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考科举 > 第593节

穿越考科举 第593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6:04 来源:免费小说

  作为同知前来赴任,纪元肯定不用迎接,只要在衙门等着新下属过来拜见即可。

  但没人告诉他,来的人是黄夫子啊!

  如果知道的话,他肯定会亲自迎接的!

  其他人都一头雾水,只有安大海好像知道一些。

  安大海道:“是咱们赵夫子的好友,黄夫子吗?”

  安大海其实没见过,但听说过赵夫子有位姓黄的好友,说起来,好像就他了?

  黄同知听到熟悉的乡音,忍不住道:“就是我!”

  黄同知又看向纪元,笑着道:“纪大人,没想到你还能认出我,不愧是过目不忘的神童。”

  不对,现在已经不能说神童了。

  眼前的纪大人已经是青年人的模样,跟小时候瘦瘦小小的完全不同。

  他们在聊的时候,其他人好奇了。

  黄夫子?

  这位是他们纪大人的夫子吗?

  黄德珉连忙道:“我哪有那种好运气,我只是纪大人蒙师的好友,有幸见过一面。”

  “算起来,都是十一年前了吧。”

  这么一说。

  好像确实很久了。

  那一年,好像是化远三十一年六七月份。

  今年都是化远四十二年的九月份了。

  纪元听着都觉得恍如隔世。

  黄德珉也是如此。

  他在接到调任的时候,还在感慨,自己要去滇州府那么远的地方。

  等知道是宁安州之后,更为诧异了。

  因为他跟赵夫子依旧有通信来往,知道纪元在宁安州做知州。

  十一年前,他当时都不想考举人了,却被纪元意外安慰,铆足劲去考试。

  没想到还真的考上,只是遇到科举舞弊的事,而且也不再考虑以后,直接走马上任。

  辗转十一年,从正七品开始,终于到了如今的从五品。

  运气甚至不错的了。

  但再看看纪元。

  连中六元。

  在翰林院便是六品的官职。

  被放下来之后,虽说职位倒退,可不久便成为从四品的知州。

  算下来,也就四五年的时间?

  可黄德珉深知,自己能走到这个位置,已经是幸运。

  三十三的时候中举,如今四十四岁,以举人身份做了同知,已经很好了。

  而纪元的仕途,远远没有达到顶点。

  面对这样的情况,黄德珉只有庆幸两人认识的份。

  得知之前的过往,衙门的人不由得感慨几句。

  但转头又觉得奇怪。

  一个举人出身的,便能做同知。

  那他们的刘同知呢?

  谁料这话都没说出口,只是展露一丝丝表情,黄德珉黄同知已经站起来了。

  黄同知朝刘同知行礼,开口道:“见过刘大人,下官接到的调令,等纪大人任期满了,您便接任本地的知州之职。”

  “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啊?!

  刘同知,要变为刘知州?!

  不是把他踢开?!

  纪元微微松口气,也道:“恭喜刘知州了。”

  刘知州不敢置信,却又有种情理之中的感觉。

  他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甚至也觉得他确实值得这个位置。

  但是,此刻还是激动的。

  多年的坚守的有意义的。

  虽说他不会强求什么升职,可能被人认可自己做过的事,这种感觉,就让人想哭。

  不过刘同知还是道:“调令还没来,这,这还没准吧。”

  黄同知道:“马上就来,下官在路上还碰到送信的差役了。”

  “不过他们还要去别处送公函,估计会晚个七八天。”

  那就是说,此事真的确定了。

  衙门众人连连恭喜,这可是大好事啊!

  等惊喜过后,大家推断出朝廷的任派。

  纪大人肯定离任,去往其他地方。

  以后的宁安州,便是刘同知升职为刘知州,新来的黄同知接替刘知州的位置。

  其他地方大差不差,可能还会派来通判等监督职责的官员。

  这样的安排确实合理多了。

  刘同知需要升迁,宁安州的事情也需要继续运行。

  所以派来一个新同知是最好的。

  不过这也确定了,纪大人真的会离开宁安州。

  这又让大家沮丧起来。

  纪元安慰道:“以后刘知州带着大家,不是一样的吗。”

  “宁安州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而且本官也可以放心把占城稻交给大家。”

  这倒是。

  有刘知州在,肯定没问题的。

  也算个好消息?

  宁安州衙门变动,也让其他地方的人松口气。

  刘同知变宁安州知州,证明宁安州的情况在四年内不会有大的变动。

  这样的话,他们的买卖,良种,都能够继续。

  朝廷怎么回事。

  竟然安排得这样合理。

  很为宁安州考虑了。

  纪元那边则是有数的。

  多半是李首辅安排。

  这地方既然被吏部尚书注意到,便会安排的相对合理。

  这也让他算是放心。

  他在这地方三年多了,说是不担心,那肯定是假的。

  不过 黄同知的到来,也让大家都意识到,距离纪元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

  八月二十九,朝廷的文书正式下来。

  跟黄同知说得一样。

  先是召纪大人回京述职。

  然后是刘同知的升职,从化远四十三年开始,便是成为刘知州。

  黄同知接替职位,通判是一位姓张的通判,不日就会过来。

  让大家更意外的是,没有给纪大人职位,而是让他回京述职?

  这是不是太麻烦了。

  而且一回京城,多半不会再来这么偏远的滇州府了吧。

  一旦纪大人离开,只怕会是他们这辈子最后一面。

  可事情已经定下,无从更改。

  黄同知私下倒是跟纪元说了另一件事,这件事程教谕也提过。

  说是如今京城也好,天齐国各地也好,但凡有功名的子弟,都在外放。

  不拘是哪里,反正不留在京城就好。

  甚至一些政治要地,也是能调的调,能走的走。

  似乎在躲避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