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三十六 人多地少的矛盾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三十六 人多地少的矛盾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4:07:38 来源:88小说

日落时分,赵昰回到了州衙,一干文武都在。

落座后,赵昰说道:“皇天庇佑,诸卿未有伤亡,否则朕必悔恨。”

陈宜中说道:“陛下天命所归,臣等得陛下庇佑,因此无碍。”

文天祥说道:“臣等死不足惜,然陛下身负社稷,当以自身安危为念,不可轻赴险地,但有闪失,国家倾覆不可挽回,必将遗恨千古。”

赵昰回道:“朕已知,以后不会如此孟浪。”

闲话说完,开始正题。

陈宜中拜下,道:“张望北负皇命,却不能履职,几致大祸,罪在不赦,请陛下严惩。”

张望北为温州防御使,对温州防务负主责,却差点丢了城池,罪责不浅。

赵昰思考了一下,说道:“其死战不退,手刃元虏数十至重伤,然功不抵过,去御前禁军都虞候并温州防御使之职,再削加官,以带御器械领禁卫营指挥使,随侍左右。”

“陛下圣明。”陈宜中没有穷追猛打。

张望北确实骁勇,若是论罪处置,定然凉了人心,再说了,多少也要考虑一下张世杰的感受。

张双国又拜下,道:“臣提举皇城司,却不能查探敌情,有负皇恩,请罪。”

说起来也是冤,皇城司连办公地点都没能选定,业务更不用说,没能发现刘深偷袭情有可原。

然而,失职就是失职,无可辩解。

赵昰敲着扶手思考了一阵,说道:“去官去职,权判皇城探事司事,将功补过罢。”

“臣谢陛下宽宏。”张双国拜谢。

赵昰摆摆手,示意张双国起来后,说道:“且说说详情。”

张双国说道:“臣审问俘虏得知,因陛下登基,而刘深攻青田不下,虏酋忽必烈令荆湖路行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崔斌领两万军南下。

其抵达后未曾声张,前线仍立刘深旗,而刘深本人遴选三千精锐由上游渡河,寻小道潜行至城外,发起突袭。

有叛逆余庆,余季三子,因在外游历而逃脱法网,怨怼在心而投元虏,为刘深引路避开屯兵而至。

城内叛逆乃是泼皮无赖,平日结社横行城内,元虏细作以高官厚禄收买,使之为内应。”

“收田之后患长久,皇城司不可不察。”赵昰又道:“区区一叛逆能寻小道,朝廷坐拥几十万百姓而不能察,何因?诸卿思量之。”

陆秀夫说道:“陛下,臣定当走地方,询乡里,使外围防线再无遗漏。”

城外三千军队驻扎要道,防的就是敌军突袭,没想到还是被钻了空子,说到底,还是将军们没想到请教百姓,否则怎么可能漏掉能行三千军的小道。

“昨日,朕微服私行,见一曰赤膊社者,堵塞城门阻截建房者,军兵驱散后抢掠砖头,管中窥豹,可见社团之害。

今又有社团甘为元虏内应,刺杀王驾,罪在不赦。

然,百姓舍生忘死护驾有功,其中必有社员,忠义可见。

诏令州县,清查城内各色社团,忠义良善之辈给予牌照,为非作恶者全部取缔,即日起,结社须得官府准许,有司商议细则。”

“臣奉诏。”陈宜中应下。

有宋一朝,民间结社之风盛行,同好结社的比如蹴鞠之齐云社,同行结社的比如妓子之翠锦社,各行业各人群都有。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自然免不了赤膊社这样的,大恶不做,小恶不断,就说抢几块砖头这样,官府又怎么治罪?

想到此处,赵昰补充道:“秘密结社者,以社聚集而行恶者,头领诛,附从者流放海外诸岛。”

陆秀夫道:“陛下,是否过重?”

陈宜中说道:“乱世重典,且有刺杀王驾,内应元虏之举,理所应当。”

如此便这样定了,各社团组织即将迎来一番洗礼。

赵昰又道:“今日军民多有牺牲,不可不加褒奖以宣忠义……”

“启奏陛下,青田急报。”一禁卫进来打断了赵昰。

军情不可耽误,这是铁律,因此赵昰并不动怒。

接过战报,赵昰一目十行看完,哈哈大笑着把战报递给陈宜中,又道:“一战全歼元虏三万军,温州之仇报矣!”

陈宜中看完递给文天祥,说道:“此功甚大,然失察军情,几致陛下蒙难,聊以将功折罪。”

阵斩两万,俘获三千,其中崔斌、宝音、刘杰等千户以上者八人,缴获战马一千二百余匹,粮草、兵甲无算。

此等大胜,远超刘师勇的台州大捷。

但是陈宜中说的不错,对面主将换人而不知,让敌军突袭首都,这可是大罪,论罪处斩都不为过,将功折罪已经是厚待了。

赵昰说道:“便如此,有司训斥之,并嘉奖其下。”

文天祥接道:“陛下,元虏西路尽溃,各地必然震恐,当全取处州,并进衢、婺、信等各州。”

赵昰点头道:“诏令,发兵支援江钲与刘师勇,令其统兵北上,进抵钱塘。”

陈宜中反驳道:“陛下,温州兵不可动。”

“无妨。”赵昰点着地图说道:“恢复衢、婺、信各州,温州成腹地矣,三千兵足守,且可征募新兵。先出兵三千以为后援,再令其就地募兵。”

陈宜中说道:“陛下,中枢已经无粮,恐怕要等夏收后才能进兵。”

赵昰说道:“方才收缴百万石粮食,如何能够缺粮?”

陈宜中回道:“移民、募兵、征战、军民日食、官吏俸禄,俱以粮支应,百万石虽多,不足用也。

今年风调雨顺,预计可收粮二十五万石,缺口颇多,臣等正想办法从外界调集粮食。

只是福建本就山多田少人口密集,广东同样地狭人稠,以彼粮济温州,彼处又当缺粮。

目下福建广东都在用兵,皆不可耽误,臣实在为难。”

赵昰挠了挠头,说道:“告诉前线,行军所至,行温州故事分田收粮募兵,中枢派人辅佐。”

想了想,赵昰又道:“另外,号召百姓开垦荒地。”

“陛下,各地皆如温州,可垦者皆垦,已无地可垦。”陈宜中说道。

南宋一百多年,江北多战乱,百姓多南迁,加上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长,人满为患。

为了填饱肚子,百姓想办法开垦土地,围湖、截河、海边滩涂……但凡能开的地方全不放过。

便如福建,有田一千五百余万亩,总体面积已经不比后世差多少了,而人口超两百万户,户均才七亩地,远远不够养家。

得益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广南东路情况好一些,不过也有限。

土地不足,人口就会存在一个极限值,超过这个极限值,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蒙古成功南下也不乏这个原因。

老百姓感觉活不下去了,想试着换一个活法吗,只是忽必烈一个鸟样,甚至还不如姓赵的,所以元朝没到百年就凉了。

“陛下仁义爱民,收豪强田土分于百姓,然田地有数,治标不治本。

且因徭役赋税皆免,朝廷不敢败坏民心,用度日益窘迫,臣无计可施。”陈宜中带了些不满。

赵昰赔了个笑,说道:“民心皆天命,今早若非百姓舍命护持,朕与诸卿已死矣,徭役赋税绝不能复。

当下只好振兴商贸,加快流求开发,再鼓励海商从海外运粮进来,再宣告天下,悬赏高产良种。”

粮食问题就这样吧,大家都无计可施,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但是收复失地绝不能耽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