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小知县 > 小知县 第100节

小知县 小知县 第100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9:04 来源:免费小说

  不过很快从林家大公子寄过来的拜年书信里看到一丝踪影。

  他们一行人在潞州待了几天,等回扶江县的时候,便收到汴京那边往来书信。

  这次多了王伯跟林家大公子的。

  王伯自然还是照常问候,又送来不少东西。

  林家大公子则感谢送去的葫芦灯罩,说那东西很是巧妙,家里姊妹都很喜欢,若还有的话,他想再买几个,好给妹妹们平分。

  这事一笔带过,但纪炀也看出些不同,约莫是他只给林家五姑娘新奇物件,所以被找茬了?

  不过林启信件的主要内容不是这些,信里隐晦说了林家现在的处境,跟宗室子弟那边矛盾不断,让人头疼,所以忙到没工夫回信,表示歉意。

  最后还问到纪炀任期满了之后准备做什么。

  他祖父林大学士也提到一嘴,问他想不想回汴京。

  以林家大公子来提这件事,透漏的意思很明显,如果纪炀想回汴京,只要在信里说明即可。

  身为林家长子,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家的决定,他们来办此事,必然十拿九稳。

  纪炀算是发现了,最近怎么人人都在问他任期满了有什么打算。

  纪炀自然还是那个回答,暂时不回了,听从潞州那边安排。

  信件寄出去,纪炀也知道,这同样是拒绝林家的招揽。

  可就是这样,他才不会通过林家的关系回去。

  虽说林家是能臣,是清官。

  但要不要有利益牵扯,那还是两回事,他到现在只跟林家大公子见过面,还不足以让他站阵营。

  说到底,身为伯爵家子弟,想要保全自己不需要依附哪家,只要把伯爵府料理清楚,自然利利索索。

  党争这种事,还不是他能涉及的。

  与其早早过去被当小虾米吃掉,不如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这也是所有人问他去向时,他最真实的答案。

  身在扶江县,都知道那边何等风起云涌,他还没有近距离看热闹的想法。

  不过既然一定会升到潞州,那很多事情也要赶紧着手做了。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年后二月的县试。

  现在是昌盛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九,赶在年前最后几天再忙一忙,等到明年不至于慌张。

  县试的重要性自不用说,韩家换着法的送来试题,纪炀明显发现,题目一次比一次难,这是给县试出的,还是给他出的?

  纪炀挑眉,只当不知道,该做题还是做题。

  昌盛三十五年正月十七,扶江县告示正式贴出,上面写明了县试时间地点要求。

  二月初九开始考试,连着考五场。

  官学那边自然也得了消息,刘教瑜更是激动万分,来扶江县第二年便能跟知县大人一起主持县试,让他自然不能平静。

  如今题目已经拟定好,就在知县大人那边放着,他跟几个夫子只要监督好学生好好读书就行。

  正式参加县试的共有二十一人,都是十四到十七岁少年。

  韩家子弟今年不准备参加县里童试,按照他们的性格,肯定要等等再说。

  这二十一人,全都是扶江县本地孩子,从去年二月开始跟着刘夫子学习,也只有他们几个符合所有要求了。

  但按照韩家夫子所说,他们几人只学习一年,功底还不扎实,大多少年参加今年的县试只是凑凑热闹而已,落选的可能性很大。

  刘教瑜在一旁点头,不过还是道:“也不是全都如此,那个叫江春的孩子就很不错。”

  纪炀听此,找出江春的报名表,他是扶江县三江村人士,今年十五,家中祖父母,父母都在,上面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还有妹妹,所以也被人喊江小五。

  他家人口还挺兴旺,也因为人口多,家里条件过得去,官学一开,便让他去官学读书。

  之后妹妹小六也跟了过去。

  兄妹两个都是勤奋好学的,江小五更是官学准备科考的二十多人中进步最快的。

  纪炀原本以为刘教瑜矮个子里拔将军,挑了个还成的人。

  没想到连韩家夫子都摸摸胡子:“江春确实是个可造之材,假以时日中个秀才不是难事。”

  纪炀挑眉。

  中秀才可不是那样简单的,要跟整个潞州城学子比较,需是所有学子里最厉害的几个。

  看来江春确实不错。

  不过这位韩家夫子看向纪炀,开口道:“您要是科考,中举人没问题。”

  可以,看来韩家人都知道他是买官的了。

  纪炀笑,无奈挥挥身上的官袍:“可惜,没机会。”

  刘教瑜也笑,最后小声道:“咱们知县科不科考都行,只此一份。”

  韩家夫子想点头,但这又跟他自幼学到的东西不一样,为难之下竟然显得更丧了。

  纪炀只好忍笑,跟眼前两位继续商量县试的事。

  考过县试的五场之后,一共要选三个最优秀的,赶在三月之前送到潞州城,参加潞州城的州试。

  虽说扶江县学子的水平都很低,也就个江春还有些指望,但该去还是要去,他们县城三个举荐名额不能浪费。

  再说,今年就当积累经验。

  按照纪炀原本的想法,以为水平不到就不送到潞州,谁料还是刘教瑜跟韩家夫子一起看向他。

  “名额在这,试试也没事。”

  “对啊,考不过就考不过,不能浪费机会。”

  “等他们考完回来,还能说说经验,明年会更有把握。”

  纪炀挑眉,看来没科考过的人还是不懂啊,这自然按照两位的意思。

  县试紧锣密鼓布置,不少知县都给他送来贺信,能开县试,就已经进步太多,大家都为纪炀高兴。

  当然也是因为知道纪炀不日要升迁,借着这个由头拉拉关系。

  隔壁常华县魏大人别别扭扭,心里虽冒酸水,但也知道怎么回事,甚至亲自过来指点县试。

  魏大人都当了许多年的知县,对这事自然手到擒来,让扶江县这次县试顺畅不少。

  纪炀也觉得这魏大人是个有趣的人,记下这份恩情。

  县试消息一出,官学所有学生都紧张起来,参加县试的,不参加的县试的,都感受压力。

  纪炀感觉,这跟考试周应该差不多?

  不过紧张也好,大家学习明显更用功了。

  特别是已经报名成功的二十一人,有个少年甚至半夜哭着学习,让家里人心疼又好笑,少年还喊着,他平时为什么不用功哇哇大哭。

  吓得家里差点让他弃考。

  可第二日起来,又被同学喊着去官学,竟也好了。

  家里人干脆收拾收拾去扶江县唯一一家庙宇烧烧香,虽说平时不信这个,好歹算个安慰。

  没想到过去之后,发现今日这里香火竟然旺了不少,好像都是考生家长们过来烧香求心安的?

  说起来以前这里香火还旺盛,各家来此乞求平安,乞求风调雨顺跟家里不要饿死人。

  自从知县大人来之后,大家都忙上不少,不再去求虚无缥缈的神明。

  庙宇里的和尚们也不敢抱怨,因为县城繁华起来,他们自己种的地也得了丰收,再者他们请了知县大人好几次,大人都没来过。

  往年冬祭都在庙里进行,可知县竟然另辟蹊径,不到庙里冬祭,反而去墨子山下的兵士墓。

  导致如今兵士墓的香火比他们这鼎盛多了。

  但要说埋怨?

  这种违心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可要是去传教?他们也不敢啊,知县对这事管得极严,还让捕快过来说过,他们在庙里做什么他都不管,但要是迷惑百姓让他们不事生产天天祭拜,那就有问题了。

  这些事多半不被外人知道,和尚们却明白意思,从那之后老老实实伺候庙宇所属耕田,有信众过来就照顾,平时施医赠药,再也不想其他。

  可没想到,这次因为县试的事,竟然又有不少人过来。

  这香火也没旺几天。

  因为过了二月初九,县试结束,家长们自然不来了。

  二月初九辰时进门考试,连着考五场,一直到戌时才出来,考了整整六个时辰。

  从考场出来的二十一个少年,个个跟虚脱了一般。

  刘教瑜啧啧几声:“这才哪到哪,县试之后是州试,然后还有两次院试。哪个不是连考好几场好几天。”

  刘教瑜考过举人,考举人的时候,甚至是连考九天,九天不能出贡院,跟那相比,县试就是过家家。

  少年们看着刘教瑜,只觉得心里更敬佩了。

  一个县试都把他们折腾的要死,监考跟判卷还都是认识的人。

  等以后州试,院试,那岂不是更惨。

  这次县试初试牛刀,已经让整个扶江县知道科举的威名,以后只会更加谨慎对待。

  二十一人的试卷被收起来,交到衙门仔细誊写匿名判卷。

  不过说起来官学就那几个夫子,大家看文笔文风也知道个大概,不过流程还是要走的。

  在二十一人中选出三个去潞州城进行州试跟院试,大家都会谨慎对待。

  韩家几个夫子可能不在意,但能不能考出个秀才关乎刘教瑜的前程,他肯定会选出学问最好的学生过去。

  纪炀想想自己的水平,又去请了韩家家主韩潇,让他也来当个判卷人。

  只是看看试卷,这倒没什么。

  但越看下去,韩潇眉头越深,如果不是他向来谨慎,估计都要出口说什么不该讲的话了。

  到最后也只道:“他们只学了一年,还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