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95节

  最后还是马六劝说半天,他娘才打算按照配方上的配料来做做看。

  一开始卖也就是卖给街坊邻居们,一文钱两块,虽然一大块豆腐才一文钱,一块豆腐可以做三四十块的腐乳,但是这东西需要一点香料和酒来做,自然卖的比别人家的霉豆腐贵上不少,别人家霉豆腐一文钱六七块,他家只能一文钱两块。

  街坊邻居虽觉得贵,可尝过一次后就觉得是真的好吃,就有点吃不下齁咸到有点发苦的霉豆腐,再听说需要香料跟酒来做的时候,也不说贵,要是想吃,都会买上个几文钱的。

  刚开始也就赚个几百钱一两银子,后来木桶腐乳的名声传开,附近所有巷子里的人都喜欢他家的木桶腐乳,每个月就有二三两银子的赚头。

  他娘跟他媳妇别提多高兴,还说一定要让他来谢谢许小娘子。

  直到后来,一个酒楼的大厨尝过他家的木桶腐乳,用它来当调料研究菜品,发现格外好吃,就来跟他买配方,还说一百两银子来买他的配方。

  他又不傻,当然不会卖配方,本来他娘有点心动,直到他跟他娘说清楚厉害关系。

  这配方要是卖出去,人家做出来肯定会垄断整个京城,到时候也就只有周围街坊邻居才继续买买他家的木桶腐乳,要是不卖配方,就算是这些大酒楼,也只能从他们家买木桶腐乳而已。

  再说了,这是许妹子给他的配方,他当然不会卖给别人,除非经过许妹子的同意。

  最后酒楼的大厨没法子,跟东家说了声,每个月从他这里定了不少木桶腐乳。

  因为这腐乳不仅能当调料使用,那些酒楼的食客们也喜欢吃这个,朝食的时候点上几块,不管是配面配粥都别有一番滋味。

  所以供货量还是很大的,现在他老娘都还请了家里的亲戚来帮忙干活,最关键的配料都是他老娘守着,没让亲戚看去,家里木桶腐乳的营生也越做越大,有两三个酒楼都跟他家订货,每个月起码是十来两银子打底,多的时候还能上二十两银子。

  其实他尝过他娘的木桶腐乳,是比不上许小娘子做的,味道差很多,却已经挺好吃味道了,要是京城里面那些人尝过许小娘子做的木桶腐乳,不得觉得好吃死了。

  一个月赚二十两银子,简直是她们一家子不敢想的。

  赚了银钱,他老娘就把家里的房屋修缮了下,还说财不露白,不能对外说,把钱扣着,打算以后赚多了再做其他打算。

  但他没瞒着许小娘子,要不是许小娘子给配方,他哪里能赚这么多。

  许沁玉当初把木桶腐乳的配方给马六就知道每月能赚些,零散卖可能赚不了多少,但有厨子发现它的美味,就知它可以用来做调料,还是做小菜吃。

  腐乳可以烧排骨炖鱼,可以炒素菜,做菜的花样极多,味道还好。

  她这里每年也会做不少木桶腐乳,但她这个腐乳是用来做调料,还有早上配粥跟朝食的,都是免费给食客配两块,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她家的木桶腐乳,不仅是她的腐乳,还有辣白菜,各种小腌菜,还问她卖不卖。

  自然不卖,食肆里头人手有限,做出来的就只够供给在食肆吃饭食的客人们。

  许沁玉又跟马六聊了几句,送他出门,准备把他送去客栈里头。

  马六却不让她送,还说自己就住去年那个客栈里,明天再过来拿信,让她早点回屋休息。

  许沁玉没再强求,等马六离开后,她回屋开始给爹娘和弟弟写信,让她们照顾好自己,还说她已经不缺银钱花,每月食肆能赚几百两银子,还跟人一起做酒坊营生,以后会赚得更多,又单独给栎哥儿写了一封,也只是说自己在边城过得很好,让小家伙不必担忧,说他已经是个小小的男子汉,要照顾好爹娘,特意是照顾好娘。

  之后又给舅舅写了书信,信中也是让他多照顾照顾娘,还说自己能赚不少,让舅舅以后莫要再给她,让他早点把银钱存够,租个更大的铺子扩大店面。

  写好后,许沁玉把那三百两的银票连同二千两的银票都塞在给爹娘的书信中,厚厚得一叠。

  把书信放好,许沁玉过去厨房,打算做些肉干给马六,让他明日启程回去时带在路上当零嘴吃。

  做肉干需要猪里脊肉,家里有两块,但是还不够,她又出去附近的屠户家里买了些,跑了好几家屠户才买够,里脊肉不太好卖,所以还剩余不少,因为是纯瘦肉比较嫩,大家都更喜欢五花肉较肥一些的,吃了有油水。

  肉干做起来也简单,用生姜葱段花雕和八角跟香叶和花椒盐巴煮开后,放入里脊肉,炖煮两刻钟。

  煮好后捞出切拇指粗细的条,锅中加油,油温合适后倒入肉条煸炒,把水分炒干后,加入五香粉花椒粉茱萸粉,继续炒一会儿就成盛起,热的时候吃起来又香又辣,口感丰富。

  冷了之后口感干了些,但有嚼劲,越吃越香。

  这个肉干,许沁玉之前做过,去年四哥出门时,她就是做了肉干给四哥带上,做着肉干,她又不免想到四哥。

  四哥此时此刻到底在何处?难不成四哥真的出了意外?但很快,她又甩开这种想法,四哥武艺高强,医术了得,还会观天象,她不觉得四哥会出事。

  叹了口气,许沁玉只盼着四哥平平安安回来。

  她过去把肉干放好,闻氏过来收拾厨房,许沁玉准备去洗漱睡下,却又听见院子外有人敲门,她还以为是马六有什么事儿又折返回来了,过去开了院门说道,“六哥,你怎么……”

  可看清楚门外的人时,许沁玉剩余的半句话就卡了壳。

  她怔怔看着门外的人,身量修长,穿着一身布衣,好像黑了些,但也高了些,面容依旧俊美,只是轮廓如刀刻般,带上了一丝锋利,瞧见她时,这丝锋利内敛起来。

  许沁玉怔过之后就变成了狂喜,她想也不想,几乎是下意识,朝着眼前的男人身上扑了过来,一把抱住了他,有些激动的说,“四哥,你终于回来啦。”

  裴危玄在院门打开,瞧见玉娘那一刻,周身的锋利便自然而然的消散掉。

  他望着眼前的玉娘,她好像跟一年多前没有任何变化,就是比那时白嫩些,那会儿她脸上的冻疮还未彻底好全,现在脸颊白白嫩嫩,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原本有些枯黄的头发也养好,乌黑发亮,挽成个简单的发髻,插着一根普通的木簪子。

  他的目光在木簪上落了一瞬。

  正想喊一声玉娘,还未出口,她却突然冲过来一把抱住了他。

  她应该是很激动,抱人都抱得不太对,将他整个人都环住,连同他的手臂一起。

  裴危玄仅是僵了片刻,便自然而然的放松身体。

  犹豫片刻,他伸手搂住她的腰身,紧紧得把她拥入怀中。

  许沁玉激动过后,发现四哥也抱住了她,但她未多想,也以为是四哥在外头跑了一年多,现在回来见到亲人跟她一样激动,所以才拥抱她。

  “四哥,你可算回来了。”许沁玉仰起头,又看了四哥一眼,突然意识到两人还紧紧抱在一起,她才不好意思后退一步。

  裴危玄也轻轻放开她。

  许沁玉心里激动又欢喜,“四哥这个时辰才回,肯定还没吃暮食,四哥先回屋洗漱,我去给你煮碗面吃。”

  “好。”他的嗓音微微有些沙哑,目光却又忍不住在她脸上流连。

  闻氏还在厨房刷锅,听见玉娘说了四哥,你终于回来啦,她还以为听错,犹豫了下,又听见玉娘说了句四哥,你可算回来了,这才想到可能真是儿子回来了。急忙出了厨房,见到儿子站在院门口,高了瘦了,她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玄哥儿……”

  裴危玄看向闻氏。

  “娘,我回了。”

  闻氏哭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没什么比人平平安安回来更重要的了。

  许沁玉倒是没哭,就是见婆婆跟四哥这样,她有点心酸,眼眶微微泛红,她道:“娘,你跟四哥先说会儿话,我去给四哥朱碗面吃。”

  说完进了厨房。

  婆婆已经把锅给刷干净,许沁玉煎了两个鸡蛋,锅中倒入清水煮开后下了把面条,面条是她手工擀的,家里一直备着,有时候宁姐儿不去食肆那边端朝食,就她自己简单做一些给凤哥儿和芫姐儿吃。

  宁姐儿现在也已经会做些简单的饭食,虽味道有些一般。

  趁着煮面,许沁玉打算在碗里调个味。

  裴危玄跟闻氏已经进了厨房,看见许沁玉动作,他很自然的从碗柜中取了个大碗递给许沁玉。

  许沁玉接过,冲四哥笑了笑,“四哥你先坐着歇会儿,面一会儿就能吃了。”

  她在大碗中调了个料,一勺猪油,一点盐巴,一点酱油和醋最后一把葱花,等锅中的面条煮好,盛了几勺面汤在大碗中,又把面条捞出放在调好味的面汤里,最后把荷包蛋卧上去。

  家里还有豆苗,她剪了把,放在锅里稍微烫了几秒就给捞出放在碗中稍稍摆了个盘。

  一碗色香味都有的阳春面就好了。

  闻氏没问儿子这一年多去了哪里,只忙着烧水,一会儿玄哥儿吃完就能回屋洗漱。

  宁姐儿带着凤哥儿和芫姐儿在堂屋,也听见四哥的声音,领着两个孩子出来,进了厨房见到裴危玄,三人都是先楞了下,宁姐儿才激动的喊了声四哥。

  芫姐儿也磕磕巴巴跟着叫了声叔父。

  小姑娘家中遭巨变,看着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幼弟被摔死,看着她娘一根白绫把自己吊死,就吓到了,一直不愿意再说话,到边城快有两年,心结虽没彻底解开,但近两个月已经愿意开口,只不过开口时候还是极少数,她最先开口喊的还是婶娘,喊的许沁玉,那会儿把许沁玉给激动得不成,抱着小丫头亲了口。

  那天起因还是许沁玉休沐时,吃朝食时见芫姐儿闷闷不乐。

  她在孤儿院待过,最能感受小朋友的情绪,哪怕芫姐儿不会说话,表现不明显,她依旧看出来小姑娘心情极差,吃过朝食就偷偷问芫姐儿有什么不高兴的,但小丫头只是摇头,什么都没说,那会儿芫姐儿也不愿意说话。

  还是下午时候,许沁玉自己发现是怎么回事的。

  芫姐儿已经五岁,又在桂花巷住了快两年,自然有了自己的玩伴,跟桂花巷其他几户人家的同龄小姑娘成了玩伴,经常一块去玩过家家。

  偶尔还会过去找几个小玩伴玩耍,因为都是很熟悉的街坊邻居,巷子里白日时候都有妇人坐在门口干活闲聊,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下午时候,桂花巷一个叫做小小的小姑娘过来寻芫姐儿过去她家玩。

  但芫姐儿不乐意去,只摇头。

  许沁玉记得芫姐儿也是最近才跟小小一块玩的,以前好像小小总嫌芫姐儿年纪小,不乐意一块玩耍,最近两个月才一起玩。

  小小比芫姐儿大两岁,已经七岁,个头也比芫姐儿高些,见芫姐儿拒绝,哀求说,“芫姐儿,你就同我去玩吧,咱们玩过家家,这次你当女儿,我当娘,我来照顾你。”

  许沁玉那会儿听见时还有点窘。

  没想到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的小姑娘,小时候都喜欢玩过家家。

  她小时候在孤儿院时,也喜欢玩过家家,不过那时候都**岁,玩过家家可是真刀实枪,真准备柴火,躲在孤儿院后面一片空旷的树林子里烧火,烤鱼烤玉米吃烤螃蟹吃,鱼跟螃蟹还都是孤儿院那群小伙伴用篓子在河里抓的,跟着几个小伙伴吃得开开心心。

  烤完后还知道把火给熄灭掉。

  见到芫姐儿跟小小说要玩过家家,她还挺怀念。

  过家家对小孩们来说,是非常好玩的。

  许沁玉本来还想着芫姐儿怎么会拒绝,她偶尔见到芫姐儿跟巷子里其他小姑娘们玩过家家还是很开心。

  小小见芫姐儿不乐意,就伸手来拉她。

  然后许沁玉瞧见小小手腕上的一串手链,那串手链很眼熟,是她买给芫姐的。

  她平日虽忙,但有时候在食肆那边空闲时也歇不住,就会在南街集市这边逛逛,看看胭脂水粉还有首饰铺子,自然会买上一些,她平日要干活,不方便带首饰,给自己买的不多,都是些小绢花簪子,连根银簪子金簪子都没有。

  倒不是不喜欢金饰,而是前世也不缺钱,什么样的首饰都有过,她更喜欢那些特别些或者简单些要么就足够漂亮惊艳的首饰。

  古时候也有很多首饰都很漂亮,像是一些花丝镶嵌的首饰,这种首饰工艺繁琐花样多造型也漂亮的不得了,但极贵,她平日也没场合带,索性就不买。

  虽然给自己买得不多,但是喜欢给家里人买,就给芫姐儿买过不少,都是些可爱的绳头或者绢花或是漂亮别致的小手链之类。

  芫姐儿以前是大皇子的女儿,锦衣玉食,其实也不缺首饰,但来边关也是苦过来的,现在日子好点才买上些首饰,所以小姑娘也很喜欢这种漂亮的小首饰。

  小小手上这个手链就是许沁玉买给芫姐儿的,一模一样,对现在的许沁玉来说不算贵,但也得一贯钱,是用铜丝做的,上面穿着一串细碎的玉石边角料,这些玉石边角料只有米粒大小,形状也是各异,但都特别细碎,也磨去了尖锐的边角,所以就不怎么值钱,串成手链还能卖一卖,细碎的小玉石颜色也有好几种,串在一起还挺漂亮,有阳光照耀在这些细碎的玉石上头,波光粼粼,芫姐儿最喜欢的就是这串手链,天天都带在手腕上。

  见到小小手腕上这串一模一样的手链,许沁玉第一时间就知不对,应该是芫姐儿的手链。

  不怪她这么想,而是小小家里,家中父母每月工钱不高,吃的饭食大多都是豆粥豆饭,岂会给小姑娘买这种一贯钱的手链。

  再者,当时首饰铺子的掌柜告诉她,说这手链是唯一的一串,就算有,颜色也不同。

  小小手腕上的手链,这些细碎玉石的颜色都跟芫姐那串一样。

  但许沁玉也没拉着小小过去质问,就是笑道:“小小,你手腕上的手链挺好看的,我记得我家芫姐儿有串一模一样,还怪巧的。”

  小小听闻后,一下子就缩回手,用袖子把手链遮挡起来,支支吾吾半天才说,“这,这是我娘买给我的。”

  听她这么说,芫姐儿气愤地看她一眼,最后又回头看看许沁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