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94节

  因为儿子总干偷鸡摸狗的事儿,周围邻居们都不待见他们一家子。

  三人本来想跟以前一样,顶撞回去,想了想还是老实交代了,“我们在给许记东家干活,许记东家有些田地需要种葡萄,我们就去帮忙了,每天二十文钱。”

  三人的父母都有了不信,“当真?”

  “自然当真,不信你们去许记问。”

  三人父母这才不说什么,但还半信半疑的。

  这三人睡了一晚上,身上的疲惫消散不少,本犹豫着还要不要继续去种葡萄,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就这样过去五日,把五亩田地的葡萄苗都给种上了。

  许风给了他们各自二百文钱,还说,“剩下的东家赏你们的。”

  师父交代他,要是三人能够坚持把五亩田地都种完,工钱就翻倍给他们好了。

  拿到二百文钱,三人都有点不敢相信,原本干活累到手脚都是酸疼的时候,他们还有点怨许沁玉,其实按照以往,三人觉得累,第二天是怎么都不会再去田地里干活,主要是被那条叫白玉的大白蛇给吓着了,连着几天晚上,他们都梦见那条大白蛇在梦里虎视眈眈又冷冰冰的盯着他们。

  蟒蛇的震慑力比豹子可怕太多。

  蛇类还总能悄无声息的出现,他们就怕自己不愿意去干活,许记的东家喊大白蛇偷偷溜他们家里吓他们。

  所以这几日也算是咬牙坚持下来的。

  但没想到,许家东家人还挺好,说每日给二十文钱,等他们干活,还每日多给了二十文钱。

  三人拿到二百文钱,第一次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不靠偷鸡摸狗而是自己亲手赚来的银钱好像的确不同,心里满足,不用提心吊胆的。

  三人有点激动,还勾搭着许风的肩膀,喊道:“风哥,以后还有什么活儿,尽管吩咐我们,我们什么活儿都干。”

  现在他们倒是真正想凭着自己双手赚钱。

  想到这几人都比自己大,许风没被眼罩遮住的那只眼里有点无奈,“你们别喊我风哥,我比你们小。”

  三人笑嘻嘻,“但是风哥你厉害,你是许东家的徒弟,还帮许东家管着上百亩的田地,你有本事,当得起这声风哥。”

  都是一个镇子的,镇上人口也就那么几千,稍微有点什么大事儿都瞒不住,许记东家一口气买了上百亩田地的事情自然也瞒不住。

  许风想到师父还告诉她,如果他们还想继续找活干,可以去酒坊那边。

  鲁夫人盖的酒坊那边,会盖屋的匠人不缺,但是一些零散的活儿,像是搬砖搅黄泥这些还是缺人手,这种活儿一天就二十文钱,比匠人少三十文,也有人去做,不过比较苦累,都是附近的庄稼汉去做的,又是刚入春,要忙着种庄稼,得空才能去上一天零散的活儿,自然就比较缺小工。

  三人一听,也打算过去试试。

  等到三人回去,把二百文钱交给家里。

  家里头的人都有点惊讶,“真是去给许记的东家干活去了?就种了五天葡萄,许东家就给了二百文钱?”

  那岂不是一天都有四十文钱的工钱。

  三人说:“本来一天只有二十文钱的工钱,但是许记东家多赏我们了一些,我们打算明儿过去大谷村盖酒坊那里干活,做小工,一天给二十文钱。”

  三人的家人都很是欣慰,没想到一个许记的东家就让他们把臭毛病改正了过来。

  他们哪里知晓,三人对那白蛇的记忆有多深刻。

  许沁玉是觉得,他们要能吃这个苦,应当也能改正过来,以后也是可以用的,虽然后厨不怎么缺人手,等入了夏开始酿葡萄酒,肯定却人手,要去山上采摘葡萄,酒坊虽然不用她操心,但也得有一两个人过去帮她看着。

  那三人倒也真的慢慢坚持下来,干了半个多月,酒坊盖好,他们又赚了三四百文钱的工钱。

  三人这些日子赚来的六百文钱,家里人的人没要,都让他们自己攥着在。

  特别是已经有二十一的陶齐,家里人更是千叮咛万嘱咐的,“你也老大不小,都过了二十,你这年纪,孩子都该会打酱油了,所以你赚得钱自己存着,以后看看能不能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

  陶齐第一次没有反驳父母的话,只是静静听着。

  赚钱不易,陶齐他们三人都没舍得乱花,除了去许记吃过一顿朝食,剩余都存了起来。

  去许记吃的朝食还是门口八文钱一个肉夹馍,吃得三人都有点恍惚,只是摆在门口的肉夹馍都有这种味道,那里头一笼笼的奶黄包,水晶虾饺,烧麦又该是多好吃?

  吃过朝食后,三人蹲在门口都没说话,心里头只有一个感觉。

  他们也想日日吃这样的美味朝食。

  暮食他们没吃过,不知味道如何,但想来肯定比朝食还要好吃。

  他们心里头也越发有了干劲,想要赚银钱,只有清清白白赚来的银钱,他们才好意思拿着来许记吃,他们还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尝尝许记食府的暮食。

  ……

  葡萄苗种下后,酒坊那边也盖好,之后还得定酒坛酒瓶木桶这些,还得在酒坊里打口水井,这些估摸着也得一两个月。

  打水井也需要小工,陶齐他们三人就继续留在酒坊做工。

  这次三人一点都没抱怨,也或许是之前整日搬砖挑瓦的已经习惯,打井挑土时候都没觉得太累。

  许沁玉还不知她做的吃食给了三人如此大的动力,她的食肆里加了道腌笃鲜的招牌菜,一份腌笃鲜定在三百文钱,因为火腿腌制工序繁琐,发酵起来更是需要一年之久,所以价格也稍稍比其他招牌菜高上一点。

  而且这道腌笃鲜每日只限量供应三份,三份点完就没有了。

  哪怕每天只卖上三份,也只能卖个六七天,剩余的火腿就够做二十份左右。

  得知是新吃食,经常来许记吃的老饕们自然要尝一下。

  这一尝,就知道为什么可以是许记的招牌菜了。

  腌笃鲜汤汁浓白,口感那叫一个咸鲜,火腿的肉质又酥又肥,却一点都不腻人,鲜味非常浓厚。

  只是几天后,腌笃鲜竟卖完了。

  吃过的老饕都有点忍不住了,“许东家,为何你们家这个腌笃鲜就卖了几天?我们这才刚吃上瘾,还想多吃上几日来着,怎么不继续卖了。”

  许沁玉也如实告诉他们,“还请各位见谅,不是我不肯卖,而是腌笃鲜中最重要的食材就是火腿,这个火腿跟平常的腊肉可不同,需要两次搓盐腌制,腌制好还得整整发酵半年到一年,口感才好起来,要是发酵的好,两三年以上的火腿就能生吃,皮非常薄,把火腿上的外皮削掉,里面的火腿肉色泽鲜亮,瘦肉是鲜红色,肥肉又是乳白色,肥瘦相间,片上薄薄一片,入口香气浓郁。”

  食客们被许沁玉说的口水都要流出来,忍不住说,“许东家,那这个火腿什么时候可以生吃?你这有吗?”他们决定不管多贵都想尝尝看。

  许沁玉无奈说,“我之前就剩一条火腿,所以这几天的食材做完就没了,至于生吃的火腿更不用想,去年腊月才腌了一百条火腿,想要生吃的话,起码得再等上两年,不过明年开了春,腌笃鲜是可以吃的,只是火腿肉还不到生吃的程度。”

  食客们都有些失望,知道一种美食,却无法吃到口中,这是对喜好美食的老饕们最痛苦的折磨。

  许沁玉也是想试试,见腌笃鲜卖得挺好,今年冬天可以多腌制些火腿,到时候提前跟田屠户打声招呼,让他跟养猪坊那边说声,给她留个五百条猪后腿。

  等到春末时,酒坊终于盖好,水井也已经打好,里面的酒坊酒瓶木桶全都准备齐全,就等着入了夏,野葡萄成熟,就能采摘下来开始清洗晾晒。

  过了没两天,又是酉时末的时候,裴家院门响起。

  许沁玉跟闻氏刚回,听见外头的敲门声,两人相视一眼,面上一喜,都以为是裴危玄回了。

  等开了院门一看,外头的人并不是裴危玄,而是马六。

  马六见到许小娘子很是欢喜,都没注意到婆媳二人脸上的失望之色,马六激动道:“许妹子,我又来了,这一年我跟头儿都没跑西南这边,流放的罪臣跟犯人都发落到其他地方,一个多月前才又有一批重犯送来西南,我也抽空过来一趟。”

  许沁玉在心底叹气声,才笑道:“六哥快进来吧。”

  马六跟着进了院里。

  现在快入夏,天色黑的晚,这会儿天边还没有彻底暗下来,许沁玉就在院子里头招待马六。

  院子里摆放的有木桌木凳,天气暖和起来后,家里人吃饭食都是在院子里头。

  闻氏去沏了茶端了果子上来。

  马六从身上掏出两封书信,递给许沁玉,“许妹子,这是你爹娘还有你舅家给你写的书信,本来去年夏天时就托我给你带信,直到今年才顺利能送来。”

  许沁玉接过书信拆开。

  一封是爹娘给她的,还有一封是娘家舅舅给的。

  爹娘在信中让她保重身体,还有几行有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一看就是小孩的自己,写的是,“姐姐,我是栎哥儿,我好想你,姐姐你等我,等我长大把你救回来。”

  许沁玉笑了声,笑着笑着眼中不由噙了泪水。

  这是许栎,是原身的弟弟,原身流放时候他才五岁,今年已经满了七岁。

  爹娘这封书信并不厚,只有简单的一页,却能看出许家二房对原身的感情。

  除了这封信,信封里还有三百两银票。

  去年夏天时候,薛氏跟她娘家兄弟打算给许沁玉送点银票,本来加起来只有一百多两,但薛良这大半年多又赚了不少,就又添了一百两,薛氏也把这大半年娘家兄弟给她的分成都添了进去,一起换成银票让马六带给许沁玉。

  许沁玉看着三百两银票,心里又酸又胀。

  这些银票她当然不会收,之前收下那一百五十两是因她开食肆缺银钱,现在她每年光是食肆的盈利都能有五千两,今年还要开酒坊,能赚更多,当然不会再收原身娘家跟舅家的银钱。

  她不仅没收,她还打算再取二千两的银票,连同这三百两都装在回信中让马六带回去。

  二千两,够在京城买座很不错的五进宅子,要是许家不愿意分家,这二千两银子二房可以当私房钱。

  不止如此,她打算每年都会给许家二房那边送个一两千两的银票。

  之所以给这么多,也是她有点内疚。

  她不是原身,但她的确接收了原身的感情,对二房那边是有亲情的。

  这份亲情又很复杂,她活着,原身或许已经死了,哪怕她不想来到这里,但到底借由原身的身体活了下去,她有些内疚,所以更想来弥补一些什么。

  许沁玉看完舅舅的信,舅舅的信也很简单,是道谢的,说已经把茶摊改成烤肉摊子,每月能有赚五六十两的银子,多的时候能有七八十两,也让她不要担心家里,有他帮着照料着,让她顾好自己的身体先,以后说不定还能有再见的时机。

  第75章

  看完两封书信, 许沁玉心里头暖洋洋,不管是原身的爹娘弟弟还是原身的舅舅,都是很好的人,她能做的就是连带着他们一起把日子过好些, 现在舅舅一年也有好几百两银子的进账, 可以存着租间大些的铺子扩大店面, 以后也会越赚越多,舅舅还把十分之一的分成给了母亲,母亲那边也不会再愁银子花。

  许沁玉想到这里, 心里终于安定了下。

  她笑道:“六哥可是同上次一样?明日才启程回京城?那我晚上写两封书信,还请六哥明日帮我带回去交给我娘。”

  至于这三百两银子, 她肯定不会要的,只要在信中放上二千两的银票,娘就什么都会懂,再不会惦记她没银钱花使劲给她塞钱。

  马六笑道:“对, 那我还跟上次一样, 一会儿找个客栈住着,等明日许妹子写完信交给我,我在跟着头儿他们走水路启程回京。”

  许沁玉道了声谢谢,还跟马六聊了会儿。

  马六说了些京城里头的事儿, 他不清楚朝堂上的事情,也就是说说当初腹泻病朝廷是怎么派人屠杀那些灾民, 说那段时间京城里有些乱,后来好了些, 但百姓也颇有怨言之类的。

  最后马六挠挠头, “还要跟许妹子说声谢谢, 当初你给的那个木桶腐乳的配方, 回去后我就交给我娘还有我媳妇,让她们鼓捣,现在每个月最少都有一二十两银子的进账。”

  其实当初带着这配方回去时,她娘却觉得不就是个霉豆腐,能赚多少钱。

  霉豆腐他老娘也会做,齁咸齁咸又干巴巴的,吃进嘴里都有些发苦,这东西本身是下饭的,自然齁咸,可许小娘子做的木桶腐乳虽然跟霉豆腐完全不同,外表不同,吃起来更是细腻鲜香。

  马六跟他娘一说,他娘半信半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