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一年之中的大日子,团圆是每个人心中的渴盼。
罗隆虽然不在家,但是郑夫人也不能怠慢了这个大节日,因此提前一天就分别给娘家和远在乡下的婆婆老夫人封氏送去了节礼。
正日子这一天,整整一个上午几乎都忙着打点那些通家之好的节礼,罗宁和罗明熙都在一旁帮衬着。
郑夫人详详细细讲述了这些亲朋故旧之间的关系,有些她也闹不太清楚的,吕氏就在一旁补充。
郑夫人心中恼火,本来这都是当家主母做的事情,可是因为自己之前疏懒,吕氏又心细,所以便叫着她帮忙打点,渐渐地,吕氏反而比自己还在行了。
她想把吕氏就这么给丢出去,可是没有吕氏帮忙,这些事情只怕一整天都打点不清,一旦过了正午,节礼还没送出去的话,别说通家之好了,就算是亲戚家也会不高兴的,这是怠慢。
所以郑夫人一个上午都没有半点好脸色。
罗宁当然看出来了,相比于吕氏母女的意气风发,母亲当真是黯然失色,她悄悄走过去,伸手握了握母亲的手,低声说道:“母亲,您叫人把账册整理出来就是了,昨日我专门去问了外祖母和舅母,她们都说这些事情都是人情往来,按照惯例走就成了,若是对方新近晋升了多添一两成就是了。”
郑夫人舒了口气,“我也是糊涂了!”
罗宁笑了笑,母亲不是糊涂,而是被打击到了,毕竟恩爱了二十年的丈夫,突然变成了一个对自己虚与委蛇别有用心的人,任凭是谁,都难以接受的,何况母亲还对罗隆用情至深!
“吕氏,”郑夫人扬了扬眉,“这里没你什么事了,你且下去,看看厨房里准备得怎么样了。”
吕氏一愣,她本来正指挥着人分门别类把节礼整理出来并且贴上标签,这些事情都是她做惯了的,不用看账本就能一清二楚,所送的东西也十分恰当合适。为此她可没少下功夫。
郑夫人见她不动,便把脸沉了下来:“我跟你说话,你听不懂吗?”
“可是夫人,”吕氏分辩道,“这里……”
郑夫人冷笑道:“你以为这里离了你就会一团糟?你可别忘了你的身份!若是传出去,这些节礼都是一个小妾准备的,我还不把这些亲朋故旧全都得罪了?”
吕氏脸上阵青阵红,臊得抬不起头来,匆匆行了一礼,道:“是,妾这就去厨房。”转身匆匆而去,拢在袖中的手却紧紧捏成了拳头,恨不能上去一拳把郑夫人的脑袋打碎!若不是最近接连失利,她也不至于按兵不动。
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何氏,何氏在半路上失去了踪迹,不知道是被人绑架了还是怎么了,为此她不得不费尽心思寻找补救的方法,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这些足够她焦头烂额,还不能分神对付郑夫人,只好委曲求全。
一见生母灰溜溜出去,罗明熙脸上明艳的笑容登时沉黯下来,却又不得不笑着乖巧地奉承郑夫人,心中的恨却蓬勃得像是要冲出胸膛了。
**
赵启从八月十四开始变得格外忙碌,不仅要批阅奏折,而且还要操办八月十五宫宴的事情,给各功勋世家、三品以上朝廷官员、宫妃娘家准备赏赐。
奏折批阅完毕之后还要送呈庆帝御览。
庆帝这几天逍遥自在,每日在紫微宫中下棋喝茶,闲了就和石皇后一起探讨一下几个子女的成长状况。
赵启来送奏折的时候,石皇后往往会提前回避,庆帝笑言:“留下来听听也好,看看我们的儿子多么优秀。”
石皇后笑得端庄得体,“陛下,您和太子要讨论的是国家大事,臣妾是后宫妇人,实在不适合去听。臣妾去给您和太子准备茶点。”
庆帝笑容温和:“好。”
赵启带着庆帝岳亭南走进紫微宫寝殿,先给庆帝行了君臣之礼,然后再行父子之礼,等庆帝允可之后才站起身来,恭恭敬敬说道:“父皇,今日的所有奏折都已经批阅完毕,请父皇御览。”
庆帝看了看岳亭南抱着的足足有二尺厚的一摞奏折,不禁抬手抚了抚额,“启儿,你不会是……所有的奏折都亲自批阅的吧?”
各地每日送上来的奏折不计其数,若是事必躬亲的话,累死也批阅不完,各地送来的折子先送去内阁,由内阁统一阅览票拟之后决定出哪一部分必须上呈皇帝御览,其余的折子便可代为批阅,或者总结条陈,再行上呈,这样可以减轻皇帝的负担,提高办事效率。
不过知道归知道,赵启却不能表现出来,所以他监国期间,凡是三品以上官员的奏折全部都审阅了一遍,太子发话,内阁大臣也不敢反驳,偶尔有人提出异议,赵启便说自己“初次监国深感责任之重,不敢稍有懈怠,唯恐辜负父皇良苦用心”云云,也便没人再反对了。
“是啊,”赵启如实回答,“儿臣不敢有所懈怠。”
庆帝摇了摇头,笑道:“你还是没有经验啊!朕告诉你,各地呈上的折子太多了,有很多事情都是重复的,这些折子应当先由内阁筛选一遍。要不然,你以为这些内阁大臣都是干什么用的?”
赵启低头:“是,儿臣明白了,多谢父皇提点。”
赵启的容色明显有些憔悴,眼睛都熬红了,庆帝也不禁起了一丝慈父之心,“难为你了,你马不停蹄从江南赶回来,又要立刻接手朝廷上的事情,也是够你忙乱的,怎么样,还吃得消吗?”
“若是父皇肯赐下帮手,”赵启躬身说道,“儿臣自是求之不得。”
“胡闹!”庆帝绷了脸道,“你以为朝政大事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插手的吗?朕在位,这都是朕的责任,朕若有心无力,就是你的责任,等将来你继承了朕的位置,就全部都是你的责任了!推卸不得!旁人若是插手便是大逆不道!”
赵启一掀袍子跪下了,“儿臣知罪。”
准备好茶点一直在耳房等候的石皇后听到这一番话,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脸上浮现苦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