦为战火碾压下的草芥齑粉!

  “微臣既有个好出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何惧哉?1正因微臣有个好出身,朱门酒肉饕餮盛宴,从不愁吃穿用度,金银财帛,百姓之苦已不能感同身受,假使再因畏惧天威,不敢直言禀谏,致使君上犯过,微臣与亡国蛀虫又有何区别?微臣不肯,父亲亦不肯。”

  虞斯手握剑柄,一边蓄势,一边警惕,焦侃云自然是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辛帝若当真赐死,他绝不会允许,哪怕乱上威胁。楼庭柘看了他一眼,“父皇,此刻追查谋逆凶犯要紧,待太医为您诊过脉象,再治罪不迟,何必为忠臣的逆耳之言动怒?自古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2,大辛朝廷风骨昭昭,乃是国之大幸。”

  辛帝却再不能被三言两语削掉被愚弄的怒意,瞪着他,冷笑一声,刚要张口,一时急火攻心,生吐出一口血来,踉跄一步,往后坐倒在椅上,众人大惊失色,忙抬手作扶,“陛下?!”

  恰好太医赶到,急匆匆上前诊脉,几次三番按压脉象后,满头大汗,“这…这……?!”他面露恐惧之色,连忙跪下来磕头,“陛下脉象阻滞,毒火攻心……”最后一句判言不敢说尽,只好跪伏在地,紧贴地面,不住地颤抖。

  随着太医的布告,辛帝只觉一股腥甜涌漫而上,直冲咽喉,使他双目模糊,头脑眩晕,无知无觉间,又吐出几口血来,浑身的力气霎时被抽走,四肢不受控制地牵动蜷缩,瞬间密汗如雨,捂着脖子倒了下去,不住地颤抖着发出呜咽声。楼庭柘眼疾手快扶住,“父皇?!”

  在座皆惊骇滞然,焦侃云心中蓦地升起一个猜测,胡乱将视线扫过满室,房门不知何时紧闭,宫人只余一二,虞斯眉头紧锁,瞳孔震颤,似在抉择如何行事,楼庭柘揪起太医的领子,“去把太医院都叫来!”

  一声茶盖碰壁,脆生生的响动,从柔嘉的指尖传来。

  她悠悠叹了口气,缓缓起身,瞥向虞斯,却是轻声对宫人说道:“方才你们都听见了,禁卫军中有叛党乱政,对陛下暗下杀手,忠勇侯前来救驾,功不可没,而今圣上毒发,合该公布此事,排查并缉拿乱党……你们且去布告吧。有劳太医,再请几位同僚过来,一齐为圣上诊脉医治。”

  太医与宫人抖如筛糠,爬了出去。

  柔嘉弯身,一手去扶辛帝,一手拉开惊疑的楼庭柘,安抚地朝他笑了笑,在他更不解的注视下,对虞斯说道:“忠勇侯确实是来救驾的,只可惜来晚了,本宫现在都不知道是该将你算作同盟,还是算作墙头劲草了。还不打算拿下本宫吗?”

  焦侃云睫羽一颤,心脏蓦然收紧,呆滞地看向柔嘉。

  虞斯从容地道:“此刻再将娘娘拿下,无济于事了吧。娘娘在本侯赶到之前就下好了毒,若是有解,也不会现在就开始坦白,娘娘分明已有万全之策。也对,敢将毒物藏在自己身上,带去祭祀的人,怎么看,都是个不容小觑的狠角色。若非在毒蝎的爪中寻到一星的布帛碎屑,本侯也想不到娘娘敢这么做。娘娘一句话就定了微臣的救驾之功,若是逆反行事,救驾就成了谋逆,娘娘该不会把陛下的毒落到臣的头上吧?禁卫军中还有娘娘的人,本侯今日能不能带绰绰离开,恐怕反而要仰仗娘娘。”

  “哪里的话,侯爷勇破三军,本宫那点人脉,不够你杀的。”柔嘉一笑,抬起焦侃云的下颚,“本宫说什么来着,不会让你白跑一趟。其实在你送信之前,本宫根本就没有找过陈徽默,故意那么说,就是为了让你向他提起本宫,这样他才能知道,是谁当了好心人,放你为皇后送信,如此,本宫再找他时,才能教他信任本宫。毕竟本宫曾与皇后分庭抗礼,若贸然联系他合作,恐怕他根本不会搭理。”

  焦侃云目光灼灼地凝视她,“皇后娘娘亦知情?…她还活着?”

  柔嘉松开她的下颚,冷嘲一声,转而对地上不可置信瞪着她的辛帝说道:

  “背弃家乡,抛弃挚友,爱人死于荒灾,本宫只身来到这偌大的吃人炼狱,宫里明争暗斗的一切都使本宫恐惧,恐惧着、恐惧着,本宫就不恐惧了,因为本宫发现后宫中人人如此,皇后根本不爱你,谁都不爱你,本宫早就知道了,可你又以为本宫稀罕争你那微不足道的宠爱吗?…早在你将皇后打入冷宫时,本宫就与她同谋,要借这个大好的时机,治你于死地了。

  “焦侃云撺结陈徽默的这步棋,简直就是天助我也,得知柘儿参与兴庆府之谋,本宫确然慌张,但一细想,若能成事,陛下在阴间之怒又有何惧呢?遂放手让他高兴。至于陈徽默,皇后以情骗他,本宫可没有骗他,他知道凭一己之力要在重重军卫的祭祀上谋刺,异想天开,但本宫告诉他了,他不过是一道掩人耳目的墙,若是为本宫铺路,一切就能顺理成章。

  “本宫多年荣宠加身,替皇后掌凤印、理六宫,只再需要一个众目睽睽之下舍身护驾的功劳,文武百官、黎民百姓自会对本宫歌功颂德,任谁都不会猜到本宫的身上,待陛下去后,他们要信任谁,也是一目了然。本宫机关算尽,甚至算到了被你打翻的那杯茶,陛下的脾性还是这么暴躁,暴躁到亲手销毁了证据。只是,但凡陛下再多喝一口,也不至于让本宫在一旁听你啰嗦这么久……”

  她俯瞰着地上蜷缩的人,厉眸微沉,笑意不达眼底。

  辛帝已痛得浑身扭曲,唯有残气:“朕送你皇后才配有的鲛珠…”

  柔嘉冷声即答:“本宫也送了你一个继承皇位的好苗子。等你寿终正寝,大辛不知还有没有气数,届时大辛的武将都要被糟践完了,本宫虽不通军事,却也晓得刚愎自用、急功近利者无异于自掘坟墓,所以本宫顺势而为,必要让他们几个阻拦你穷兵黩武,然后再借祭祀这一局,将你扼杀。如今武行人才辈出,正是江河日上的好时候,大辛若是稳步前行必然趋向鼎盛,你若不死,这盛世轮得到储君的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