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235章 罢相

始皇帝 第235章 罢相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236章 罢相(求订阅)

站立在高楼之上,赵政可看到咸阳宫的风景,更是看到咸阳宫外摆放的十二金人。

看到臣子离去前,那种敬畏之感。

还看到一些民众在远方看着,在指指点点,似乎有敬畏之色。

有的直接下跪,进行跪拜!

赵政很是满意。

大就是美,大就是威严。

他是秦王政,高高在上,不可能经常见到底层的民众,底层民众可能一辈子也见到他这位秦王。

可摆在咸阳宫门前的十二金人,却展现秦王政的威严,展现出一股威慑力,让民众下意识的臣服,下意识的畏惧。

统治力,硬生生的增加三层。

凝聚力,硬生生增加三层。

自豪感,硬生生增加三层。

这一刻,赵政有些理解为何后世的官员,喜欢建造面子工程。

还有某个老板快要破产了,资产陷入负数,可还是开着豪车,住在奢华别墅。

这叫驴倒架子不倒。

过去他以为,当皇帝就应该节俭,就应该减少面子工程,只能说他对统治术不了解,还是把自己放在民的立场,而不是君王的立场上。

“赵高!”

赵政说道。

“大王……”

赵高呼应着。

赵政本来想要询问他一些事情,可在这一刻却是沉默了。

不想要说了。

距离产生威严,很多时刻,那些民众距离他很远,故而对对他产生敬畏之感。

君王头戴冠冕,前面的珠子遮挡面部,就是为了给臣子距离感。

有了距离,就有了威严。

可赵高距离他很近,很难产生敬畏之感……要不临死前弄死他。

赵政摇摇头,问道:“王后,最近可好!”

赵高说道:“王后,一切尚好!”

赵政说道:“召见王后!”

片刻之后,赵政到了大殿当中,再次见到王后芈倩。

王后芈倩上前道:“拜见大王!”

赵政叹息道:“前些时刻,寡人说话说重了……是寡人的不对……”

说着这些话,赵政感觉到自己有些虚伪,可还是咬牙说着。

君王是不认错的,更是不能在臣民面前认错。

改错不认错,这就是帝王。

可这一刻,赵政却是开口了,主动认错。

因为他孤独了。

他是君王,也是丈夫。

可在这一刻,他首先是丈夫,其次才是君王,君王不应该向王后认错,可作为丈夫却应该向妻子认错。

很多时刻,谁对谁错已经不重要了。

王后芈倩听,却是哭起来,说道:“大王,是妾身不对!”

赵政笑道:“昔日的事情,还是不要再说了。过去的已经过去,还是看向未来吧!”

王后芈倩说道:“大王,自然该这样!”

赵政笑道:“灭国而不绝祀,这是本王之道,寡人能容得下东周君、卫君,自然可容下楚王。楚王若是投降,可获得一万户食邑,用来祭祀祖先。至于楚国,我们的一个子嗣,将继承楚王的爵位!”

王后芈倩听着,神情哑然,说道:“大王,可以不灭楚国吧!”

赵政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王后芈倩说道:“妾身知道了!”

赵政叹息道:“春秋时代有几百个国家,可到了战国时代只剩下二十多个国家,可到了现在只剩下七个国家,未来只剩下一个国家。未来也只能有一个国家,这是大秦的宿命,也是天下的宿命。”

“很多事情你要学会适应,昔日的时刻,楚国灭亡了五十多个国家,可曾为那些国家哭啼!”

王后芈倩叹息道:“是妾身天真了!”

赵政叹息道:“很多时刻,无法改变的。即便我死了,弟弟成娇成为秦王,也会继续灭亡六国。即便我死了,儿子扶苏成为秦王,也会继续灭六国的大业!”

似乎在提醒,可又是在警告。

王后芈倩点头道:“妾身明白!”

赵政笑道:“罢了,我们不说这些了,歌舞何在,唱起来,舞起来!”

王后芈倩点头,吩咐旁边的侍从。

很快一群美人出现,身材曼妙,皮肤细嫩,皮肤好似美玉,浑身散发动人的气息,此刻在扭动身躯,展现自己的美丽,开始尽情的舞蹈起来。。

音乐在响动。

赵政直接躺在王后芈倩大腿上,笑道:“醉卧美人膝,醒掌控杀权,人生莫过于此!”

王后芈倩,为他按摩着。

……

咸阳城,赵政在享受美好的生活,在建立大型的手办。

可在楚国,却是显得极为狼狈。

楚国迁都寿春,避开了秦国的锋芒。

秦国也是暂时放弃进攻楚国,似乎天下很是太平。

可楚国的内乱,却是在加剧。

自从秦国攻克楚国的旧郢之后,就是与楚国开始和平相处起来。

秦国进攻楚国,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南阳地区,进攻冥厄三关,一条是从鸿沟南下,进攻楚国。

前者有大别山阻挡,有冥厄三关,阻挡秦人。

这三大要塞,阻拦秦人进攻楚国。

秦国想要攻克这三大要塞,颇为困难。

即便攻克了,也要面临漫长的陆地后勤运输,也会拖垮秦国。

至于选择鸿沟地区,可沿着水上高速公路,可方便运输粮草,又是可直接进攻楚国的淮泗地区,这里是楚国精华部分。

大殿之上,春申君正在向楚王辞别。

春申君说道:“大王,臣要离去了!”

楚王说道:“对不起!”

楚王还是会没有顶住压力,于是春申君遭遇打压,直接被罢相,要回到封地。

春申君笑道:“愿赌服输,如此而已!”

楚王叹息道:“对不起!”

春申君躬身拜见后,告辞离去。

楚王看着这一幕,不由的泪水落下。

在楚国朝堂上有着两大派系,一个是议和派,主张与秦国议和为主;一个抗秦派,主张与秦国对抗。

春申君,就是坚定的抗秦派。

若是合纵胜利一切好说,可合纵失败了。

楚国的“主和派”抬头,开始重新占据上风,春申君只能罢相而去。

“希望他不要成为吴起……”

楚王安慰自己。

……

马车在响动,春申君带着门客,正在返回的封地的路上。

若是单纯的从地图上,楚国的领土面积,就是两淮地区,加上长江以南大部分区域,论及面积之大,堪比战国六国之领土总和。

只可惜,这里却是地广人稀,又多数为蛮荒偏僻的地方,还是部落为主。

楚国的核心区域,人口密集的地方,就是长江以北,淮河南北这些区域。

只要占据了这些地区,楚国就是灭亡了。

至于后世的江南地区,还有江西、湖南,两广地区,福建等地区,还是处在原始部落时代,野蛮而落后,生存条件极差。

现在,不是后世富裕的江南地区。

此刻,南方的环境并不适合农业发展。

想要发展农业,首先要有较好的水文环境,有良好的气候环境。

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地疏松,有利于开耕,进行农业种植。这个时期的黄河一点不黄,反而是清澈至极,有良好的水源,可灌溉耕地;同样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大范围的牛耕。

秋天的时刻,叶子落在土壤当中,会化为肥料,成为庄稼的养料;在冬天的时刻,严厉的酷寒会冻死耕地当中的病虫害,病虫害较少,可保证农作物生长。

这些条件都是让北方的农业发达。

可在南方,多数区域为亚热带气候,温暖长年在零度以上。

到了冬天的时刻,还是气候温暖,水也不结冰。

这样的环境下,无法靠冬天冻死病虫害,导致南方的病虫害比较严重。

南方长年多雨,导致土壤比较黏稠开耕比较困难;同时多雨的环境下,雨水将地表的腐殖质,各种土壤的养料被冲刷走了,导致土壤比较贫瘠。

南方的土壤,呈现病虫害多,开耕难,土壤贫瘠的问题。

南方,很不适合农业发展。

到了东汉末年,南方还是呈现落后的状态,

直到安史之乱后,大量人口南迁,南方的农业在得到发展。

大量的人口进入,对这些地区进行开发,土地贫瘠,那就多施肥;开耕难,那就辛苦一点;病虫害多,那就多撒石灰,或是养鸡养鸭等吃掉昆虫。

靠着民众的精耕细作,让不适合农业发展的江南,成为富裕的江南。

精耕细作,花费的劳动力,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巨大的。

在北方,靠着牛耕可以轻松的耕地百亩;

可在南方,靠着精耕细作,只能耕地十亩,还累个半死。

在北方,冬天的时刻就可休息,种水稻也是一季稻,很是轻松,一季稻的味道可口。

可在南方温度高,雨水多,却是种植双季稻,双季累加的产量在一季稻之上,可稻米的口感却是不好吃,而民众也是颇为辛苦。

这也要等到一千年后。

至于现在的江南地区,吴越地区依旧是蛮荒为主。

昔日春申君的封地,在淮北十四各县,在那里人口密集,土地肥沃;可春申君却是主动的替换封地到了人口稀少,蛮荒野蛮的吴越之地为封地。

向楚王陈述的理由:自己的封地——淮北12个县域靠近齐国,地处边境,情势紧急,还是把这个地区划为国家管理的郡治理更为方便,所以要献出淮北12个县,请求封到江东去。楚王就同意了。

到了封地当中,春申君看到这里到处是甘蔗,甘蔗的面积一片接着一片。

春申君问道:“这是秦人白商的甘蔗吗?”

朱观点头道:“正是白商,他雇佣吴越之人种植甘蔗,面积大约是三十万亩,榨取甘蔗为蔗糖,又是制造出白糖、冰糖等。每亩地上交十钱地租,成为封地当中的主要赋税。”

“不只是在我们这里,在其他地方也是种植甘蔗。”

“白商有秦人为背景,据说走着秦王政的门路,很多楚人贵族皆是给面子。白商也不贪婪,在这里缴纳赋税后,还向民众传授种植甘蔗之法,在这里提供诸多的低价的农具。一个铁犁只需要三十钱,一个铁镰刀只需要十钱!”

对于封地的事情,春申君很是不关心。

作为门客,朱观只能操心这这些,为君主说着事情。

春申君听着,脸色在变化。

朱观说道:“据说这里的蔗糖价格极为低廉,只需要十五钱就是一斤,很多民众在吃饭的时刻,习惯加上红砂糖,增加甜味。据说秦军当中,很多的红砂糖白糖等,就是从这里出售的!”

春申君说道:“当禁止白商在这里种植甘蔗,红糖大量入秦,终究是危害我楚国!”

朱观说道:“不可,很多民众靠着蔗糖,变得了富裕起来,岂能放弃!况且,君上可以在这里阻止,却无法阻止在白商在楚国其他地方,种植甘蔗!”

春申君叹息一声,他无法阻止什么。

秦王政威慑天下,各国贵族皆是瑟瑟发抖。

有着秦王政撑腰,又是有谁敢于刁难秦国商人。

春申君说道:“秦国不缺少土地,可为何偏偏要在吴越之地种植?”

朱观说道:“种植甘蔗最好在温度高的地方,这样有利于糖分积累,北方不是不能种植,只是不如吴越之地好。此外这里地广人稀,适合大范围种植甘蔗,至于那些人口稠密之地,还是种植粟米为主。”

“此外,秦国重农抑商,在秦国境内一般是禁止,或是打压商人,防止民众跟着商人学坏。可若是到了国外,却是鼓励商业发展,可掠夺他国财富进入秦国。”

春申君叹息道:“秦国越发的强大,楚国却是越发的衰微,不知楚国国运几何?”

就在这时,马车铃声在响动,一个声音传来:“君上杀身之祸近在眼前,不为自己想,却是为楚国着想,不知是聪明,还是愚蠢!”

春申君看去,却是微微皱眉。

朱观介绍道:“这就是秦人白商!”

春申君问道:“你有何话说?”

白商说道:“我为君上而来,为救下君上而来!”

春申君皱眉道:“你是吕不韦的说客,还是秦王政的说客!”

白商笑道:“我算是大王的说客吧,毕竟当初的时刻,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前来吴越之地种植甘蔗,到了现在已经有六年之久了!”

春申君道:“伱不怕我杀你吗?”

白商说道:“不怕,我死了,还有其他人。我若是死了,大王必然厚待我的家族子嗣,家族变得昌盛,我反而高兴不已!”

……

pS:更新到了,休息天求一下订阅,大家多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