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42节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42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0:43 来源:免费小说

  裴清泽已经傻了,在他眼里,顾成礼一直都是一个功课好、深受师长喜欢的好学生,不仅如此,还年岁不,是他愿意引为知己的同伴。可如今顾成礼依旧还是那个身量尚未长成的少年,却每一言、每一行都脱离了他心中的认定。

  他用手去拽赵明昌衣领的模样哪里还有一丝斯文知礼,那厉声喝问的样子更是与温和纯善相差甚远,这样的行为是裴清泽眼里粗鲁不堪的,但此刻他却觉得顾成礼说得每一句都没错,铿锵有力地敲在他心头上,是了,虽然他脾性软和,但也看不惯赵明昌此刻模样。

  颓废丧志,自怨自艾,不去想着要如何摆脱赵家如今的困境,反而让赵伯伯与赵婶子平添忧愁,岂不是不孝?

  赵明昌嘴巴轻轻嗫嚅,“爹,娘……”顾成礼的连番质问像是闷雷一样砸在他身上,让他犹如经历了五雷轰顶,却也从那种怔愕中惊醒,眼前不由想起那日回家看到母亲独自坐在房里垂泪点的模样了。

  是了,他娘本身就已经很难受了,他竟然不想着去安抚她,还要给增添烦恼,他的确是不孝。

  赵明昌身体轻颤起来,顾成礼见他哭出声来,叹了一口气,将手里紧拽着的衣领松开,坐回到那原先的坐凳上。

  哭出来就好,能哭出来说明还是能清醒过来,不枉他费此苦心。

  赵明昌哭得涕泗横流,像是要把这几日的惊惶与懊恼都痛哭出来,肩膀一耸一耸的,脸上都布满了泪痕,哪里还有往日那华服小公子模样,裴清泽看不过去,忍不住递了一块手帕过去。

  赵明昌接过,用力吸了一下鼻子,然后用手帕一擦。

  裴清泽:“……”

  裴清泽转过头去,突然后悔递帕子了。

  “昌儿,昌儿你怎么了?”

  高氏听了小厮的通报惊惶地从前厅一路跑过来,而赵爹也是跟在身后跌跌撞撞,嘴里还念叨着,“你慢些,别再磕绊到了……”

  高氏等不及去寻那顾成礼的麻烦,而是一脸紧张地握起赵明昌一只手,将他左看看右看看,“我的儿,可有伤着哪儿?”

  赵明昌方才止住泪,此刻还有些抽噎,另一只手里握着脏了的帕子,眼眶发红,目光流连在高氏的脸庞上,他娘这几日果真是憔悴了不少,平日那般爱美的一个人呢,如今都眼角出现了细碎纹路,赵明昌看着觉得鼻尖发酸。

  高氏何曾见过自家街头霸王一样的呆儿子露出这委屈模样,心里怒意涌出,正准备转头问顾成礼为何要这般,却被赵明昌一把揽住,然后哇哇大哭起来。

  “……是、是孩儿不孝…让娘跟爹为我、为我……操劳至此……”赵明昌带着哭腔,不断抽咽着,而被他揽在怀里的高氏更是哭成了泪人。

  “我的儿,只要你好好的……为娘便是、便是多操劳些又值当什么……”

  “…呜哇,娘我错了……”赵明昌哭得稀里哗啦,紧紧抱着高氏不松手,更觉得前几日的自己简直混账至极,娘儿俩抱头对哭,连一旁的赵老爷都没忍住,不断用衣袖试着眼角。

  这本是感动至极的画面,而裴清泽此刻觉得自己一个外人站在此处真实尴尬至极,突然想起顾成礼,抬眼望去,却发现顾成礼竟不知何时到了他身旁,拉着他就轻声出去了。

  “让赵明昌先和他爹娘待一会儿吧。”

  顾成礼与裴清泽二人在赵家花园里逛了起来,因赵家如今遣散了不少的仆人,原本景致不错的花园如今无人打理而显得杂乱起来。

  顾成礼先前扯赵明昌衣领这件事早就被那小厮喊得府里上下皆知,如今高氏与赵老爷等人还没时间来寻顾成礼,但这顾家的下人却不敢上前来,生怕到时候会牵连到自己身上。故而一个个见着顾成礼与裴清泽二人进了花园,眼神闪烁,最终选择当作没瞅见,一溜烟就跑开了。

  等赵义鸿夫妇来寻顾成礼二人时,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了,顾成礼望过去,赵明昌一家三口个个都眼眶微红,看样子方才应是都哭过。

  赵明昌见着顾成礼二人,脸上泛红,想起先前在他俩面前自己哭成那副模样,顿时恨不得能找到一个地缝可以让他钻进去。

  赵义鸿在生意场上经营多年,哪怕方才也曾哭过,却不会像儿子面薄,此刻见顾成礼露面,反而是很坦然地上前行了一礼,“今日老夫得多谢小公子了,若非你直言敢劝,只怕昌儿他如今还不能……”

  赵明昌羞赧垂头,是他太不懂事了,先前只顾着难过,担心那些伴读小厮出府后要如何过日子,却不曾想过爹娘这些天又是如何度日的。

  高氏抚了一下垂头丧气的儿子,看向顾成礼,一脸歉意,“方才是婶子失礼了,若不是昌儿拦住,险些错怪了你……”

  “婶子不过是担心明昌罢了。”顾成礼哪里不懂懂她心思,并不在意,况且他以这种“粗暴”的方式唤醒赵明昌,自然是有风险的,难得的是幸好赵明昌父母还是比较明理的,若不然此刻他只怕已经被撵出去了。

  高氏看了一眼差不多已经回过神的儿子,又瞧了一眼顾成礼与裴清泽,脸上挂起笑意,“先前我便备下了一些吃食,不若一道去用膳吧?”

  赵明昌却有些不太乐意,方才他可是出了一回丑,虽然与爹娘解开了心结,但还是想要独自待一会儿,短时间不想与顾成礼二人共处。

  赵义鸿吹胡子瞪眼,“怎么?人间好意帮了你,你反而还记恨起来了?”

  “当然不是!”赵明昌一口否决,然后眼神快速扫了一眼顾成礼,吞吞吐吐道,“我不过是,不过是想要缓一缓嘛……”

  他相信便是换了一人,方才丢了那么大的人,定是也不愿意此刻就见外人的。

  顾成礼轻笑一声,打趣道,“先前我们在学舍里住了几个月,你是什么模样我还不清楚吗?”

  他们四人睡同一榻,而其中以赵明昌的睡姿最差,时常滚到许敬宗的床铺那里,亦或是裴清泽那里也是有过的,若是前者,很有可能会被直接踢下床铺,而裴清泽也不会太“温和”。

  赵明昌这么一想,还真是如此,瞬间觉得不扭捏了,赵义鸿夫妇见此很是惊奇,他们当爹娘的自然是比旁人了解自己儿子,知道他脾性有多执拗,可如今顾成礼不过这么一说,昌儿竟真的就不在意了?

  赵家如今虽说不知遇上了何等的麻烦,但比起寻常小门小户,还是有些家底的,顾成礼与众人用完膳后,见立即有仆妇捧了净口等茶水,心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如今赵家还有这般家底,赵明昌就一副如丧考妣模样,那若是像他那样,直接从生活优越的现代穿到农家来,那岂不是更是要寻死觅活了。

  可惜顾家可不缺男丁,若真寻死觅活了,怕是除了原身父母外,还不知会有几人会在意。所以在顾成礼看来,若是可以,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活着,事情总是会有解决的方法。

  “伯父,赵家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不知可否与我等细说一二?”

  顾成礼记得先前中秋那日还曾来过,也不曾见到赵家如此,不过短短一月不到而已,竟会发生这般大的变化。

  赵义鸿苦笑一声,“其实并无甚大事,不过是我家的那些铺子关了罢了,原本我家是布商出身,但近来各地绣庄裁缝铺不收我家的不料,单靠寻常百姓的那点子生意根本经营下去,只好把那些铺子典当出去了……”

  他这话说得极其简单,不是不愿多说,而是和这些孩子说了又能有什么用呢,反而平添他们的烦恼。

  可赵明昌却很生气,忍不住质问道,“那为何我家的铺子,全都被周家给典当了去?”

  若是只有一两间也就罢了,偏生尽数都被周家拿走,让他如何相信这事里面没有周家的影子。

  况且他家生意原本还好生生的,怎么突然就不好了起来,发生得这么快,怎么可能里面没有名堂?

  裴清泽与顾成礼对视一眼,他们与赵明昌熟稔之后,便知道了赵家与周家之间的关系,还有那周启文,想必就是周家之人了,但正如赵明昌之说,此事不可能如此简单。

  裴清泽心思微转,便想通了其中关窍,能让这同安县里的几大绣庄、裁缝铺纷纷改口,肯定不是一个区区周家能做到的,这里面必然会有更大的人物在。

  但正因为有大人物在,那他们就插手不了了。

  而顾成礼却开口,“赵伯父,若是你家还想继续做布匹生意,我倒是有法子,不过若是不想再搅和进去,倒也有另一门好营生可以来试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赶上了!生死时速,没有故意卡文,来不及了~

  第61章 二更合一

  这个新营生自然就是指《国风》杂志了,顾成礼与裴清泽二人将从傅学正那里得来的允诺告诉赵义鸿。

  傅大人居然愿意将此事交给他们赵家来办?

  比起赵义鸿如今的一头雾水,赵明昌却是已经知晓不少,他在县学时就听顾成礼说过这杂志的发展前景,况且这事如今又与学正大人禀报过,那就更无不妥了,赵明昌万万没想到最后这么好的差事还能落到自己头上来。

  “……这杂志在一开始时怕是会有难度,但学正大人已经允诺过,届时会亲自为杂志作序,这样一来,至少在这江南府不愁没有销路……”顾成礼虽然觉得搞杂志这件事不错,但还是要将其中的利弊都细细掰碎了与赵家人讲一遍,也省得到时候会说是他坑了他们。

  有学正大人来作序,这话的意味很明显了,若是赵家能将这事做好,到时候肯定能打通傅学正的门路,有了大树可以撑腰,届时旁人要想再随意拿捏赵家,事先得好生掂量一番。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令赵义鸿心动不已,对于他们这样的商户人家来说,想要攀上官府之人可不容易,赵家待在同安县这些年,每次年礼孝敬都未曾少过,接连不断地往各个大人府邸送去,但对那些大小官员而言,也不过只是面子情,这次他家遇上了事,连一个愿意帮忙说和的人都没有。

  提到这儿,他心里也暗自猜测,真不知那周家近来事走了什么运道,竟然能搭上姚知县这棵大树,要不是姚知县的示意,他家如今也不会面临着这样孤立无援的困境。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义鸿比以往更想要有一条门路,如今顾成礼主动送上门来的人情,他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会拒绝。

  赵义鸿一脸激动,望着顾成礼的眼里泛着光,“贤侄,若你不嫌弃,以后这赵府就当是自个的家一样,随时朝你敞开……”

  顾成礼伸手制止,看着激动上头的赵父,他冷静道,“还请赵伯父听我将话说完……”

  在县学时,他就曾与赵明昌等人分析过,这杂志发展到一定规模,甚至是可以操控舆论的,而这样的东西不该掌握在他们这样的寻常人家手中,故而等赵家将《国风》做大,很可能就是给朝廷种树,果子却不属于自己的。

  赵义鸿坦然一笑,“贤侄所说这些,我都能理会,而且毫无怨言……”

  要不是替朝廷办事,人家傅大人又怎么会为他搭□□,他又算得上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倒是能为官府朝廷做些事情,反而能让他更安心,觉得自己还算是有点用处,心里踏实。

  高氏却对顾成礼先前所说的另一点比较感兴趣,忍不住问出来,“成礼,若是我家还想再做那布匹生意,难道还有其他的招数?”

  赵义鸿眉头顿时皱起,心里有些抵触,近日的一番折腾,差不多让他熄了心思,连经营多年的老营生也不想再去碰了,既然是姚知县出的面,他便是想要继续做下去也不行啊,民与官斗,哪能讨到好处?

  赵义鸿不看好顾成礼的主意,但是未流露分毫,不料顾成礼所说的却并非是他所想那般。

  “方才晚生未经伯父伯母的许可,便擅自在贵花园转了一下……”顾成礼脸上流露出几分歉意,然后继续道,“不成想竟瞧见里面栽种了不少棉花。”

  棉花。

  赵义鸿夫妇还有些愣神,赵明昌与裴清泽两人却是是眼神一亮,顿时知道他是要作何打算了。

  顾成礼曾与他们说过此花,如今他们大抵还有不少印象,记得此花用途甚广,似乎可以织成布。

  “爹,那棉花可是我上次让你去寻回来的?”赵明昌顿时兴奋起来,先前中秋那日,李玉溪来寻顾成礼时,他不过是顺嘴说了一句让他爹帮着来找这种异域花,捎了一封信家去,就没再多关注,不曾想那棉花竟真的就出现他家园子里了。

  而他竟一直未发现。

  “你哪次要的东西,我没给你找来?”赵义鸿没好气看了一眼自家儿子,但脸上全是笑意,如今见他活蹦乱跳的样子,心里高兴,虽然没个正形,但也比垂头丧气看着顺眼多了。

  赵明昌傻笑几声,挠了挠头,忍不住开口,“我还曾见过此花,不若我们此刻就去瞧瞧吧?”

  “如今并非是开花时候,去了也没什么可看的。”顾成礼摇摇头拒绝道,然后看向赵义鸿,正色道,“如今这棉花的用处,尚未传开,若是赵伯父这时多囤下一些棉花,到时候必然能赚上一笔。”

  棉花可不仅仅是用来纺纱织布的,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用途,那便是御寒。

  若仅仅是当作棉布来用,那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用来取代它,像是苎麻、葛麻都能充此用,但御寒就不一样了。

  那些王公贵族,虽然能豪掷千金,可以锦帽貂裘,但是大周朝的多数人不行的,再冬日时常会有百姓因饥寒交迫而死在严冬,便是一些豪商富贾,到了冬日都因为天寒而不得外出,而此时若是能拿出可以抵御寒冷的软和温暖的棉花,还愁不能卖上大价钱吗?

  穿上用棉花制成的棉服,即便是寒冬腊月也不惧出门,若是制成棉被,那在寒冷的冬夜都能睡得格外香甜。

  世上竟还有这样的好东西?赵义鸿眼睛发亮,他光是听着顾成礼说的这些,就忍不住咂舌,若是真有此物,便是价格昂贵,他也忍不住要掏腰包了,至少要给他、他夫人和他儿子都置办上一身行头。

  要知道哪怕他们是处在江南府,但冬日里天气也是又湿又冷,根本就没人再出来活动,大家都是猫在家里过冬,若这棉花真的这么好使,他简直不敢想象到时候会有多少人争着上门抢购。

  他感到有些可惜,“如今过了棉花的采摘季节,要不然咱们今年冬天就可以来试试了,不过我倒是攒下了许多种子……”

  他当初寻棉花时,还不知道用途,但听儿子说有用,便留了不少种子下来,如今觉得万分庆幸,等到明年春季时候播下,在秋收时就能采摘不少棉花,虽然还要等上好长一段时间,但若棉花真有这么大的用途,不愁将来不能赚个回本。

  顾成礼听说他还备下了不少的棉花种子,心里一阵轻松,他让对方多囤些棉花赚钱,不是想要将此物炒成奢侈品,恰恰相反,棉花易种植好养活,若是能推行开,到时候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不少。

  可目前棉花不多,方一入世,只怕根本不可能会流入到寻常百姓手里,而是被世家大族握在手中,既然如此,还不如让赵义鸿先赚上一笔,况且囤下的棉花越多,保存的种子也就多了起来,反而是有利于这棉花能快点普及开。

  “顾公子大义。”赵义鸿一脸动容,郑重承诺,“你放心,等明岁秋收后,赵某必将那采摘后的棉花种子分给这附近的庄户来播种。”

  到时候,他再以高价回收那些棉花,制成成品卖给那些大户,赵家和庄户都能赚上一笔。

  顾成礼笑而不语,他将此法告知给对方,并未作出强求,但若赵家能回馈百姓,他觉得也算是不枉他初心所念了。

  顾成礼等人回到县学后,日子还是如之前那般,平日里除了读书,还有规定的日子去听直讲们授课外,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如同从前。

  可许敬宗总觉得这学舍里的其他三人似乎有小秘密,总是趁着他不注意就不知道在嘀嘀咕咕说些什么,可惜他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写诗,也没抓他们个正形,只是心里忍不住念叨着。

  眼下一个名为《国风》的杂志横空出世,不仅前有学正大人为其写序,还有不少名家诗人都在上面留了墨宝,顿时在这江南府的文人圈里引起一阵喧哗。

  短时间内,人人争相购买,不仅仅是这江南府各县的知县大人师爷们,还有各县的县学生们,以及各路文人才子,听说山下的那萃文书肆已经多次告罄,不得不加印了数次,即使这样,仍然还是供不应求呢。

  许敬宗也在第一时间就抢了一本回来看,然后靠着不吃不喝的精神一日内就将这本杂志看完,可那只是粗略看了一遍,接下来的几天更是天天抱着不撒手,一直细细琢磨着,都快要入魔了。

  不仅是他,这县学里的其他县学生们也好不到哪儿去,尤其是那些好学的,几乎个个都如许敬宗这模样,都快魔怔了。

  顾成礼寻思着,自己果真是低估了这些杂志在这些文人心中的分量,或者说是低估了这杂志上的文章的分量,除了傅学正作序外,上面还刊登了不少大儒的作品,这些县学生对这杂志的疯魔,犹如是让他见着了后世的那些为爱豆痴狂的女生,简直可以废寝忘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