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令人遐想的民间传说
回到家乡,很快融入家乡文化生活。想起那个时期,虽生活还比较困难,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是小型多样的。活动方式多是口头传说。每到夏天晚上,在村中土道旁,三一帮俩一团的围在一起,有些老年人坐在高洼不平的土地上,用旧书纸卷上一支旱烟叶子喇叭烟,狠狠吸上几口,浓浓的烟雾从口里飘飘而出,就慢条斯理津津有味的讲起来,多数是代代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或专门说书匠传下来的记忆:胡延庆打雷、罗通扫北、秦英征西、薛里征东、武松打虎等,因故事性强、事件曲折,讲述人凭想象再添枝加叶,常常吸引无数痴迷者前来静听,随着故事的惊险离奇,引起人们一阵阵喝彩。往往夜深了人们还兴犹未尽,尤其是讲到五鼠闹东京,鲁智深倒拔垂柳,往往引得人们哄堂大笑。这阵子,一天的疲乏劳累,或者有什么烦恼,顿时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在这夜深人静、微风拂身晚上,都沉寖在欢天喜地娱乐中,直到鸡叫两遍了,讲述人故意讲到最吸引人的地方,突然停住、说:“要知后事如何,明晚上再作解答。旁听的人议论纷纷,反复要求再来一段,讲述人总是迈着关卡,早早休息明天还要下地干活,说完起身就走。人们这才兴犹未尽,恋恋不舍的离开。
那时期民间口头传说特别多,天南海北、哪朝那代、远处近处、代代流传,并且不断艺术加工,具备特殊性、新颖性、技巧性、艺术性,虽土味很浓,但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如“门里放不进扁担的来历”“人心不足蛇吞象来历”“门插关的来历”“半个朋友来历”“把炕盘在树底下来历”县官断案、长工改对联、庄稼汉与状元郎打赌、小嘎巧退讨账人、木匠为什么用一只眼睛吊线、马虎先生的来历、有理与无理的来历、拙老婆绞裤裆、等等、都是生动活泼的民间文学,曲折跷蹊、扣人心弦,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魔力。随着年龄增长,许多民间的趣闻传说,不少都忘记了,现在回忆起来,止今还心情激动,情不自禁的品评着,津津乐道的温馨余味、念念难忘。
到了六十年代末期及七十年代,农村已读书成风,田间地头、道边树下、小溪的岸边、常常看见有人拿着《艳阳天》、《红岩》、《青春之歌》、《哭菜花》等书在贪读。这期间乡里也有了电影放映机,只要邻村有电影,周围三里地、五里地全村老老少少都去看,从出村到演电影村,早走的晚走的熙熙攘攘,从这村到那村,长长人群排成一大溜。从中可以看出淳朴的乡村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望。
辟野乡村,面朝黄土背朝天乡村村民,自编自导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样式还真不少。如比较普遍的、小型、多样、简单方便的活动方式、跳绳、踢卷、抵拐、打扑克、捉迷藏、扣铁锅、四支顶牛、六支方六、等、留下那么多耐人寻味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