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43节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43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0:43 来源:免费小说

  裴清泽摇摇头,失笑道,“成礼,你怕是不知咱们的学正大人可是六元及第。”

  顾成礼一愣,“六元及第?”那果真是非常厉害,据他所知,历朝历代,还真没几个人做到六元及第的。

  这就相当于傅茂典从参加科考开始,便就一直是头名,一路从童生考上状元,每场考试都是第一名,没有一次失误,顾成礼忍不住摸摸下巴,暗叹道,看来学正大人也是一名“考试达人”啊。

  “考试达人”是顾成礼前世的称号,原本只是他同学给随口取得,只因他每次考试,不论大小,总是能拿第一名,从未破例过,后来连老师都跟着打趣喊起这个称号来,等他后来工作进了科研所,这个称号都一直伴随着他。

  没想到他如今遇到的傅学正也会是一个“考试达人”,不过顾成礼没敢与其比拟,他如今也是参加过几次科考,虽然只是考童生秀才,但也知道其中的难度了,尤其是这考科考的卷子上是没有统一的答案,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绩会受到太多的因素影响,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傅学正这个六元及第就更难得了。

  每一次考试,都能让考官满意,从而给出头名的名次,这说明是有相当的实力与水平,才不会发挥失常,又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怪不得会让那么多人引为偶像。

  赵明昌忍不住来了一句,“顾弟,你如今可是‘小三元’,说不准到时候也能拿一个‘六元及第’!”

  顾成礼:“……”

  感受着身旁来来往往的县学生目光落在他身上,顾成礼恨不得捂住这家伙口无遮拦的嘴,他们三此刻坐在凉亭里,旁边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少,赵明昌的嗓门又一向不小。

  一旁的裴清泽看着少年紧绷着一张脸,忍不住笑出声来,然后在顾成礼哀怨的目光住忍住笑,他以手作拳抵在鼻前,“咳,也、也不是不无可能啊……”

  顾成礼不想再抓着这个话题不放,要不然凭这凉亭外来来往往的县学生,估计县学里马上就要传出风声说他要立志拿下“六元及第”了,顾成礼倒不是还不想以这种方式在县学里扬名,毕竟“□□”可比“小三元”难多了,就算他有过“小三元”的战绩,但离“□□”依旧还是很遥远。

  周启文遥遥望着凉亭里的三人,惯常温和的脸上眼里一片阴翳,看着赵明昌那肆意张扬的笑容,他心里一阵不平,明明都是商户子,凭什么赵明昌却可以那么自在快活而他却要背负这么多,就连读书都要低人一等。

  一想到他在王墨章那里伏低做小才换来的机会接近姚知县,好不容易打动姚知县对赵家打压,却不想竟还是让他翻了身,旁人不知道,可他与赵明昌一起长大,自然是知道那萃文书肆其实就是赵明昌名下的铺子而已。

  可恨的是,学正大人竟还为其作序,若不然他定可以再次说动姚知县,将这家书肆查封了。

  周家虽然接手了赵家不少的店铺,但其实根本没赚到什么便宜,反而填进去不少,当初他为了走通姚弘文那条路,不管是王墨章那里,还是姚弘文那里,都花了不少银子,尤其是后者,直接掏空了周家大半个家产,让他骑虎难下。

  若不是接手了赵家那些铺子,他家都要元气大伤了。

  所以周启文很是憋屈,见顾成礼竟与赵明昌一起言笑晏晏,深吸一口气,只觉命运不公,分明他俩相识在前,偏生对方一直不冷不热,如今对赵明昌却是截然不同,终有一日,等他爬上高位,定要这些人都追悔莫及。

  顾成礼三人可不知周启文心中所想,即使知道了也不惧,如今也已知道在背后暗害赵家之人便是周家了,他们心里都有了提防,若是对方来阳谋,那他们就更不畏了。

  三人回了学舍,发现许敬宗还在那里忙活,埋头写写画画,也不知是在做什么,赵明昌没忍住好奇,开口道,“你都忙活好几日了,连与我们一块儿出去都不肯,究竟是在写什么啊?”

  许敬宗没吭声,而是继续埋着头,直到将最后一个字写下,才将手里的毛笔往旁边一搁,长舒一口,斜睨了一眼旁边的赵明昌,将手头的那张纸递过去,“快过来看看,我写得如何?”

  赵明昌接过纸稿,嘟囔一句,“也不说一下写了什么……”

  顾成礼与裴清泽二人对视一眼,并未说话,但都有些好奇,从许敬宗脸上可以看出,此刻他对自己写的东西可是相当满意呢,忙活了这么久,一直憋着没和他们几个说一声,让人很难不好奇。

  赵明昌接过纸稿,发现上面居然写满了诗,竟是好几首,而且还都是他之前未见过的,看样子像是许敬宗方才新作出来的,他细细品读了一下,忍不住大赞一声“好!”

  “看不出来啊,你这些天诗又作得精湛几分,感觉读起来比原先朗朗上口不少……”赵明昌平时没少和许敬宗两人互损,但如今却是真心实意为对方感到高兴,都忘了要像平时那样损几句,而是情不自禁夸起来。

  许敬宗脸上骄矜,两手背在身后,也难得没有吹嘘一下自己,而是心里忐忑,“我听闻那《国风》已经开始征收文人墨宝,这些诗就是我特地作下,想要去投稿的……”

  赵明昌感到奇怪,“若是投稿,也只征收一首,为何作这么多?”

  “我这不是担心会选不上嘛……哎,你不懂,”许敬宗觑了他一眼,兀自摇摇头,“这《国风》可是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只怕这次投稿之人不少,不仅是咱们县学的,甚至还有隔壁几个县的,若不多作准备……”

  非常难得的,他们竟还从许敬宗脸上看出了几分不自信,顾成礼与赵明昌、裴清泽三人面面相觑,顿时脸色古怪起来。

  许敬宗见自己讲了半晌,他们居然就就一直盯着他不接腔,顿时脸上染了绯色,恼羞成怒道,“难道你们以为这很容易吗?这江南府好几个县加起来,说不准还会有举人也会投稿……”

  他越讲越觉得自己所说没错,虽知道到时候有多少人投稿,说不准还有非常厉害的举人也不是不可能,他只有多投些稿子,才有更大可能被选上啊。

  顾成礼扣了扣手里握着的一卷文稿,没忍住打断许敬宗的话,“难道我们没告诉你这《国风》如今是我们在负责吗?”

  所以为什么不先将写出来的稿子给他们看一下呢,而是一个人吭哧吭哧在那儿写了那么多。

  许敬宗:“……”深深地看了这三人一眼,非常确定,他们并没有告诉他!

  裴清泽望了一眼,赵明昌手里那布满诗作的纸稿,满满的好几页,顿时陷入沉默,他们好像还真忘记与许敬宗说一声了。

  许敬宗一脸悲愤,想起这几日他绞尽脑汁在想要作出让评选人满意的诗作,而这几个家伙就一直在他身旁,从头到尾看着他苦战,就忍不住心中一哽。

  顾成礼记得在上次月旬之前,他便提到过《国风》之事,许敬宗不该一点都不知才是啊。

  许敬宗一脸冷漠,“哦,我记得你说要将此事交给学正大人来处理。”

  再加上《国风》上还刊登了那么多的大儒的文章,他哪里敢想顾成礼三人能拿到这些呢。

  赵明昌心里默默为许敬宗掬了一把同情泪,但还是忍不住哈哈哈笑起来,“分明前几日我有问你,偏生你不说,这下自讨苦吃吧……”

  许敬宗心里的那些小九九,他们勉强也能猜到一点,顾成礼与裴清泽二人也觉得有些好笑,而他们当然不会如赵明昌这样恶劣,清了清嗓子,干巴巴安慰了对方几句,“没事,如今来看,也是进步显著。”

  许敬宗看着三人脸上都隐隐带着笑意,并没有感到有被安慰,只觉有些心累。

  所以当初赵明昌开口问时,他为何不说呢,真是越想越气啊。

  《国风》如今的确是收稿子,但顾成礼等人不想引起太多人注意,并没有将投稿点设在县学,而是让所有稿子都寄去萃文书肆,所以如今众人的稿子都是在山下。

  但是如今想要拿到,也非难事。

  赵明昌开口,“待会儿我与你一道儿过去吧。”

  自从顾成礼有了傅五,他们就不怕没人给他们送信了,而这时顾成礼也感受到了,傅五不愧是傅学正身边历练出来的人,果真是非常顺手好用,不仅办事能力高,似乎还会些腿脚功夫,连上山下山送信都这么利索。

  他们与傅五约好了时间,到时候傅五将山下的投稿送来他们来挑选,再顺便将顾成礼写的话本子送到萃文书肆去。

  如今风头比较盛的不仅是这《国风》,对于同安县的寻常百姓来说,这《国风》在他们眼里,还比不上那《仵作》精彩呢,上次赵明昌将《仵作》第一个故事的下部分带回去,终于让那些蹲在坑底等文的众人看到了结局,可他们对那杨员外的结局感到非常不满意,觉得这样的混账玩意,就该判刑处死,倒是有几个酸里酸气的书生觉得甚好。

  没想到这种争议,反而还让《仵作》小火了一把。

  顾成礼才不管这些人是如何想的,故事是他写的,自然是有他的较量在其中,不过眼下倒是不明显。因傅学正的暗中支持,萃文书肆的分店已经已经开到了江南府的其他几个县城里,原本是为了将《国风》传到那边去,没想到他的《仵作》也跟着蹭了一把好处,竟也在那几个县城贩卖起来。

  所以如今顾成礼凭借这些稿费,暂且让自个儿的荷包鼓了起来,倒是可以不用让傅五继续待在顾家,而是在城中租了一个小院子,让他独自住在那儿。

  “我爹都说要将那院子赠与你,偏生你非要去租赁一个小破院子。”赵明昌想起这事,就不太高兴,觉得顾成礼这是没将他当朋友,太生分了!

  顾成礼笑笑,不接这茬,他如今已经在着手写《仵作》第二个故事了,若是照着第一个故事的架势,他应该很快就能靠自己在同安县里置办下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子,所以不愿意平白受了旁人的人情。

  他与赵明昌如今的确处得比较亲近,只不过赵父毕竟是商贾出身,行事上往往还是带有商人的思维,很多行为都像是一种投资行为,若是顾成礼收了这恩惠,日后自然就要换一个人情回去,并非他所喜。

  作者有话要说:肥章~感谢在2021-04-0623:59:17~2021-04-0723:21: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沐不是木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顾成礼与赵明昌走去了县学门口,果真看到了傅五立在院墙们外等着。

  在县学里,除非是月旬,否则学子是不能随意外出的,县学门口有一个年岁较大的老汉看守,当然,若是能寻到其他法子私自溜出去则是另一种情况了。

  顾成礼二人走近,那老汉不过是眼皮子撩起斜了一眼,就移开了目光,根本没将多少心神放在他们身上,并不像是传闻中所说那般,让学子们心惊胆颤。

  赵明昌心里泛起嘀咕,偷偷看向老汉的视线下滑,落在老汉膝上的一本摊开着的话本子上,隐约瞅到了“沈策行”三个字,顿时陷入恍恍惚惚中。

  原来连县学看门的老伯都迷上了这话本子了嘛,他走在顾成礼身旁,忍不住挺胸骄傲,这老伯肯定想不到他手里的话本子竟然是出自顾弟之手,一想到对方若是知晓此事欣喜若狂的样子,赵明昌就激动得微微颤抖,可惜这事顾弟不让往外说。

  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真是太折磨人了,赵明昌惆怅叹一口气,雄赳赳气昂昂地跟着顾成礼出了县学的大门。

  他们虽然不能随意下山,但却可以出门拿一个包裹什么的,因为时常会有学子的亲人过来送信、送吃食,这种行为并非是严禁,此刻他们出来,就不仅看到了傅五,还有其他的学子们及其家人。

  傅五立在那里,身形笔直,见着二人出来,膝盖一弯便要行礼,顾成礼手摆了摆,阻止道,“都说不用行此大礼,凡事从简。”

  傅五未吭声,而是双手恭敬地将一沓包好了的纸稿奉上,“主子,这是已经筛选过了的投稿。”

  顾成礼他们弄的这个《国风》如今是在整个江南府里征收,好几个县的文人加起来,稿子还真不少,但这其中质量岑差不齐,不仅有秀才举人投稿,还有童生,甚至有些是白身,虽说不能以功名来定一个人的才能,但这其中的水准相差甚大。

  傅五等人将其遴选一遍后才送过来,这样也减轻了顾成礼等人的工作量。

  顾成礼听了他的禀报后,心里再次感叹傅学正送他的这人相当好用,能文能武,果真帮了他不少,这样的人才傅学正都舍得送他,让他感慨万千,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国风》杂志办好。

  “那话本子呢,顾弟写的话本子如今是不是卖得极好?”赵明昌眼睛亮晶晶,期盼地看着傅五,如今可是连看门的老伯都在看这话本子,想必这次他们应该赚了不少银子吧?

  傅五脸上露出迟疑,“那话本子确实颇受欢迎,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咱们的话本子先头确实卖得不错,但如今竟有不少家书肆都在卖咱们的话本子……”傅五有些迷茫,他原先跟着傅大人都是处理朝廷公务,对这些书肆并不是很了解,可顾成礼是在萃文书肆写的话本子,为何那些书肆竟也卖出与他们相同的话本子。

  “什么?!他们卖的话本子当真与顾弟写的一模一样吗?”赵明昌瞪眼,声音都忍不住拔高,顾成礼眉头微皱,提醒道,“低声些,此事不宜宣扬出去。”

  赵明昌赶紧捂住嘴,可眼睛还是气愤地瞪着傅五,等着他将此事来说清楚。

  傅五垂下头,沉声道,“如今有不少书肆都在卖与咱们相似的话本子,有些是故事情节相似,而有的则是直接将咱们的话本子拿去抄录了一遍……”

  顾成礼拧眉,这是出现了盗版和抄袭,这种问题他先前便想到过,可如今并没有法律保护创作,所以就算那些人是用很粗糙的手段在跟风抄袭,他们也没有法子来对付。

  赵明昌一脸怒意,压着声音问道,“难道就这么放过他们吗?”那他们岂不是要平白咽下这口气,简直不能忍。

  “想要阻止他们很难,但是倒是有一个法子可以稍微减少点损失。”顾成礼沉吟片刻,开口道,“如今第一个故事已经卖出去,来不及挽回了,但以后要换种方式,将一个故事拆开……”

  若是提前将大量话本子印发好,先囤放住,等下一个故事准备好,再立刻投放市场,这样一来,他们一时投入大量的话本子,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同时,也能在那些跟风抄袭者准备仿制时,着手下一个故事的印发,而等跟风者要投入市场时,他们的新话本子也差不多准备好了,再次投入市场。

  这样一来,他们总是抢先盗版一大步,不仅可以强占大量的市场,还让新话本子挤兑了盗版的旧话本子,那些盗版商可以占有的市场就更小了,久而久之,甚至可能会亏本。

  但是若想要做到这一步,也有不少问题要去解决。

  首先便是印刷技术问题,萃文书肆的话本子,主要还是靠雇佣读书人来抄书,想要短时间内印刷大量话本子,难度很大,而且也很难保证那些抄书书生们不会以高价将其外泄给盗版商。

  顾成礼开口,“咱们可以用请印刷工来代替抄书先生,这样想要印出大量书籍就不是难事了。”

  “不行。”赵明昌却连连摇头,苦口婆心劝说道,“顾弟你不知晓,如今这活字印刷只有官府和大作坊在用,像咱们这样的小作坊,想要用活字印刷太难了,况且其中还有不少……”

  他想要说的意思顾成礼能理解,如今这大周朝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但很多书肆里依旧会请书生去抄书,而非是让人用这两项技术,自然是因为还存在着不少弊端。

  像是那雕版印刷,每次雕刻一本书后,用完后,印板就不能再重复利用,可谓成本很高,倒是活字印刷,看似成本低了下来,但其实仍然很不易。

  活字印书的小刻板是用的胶泥,因为这样沾了水也不会膨胀变形,而胶泥制成的小方块就像印章一样,等将这些刻有字丁的方块依次排放道铁范的格子中,中间用木片夹紧,再用松香油脂刷在上面,使版面平整,这样就可以印刷了。但是在印刷过程中,很容易就让那里面的木条起翘,而这样以来,印出来的书面上也会产生印痕,这样的书就成了“残次品”,想要卖出好价钱肯定是不易。

  其次,如今大周朝的文字繁多,而每一个常用的字都会有好几个备用胶泥印,其中像是“之”、“也”此类,更是备用了二十来个也不嫌多,都是按照“韵”排放在固定的木格里。

  等要用不常见的字时,一般都是当场用胶泥雕刻烧制。

  而“韵”是如今大周朝文字的读音,与后世的韵母相似,每个字的读音都会有韵母,但如今没有拼音,“韵”却有很多,像是后世有平音、翘音一样,大周的韵音很多,与后世的四个声调相比,大周有八调,韵的数量大,检字法就难了起来。

  若是想要用活字印刷来印书,那排版工人必须熟记每个韵音,且要知道每个字所存放的位置,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掌握刻字技术,而等一页用完后,排好的版就要全部打乱,重新排下一页,步骤是相当的繁琐。

  所以目前只有官府的印刷坊或者是大作坊才能养出技术熟念的工人,像赵明昌的萃文书肆,就从没考虑过要这项技术。

  顾成礼何尝不知道这点,但是他记得前世这活字印刷似乎在清代时发展较快,清朝出了《康熙字典》,秀才读书人也多了起来,可以用笔画部首来检字,效率就高出不少。

  他寻思着,若是能将拼音弄出来,那如今的检字法能改善很多,就连印刷都方便多了,而印刷术推广开,以后书价就会更便宜,到时候便是普通人家家里也可以置上几本书籍。

  不过眼下谈论这些还是太早,目前要解决的还是话本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