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135章 黄桃罐头

始皇帝 第135章 黄桃罐头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136章 黄桃罐头(求订阅)

在魏王的诏书之下,市面上玻璃器皿少了很多,可依旧使用的很多。

魏王知道后,也只能叹息一声。

选择沉默。

作为君王,他能克制自己,选择不使用玻璃器皿,至于其他的事情却是不好说了。

龙阳君在行动,开始启动魏国的间谍,在调查墨炉铁的产量。

很多隐藏的门客,传回来消息。

收集这些信息,龙阳君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沉重。

不久之后,龙阳君拜见魏王:“大王,根据侯谍的情报,又是我的分析,在一位少府官员的描述当中,秦国一墨炉可炼化十五斤钜铁,每天可炼四次,大约是六十斤,而一把墨炉宝刀,需要耗费两斤到三斤钜铁,可炼二十把墨炉宝刀。这样的墨炉秦国有十个,每天可炼制二百把墨炉宝刀!”

“据说,墨炉炼铁可直接把铁融化为铁水,然后如青铜一般,浇筑到了模子当中,极为节省力气!”

魏王担忧道:“麻烦大了!”

铁矿最大的难度,就是融化困难,可现在秦国有秘术,可让铁矿融化为铁水,这样的锻造效率不知快了多少。

每天锻造二百宝刀,那十天就是两千把宝刀,一年就是七万宝刀。

当然,秦国不可能剑所有的钜铁,皆是锻造宝刀,而是锻造为戈、戟、矛、刀、钺、铍等长短武器,还要部分锻造为铁甲,提升其防御力。可按照产量计算,只需要一年的产量,就可装备一万秦军。

十年后,就是十万钜铁秦军。

那时,对于六国威胁极大。

“等一等……”魏王忽然想到什么:“为何秦国只有十台墨炉,若是有一百个,一千个,那不是产量大增?”

龙阳君说道:“不是只有十台墨炉,而是墨炉锻造需要火候,很多时刻工匠能力不足;其次墨炉炼铁,需要大量损耗墨炉,使用的次数多了,墨炉会出现破损。要及时制造新的墨炉!”

魏王说道:“可有法子,偷盗出秦国的墨炉!”

技术存在壁垒,可有实物在手中,还是能仿照出来的。

龙阳君说道:“秦人管理严格,墨炉的制造极为严密,报废的墨炉也是管理严格,没有秦王诏令,禁止外人进入。我魏国有一位侯谍,为少府官员的妾室,也是借助醉酒,打探出的消息。”

“墨炉如何炼制钜铁,墨炉如何进行烧制,这列为秦国机密,概不外传。想要窃取墨炉,极为困难。”

魏王听着,也觉得理所当然。

这样的军国重器,严格防备是必然的。

魏王问道:“还有什么?”

龙阳君说道:“昔日,墨翟善于技巧,善于守城,楚国深受其害。可太子政却是上善于炼制钜铁,善于制造技巧之物,长久之下,不知会制造出何等可怕之物。这样的贤才,又是秦国太子,对魏国威胁太大了,当杀之!”

魏王叹息一声道:“如何刺杀?在诸多的宫卫保护下,想要将其刺杀,何其困难!”

龙阳君说道:“难以刺杀,也要刺杀!若是不刺杀他,等到秦军来袭的时刻,我魏国如何抵挡,难道亡国亡社稷不成?”

魏王叹息道:“你看着去办吧,可不要牵连到我魏国,魏国太过弱小,经受不住折腾了。”

在战国初期,魏国经历李悝变法后,不断变得强大起来,西边击败秦国,东边击败齐国,南边击败楚国,可谓是威震天下,天下瑟瑟发抖。

然而马陵之战后,魏国实力受到削弱,从头号强国顿时沦为二流强国。魏国称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此后战国开始了齐国和秦国争霸的局面。

魏惠王时期,秦夺魏国河西,魏向秦割让上郡,秦夺魏曲沃、平周。

魏襄王时期,魏国联兵合纵,秦国被堵死在函谷关内,没丢失土地。

魏昭王时期,魏割让河东给秦国。

到了他这一代,楚夺取魏彭城、魏萧。

邯郸之战后,魏国收复河东地区,可稍后秦国再次夺魏河东。

到了现在,魏国只剩下大梁附近的城池,人口不到三百万,军队不到二十万,可谓是凄惨无比。

想着现在的局面,魏王就是心中叹息。

他也想要振作魏国,可魏国的局势却是不好。

一旦秦国集中主力,进攻魏国,魏国会有灭亡的危险。

能撑到现在,没有被灭亡,只是因为赵国和楚国的牵制而已。

魏国在天下之中,一旦魏国败亡,楚国失去遮拦,楚国必然危险;同样,攻克魏国之后,可直接从平原之地进攻邯郸。这可比秦军攻克上党,穿越太行山进攻邯郸,却是便捷很多。

可即便如此,魏国的局势依旧不好。

龙阳君上前道:“大王不能颓废,若是大王颓废,天下真的没有救了。合纵还是可以破秦。”

魏王点头道:“对,合纵可以破秦!”

唯一的希望,也只能靠合纵了。

龙阳君又是说道:“天下人皆可投降秦国,唯有大王不可投降秦国!东周君投降秦国后,被迁移到阳人,用来祭祀祖先。可这是秦人欺骗手段而已,不可以相信。最多不超过二十年,必将东周君贬为平民,夺其食邑,夺其宗庙祭祀。”

“楚国灭鲁国,不到还不到十年,就是把鲁公变为平民,夺其食邑。大王觉得秦国的仁慈,又是能维持多久!”

……

楚国,王宫当中。

楚王收到书信,书信正是阳泉君写的。

在书信当中详细的描述秦国的计划,炼制钜铁武器,威胁六国;同时靠出售玻璃,从六国获得钱财赏赐士卒;又是用这些钱财,用秦国购买粟米,储存在荥阳的敖仓当中。

等到敖仓彻底建立的时刻,就是大规模攻杀六国的时刻,局势对六国极端的不利。

看着书信,楚王沉默了。

不知该说什么。

楚国地大物博,单单从土地面积上看,六国的土地联合起来,也没有楚国的面积大。

可楚国土地巨大,却是地广人稀。

这样不利于军队的召集。

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皆是进入总体战时代。

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征召大量的军队,谁就能取胜。

在魏国,秦国,赵国等,君王一声令下,只是短短一个月就能征召二十万大军;可楚国的人口,却是分散在四周,王令下达后,再度进行征召,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汇二十万大军。

可那时,战争早就结束了。

同样,地广人稀,也导致楚王的权力受到制约。

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等,皆是郡县制,地方的官吏皆是君王任命,君王对境内的境内粮仓数、金库数、壮年男子、成年女子的数目;老人、体弱者数目,官吏、士人的数目,靠游说吃饭的人数,商人的数目,马、牛、喂牲口饲料的数目,了如指掌。

说简单一些,这四个国家皆是完成人口普查,境内有多少人口,多少耕地,多少财富等,皆是清晰可见。

可楚国也是实行郡县制,可因为楚国地广人稀,君王对地方的掌控有些不足,本质上依旧是分封制。楚国有多少耕地,有多少人口,有多少财富,楚王也不知道。至今楚国没有完成人口普查,很多数据皆是模糊的,只能靠猜想。

对于靠近楚国都城的附近的县,还有较大掌控力,可一旦距离远一点,那就掌控力大幅度下降。

“难难,想要禁止粮食外流,想要禁止玻璃入境,很难很难!”

楚王叹息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召丞相!”

片刻之后,黄歇出现了。

楚王说着这些事情。

黄歇沉默了。

秦国重农抑商,可楚国却不重农抑商。

或者说,只有秦国是重农抑商,可在齐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楚国等,却一点也不抑商,反而大力提倡商业。

在东方六国,商人的地位很高,堪比王侯。

姜太公被封在营丘时,那里本来多是盐碱地,人烟稀少,便鼓励妇女致力于纺织刺绣,极力提倡工艺技巧,又让人们把鱼类、海盐返运到其他地区去,齐国富饶。到了后来,管仲也是大力发展商业,齐国因而称霸。

齐国更是有轻重家,用轻重术收割民众的财富。

魏国大梁,在中央之地,就是靠大梁便利的交通,汇聚天下的财富在大梁。

韩国弱小,仅仅是靠种地,根本无法维持生存,只能靠商业弥补国库的不足。

赵国土地贫瘠,民众也是乐于经商赚钱。

楚国很多贵族,皆是从事经商活动。

楚王可以下政令,可以禁止贵族购买玻璃,禁止粮食外流,可未必能见效。

楚王问道:“丞相,该如何是好?”

黄歇叹息道:“臣,也不知道!”

楚王说道,退下吧!

黄歇叹息着,也是退去。

……

秦国还未对六国动兵戈,经济战就是开打了。

六国很多得知秦国的图谋。

只是得知后,却也颇为无奈。

因为这是无解的。

六国只能下达一些法令,减少对玻璃的使用,同时减少粮食外流。

至于具体效果如何,就是不好说了。

毕竟,国家不只是君王的国家,更是诸多贵族与官僚的国家。至于那种,大王一声令下,所有的臣子皆是不折不扣去执行命令,只是想象当中而已。在大王颁布法令的时刻很多臣子有诸多的办法,扭曲法力,规避法令。

大王得知后,又是如何?

还能直接砍掉他们的脑袋。

这是不可的能。

玻璃的贸易量少了很多,可数量依旧是庞大。

……

咸阳城,王宫当中。

赵政说道:“祖母,这是军中的罐头,可用来保存肉食,水果,蔬菜等。这是黄桃罐头,这是牛肉罐头,这是猪肉罐头,这是午餐肉罐头,这是蔬菜罐头,这是奶酪罐头。罐头分为两个品种,用马口铁锻造而成,为铁罐头,这是下等罐头。至于用玻璃储存,这是上等罐头!”

时间在流逝,很快到了冬天,

在冬天的时刻,贵族之家有专门的冰窖,用来存储各种水果。

在冬天,贵族之家依旧可吃新鲜的水果。

只是某些不易保存的水果,即便有冰窖也无法保存。

比如,黄桃罐头。

于是,赵政一拍脑袋,于是多了黄桃罐头厂,专门生产黄桃罐头。

七国当中,有三十万贵族。

假设有三万户,可以吃起黄桃罐头,每户冬天吃十个黄桃罐头,也就是三十万个黄桃罐头。

于是,罐头厂设立的指标,就是年产量为三十万。

黄桃罐头,出厂价为五百秦半两,至于成本可能不到二十钱。

部分留在秦国,用来秦人贵族享受;部分从洛阳,贩卖给六国贵族,六国的狗大户颇多,五百钱吃一个罐头只是小意思。

在王宫当中,赵政率先将黄桃罐头,献给祖母。

黄桃罐头上,没有旋转螺纹,而是用木塞作为添充,为了防止木头的味道,进入黄桃罐头当中,更是对木塞进行特殊的处理,确定不会影响黄桃的味道。

打开罐头的时刻,华阳夫人吃了一口,点头道:“不错,不错,冬天能吃上罐头的味道,颇为可口。这里面可是蜂蜜水。”

赵政点头道:“正是蜂蜜水!”

寺人又是打开几个罐头,然后发在一旁蒸煮。

很快,热起来。

各类罐头,皆是倒在碗碟当中。

华阳夫人吃着牛肉罐头,猪肉罐头。只是微微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可到了午餐肉的时刻,直接用刀叉切割开来,放到最里面,却是点头道:“不错,不错,味道鲜美。肉糜与小麦粉,糜子等混合在一起,吃起来颇为可口!”

赵政略微尴尬。

后世中,午餐肉罐头中的肉含量不能低于80%,淀粉含量不得高于7%,算是名副其实的“肉食”。

毕竟,午餐肉主要是肉为主。

可他这里,午餐肉罐头当中,肉的的含量多数10%左右,剩下的就是糜子,面粉,油类了。

至于味道。

初次吃午餐肉,感觉味道很好。

可吃多了,就是想要吐。

当然了,前线的士卒很多时刻没有选择,午餐肉毕竟有肉,比起过去单纯的粟米为食物,却是味道好了很多,营养也更加丰富。

……

pS:更新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