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309章 国将亡,必多制

始皇帝 第309章 国将亡,必多制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310章 国将亡,必多制(12,求订阅)

兵马未动,情报先行。

在打仗的过程当中,良好的情报,对于作战有巨大的好处。

在灭赵国之战中,秦国的侯谍活动在后方,策反郭开,策反诸多的权贵,获得赵国的内部情报,蛊惑赵王迁临阵换将等等,为成功的灭赵奠定坚实的基础。

情报,在灭赵过程当中,至少有三成的功劳。

随着秦国越发的强大,政治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

侯谍的工作,也变得顺利很多。

六国的很多臣子和权贵,主动输送一些情报,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韩非出动人力,物力,财力等,刚刚开始行动,刚刚想要挑唆秦国内乱,就是被秦国的侯谍探查得知,然后送到秦王政这里。

当情报送到这里的时刻,韩非的计划就是彻底失败了。

赵政看着这些情报,在思索着如何将情报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很多时刻,赵政是很大方的。

在幼年时代,他被一群孩童堵住,然后一顿群殴,脑袋被打破了。

可现在回忆起来,连当年仇人的样貌都是记不得了。

李牧为秦国大敌,多次与他作对,重创了秦军,事后赵政也没有弄死这位。

很多得罪了他的人,他都是大方的原谅了他们。

可这一会,赵政真的被恶心透了。

很多人的某些行为,伤害性不大,可侮辱性很大。

赵政看似远离咸阳城,可对咸阳却是多有布局,多有牵制,掌控咸阳的军政大权,根本不怕某人造反。

甚至,故意引蛇出洞,想要某些人作死,想要趁机铲除一批隐患。

只是这一切,被韩非引动开来。

还是让赵政感觉恶心至极。

就好似一个上好的米饭,里面有肉,有菜,色香味俱全,可就是掉入一个苍蝇,一下子心情变得不美好起来。

“韩非只是小事情,寡人一个手指头就能戳死!”

“只是吕不韦却不好处理!”

赵政微微皱眉。

到了现在,能威胁他权力的,也只有吕不韦了。

这些年,随着他亲政,不断的布局之下,逐渐掌控秦国的大权,大权在握。

吕不韦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了。

可这又不得不面临一个大问题,这位昔日的仲父,直接成为他的软肋。

他可以大开杀戒,杀死几百的秦吏不眨一下眼睛,到了晚上,依旧是安心的吃饭,睡觉,与美人欢好。

可却是不能杀吕不韦。

一方面是,吕不韦早年的辅佐之功,不能杀;一方面,还是要给众多的臣子,一个好的榜样。

大秦的道德不能崩溃,大秦的公信力不能崩溃。

吕不韦对大秦忠心耿耿,最后却是被秦王弄死了,众人如何看秦国,如何看他这位秦王。

朝廷的公信力下降,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再多的府库粮草,再多的钱财,再多的军队也是无用。

为了朝廷的公信力,不能杀吕不韦,

不要说吕不韦没有造反,即便是造反了,赵政也只能让其他人背锅,而不能处死吕不韦。

“蒙毅!”

赵政说道。

蒙毅上前道:“拜见大王!”

赵政说道:“将这个奏折,交给仲父。还说一声,寡人在邯郸思念仲父,仲父可到邯郸一聚。”

蒙毅接过信件,躬身离去。

赵政又是翻阅着其他的情报。

……

快马在前进,在十几天后,蒙毅到了咸阳城。

在府邸当中,蒙毅见到吕不韦。

“拜见,仲父!”

蒙毅恭敬的说道。

吕不韦说道:“蒙中郎,不在邯郸城侍奉秦王,为何来到咸阳!”

蒙毅说道:“这是大王让臣送给仲父的!”

说着,递过一个盒子。

吕不韦看着盒子,心中有不妙的感觉。

盒子完好没有打开的痕迹。

打开盒子,里面有一个奏折,还有一个书信。

吕不韦打开奏折,仔细的看着,可手臂在发抖。

浑身在冒汗!

若是儿子被拉下水,他也会被拉下水。

到了那时,即便是无罪,也变得有罪了。

“韩非可恶!”

吕不韦咬牙切齿道。

又是打开书信,在书信当中秦王政说了,相信着仲父,队友挑拨之人杀无赦。

“来人,前去弄死韩非!”

“将韩国的侯谍,尽数拔起!”

吕不韦愤怒道,手臂在发抖。

侍卫消失而去。

顷刻之后,拿着韩非的人头送上。

“丞相,已经斩下韩非的人头!”

“送到韩国,送给韩王!”

吕不韦冷漠的说道。

侍从离去。

吕不韦端坐在原位上,有些失魂落魄之感。

“召吕安……还是算了吧!”

吕不韦想要召唤儿子,可最后还是放弃了。

儿子是一个糊涂蛋,是一个无能之辈。

胆子小,能力不足。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

只是架不住某些人的裹挟,污蔑等。

很多时刻,即便是鸡蛋没有缝隙。

在某些人的挑唆之下,也硬生生变得有了缝隙。人与人之间有了裂缝,再多的手段也难以弥补。这一会,大王亲自送上情报,情报当中有韩非的阴谋。

这是对他的信任。

可真的信任吗?

顷刻之后,儿子吕安来了,上前道:“父亲,为何要杀韩非。韩非,可是我的好友!”

吕不韦冷笑道:“好友吗?你看看你的好友干了什么事情?”

说着,直接丢过一个奏折。

吕安接过奏折,看着上面的情报,立刻浑身汗水。

这也太坑人了。

在情报当中,有着韩非详细的计划。

在计划当中,韩非出动三十个勇士刺杀太子扶苏,这是第一步计划。

太子身边防御严格,刺杀计划必然失败。

随着计划的失败,怀疑引诱太子进行调查,在调查当中会不断牵连到吕安身上,进而牵连到吕不韦身上。

这一刻,太子扶苏与仲父吕不韦怀疑彼此矛盾,相互猜忌。

那时,有谋士会劝说太子先下手为强,围攻丞相府邸,拿下囚禁吕不韦;同时,也有谋士会劝说吕不韦,囚禁太子,掌控咸阳城,封锁函谷关,吕氏代秦。

到了那时,两个派系必然血拼在一起。

到了最后,不论是太子派系胜利,还是吕不韦派系胜利,秦国必然陷入内乱当中。

韩非就可在一旁看哈哈笑了。

这个计划算不上多高明,也算不上多复杂,却是完美的利用两个派系的冲突,有很大成功的可能性。

“韩非,可恶,可恶!”

吕安咬牙切齿道。

“还不是你交友不慎!”吕不韦说道,“罢了,其他也不多说了。我要到邯郸城,前去面见大王,伱也去吧!”

吕安点头道。

很快的,吕不韦到了王宫当中,直接见面着太子扶苏,面见王后芈倩,辞去所有的职务。

稍后,在三千士卒的护送下,诸多的门客紧随其后,向邯郸城而去。

……

邯郸城当中,吕不韦再次见到秦王政。

秦王政身上的威严更加沉重,已经胜过了昔日的秦昭王。

此刻,秦王政头上带着草帽子,身上披着麻布衣裳,脚下穿着土布鞋子,拿着镰刀,政在弯腰收割着麦子。四周皆是宫卫军士卒,也是在弯腰收割着麦子。

正是大热天,可大家都是在忙碌着收割。

就连吕不韦来了,也没有察觉到。

吕不韦微微紧张,想要说什么,却是沉默着。

许久后,秦王政似乎疲劳了,到了树荫下,才看到吕不韦,说道:“仲父,你来了!”

吕不韦说道:“臣来了!”

秦王政沉默着。

吕不韦也沉默着。

气氛分外的尴尬。

为了缓解气氛的尴尬,吕不韦说道:“大王,为何要下地收麦子?这些由庶黔首,便可以了!”

秦王政说道:“仲父呀,民以食为天。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民众的根本,在于粮食。只有吃饱了饭,国家才能安定,天下才能安定,这是最为浅显易懂的道理,只是很多官员不愿意相信而已。”

“天下,不是权贵的天下,不是君王的天下,而是天下庶民黔首的天下。老师荀况说的好,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嬴姓的祖先,最早也是从马奴,逐步成为士人,成为大夫,然后成为卿,最后成为诸侯,乃至是天子。死掉一些权贵,死掉一些官员,真的不算什么,只要民众还在,一切都是小事情。”

“我大秦为何能有现在,仅仅是靠着变法吗?根本不是,七国皆是在变法,有的比大秦还彻底,只可惜他们的变法多数惠及高层,唯有大秦的变法,赏赐是从底层民众开始的!”

“只有恩惠普及底层的民众,才能国家强盛。对于国家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足够多的人口,至于那些权贵大臣,那些人才,只是几个,十几个人而已。能顶替他们的大有人才。古往今来,君王杀了很多的人才,可人才还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冒出来。没有了商鞅,有了张鞅,王鞅,赵鞅……可没有了民众,他们什么都不是!”

“丞相呀,我说的可对?”

吕不韦听着,知道秦王政这是在敲打他。

立刻说道:“大王,言之有理!”

赵政说道:“洛阳,为秦国的咽喉,若是大秦亡六国,平天下后,咸阳是西都,洛阳就是东都。寡人不可能让洛阳成为仲父的食邑,只能是换封地。赵国之地,仲父可以随随意挑选,作为封地!”

吕不韦说道:“天下未能平定,臣岂能独占丰厚的食邑,这是对将士的不公!还是平定天下,再说其他吧!”

赵政说道:“哈哈,仲父果然有大局观。在寡人的计划当中,韩赵魏为不封之地,可有底层士卒的食邑,却不会有王侯的食邑。未来仲父的食邑会在齐国……不过,暂时在赵地吧!”

吕不韦说道:“多谢大王!”

赵政说道:“在赵国政务颇为繁杂,只能劳烦仲父处理一二了!”

吕不韦说道:“臣定然不辱使命!”

赵政说道:“大秦已经灭赵国,寡人还不知如何治理赵地,仲父以为当如何?”

吕不韦说道:“左传记载,鲁昭公六年,郑国人将刑法条文刻在鼎上,出现了严密的成文法。听闻此事后,晋国的书像给郑国的执政资产写了一封信,里面说道:“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接着,叔向预言道:“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肸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

“子产死后,游吉、驷歂都无力扭转国家日益衰落的局面,郑国最终被韩国吞并。”

秦王政说道:“我大秦法律完备,涉及民众的种种情况,也就是必多制,也就是有亡国之忧!好似郑国?”

吕不韦说道:“法令严密,是衰世之症,也是亡国的开始……大王若是灭亡六国后,想要大秦的大秦的天下稳定,定然不能法令严密。这个管,那个管,管的越多,民众越是厌恶!”

“法行则人从法,法败则法从人。在太平之时,法治安稳运行,人人皆遵从,此所谓“人从法”。而在衰世之时,法令愈加严密,被酷吏用来当作压迫百姓的手段,此所谓“法从人”。”

“在衰世,酷吏与奸民都懂得公报私仇的手段,利用法律条例来压榨百姓,造成社会割裂,国家混乱。衰史之下的官员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从来都是“加强监管力度”。而要加强监管,就得赋予官员更多的权力,手握重权的官员在面对繁多的法令时,就会选择性执法,使得事态更加恶化。用人治取代了法制,使衰世转向乱世。故曰:国将亡,必多制。”

赵政说道:“这些《左传》上有吗?寡人要去看书?”

对于吕不韦的言语,他有些怀疑。

不会又是鲁迅名言。

可事实上,鲁迅没有说过这些,只是杜撰而已。

回到帐篷当中,赵政打开《左传》,仔细翻阅着,果然找到相关的内容。

《左传》,昭公六年,明确有记载。

这一切,不是吕不韦瞎掰。

秦国的兴亡,尽数在《左传》当中。

“可惜了……”

赵政微微叹息。

历史上,那位始皇帝一定是学渣,一定没有仔细阅读《左传》,不然秦国也不会二世而亡。

……

pS:码字当中。第二更晚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