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考科举 > 第594节

穿越考科举 第594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6:04 来源:免费小说

  纪元心道,能躲什么,自然是躲老皇帝。

  黄同知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让纪元也躲一躲,或者查查背后的原因。

  若能找到原因,或许能躲避危险?

  纪元点头:“好,我一定会的。”

  如果他愿意的话,已经知道他下一个任地。

  但回京城,确实是他的想法。

  纪元又把一封信件寄了出去。

  以往他都是寄出厚厚一沓信件,而这次,却只有一封,送到应天府的那封。

  很多事情,确实需要算个账。

  当然,算账之前,宁安州该交代的事情都要交代了。

  否则他的离开,都会心里不安稳。

  邬人豪跟安大海不用说,知道纪元要离任的时候,他们两个便要跟着。

  安大海只是宁安州农司下面的小吏,身上又没有功名,若不是凭借兽医的本事,怎么都不可能进到府衙。

  说白了,做到小吏,已经是天花板。

  而且纪元一走,他留在这也没意思,虽然这里的米饭很好吃,可他同样想念家乡的面食。

  不出意外的话,安大海会回家一趟。

  这一次回来,他的收获也是颇丰。

  教学上虽然不赚钱,但给当地养殖户的牛羊看病,以及周围几个地方的邀请,还是让他攒了些家资,现在回家刚刚好。

  邬人豪这边,大概率要留下。

  张将军本就看重他,而且纪元认为,宁安州跟景国迟早会有一战。

  这时候,肯定是留下来的。

  这件事纪元跟张将军聊了不止一次。

  这基本是两人的默契了。

  若天齐国一直平安无事,那就罢了。

  一旦天齐国内里有乱,周边小国绝对会趁乱做些事。

  这甚至是他们的传统艺能。

  邬人豪的才能,也更适合留在这里。

  这么说的话。

  回京城的路,多半也是纪元自己走。

  不过他这次回京城,确实谁也没打算带。

  很快,纪元又把精力重新放到试验田上。

  正好,刘同知可以提前熟悉知州的事务,不过刘同知接受肯定很快,宁安州本来就是他负责的。

  黄同知则可以接手刘同知的事。

  甚至今年的年底考核,都交给他们两个,除了田地里的粮食之外,其他的都没那么重要。

  而实验田里,也终于出了五花八门的稻子。

  有的稻子,刚种下就被虫吃都差不多。

  有的稻子看着长势喜人,实际上根本不挂穗,还有的长了一半,直接死了。

  几百块试验田,种得大家心力交瘁。

  因为试验田起的风波,也在十月份的时候,有了结果。

  那河辉国的皇商,假借天齐国商人过来做买卖。

  还试图毁掉宁安州的试验田。

  这些人就交给滇州府来处理,到底是两国的矛盾,还是要知府出面。

  什么?

  让天齐国出面?

  上报给负责外交的礼部?

  只怕事情真的上报到京城礼部,也会被礼部大小官员打回来,并附上一句话。

  人口不到百万的小国?

  还用的着我们处理?

  让滇州府知府处理,已经是给他们脸了。

  不怪这些官员们傲慢,实在是一个宁安州加上镇南关,人口已经过六十万。

  而滇州府里,有无数这样的地方。

  所以滇州府知府,又把事情交给距离河辉国最近的绥许城。

  绥许城的指挥使一听这事,直接大手一挥。

  斩首,必须斩首。

  要不是当地县令拦下,估计河辉国那些人的尸体都凉了。

  那县令道:“到底是咱们连人带粮拐走,如果态度还这样强硬,只怕会真的埋祸端。”

  力大而不欺邻,才是君子之风。

  所以干脆这样。

  告诉河辉国,如果想把这些人要回去。

  那之前宁安州的事,便一笔勾销。

  而且再给他们五千斤三九三号良种。

  也算双方握手言和。

  这县令也不是蠢人。

  他看到纪大人连人带良种送过来的时候,心里大概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三九三号良种,虽然不如宁安州自救留的七九三号,但也不错了。

  可宁安州来做这事,会显得有些理不直。

  还不是借着河辉国的错处,把这事一笔勾销。

  不过本地县令也是心疼的。

  虽说纪大人给了他们一万五千斤的三九三良种,这一下子就要送出去五千啊。

  要不然,你们河辉国还是别答应了。

  你们要是不答应,那就证明我们谈判破裂。

  这样的话,五千三九三号良种,他们还能留下。

  哎,反正指挥使想打仗很久了。

  话说这么说。

  但河辉国那边也不是傻子。

  天齐国都提出条件。

  一个是把那些王室的亲戚都给放了。

  二是还给占城稻的改良种。

  他们似乎也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不过这些王室成员被接走之后,河辉国秘密杀了一批农夫。

  理由就是,他们比天齐国先研究稻种,却什么结果都没有。

  今年顶多提高到两百斤。

  一群废物,不如杀了。

  消息传到纪元耳朵里,让他沉默片刻,下了死命令,以后天齐国的其他稻种,绝对不能带出去。

  他又给绥许城写信。

  而绥许城也开始在附近的田地开荒。

  开荒地人手?

  那是不挑的,不管你们是景国人,还是河辉国的人都可以的。

  这些田地紧紧挨着绥许城,只要在这附近开荒,等于进了绥许城的保护范围。

  那就是进了天齐国的保护范围。

  绥许城县令乐得如此。

  哎,他们绥许城人口突然增加,那也不是我们的问题啊。

  虽说绥许城借着这桩事,又问纪元预定了下次的良种,纪元跟刘知州,黄同知商议过后,也是同意了的。

  这些种子,以后本就要发给滇州府,乃至天齐国各地百姓。

  先给绥许城,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说河辉国是暗抢。

  那景国做得便聪明多了。

  他们国家有两三百万的人口,对比天齐国是小国,但在南边,也算可以的了。

  景国的做法,则是通过宁安州给天齐国朝廷递文书,他们想要前往天齐国的都城,学习天齐国的文化习俗,更想求见天齐国至高无上的君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