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小知县 > 小知县 第101节

小知县 小知县 第101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9:04 来源:免费小说

  刘教瑜听着哭笑不得:“韩潇先生学识渊博,自然见不得这些学生笔下的文章。不过假以时日,总能挑选几个可用之才。”

  这话韩潇倒是同意:“学问本就讲持之以恒。”

  最后二十一份试卷中,终于选出三名学子,揭开名字一开,考前所说的江春赫然在列,也是韩潇亲点的头名。

  剩下两个学生不分伯仲,找了原本的试卷按照字迹优劣给了成绩。

  以江春为首的三人学生,也就是他们扶江县今年县试的前三名,有了去潞州州试的机会!

  虽说这离朝堂还有万里之遥,但总归是个进步。

  纪炀也没吝啬夸赞,让县城锣鼓队敲锣打鼓去三家送好消息。

  江春家自然是最后一个去的,他们全家二十多口人一起出门迎接,江春长辈兄姐们都是不敢置信。

  他们世世代代种田的人,家里竟然供出个学生?

  还考了整个扶江县的头名?

  头名?

  这两个字以前跟他们家有什么关系,还是县试的头名。

  要知道在去年的时候,他们连县试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晓得知县大人办了学堂,家里又有余粮,就让孩子们去读一读。

  小五的头名完全是意外之喜。

  但就算再不懂这些,也明白考试的好处,好多人都是考了科举,还能做当官。

  跟他们知县老爷一样!

  虽说不指望江春跟知县大人一样厉害,能有个几分,就知足了的。

  一时间,江春家门口聚集不少人,整个村子都因为锣鼓声过来围观,得知他家孩子县试考了头名。

  知县大人还派人送钱送粮,更是艳羡不已。

  三江村里长也过来,脸上的笑简直止不住。

  扶江县现在六个村,他们村的学生考了头名!这能不夸耀?以后见到其他村的里长,肯定要好好炫耀!

  江春家就是扶江县最普通的百姓人户,这还是头一次得到这么多人艳羡,祝福的话更是铺天盖地。

  连他们家大儿子成亲都没这样热闹。

  整个三江村都沉浸在庆祝的欢腾里。

  扶江县第一次县试,就在江春跟其他两个学生家庆祝中结束。

  其他落榜的学子虽然失落,倒也知道自己的实力,像他们知县说的,与其沮丧不如继续读书。

  明年,后年,大后年,只要头悬梁锥刺股,他们就不信考不成!

  知县大人还说,等明年官学规模再大一点,去潞州参加州试的名额还会多点,岂不是更有机会!

  刘教瑜都没想到,此次县试像是给学生们打鸡血一般。

  不仅是男子们,女孩子们也一样,因为在知县的主持下,香粉作坊那边也要开始考试。

  她们那边考试也很严格,但只要通过考试,就能跟之前十六位娘子一样,享受同样的福利待遇跟月钱。

  这也因为识字的女孩子越来越多,那识字也要分出谁识的多,谁识的少。

  考试内容还是从韩家出的题里选出来的,难是难的,可总会有人答出来。

  可只有答出来,答的好,便能有月钱,能留在香粉作坊。

  冲着这些,各家都愿意让女儿们用功读书。

  反正现在扶江县各家条件好了不少,也不用孩子们一定在家干活,无论男女该上学上学,总比他们的出路好。

  在韩家人眼里,从他刚来时,扶江县百姓只愿意学常用词,只愿意学简单算数。

  到现在无论男女主动学习四书五经,这种转变让他们都没敢信。

  要知道纪知县既没有劝学,也没有到处宣讲读书的好处。

  他用两条不一样的路来证明读书的用处。

  纵然作坊那边证明的有些功利,可还是让韩家人大受震撼。

  所以纪炀想请个女夫子去香粉作坊阅卷的时候,韩潇娘子主动出来,她同样是饱学之士,诗词上甚至还超过韩潇的造诣,来做女子们阅卷绝对不是问题。

  等韩家五个夫子去官学,韩娘子去香粉作坊,韩潇还跟着纪炀去衙门的时候。

  韩族老总觉得有哪点不太对劲?

  罢了罢了,这不是他这个老头子能管的,还是看看纪知县最近写的文章,这次又要画几个圈出来。

  刚拿出文章,韩族老表情一僵,自己跟其他人好像一样?

  县试余温还没过,前三名学子已经在准备行囊,要提前十天送他们到潞州城,由刘教瑜跟两个捕快护送他们去潞州城官学暂住。

  三月份,潞州下面各个县城县试前几名都会去潞州城官学,去那等待三月下旬的州试。

  州试没过便还乡。

  州试过了,可以留在潞州城官学等待院试,两次院试考过,就是秀才之身。

  秀才家里不仅每年发米粮,还免田租。

  免田租这话一说,整个扶江县读书风气更盛。

  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江春一家,他家可是县试头名,也就他家最有机会。

  发米粮,免田租,见长官可以不拜。

  这些都让人激动啊。

  江春本人倒还稳得住,他今年十四,早些年也下地干过活的,吃过苦,自然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江春跟其他两个学生被韩家夫子拉着单独辅导,算是在出发去潞州之前补补功课。

  纪炀也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东西,毕竟是头一批去潞州考试的学生,还安排了马车同行。

  他们上次从潞州城买回来的马匹已经上工了,现在送他们过去刚好合适。

  副捕头卫蓝带着手下,更是把事情安排的十分妥当。

  二月十五,考过县试的三个学子正式出发。

  刘教瑜特意整理好官服,如今也是有品级的官员,还是要郑重点。

  什么?

  去之前同为夫子的人面前炫耀?

  也不算炫耀,就是让他们看看自己的选择,他选择是对的!

  送走考试的学生们,官学里说不出的勤勉,这样的氛围让纪炀笑了笑,想必等他走了之后,这里还能继续下去。

  有这样的风气便很好。

  凌县尉看着知县大人这么笑,心里就赌得慌,他最近的表情让玉县丞都感到不对劲,私下问过许多次了,这次又问。

  “你到底怎么了?从潞州城回来之后,一直不对劲,丘益川也说你脸色不好。”

  “有什么事你说啊,潞州那边有问题?”

  玉县丞下意识想的,便是潞州城有问题,绝对不是他们扶江县有问题。

  凌县尉口风严可不是说说,就算是自己老搭档,他也不会说的。

  即使知县大人从未让他保密,他也不会说。

  伯爵嫡子的事如此,五月六月要离开更是如此。

  反正眼看都到三月份,说不说有区别吗。

  凌县尉拍拍玉县丞肩膀,叹气:“珍惜现在的好日子吧。”

  ???

  怎么越说越吓人?

  等玉县丞还要再问,纪炀已经在整理扶江县大大小小资料,接下来肯定要忙起来,自然没时间问。

  虽说平日这些事做得都很好,但要汇总起来,还是个大工程。

  更别说经过去年一**落户的非编户,如今的扶江县人口已经到了六千多,民户则到了八百五朝上,还有不到一百五。

  扶江县便会从下县中的下县变成中县。

  纪炀对这个并不怀疑,因为有运河在,赶在今年春天,会有更多人过来。

  而且都知道,他们扶江县无论男女都有活计做,现在的荒地还有不少,颇有些先到先得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搬来的人自然更多。

  之前所谓本地外地,在扶江县早就没界限,搬过来便会留下来。

  别说纪炀有信心,扶江县各处百姓也在想他们什么时候成为中县,以后再成为上县。

  那以后出门也不会被嘲笑了。

  还笑话扶江县穷?

  看看他们还穷不穷!

  玉县丞听着知县大人一件件吩咐,什么化肥作坊不能太依赖化肥,可以尝试在山上种果树,利用运河运出去。

  还有葫芦作坊转型的还算成功,低廉器具尽量全部抛弃,因为其他地方已经有仿制,作坊利用现在的商户优势,主要做更精美的物件。

  香粉作坊不用说太多,纪炀已经把能铺的路都铺了,只要好好开耕,请更多女子来做工。

  他们做出的香粉肯定会有人买。

  不说在汴京,扶江县香粉的名讳,单说他名下产业,每年帮忙消化几万斤不是问题。

  等各色鲜花都种出来,试着自己调香,能卖出更好价格。

  知县大人几乎把每一个作坊,甚至每一个村子的发展都写了下来。

  这个样子,怎么有种托付的意思?

  玉县丞作为知县的副手,整个人都有点傻眼,虽说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下意识拒绝:“大人,年底您才离开,现在就说,是不是有点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