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三十七 养生丧死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三十七 养生丧死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4:07:38 来源:88小说

停尸房内,赵昰看着王蕙娘,久久不语。

陆秀夫劝道:“陛下,天气炎热,不宜久留,当尽快启行。”

赵昰轻轻挥手,道:“入殓罢。”

立刻有民妇进来,抬起王蕙娘装入棺材里。

看即将封棺,赵昰突然叫道:“且慢。”

众人不解时,赵昰抽刀割下一缕头发,道:“虽追封皇后,然无金玉陪葬,便以朕一缕头发随之,以为结发之意。”

“陛下厚爱,王氏泉下有知定当含笑。”陆秀夫说道。

赵昰点点头,下令封棺。

收敛毕,军兵抬着到了外面,只见一长排棺材,沿着街道排出去了十余里。

都是昨日战死的军民,今日统一下葬,全城官民献出棺材以送。

赵昰带头而行,诸军次第动身,全城百姓跟随在后。

听着家属嚎啕大哭,赵昰感觉颇不是滋味。

又能怎么办呢?

就算投降蒙元平息战火,蒙古人常劫百姓为奴,动辄虐杀,都不会把南方百姓当人看。

现在战死,最起码家人能活的像个人。

上了华盖山,放入全城军民连夜挖出来的坑里,填土掩埋,堆坟立碑。

赵昰全程扶着刀柄,肃然挺立。

安葬完毕,禁卫打开诏书,念道:“宋皇帝旌温州军民敕。

挽国元年四月初七日,元虏间道袭温州,温州,行在所在,皇帝驻跸之所……诸军死战,伤亡八成亦无退却者,亘古未见……危急时刻,百姓舍身护持,以血肉阻截铁蹄,忠勇昭昭,日月为之失色……

今有王氏蕙娘者,挡冷箭,保皇帝于无恙,追封皇后。

有近卫陈勇、周大容……等人,皆追赠云骑尉,有义民……追赠飞骑尉……”

一千八百三十一人,无一遗漏,全部具名封赏。

“多谢官家。”

“官家仁义,三郎死的值了……”

百姓纷纷跪下,七嘴八舌地道谢。

“免礼,平身。”赵昰说道:“尔等爱朕,朕必不负尔等。”

文天祥拜下,道:“誓死追随陛下,驱逐元虏,恢复社稷!”

“誓死追随陛下,驱逐元虏,恢复社稷!”诸军次第拜下。

赵昰愣了一下,抽刀举起,喝道:“勠力同心,驱逐元虏,恢复社稷!”

阖城军心空前凝聚,此时忽必烈真的来了,必然被干的粉碎。

尽一切可能凝聚军民之心,这就是赵昰主持葬礼的意义。

当然,不是安葬了就算结束的,赵昰亲自带队,把士兵军牌与百姓灵牌送去江心寺。

江心寺的和尚们列队迎接,敲着木鱼打着钵,还有高僧坐在法坛上念着经,看着有模有样。

这一刻,赵昰觉得和尚们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作用的,毕竟军民都吃这一套。

赵昰问陈宜中,道:“若教和尚以忠义,让其随军安抚军兵,如何?”

“这……”这脑洞实在太大,陈宜中实在不知道怎么接。

“殊无必要。”陆秀夫回道:“丁秩领了一众军教谕于江璆军中,教育军兵颇有成效,无须引入道士和尚。

托鬼神行事者,必为鬼神所败,靖康时故事犹在眼前,陛下不可不察。”

几句话的功夫,到了英魂殿前。

这是江心寺自己筹建的,没有要朝廷一粒粮一文钱,可见和尚们有钱。

英魂殿在此,赵氏一日不灭,江心寺一日不衰,待赵氏复兴,年节还会有朝廷派人祭祀甚至皇帝亲至,所以和尚们愿意花这个钱。

门口,看到自己亲提的对联,赵昰有些心虚地瞄了眼文天祥。

当初朝臣请皇帝给英魂殿提联,赵昰脑袋一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朝臣的吹捧固然很爽,但此刻正主就在面前,免不得心虚。

文天祥看了,却暗暗喝了声彩,若非场合不对,非得拉人去喝酒不可。

即便如此,他还是没忍住对陈文龙说道:“陛下好文采,若是清平世界,必因此句名满天下。”

陈文龙说道:“当初陛下写出此句,诸人无不惊叹,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此句出于八岁幼儿之口?”

文天祥叹道:“诗以言志,难怪昨日陛下不退一步,若非意志坚定,如何能写出如此绝句?此句必定名传千古。”

陈文龙说道:“事已至此,不成功便成仁。”

假如有一天赵昰被元军擒获,大概只能自杀以明志,投降会被全天下唾骂,并且成为千古笑柄,而且忽必烈定然看不上如此欺世盗名之辈,大概率一刀杀了。

赵昰抄了这句诗获得了一些赞誉,却是把自己的后路给斩绝了。

正所谓抄诗一时爽,事败火葬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将进入殿内,众人全部严肃起来。

香鼎里香火缭绕,烟雾后面密密麻麻地排着军牌,计有一万六千余,皆是广东、福建与两浙死于征战的军兵。

众人肃立,和尚们捧着新的名牌,一一安放好,然后奉上三牲,小皇帝亲自上香祷告。

严肃有余,隆重不足,却也是没办法,因为大家实在没工夫深入研究相关礼仪,而且以目前的朝廷,也搞不了太隆重的仪式。

即便如此,随行军兵依旧感动不已,恨不得自己就挂在上面去。

下午,赵昰又去死亡百姓家拜访。

“赵大郎殁于王事,忠勇之心,朕深为感动,今日以飞骑尉聊表心意。”说着,赵昰从禁卫手中取过印章,递给赵大郎父亲。

赵大父亲拜下,说道:“多谢官家,大郎死得其所也。”

赵昰扶起,说道:“阿爷以后有事,可寻衙门,若是官人不予解决,可来寻朕。”

绝户了的不用说,有家人的按照现役军兵的标准给予抚恤,并且把勋爵印章赐下。

本来赵昰提议让百姓承袭勋爵的,毕竟人家这么卖命,不厚待说不过去。

这却遭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对,因为那么多军兵同样在卖命,要么都不给,要么都给,绝不能不均。

显然,全军都给这个待遇是绝对给不起的,只能作罢。

看赵昰一家家走过去,随行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叫道:“官家如此义气,卖了这条命又能如何?今日便去投军!”

“同去!”众多少年青年应和。

人心凝聚,人人不畏死,即便深陷绝境亦不退缩半步,这就是赵昰忙碌一天的意义所在。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地少人多,养生多有不足,赵昰也只能在丧死上让军民无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