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307章 王后芈倩的告诫

始皇帝 第307章 王后芈倩的告诫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308章 王后芈倩的告诫(12,求订阅)

翻看着名册,名册上记录着有功将士,要对其进行分封制,给予其食邑。

最低的公士,仅仅有三户食邑。

接着,上造四户食邑,簪袅五户食邑,不更十户食邑,大夫三十户食邑,官大夫五十户食邑,公大夫一百户食邑,公乘二百户食邑,五大夫三百户食邑,不断递增到侯的爵位至少为万户,上不封顶。

这是大致的方针,可在具体执行当中,要多方权变。

随着对赵国的了解,赵政明确要进行分封制。

而且,分封制规模要扩大。

不要中间商赚差价,好不好?

很好!

没有中间商,自己变为最大的中间商。

可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成本问题。

看似节省成本的行为,其实花费成本最大。

不能吃独食,而是要学会利益共享。

大王吃肉,臣子们要喝汤,底层的将士也要啃着窝窝头,这样根基才稳固。

“开启分封制,这不是小规模,至少要将赵国三层的土地,大约是一半的人口,册封给有功将士。这批有功的将士,最高爵位为公大夫。在赵国境内,不能有大的食邑存在,要防止其变为大的蛀虫!”

赵政思索着。

既然集权不可能,成本也太大,那就选择分权。

缺点很多,可优点也是众多。

在分封之后,这些军功将士一方面享受着食邑,可以从食邑当中获得收益,供养自身;另一方面,朝廷不必向底层的民众征税,可以直接向这些军功将士征税。

这些军功将士,最大也只是食邑三百而已,根本无力对抗朝廷,只能是老实的交税;可另一方面,却是与地方的官吏勾结在一起,镇压住食邑内的民众,扮演剥削者和统治者的角色。

若是食邑制度实现好了,只需要有两万多的官员,还有五万军队,就足以维护住在赵地的统治。

至于这些食邑当中的民众,会不会过得水深火热。

赵政觉得不会。

这不是那些食邑主,心地善良,而是利益属性决定的。

过去的时刻,县令统治民众,县令是临时工,上任之后都是想着如何搂钱,如何将问题包裹住,不再任期内爆炸。

要爆炸,也是下面一任爆炸。

竭尽所能,用来捞钱为主。

至于说治理民众好坏,就是看这位县令的品德了。

可这些食邑主,却是长期的主人,领地当中的民众就是自己的牛马,要小心的照料好了,而不会竭泽而渔的进行压迫和剥削,生活质量反而很好。

这也是荒诞而真实的逻辑。

在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黑奴过得比北方的自由工人生活好。

北方的中工人,累死饿死,管资本家何事,大不了再招揽一群。很多底层工人,看似可以选择资本家,其实没有选择权力。

可黑奴,却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若是死掉一个黑奴可赔钱了,对于黑奴包吃包住,还吃得好,生病了还要看病。

这里,不是奴隶主比资本家更有良心,道德更为高尚。

而是利益属性决定的。

就好似九十年代,农村的耕牛,对于农民很重要。

农民会苛待自己家的耕牛吗?

不会!

生病了,要看病。

耕牛比农民还吃得好。

还要靠耕牛耕地,自然要对他好了。

思索着其中的逻辑,赵政明白了很多。

赵政思索道:“召卫缭、李斯等,前来邯郸。”

蒙毅说道:“臣遵旨!”

似乎想到什么,蒙毅又是问道:“大王,何时回咸阳城,王后颇为想念大王,仲父颇为想念大王!”

赵政说道:“寡人,可能在邯郸城住上半年,乃至是一年,唯有稳定邯郸城的局势才会离去。至于现在,根本不放心!”

随着赵国的灭亡,获得收益是巨大的。

秦王的位置彻底稳固了,再也不用担心各种意外了。

即便远离咸阳几年,也不用担心咸阳会变天,不用担心某些人趁机夺位。

可以说,他的根基前所未有的稳固。

这一刻,赵政有些理解,为何历代的君王皆是喜欢战争,用战争稳固政权。

收买人心三年,不如大胜一场。

……

随着灭赵之战结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量的秦军士卒解散,纷纷回家而去。

在回去的路上,还携带着一些战利品。

虽然经历战争,赵国的府库空虚了,钱帛稀少,钱财不足。

可赵政还很是大方的给予赏赐。

做人不能太小气。

做君王,更是不能小气。

小气的君王,是没有前途的。

于是,直接打开赵国的府库,给予士卒赏赐。

有功劳的,直接赏赐三匹布,或是一些午餐肉罐头,或是一些秦币。

若是钱币不够的,直接赏赐给消费券。

拿着消费卷,可以前往王室设立的店铺,直接取买食盐,或是白糖,或是铁器,或是其他。

赏赐的不多,价值只是一百钱,或是几百钱而已。

那些高级将领多一点,可也不算是太离谱。

可胜在普及率高,有着三层的底层士卒,皆是得到赏赐。

同时,随着秦军士卒归来关于灭赵的诸多消息,皆是传播开来。

尤其是,秦王政坐镇中军,从容打破北路赵军,斩赵葱,灭颜聚;又是派兵南下,围歼南路赵军,逼迫的南路赵军投降;

派兵合围邯郸,赵王迁投降,赵国灭亡。

这些故事,在不断流传。

一夜之间,秦王政的名声大幅度提升,

秦王政,一夜之间,成为顶级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大家。

不论是战略布局,还是出兵的狠辣精准,还是在用人上,都是一等一的出色。

这次灭赵之战,秦王政的功劳,占据五层之多。

远远凌驾在王翦,李信、杨瑞和等人之上。

世人也是第一次认识到了,这位看似年幼的秦王政,将其媲美为昔日的赵武灵王。

在咸阳宫当中,使者在禀报着消息,在说着前线的情况,说着前线的故事。

华阳太后、王后芈倩、太子扶苏、仲父吕不韦,昌平君熊启、昌文君熊文等,皆是仔细的听着,偶尔还询问着,很多话题翻来倒去的询问。

使者也是喜悦着,不厌其烦的诉说着大王的功绩。

华阳太后笑道:“昔日长平之战,秦昭王欲灭亡赵国,却是在邯郸城,遭遇惨败,导致秦国力损耗巨大,十年内无力东出。而今,大王灭了赵国,算是成全了祖宗的心意。秦昭王在地下也算是瞑目了!”

昔日,秦昭王曾经说,没有了你白起,我秦军照样是百战百胜。难道离开你白起,秦军不会打仗了吗?

结果,离开了白起,秦军还真的不会打仗了。

秦昭王后期的战争,可谓是一塌糊涂。

到了秦异人时代,秦王政时代,虽然屡次进攻赵国,甚至攻克赵国的晋阳地区,可秦国每次推进都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每次攻克一个城池,都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次进攻赵国,很多人也只是以为,秦军攻占赵国几个城池,就是可以了。

然后,就可以退兵。

可谁曾想到,仅仅是三个月时间,代郡丢了。

然后,赵军主力被消灭了。

邯郸也是沦陷了。

赵国也是灭亡了。

芈倩说道:“大王,何时归来?”

使者说道:“大王言之,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此刻赵国不稳,还有诸多的事情要处理,若是处理不好,会让秦国再度失去赵国,昔日,齐国灭宋国,齐国灭燕国,燕国灭齐国,皆是灭亡而不能吞并。大王颇为忧心!”

芈倩说道:“大王,不能交给其他臣子处理吗?”

使者说道:“名与器岂能轻授予人!”

芈倩沉默了。

太子扶苏问道:“父王可有言语,我该如何做事情!”

使者说道:“大王说了,咸阳城有仲父,有着丞相隗状,有着昌平君,昌文君等,皆是贤明而有才能之辈,足以辅助太子处理好政务。太子应该多向这些贤明之人学习!”

扶苏说道:“大王,在邯郸过得好吗?”

使者说道:“大王过得不好,一点也不好,时常忧心不已。首先有功将士要给予赏赐,耕地和食邑要给予发放,唯有如此,才能取信于人。其二,很多赵人不甘心,心存叛乱之心,非暴力而不合作!”

“大王火气很大,可也只能忍着了!”

扶苏叹息道:“大王辛苦了!”

吕不韦开口询问了一些问题,使者回应着。

到了最后,众人皆是散去。

只是很多人在高兴。

吕不韦心中在高兴。

首先,吕不韦对大秦可谓是忠心耿耿,可自从秦王政长大之后,却是一步步的和平夺权,开始掌控属于自己的权力。

吕不韦有不甘,有无奈,可也只能是退到洛阳城。

可随着灭赵之战的扩大,秦王政御驾亲征,出征赵国。

于是,他这位仲父又是回来了,回到咸阳坐镇,处理诸多的政务,再次回到大权在握的感觉。

权力,好似吸食某个粉末,令人上瘾,令人沉迷。

听到秦王政可能要一年后才归来,不由的欣喜着。

昌平君,昌文君等也是在欢喜着,在秦王政离去的岁月,他们辅助太子,享受了大权在握的感觉。

秦王迟迟无法归来,又是能继续掌控权力。

……

众人皆是散去,唯有太子扶苏和王后芈倩。

王后芈倩皱眉道:“扶苏呀,大王灭掉赵国后,却是迟迟未归,而是坐镇邯郸城,你以为大王会如何?”

扶苏思索道:“父王,刚刚平定赵地,赵地不稳,大王不放心,故而亲自坐镇赵地。”

芈倩说道:“仅仅是如此吗?”

扶苏大为疑惑,说道:“母亲,难道还有其他不成?”

芈倩说道:“自然有了!伱父亲为人谨慎,你虽然是嫡长子,可你父亲还要对你进行考验,才能成为太子。”

“若是不合格,你父亲不介意换人。”

“可在半年前,因为要出征赵国,为了避免潜在的危险,于是册封你为太子,用来稳定人心。”

“而今,你父亲本该归来,却是未能归来,你说这是何意?”

扶苏思索道:“这是父亲在考验我!”

芈倩说道:“不只是考验你,更是在考验仲父,考验你的两位叔叔!若是你们及格了,一切好说,若是不及格……”

没有继续说下去,可意思却是显而易见。

扶苏说道:“母亲,孩儿该如何?”

芈倩说道:“扶苏呀,记住你的位置,谨言而慎行。你只是秦太子而已,却非秦王。秦王是你父亲,处理政务的时刻,小事情自己处理,可大事情却要禀告你父亲,然后再去决断!”

“可能你父亲不需要,可你却必须要去做,免得引发你父王的不快!”

扶苏皱眉,好似吃着苦瓜一般,说道:“母亲,好麻烦呀!”

芈倩说道:“你父王,首先是秦王,其次才是你的父亲。首先要处理好君臣关系,其次处理好父子关系。最近咸阳城有些人,有不轨的行为,你要敲打一二。”

扶苏点头着,似乎半懂不懂。

芈倩心中叹息一声,下意识的摸着儿子的脑袋。

扶苏,已经是八岁了。

有些问题,需要懂得一二。

最近一些臣子靠近着扶苏,向扶苏灌输一些不好的思想,这不是一个好事情。

自从大王亲政以来,没有谁是大王的对手。

迟迟未能归咸阳,何尝不是试探某些人。

若是秦王政在咸阳城,很多秦吏即便有不好的思想,那些权贵纵然是心思各异,可也要忍耐一二。

可秦王政迟迟未归,却是会让某些人心思各异起来,露出自己的蹄蹄爪爪。

这叫引蛇出洞。

过去在局内,看不懂的东西。

可这次在局外,却是能看清很多。

等到秦王一年后归来的时刻,会看清很多臣子,很多臣子会人头落地,很多臣子会遭遇贬官。

大王,看似人蓄无害,看似待人谦和,对于底层民众更是恭顺而谦卑,似乎老好人的样子。

可作为妻子,芈倩却是知道。

这位大王,内心是黑的。

看似和蔼可亲,亲近自然的样子,可内心却是冰冷无情的,动手杀死的臣子的时刻,却没有一丝的情绪波动,好似踩死一群蚂蚁一般。

庶民,黔首,皆是一群蝼蚁。

可这群大臣,何尝又不是蝼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