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306章 秦王宴宾客

始皇帝 第306章 秦王宴宾客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307章 秦王宴宾客(求订阅)

赵政听着,却没有解释。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何为海纳百川?

就是说,不仅要容纳大鱼小鱼,要能容纳各种螃蟹海草,还要容纳诸多诸多的沙子,垃圾。

若是一味的苛求,并非是君王之道。

赵政问道:“赵迁如何了?”

蒙毅说道:“他的状态很不好!”

赵政微微皱眉,说道:“记住,赵迁不能死!赵国的稳定,还需要他。活着的赵迁,比死掉的赵迁,价值更大。”

蒙毅说道:“臣,知之!”

赵政说道:“传诏书,寡人要召开宴会!秦国诸多的将领,还有赵国的文臣等,皆要汇聚在一起,大宴宾客。记住,这次宴会,不是为了羞辱赵迁,是为了让赵迁安心,为了让赵国的权贵安心而已!”

到了现在,秦国已经灭掉赵国。

大一统,迈出了最为关键性的一步。

可也要面临一个大问题,如何处理六国投降的君王。

历史上,那位始皇帝杀死韩王安,又是让赵王饿死在封地当中,魏王被斩杀,楚王被流放而死,齐王死在荒山当中。

六国君王,皆是没有好下场。

在这件事情上,始皇帝做的不好,甚至是很差。

正所谓,王不杀王,贵族不杀贵族。

这是阶级的潜规则。

只要是聪明人,皆是遵守这一点。

现在为了爽快,直接杀死赵王;等到日后秦国衰亡的时刻,敌人杀到咸阳城,也会大开杀戒,杀死秦国君王。

没有谁能保证国家永远强盛,没有谁能保证敌人不会打下咸阳城。

现在礼遇赵王,就是给后面的子孙一条活路。

免得后面的子孙,被屠杀。

可惜,那位始皇帝不懂这一点,杀戮六国君王很爽,杀戮六国贵族很是爽快;可等到项羽打到咸阳城,杀戮秦王子婴,杀死嬴姓子孙的时刻,也是很爽快。

司马昭当街弑君,当时爽快,可等到刘裕杀戮司马家的时刻,也是很爽快。

满清不断的杀戮明朝朱家宗室,似乎也很是爽快,也亏得袁世凯和平政变,清室顺利退位,不然义军若是杀到北京的时刻,必然是对满清宗室屠杀一空。

在某种程度上,袁世凯算是拯救了满清宗室。

祖宗不讲究规矩,也不要怪后人不讲究规矩。

贵族不杀贵族,不是因为贵族品德高尚,而是统治的需要。

若是在直接在众人面前,五花大绑捆着某个贵族,然后在菜市口开刀问斩,那些草民们看到贵族人头落地的样子,会彻底明白,原来贵族也就那样。

死掉的贵族是这样,活着的贵族也就是这样。

然后,贵族身上的神秘光环彻底消失了,驾驭不住草民了,统治成本提升了。

贵族很少杀戮贵族。

若是真的杀贵族,也是毒酒,白绫,或是匕首,给予其体面的死亡;而不会直接拉到菜市口开刀问斩,没有神圣光环的贵族,还是贵族吗?

故而,赵王必须要活着。

会给予其丰厚的食邑,给予其优渥的生活,好似养金丝雀一般养着。

永远不会杀赵王。

不要说赵王犯下小错误,即便是赵王造反,想要复国等等。

会杀死其他造反的臣子,至于赵王不会杀,只会继续圈禁起来。

即便赵王在兵变当中,被杀死。

赵政也的捏着鼻子,给其风光大葬。

……

次日,宴会召开,大约是上百人汇聚在一起。

在宴会的中央,摆着九个大鼎,大鼎放着食物,里面有各种食物。

可亲自上前,从大鼎当中取出食物,放入托盘当中,类似于后世的自助餐。

在大鼎当中的肉食,切成一个个小块,用着勺子就可以取出来。

参加宴会的宾客,皆是拿着一个木制的食盘。

食盘分为五个格子,最大的格子可以放着粟米,稻米等,其他的格子可以放着肉食,可以放着菜肴等。

还有一个大碗,可以当酒杯用来喝酒,也可以用来喝稀米饭。

战争结束了。

可物资上还是不富裕,没有奢华的食物,食物也不精致,反而粗犷至极。

这里的是肉,是大块大块的肉。

很多将士上前,直接用木架子,夹着肥肉块,放到食盒当中。

里面是沉甸甸的猪油。

世人喜欢吃肥肉。

在大鼎当中,还放着一些午餐肉罐头作为点缀。

随着宴会的开始,众人尽情的开吃起来,狼吞虎咽,也没有多余的讲究。一些将领还吃着肥肉,碰着酒杯,开始划拳要喝起来。

看着这一幕,礼仪官也没有纠正。

军中宴会,对于礼仪讲究少,就是吃一个氛围。

少了规矩,多了激情。

在主位上,赵政狼吞虎咽吃起来。

速度上,干净利落。

这也是在军中养成的习惯。

在军中,要吃饭快一点,不然没有饭吃了。

因为很多时刻,敌人的骑兵会趁着秦军吃饭的时刻,进行偷袭,骚扰等。

当然,他是秦王,可以给自己特殊化,可他却是拒绝特殊化。

吃完饭后,赵政擦擦嘴巴,看向赵迁。

赵迁只是吃了几口,就是吃不下去。

赵政问道:“这里的美食,可美味吗?”

赵迁说道:“美味!”

赵政叹息道:“不同身份的人,所谓的美味大不相同。在赵国很多民众吃不饱饭,每顿饭能吃完一碗粟米,再加上一些野菜,加上一些糠皮,就是无上的美味。若是在军中,能吃上肥肉,能喝上美酒,肉管饱,粟米管饱,这就是无上美味。”

“可对于君王而言,眼前的食物谈不上美味,甚至有些糟粕,有些粗糙难以下咽!”

“赵王,我说的可对?”

赵迁说道:“大王,言之有理!臣已经不是赵王了,只是安乐侯。”

赵政冷笑道:“昔日,我与你父亲为同窗,我们在邯郸学宫求学,彼此还打过架。有一次打架,你父亲不讲究武德,一群人群殴寡人,直接把寡人的脑袋都是打得出流血了……”

赵迁惶恐着,请罪道:“大王恕罪!”

赵政说道:“昔日龌龊不足道,今日风光不屑言。昔日,在邯郸城,寡人被殴打的事情,寡人早就忘记了,懒得记忆是谁出手,也懒得报仇了。人要向前看,而不是活在过去的记忆当中。你可明白?”

赵迁说道:“臣,明白!”

赵政说道:“伱不甘心赵国灭亡。可当年,三家分晋,灭亡晋国的时刻,那些人岂会甘心。不甘心,你也要甘心。你若是在南阳之地,安心的当着安乐侯,锦衣玉食少不了你!”

“赵王的优渥生活,各种奢侈享受,你是享受不到了,可还能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可若是你执迷不悟,寡人不介意弄死你!”

说着,杀气腾腾的看向赵迁。

赵迁听着瑟瑟发抖,立刻跪倒在地上,请罪道:“臣有罪!”

赵政看向旁边的侍卫,侍卫一左一右,直接把赵迁夹起来,放回原来的位置。

“你可是想要复国?”

赵政冷笑的问道。

赵迁瑟瑟发抖道:“臣不敢!”

赵政说道:“你真的不敢也好,假的不敢也好,寡人不在乎!昔日,燕国灭齐国,最后田单努力之下,齐国艰难的复国!可现在,赵国却是没有田单。秦国也不像燕国那样弱小。”

“你想要复国,想要让赵国重建,做梦去吧!”

“人死不能复生,亡国岂能再复。西周册封的诸侯国有几百之多,春秋灭国无数,到了战国初期只有二十个不到。到了现在,只剩下七国了……不对,应该是六个国家。赵国没有希望了!”

“你若是不甘心,可以继续等待。”

“而今,你不过是十六岁,若是活到五十六岁,还能活四十年。”

“你要努力活着,说不定能看到赵国复国的那一天……哈哈哈……”

赵迁沉默着,唯有双手紧紧的握着拳头,很是愤怒的样子。

可他不敢反抗,甚至不能露出愤怒的表情。

反而是低头,露出畏惧的样子。

赵政说道:“上歌舞,《大武》!”

侍从离去。

很快歌舞上来,舞者拿着盾牌,拿着刀剑,还有战鼓等,好似一只杀气腾腾的军队。

鼓声在响起,舞者开始躬身表演着。

盾牌,刀剑等都是木质的,可还是杀气腾腾。

一边进行舞蹈,一边进行着歌唱,进入第一章《武》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颂扬着武王的功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接着赞美文王,他为后代开创了基业。武王继承文王的事业,战胜殷商,遏止商纣王的暴虐杀戮,成就了不朽的功业。这是一首概括性的颂歌,是对文王、武王功业的追述。

歌舞在变化着,进入第二章《酌》。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姜太公的扮演者就急促地手舞足蹈,焕发出昂扬的斗志,表现的是抓住战机,及时进攻的举措,和周武王扮演者手持盾牌长久地站立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动和静的互补。

周武王和姜太公是牧野之战的统帅和军师,大武舞对他们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以不同的舞蹈姿态作了生动的展示。

进行表演的两列队伍随着音乐节奏进行击刺,四次为一节,再现周军将士勇猛果敢。

舞蹈在演奏着,循序渐进,从为《武》开始,《酌》、《赉》、《般》、《时迈》为延伸,最后以《恒》为终结。

欣赏着舞蹈,赵政打着节拍,很是板欢快的样子。

其他的武将,也是陶醉在其中,很是沉迷的样子。

即便是看不懂,也要假装看懂,假装沉迷的样子。

大武,讲述的算计武王伐纣,灭殷商的故事。

可现在,秦国东出灭六国,与周武王灭殷商何其类似。

没有谁会破坏这样的氛围。

唯有赵王,还有赵国的臣子却是脸色铁青,神情极为难看。

……

歌舞在继续,众人皆是散去。

在几千秦军的护送下,押送着赵王前往咸阳而去。

同时,随着赵国的沦陷。

战争也是结束了。

这一战,秦国汇聚了七十万大军,上百万民夫等,也是陆续散去。

开始返回家中。

这一次灭赵之战,动员的军队数量超越了昔日的长平之战,对于秦国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唯一幸运的是,仅仅是持续半年多时间,战争就是结束了,对于秦国的损害较少。

而在战争当中,完美的使用着计策,导致秦军伤亡较少。

统计了一下伤亡数字,秦军伤亡不到三万人。

随着秦军的撤离,在赵国还是留下二十万秦军驻扎。

其中,在邯郸城也仅仅是十万大军。

兵力少,对于后勤损耗小,赵国民众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

王翦在汇报着情报,说着兵力部署,兵力配置等。

在兵力配置上,秦军仅仅是二十万,想要完成对赵国的占领,似乎力有不逮,防御上存在诸多的漏洞。

可二十万驻军,这也是兵力的极限。

再多一些,秦国就是有些吃不消。

“麻烦大了!”

赵政看着秦军布防图,却是微微皱眉。

陷入发愁当中。

仅仅是灭了一个赵国,就是背上沉重的包袱。

秦国要在赵地,派遣大约是一万多的官员,还有二十万军队,这是巨大的财政压力。

若是灭掉六国,想要对东方六国实现稳定的统治,至少需要二十万的官员,大约是八十万秦军驻兵,才能稳定住局势。

这意味着,秦国每年要维持一百二十万大军,这损耗大量的财力用来维持军费。

而巨额的军费,需要不断向民众征税,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还能轻徭薄税吗?

不可能?

只能加税。

八十万秦军驻扎着六国,防备着民众造反?

看似军队数量很多,可放在六国却好似散胡椒面一般,分散至极,一旦遇到大事情,容易被反贼各个击破。

“增加官吏,不可取!”

“增加军队数量不可取,只能分封制了!”

赵政叹息着。

打开另一个名册,思索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