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始皇帝 > 第134章 魏王诏书

始皇帝 第134章 魏王诏书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23:48 来源:88小说

第135章 魏王诏书(求订阅)

历史无法重演,却是可以不断的假设,不断的模拟。

作为名将,更要不断模拟过去的战例,分析自身的不足,从而学习一些东西。

作为太子的赵政,可能一辈子也无法亲自领兵,却是要学会基本的兵法,熟悉军中的一些常识,唯有如此,才能将将。

王龁开始讲究白起的出名之战,伊阙之战。

这是白起第一次独自领军,出征他国。

在过去的时刻,白起从百将开始,逐步成为五百长,而二五百长,君侯,校尉,乃至是副将。

从十七岁参军,经历多次战场厮杀,多次激战,靠着敏锐的战场直觉,强大的战争指挥艺术,在三十五岁成为合格的将领,在伊阙之战,击溃秦韩国和魏国的联军威震天下。

白起能走到这一步,首先因为他是公族出生,刚刚参军就是百将(连长)。到了百将算是低级军官,秦法当中到了百将的时刻,已经不允许冲杀在第一线,而是指挥为主,提升了战场的生存率。

其次,他是公族出生,嬴姓白氏,天然受到秦王的认可,也能给予较快的升级。

至少同行当中,很多将领打拼一辈子,也只是五大夫封顶;可白起在三十五岁,就是成为左庶长,军功制第十级。

这一点上,白起与赵括有些类似。

赵括自幼皆在军中,跟随父亲打仗,也是从低级军官不断提拔起来,在长平之战前夕就是赫赫有名,被称为马服子。军中的士卒,皆是信服。

长平之战,算是赵括第一次独自领兵。

而长平之战,也是白起最后一次领兵。

然后,赵括第一次独自领兵,却是挂了;稍后,白起最后一次领兵,也是挂了。

简直是人间喜剧。

召唤寺人,取出木板,木板拼凑在一起,就是沙盘。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沙盘。

然后,王龁开始讲述伊阙的地形,讲述双方的兵力配置,讲述出击方向。

“周赧王十九年,魏襄王和韩襄王在同一年去世,韩国、魏国局势动荡。周赧王二十一年,秦昭王派兵攻打韩国,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

韩国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王并没有作壁上观。魏王立即下令,命大将公孙喜(又名犀武)点齐人马,前去助战。于是魏、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东周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秦**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十六万联军对峙,秦国兵力为十二万。”

“这一战当中,魏军强大,韩军弱小。可白起却是率先对强大的魏军发起进攻,韩军犹豫不前。在击溃魏军后,韩军也是随之溃败!”

王龁说着,开始摆动算筹,开始布置的军阵。

左边是秦军,右边是韩魏军队。

双方野战为主。

秦军固然强大,可韩魏军队也不弱小。

然后,双方厮杀在一起。

这次当中,赵政扮演韩魏联军,王龁扮演秦军。

双方拼杀在一起,结果韩魏联军击败了白起,秦军大败。

再次变化,依旧是秦军大败,白起输掉。

赵政不解道:“老将军,为何如此?”

王龁说道:“算筹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在这里拼杀,算筹可以不折不扣执行命令,不会有丝毫的畏惧;可战场上,士卒却是活着的,却是会害怕,或是畏惧。一旦遭遇背击,或是侧击,军阵出现混乱,可能十万大军败于三万大军。”

“为大将者,时刻要保护好自己的侧翼,保护后自己的背部,不让敌人攻击。同时,阵型要设置足够的厚度,不然敌人凿穿。一旦阵型溃败,纵然是十万大军也是会一夕溃败。”

说着,开始围绕伊阙之战,开始描摹那一战。

在史书的记载当中,只是写到:“韩公孙喜、魏人伐秦。穰侯荐左更白起于秦王以代向寿将兵,败魏师、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虏公孙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为国尉。”

仅仅是六十三个字。

可在真实的战场上,却是比这要残酷很多。

战场上,也没有那个计谋,那个算计之类的,有的只是手士兵武器,排列整齐的队形,冲杀向敌人。

谁的队形保持完整,谁的战士更加勇敢,谁能更快的凿穿敌人的阵型,撕裂敌人的阵型,完成对敌人的合围,谁就能取得胜利。

三人仔细听着,神情肃穆。

……

魏国,大梁城。

王宫当中。

龙阳君拜见魏王,说道:“大王,局势不好,局势不好!”

魏王吃惊道:“出了何等大事?”

龙阳君说道:“大王,看着这把宝剑!”

他身边的奴仆捧出来一个精美的长木匣子,打开盒子。

龙阳君说道:“秦军灭东周国的时刻,曾经用墨炉宝剑。不久前,又是洛阳的店铺当中,出售墨炉宝剑。墨炉宝剑,可切玉断金,百兵莫挡。”

匣子上面的漆很新,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放一把六尺长的宝剑,剑鞘之新的制作的,上面为秦国的花纹。

取拔出宝剑,秋水般的金属光泽,当即吸引魏王的目光。

“好剑!”

魏王惊叹道。

龙阳君只是拔出一少部分,却是停下来,目光看向宝剑之上,只见上面写着秦国的大篆,开口念着:“秦王柱元年,咸阳,大工师相里钜造。”

又是翻过剑脊,在上面写着:“骑刀,三零五七。”

看着上面的大篆,龙阳君微微脸红,他以为这是一把宝剑,谁想到这是一把刀,还是骑兵使用的骑兵刀。

出鞘无声,可刀身显露越多,魏王就越为此刀所赞叹。

刀身修长,好似祭祀之物,处处透露出妖异的美感,薄薄刀身上有血槽,令人忍不住抚摸。

“大王,接刀!”

龙阳君说道。

“确是宝刀。”魏王拿在手里面,轻轻的舞动,直觉得轻重适宜,顺手无比。

“请大王试刀。”

阳泉君又是召唤来一个奴仆。

奴仆拿着三尺长的魏剑,这是青铜锻造而成。

“此刀可斩此剑?”魏王说道。

龙阳君说道:“可!”

奴仆上前,一个拿着刀,一个拿着剑,刀与剑碰撞在一起,刀锋入剑身当中。

又是挥动力道,这一次青铜剑发出当的一声,上半截飞起,落在旁边。

魏王惊骇不已,没有想到切金断玉,这是真的。

魏王说道:“宝刀可有损伤!”

龙阳君说道:“有!”

果然,在宝刀上有一个豁口,只是豁口不大。

魏王说道:“即便如此,也可见此到之锋利。”

龙阳君说道:“不久前,洛阳成为吕不韦的封地,在洛阳有一个店铺,店铺当出售墨炉宝剑,还有墨炉宝刀。这就是墨炉宝刀……若以此种钜铁造戈戟铍矛,战时与我之铜兵甲盾相格,魏军武器恐怕都要斩断。三十万秦军若有此种钜兵,我军必败,秦军必胜。”

魏王说道:“此钜铁,产量如何?”

龙阳君说道:“不知。可看上面的铭文,这是第三千零七把宝刀,可见其产量。可能无法装备三十万秦军,可只需要装备十万,甚至是三万大军,也足以对我魏国造成致命的威胁。”

“墨炉宝刀,为军国重器,可吕不韦却是在街市上贩卖,这是在威慑六国,让六国畏惧。”

昔日的时刻,秦军的武器相对落后,就是让六国畏惧不已,可现在武器装备提升,威胁力更为强大。

魏王神情凝重道:“铁剑素来是燕国最佳,吴楚虽有,仍不如燕国。而钜铁非铁精不可炼,即便是炼,也是耗费甚巨。秦国能以此刀备士伍,又是在洛阳贩卖,看来炼铁之术必有大进,产量必然提升……启动秦国的间谍,不惜一切代价,调查其钜铁产量。”

龙阳君又是道:“据说,此为太子赵政所为。昔日,赵政在赵国的时刻,就是擅长技巧制造,尤其是得墨家的传承……”

魏王叹息道:“若是知赵政善于炼钜,早就派遣刺客,将其刺杀……”

昔日,赵政只是微不足道的质儿,在六国君王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可是,秦异人成为秦王,赵政成为秦太子的时刻,赵政的种种信息情报等,也是被各国侯谍收集。

昔日时刻,赵政在邯郸的时刻,被赵国孩童殴打;敏而好学,曾经求学荀子;又是母亲是商人之女,外祖父是豪商。还有制造曲辕犁,制造龙骨水车。制造桌子椅子,制造豆腐馒头,制造望远镜。

尤其是制造望远镜,可看到月亮上的外貌,可谓是惊叹世人。

也也仅仅是如此而已!

墨家与儒家,皆是天下显学。

正所谓,非儒即墨。

在七国公子当中,诞生几个墨家学徒,这不算什么。

至于技巧制造也不算什么,毕竟爱好问题。

有的公子好美色,有的公子好打猎,有的公子好任侠,有的公子好兵法,有的公子爱士人,各有各的加好,不算什么。

至于赵政发明的望远镜,发明一些小东西,其实不算什么。

只是没有想到,赵政回到秦国之后,竟然可以批量制造钜铁,钜铁的产量大部幅度提升,几乎可装备到了低级士兵当中。

这对六国的威胁,可有些巨大。

龙阳君又是说道:“仅仅是钜铁,那也就罢了。可秦国又是制造出玻璃,玻璃颇为华美,贵族皆是喜爱之,六国钱币皆是流往洛阳。又是利用钱币,从各国购买粮食,储存到荥阳。”

“在荥阳,建立大仓库名为敖仓。等到敖仓彻底建造成功的时刻,那时秦国以洛阳,荥阳等为中心,可攻伐六国。六国危矣,魏国危矣。”

魏王听着,脸色微微发烧。

就在不久前,宫中的妃子花费重金,买下了玻璃镜子,可照耀全身;又是买下玻璃器皿,用来盛放食物,用来饮食;又是买下平面玻璃,直接替代白帛,装饰在窗户上。

这几天,他对玻璃器皿,也是颇为喜爱。

那些精美的玻璃,透明的光泽,给人迷醉之感。

可他在这里,享受玻璃器皿的美好,可花费的钱财,却是流入秦国,秦国可用钱财赏赐士卒;秦国可打造钜铁,装备军队;可收集六国的粟米,进入荥阳,储存在敖仓,用来进攻魏国。

这何等的可笑!

何等的滑稽!

想到这里,魏王闪过一丝愤怒。

直接回到宫殿当中,砸碎所有的玻璃器皿,砸碎玻璃镜子,砸碎平面玻璃。

禁止妻妾,使用秦国的玻璃。

不久后,更是颁布法令,禁止魏国使用玻璃器皿,玻璃镜子,玻璃窗户。

诏书写道:“魏之危者,秦取我河西,又侵我河东,魏地益小,魏之势益危。至是,魏至死生存之时,不时可灭也。使秦复玻璃器,玻璃镜,玻璃牖,多得魏钱。入秦境,秦用之,赏赐不绝,士卒或赏,而益勇;以此为戈,战甲愈无敌;又以其能六国市粟,入荥阳之府,用与六国。”

“为魏之存者,魏国民少,禁瓶钵之器。毋令秦人操其财,所以杀我魏人也。”

诏书下发之后,依旧有贵族在使用玻璃器皿,享受那透明之感。至于魏国的粮食,也是用走私的渠道,不断运往荥阳的府库当中。这里面,有魏国的大商人,可更是有魏国的贵族。

有些荒唐。

只是贵族也有贵族的理由。

秦国没有钜铁宝剑,没有玻璃,就不能王天下吗?

没有这些,照样是王天下。

既然如此,何不享受现在。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难道因为害怕秦国打过来,就选择不吃饭,不享受歌舞不去打猎了,这不可能。

……

pS:更新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