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327章 初见张良

始皇帝 第327章 初见张良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328章 初见张良(12)

试卷在继续批阅,仅仅是两天时间就是结束。

赵政翻阅着这些试卷,检查着这些人才。

没有所谓的优良中差,只有六十分,八十分,一百分,一百五十分。

这些学生多数会去当官,会去当老师,会去当医生,成为大秦底层的一块砖,一块砖不值钱,可无数的砖汇聚在一起,却是秦国的高楼大厦。

同样,借助这些学生,确定大秦的意识形态。

儒法之争,儒墨之争、法家与名家之争,儒家内部之争等等,这些都是意识形态的争斗。

若是把握不好,会出大问题。

大秦发展到了现在,继续走法家路已经不可能了,只能是走儒家的路线。可若是真的延续儒家的路线走下去,必然亡天下,亡社稷。

法家是左派,儒家是右派。

靠左了不行,容易民众内爆;靠右边也不行,也容易外敌入侵。

只能是儒法结合,就好似太极图一般,阴阳融合在一起。

可走中间路线,又是会沦为中间派,又是会两面不讨好。

最好是儒皮法骨,嘴上说着儒家路线,可实际走着法家路线,在下层用着儒家路线忽悠人,可上层用着法家路线统治民众。

这样做,还真的有效果。

只是忽悠下面,也容易把自己给忽悠了。

天下大同之类的,很多大儒皆是忽悠别人,可自己从来不相信;可唯有王莽,在忽悠他人的时刻,也是当真了,把自己忽悠进去了。

翻阅着试卷,赵政在确定着执政思路,首先,他是秦国的王,秦人的利益高于一切;接着他是天下的王,天下的利益在靠后。

就在这时,扶苏翻阅着书籍,忽然问道:“孩儿有一个问题?”

赵政问道:“什么问题?”

扶苏说道:“秦昭王曾派使臣到齐国,给君王后一副玉连环,说:“齐国人都很聪明,但能解开这个玉连环吗?”君王后把玉连环拿给群臣看,群臣没有人知道如何解开。君王后拿起一把锤子把它敲破,并告诉秦昭王的使者说已经解开了。”

“世人为之赞赏,可孩儿还是不解,破解玉连环如此简单的事情,为何要如此?”

赵政听着,颇为无语。

学霸遇到问题,总是想着智慧解决问题。

工匠制造了九连环,赵政只是玩了一会,就是懒得继续玩了,因为特别费脑子,花费半天时间也是弄不开。可扶苏拿着九连环,只是玩了一会就是破解出来。

又是制造了华容道,赵政只是玩了一会,就是兴趣寥寥,可扶苏只是看一会,找到破解之法。

又是制造三阶魔方,赵政迟迟找不到破解之法,可扶苏只是片刻就是找到之法。

学霸,不懂学渣的痛苦。

很显然,齐国的君王后也是学渣。

赵政说道:“作为君王,永远不要与儒家,纵横家耍嘴皮子,你永远玩不过他们。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伱和他耍流氓,他和你**制;你和他**制,他和你讲政治!”

“在争辩当中,陷入他人的逻辑当中,遵从别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把他们的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天下的不幸变成自己的不幸。那就是最大的悲剧。”

“智慧难以解决的事情,武力只需一剑,你当明白!”

扶苏皱眉道:“孩儿还是不解!君王不应该讲道理吗?”

赵政听着,却是哈哈大笑起来:“天下七国,谁都可以讲道理,唯有君王不能讲道理。天下七国,七国君王就是狼与羊的关,狼要吃羊,不论羊是在上游喝水,还是在下游喝水,或是不喝水,狼注定要吃羊。”

“君王可以什么都是讲,可唯独不能讲究道理。为了灭赵一战,大秦无数的底层小民,出动了百万之多,推着独轮车,不断把粮食运输到了前线,导致粮食不匮乏,秦军可以从容灭亡赵国。这些底层民众有功于大秦!”

“可灭了赵国之后,赵国直接豁免五年赋税,可秦国只是豁免三年的赋税,到底谁是亡国奴,谁是胜利者。”

说道这里,赵政自嘲起来,他就是一个小丑。

扶苏听着,说道:“那为何不能,直接让秦国也是赦免五年赋税?”

赵政说道:“你思考去吧!若是思考不明白,就去询问你的老师吧!”

扶苏说道:“孩儿明白!”

赵政说道:“记住,你是秦太子,是未来的秦王,只有你给他人制定规矩,让他人沿着你的道路走。断然没有,他人给你制定规则,君王沿着臣子的规矩走。秦昭王送给君王后玉连环,让其破解。”

“君王后真的用智慧破解,遵循了秦王的规矩,秦王的逻辑,即便破解开玉连环,也是输掉了!”

扶苏略有所悟。

赵政说道:“作为太子,作为君王,学一点法术势,学一点仁政之术,并没有什么。可你要记住,君王的根本是什么?君王能为君王,就是霸道。”

接着,开始说着治国之道,君王之道。

这些东西,扶苏可能年纪小,可能现在不知道。

可多多学习,还是会了解的。

就在这时,王绾进来,说道:“大王,这时这次考试的名次!里面有很多英杰!尤其是前十名,更是绝代人才。大王可以召见他们,对其中的人才,择优可以任用!”

赵政听着,却是沉默起来。

择优任用!

这不是面试吗?

可君王面试,真的能选好人才吗?

很多时刻,面试可以选拔出聪明的人,情商高的人,善于偷奸耍滑,善于伪装的人,可这类人真的是人才吗?

很多人才,不善于言辞,不善于巴结人,可就是善于做实事。

“好!”

最后,赵政还是点头答应了。

闲着也是闲着,就见一下这些优秀的学生。

在偌大的学宫当中,排名前十的学生可能不一定是人才,可一定是学霸,思维快,脑子灵活。

有没有才能,暂且不好说,可必然凌驾在很多人之上。

至少,比他这个学渣厉害很多。

作为一个学渣,有什么资格鄙视学霸。

王绾说道:“大王,学宫的第一名,名为张良,乃是韩国人,乃是韩国前丞相张平的小儿子,仅仅是十六岁,却是力压群雄,成为这次考试的第一名。据说,他在五天前,加入洛阳学宫!”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曾经游历五国,想要组织合纵抗秦,却是遭遇失败。”

“这次入秦,心思不明,不知其忠奸。”

开始详细的说着张良的履历,说着相应的政治审查。

当官,不是谁都可以当官的。

必须要三代没有犯罪记录,才能当官,这是大秦当官的基本条件。

至于说,这样牵连,不公平。

可事实上,这是最公平的,增加官员的犯罪成本。

“张良吗……寡人似乎听说过!”

赵政思索着,想着这个名字似乎有些印象,可仔细的想着却又是想不起来。可翻阅着穿越者记忆,这才想起张良是谁。

在武庙当中,第一位是姜子牙,第二位就是张良。

张良,为刘邦开国的重要谋士,号称是汉初三杰。

张良的军事能力如何?

答案是很差,无一胜仗。

张良是优秀的战略家,顶级参谋长,善于布局天下,善于纸上谈兵,可带兵打仗能力很差。可没有这位贤臣,为刘邦进行战略布局,对着大致方向的把握,刘邦还未必能取胜。

就这样,张良靠着打仗能力很差,可战略水平顶级,进入了武庙。

“张良吗?”

赵政笑着,说道:“寡人想起他了!果然是年少英才!”

……

房屋之外,张良在耐心的等待着。

回想着刚才的事情,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就在不久前,榜单下发下来,他以优秀的成绩,成为洛阳学宫学子第一名。

有些难以预料,可这又是显示出公平性。

“我若是能将其刺杀,说不得韩国还有救!”

张良心中略微激动。

说着,下意识的摸了一下怀中的匕首,微微激动。

很快,秦王传来诏书。

张良起身而去,可在见面秦王的时刻,就是被侍卫摘掉宝剑,又是摘下匕首,然后进入宫殿当中。

张良进入其中,眼角余光向着四周看去,皆是有侍卫站立在两侧。

秦王政端坐在那里,身躯高大,身躯魁梧,散发着无尽的英姿,下巴有着长长的胡子。眼角余光看着这位秦王,张良下意识的想到了周武王,昔日的时刻周武王也是这样的年轻,这样的勇武。

“拜见大王!”

张良上前道。

“赐座!”

“多谢大王!”

张良落座,仔细的看向秦王。

秦王也是看向张良,在想着一些事情。

两人就这样看着,陷入沉默当中。

赵政很是有耐心,谁先开口,谁就是输掉了。

渐渐的,张良似乎率先忍耐不住,开口道:“臣见过大王,大王以为臣如何?”

赵政说道:“好似少年时代的姜太公。姜太公少年一事无成,可到了晚年的时刻,却是大器晚成,辅助周武王成就霸业。”

张良说道:“臣,何德何能,有如此之言!”

赵政点头着,继续看着张良,说道:“在赵国有一个县,缺少一个亭长,你可愿意前去当赵国当一个亭长?”

张良说道:“臣不愿意!臣只是想要询问大王,秦国的领土为万万里,人口为上千万之多。秦国之富裕,天下少有,大王更是有华美的宫室,有着诸多的美人。可韩国却是有地不到三百里,城池不到二十座,人口不到百万,军队不到十万,国之疲弱如此。”

“秦国,好似一个富人;韩国,好似一个乞丐。一个富翁,却是去抢劫乞丐的财产,这是何其荒唐,何其可笑。”

赵政听着,却是笑道:“你可为商人,可曾为商家谋生!”

张良说道:“未曾!”

赵政说道:“商人不就是如此吗?今年粮食丰收了,每亩地多收了三斗粮食,民众应该高兴,可商人却是压低价格,导致增产不增收,民众亏大发了。商人为何能发财,就是出手抢劫底层民众的钱财。”

“难道你以为,商人是靠着勤劳,用来发财吗?”

张良听着,呆愣的说不出话来。

他以为秦王会反驳他,只要反驳他,就可继续说下去。

可谁曾想到,秦王却是赞同他,直接承认他的观点,

赵政说:“你退下吧。”

张良躬身退去。

接着,又是其他的学生到来,陆续会面。

赵政询问着问题,这些学生回答着。

最后,简单的询问几句,就是退去了。

赵政打算把他们下放到基层,从亭长开始当官。

亭长,都是干不好,也不要想着其他。

至于范雎、吕不韦等,一步登天的案例,在以后的大秦再也不会出现了。

而是要底层开始,经历底层十年磨炼,然后逐步的磨炼。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朝廷的高级官员,必定是从地方的底层官员提拔上来,猛将必定是从底层的士兵中挑选出来的。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百姓的疾苦和战场的形势,也就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反之,如果缺乏基层历练,就有可能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洛阳学宫的这些学生,多数智慧出众,才华惊人,然而也要从亭长开始当官。

而且,若是没有意外,很多人一辈子会停留在底层。

只有少数有关系,有背景,又是有能力之辈,可能进入郡县级高官。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很多学子毕业了,以为成绩好,有头脑,有文化等,就能成为人上人,就能成为高官,只能说想多了,只是底层的砖瓦而已。

……

马车在响动着,张良离去了。

并没有前往赵国,前去当着所谓的亭长。

张良,是韩国丞相的儿子,尽管老爹死掉了,可父亲还是给他留下大量的奴仆,耕地,庄园等,本质上他是权二代,官二代。

韩王也是看中他,他想要当官,必然是最低是县令,岂会去当亭长。

“秦王政吗?”

张良思索着,只是与秦王交谈了几句,就是揣摩着秦王政的性格。

马车走动,回到韩国,回到新郑。

在王宫当中,张良见到了韩王。

韩王说道:“寡人听说,在秦国有诸多的人才,可皆是不如你,被你压下一头。”

张良说道:“洛阳学宫的考试,公开,公平公正,又是有糊名法,选拔人才上韩国不如秦国!”

开口说起来,把在秦国经历的一切,尽数说了出来。

韩王问道:“秦王政,是什么样的人?”

张良沉默着,许久后说道:“秦王政,是一个霸道的人,也是一个没有心机的人!”

韩王不解道:“霸道,寡人可以理解。可无心机,寡人却是不信!”

张良说道:“秦王政在十三岁登基,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却是稳步的前进,最后一步步掌控权力。秦王政征战天下,无所不利,大破合纵大军,覆灭卫国,威胁韩赵魏;而今更是覆灭赵国,天下为之瑟瑟发抖。”

“他心里面想什么,他心里想什么,想要做什么,朝臣们都是一目了然,就连是敌人也是一目了然。或者说,他不是没有权谋,而是从来不屑于隐藏自己的意图。

在位这几年,他简直是任性到了极致,张狂到之极致,想干什么,就要干什么,而且很多事情皆是做成功了!普及义务、严惩贪官、免除口算、提升士卒待遇、增加医生数量,覆灭六国……”

张良说道:“秦王政做事,几乎从无机心,或者说不屑于用心机算计,不论是用人用兵,皆是一片赤诚,看似无谋略,却是极度的自信。这种赤诚,可得到将士的拥戴;这种自信,又是令臣子们臣服敬仰!”

“未来秦王政,可能会是暴君,可必然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君王,建立万世法度的君王。可以指责他凶残,可以指责其品德,可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皆是佩服他的霸道。”

“所谓的法术势,本质上是君王无能,故而包装自己。真正的君王,霸道到了极致,自信到了极致,不需要权谋,就是令人敬仰。”

韩王说道:“未来,秦王政会如何?”

张良说道:“秦王政极为霸道,若是不懂得宽厚秦吏,会留下桀纣的名声;秦王政极为自信,若是不能把握局势,可能会如赵武灵王一般,死于兵变当中。”

韩王说道:“不说他了,你打算如何?”

张良说道:“洛阳学宫,不培养君子,只是培养器物。臣不愿意为器物,打算游历各国,接下来打算前往齐国,在稷下学宫,学习一段时间的儒家之术,道家之学,法家之术,兵家之谋!”

“洛阳学宫,讲究培养人才,人要成器;可稷下学宫,却是要君子不器。多多学习,多多比较,多多进步。”

“秦王政说的对,我还是太年轻了!”

到了洛阳学宫,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