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被明朝将军掰弯以后 > 第九章

被明朝将军掰弯以后 第九章

作者:晴川泪相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9 19:29:10 来源:免费小说

  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耿炳文接连大败,朱允炆惶恐,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在问及何人能取代耿炳文时,黄子澄极力举荐曹国公李景隆,言其继承了其父李文忠的领军之能,实是大将之材。原本齐泰也属意李景隆,可黄子澄这么一举荐,让齐泰心里打了鼓,没办法,黄子澄这个猪队友从来都是拖后腿,就没干过一次人事。齐泰出言反对,却被猪队友朱允炆驳回。就这样,南军的五十万大军落在李景隆手上。

  李景隆胸脯拍的砰砰响,直言道:“微臣谢皇上信任,定将燕王的人头奉上,以报皇上的知遇之恩!”

  朱允炆不知哪根筋没搭对,摆手说道:“燕王到底是朕的皇叔,骨肉亲情怎能割舍?李爱卿只需把皇叔带回即可,切莫伤及性命。”

  朱允炆这番话听的众人直瞪眼,人家都造反了,心里指不定多想杀你,你却言及不可伤其性命,这仗还如何打?

  齐泰连忙躬身说道:“皇上顾及骨肉亲情,可燕王可曾顾及?他公然造反,便有谋害之心,皇上千万不能妇人之仁!”

  因上次放走朱高炽三人,齐泰曾对黄子澄打压,黄子澄心中生怨,对其产生不满,今日他又公开反对自己的举荐,让黄子澄的不满更甚,出言说道:“齐大人此言差矣!皇上仁政仁心,是当世明君之楷模,如此行事也是顾念骨肉亲情,先皇若是地下有知,也定会赞同皇上此举。”

  齐泰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朱允炆打断,说道:“齐爱卿,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齐泰张口结舌,奈何猪队友是皇帝,他再有理有据,也挡不住人家脑袋犯抽,只能祈祷李景隆是个良将,不要辜负皇帝的厚望。

  就这样,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他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亲自在江边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李景隆带着帅印意气风发的上了路,九月兵至德州,调集各路兵马,进驻河间。

  当朱棣得知李景隆挂帅时,险些乐出了声,旁人或许不知,但李景隆有几斤几两,朱棣是心知肚明,笑着说道:“朝廷这是看吾等缺兵少将,特来施以援手啊。”

  崔淼勾了勾嘴角,心中暗道:“看来之前的嘱咐,徐增寿没有忘,那我就放心了。”

  崔淼了解明史,知晓徐增寿的下场,近一月的相处,崔淼觉得徐增寿是个敢爱敢恨的性情中人,他顾念亲情远大于权势,与徐辉祖完全是两类人。崔淼喜欢他的性子,渐渐地两人便成了好友。崔淼不想他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便在回北平前,找他长谈了一次。告诫他处事圆滑一些,莫要太过耿直,行事需小心谨慎,莫要让别人抓到把柄,就算徐辉祖也不例外。并让他找机会接近李景隆,尽快促成李景隆挂帅的事实。如今李景隆已经到达德州,想来徐增寿是将崔淼的话听进了心里。

  于此同时,朱棣收到战报,江阴侯吴高带领辽东兵马围困永平。朱棣轻视李景隆,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却率精锐兵马援救永平,崔淼这次并未随行,而是被留下助朱高炽守城。

  沈清随行,临行之前崔淼将其拉至一边,说道:“侯爷,王爷救援永宁,李景隆定会趁虚而入,围困北平城,我可以助世子固守,但奈何城中兵力不足,恐支撑不了几日。若永宁解困,你便建议王爷去大宁借兵,尤其是朵颜三卫。”

  沈清担忧的说道:“此行不知何时回归,大郎定要小心谨慎,等我回来!”

  “放心吧。”崔淼装模作样的说道:“我掐指一算,王爷确实有九五之相,这北平城也是有惊无险。倒是你,出征在外多加小心,切记不要急功近利。我在家中等你回来。”

  不出所料,朱棣驰援永宁的消息一经传出,李景隆便率军围困北平。站在城楼上看着外面大军旌旗猎猎,朱高炽心里有些忐忑,说道:“老师,我心中有些不安,城外几十万大军,而我城中只有军民几万,十倍的差距该如何弥补?”

  崔淼虽然知道结局,却不了解过程,不知历史会不会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他的心中也难免不安,只是朱高炽心中依赖与他,若他再表现的忐忑,那朱高炽更会无所适从。

  “世子,你现下是这北平城的主心骨,所以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心中就算再忐忑,也莫要表现出来,否则军心不稳,我们还如何守城?”

  朱高炽一怔,收起脸上的表情,说道:“多谢老师教诲!”

  “城外兵力虽是我们的十倍,但主帅是李景隆,他乃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法,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花架子。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只要固守城池,等待王爷归来便可。”

  看着崔淼气定神闲,朱高炽的心不由安定下来,在看向外面虎视眈眈的大军,也没了刚才的忐忑。一旁的道衍见状不禁点点头,心中对崔淼的评价更上一层。

  李景隆派手下大将在外叫阵,可无论他们怎么叫,城中从未回应过。僵持了一天,北平城依旧城门紧闭,底下叫阵的人叫破了喉咙,人家连一声都不应,心中窝火,嘴里开始不干不净。

  “城中的人都是缩头乌龟......”

  “一个个提不动刀枪的懦夫......”

  城外的人骂的窝火,城中的人听的窝火。诸将纷纷到朱高炽面前请战,朱高炽断然拒绝,言明只需固守,不得出战。

  眼看着城中军心浮动,崔淼将诸将召集起来,问道:“请问诸位将军谁的口才好?”

  诸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的看着崔淼。

  崔淼笑着说道:“虽然不能出战,没说不能骂战,不知哪位将军口才好些,跟底下的人会上一会。”

  诸将眼睛一亮,纷纷举手请战,崔淼将前几日做的简易扩音器拿出来,交给第一个上场的人,说道:“将军拿着此物,定当不会吹灰之力。”

  于是战场上上演了一出奇葩的对战,底下的人喊的脸红脖子粗,城头上的人则气定神闲,直言崔淼给他的东西简直不要太好用。崔淼听得也是目瞪口呆,不禁感叹汉语果然博大精深,他太过孤陋寡闻。这场骂战因为有崔淼提供的神器,再加上诸将的良好口才,在傍晚时分落幕,不出意外的他们取得了胜利。

  南军诸将心中窝火,好不容易睡着了,就听到一阵战鼓声,连忙整装准备迎战,却发现战鼓声没了,城门依旧紧闭,他们悻悻而回。最气的是一晚上响了三回战鼓,他们几乎一夜未睡,第二天一早个顶个的顶着熊猫眼,气的他们直骂娘,纷纷请战攻城。十月的北平霜雪气候,南军根本无法适应,再加上粮草不足,军心开始浮动,以至于几次攻城都以失利而告终。

  任由外面百般攻打,北平城内拒守不出,顶着熊猫眼的李景隆也是十分无奈。

  这日半夜时分,又是一阵战鼓轰鸣,南军诸将虽被惊醒,却没有起身的打算,翻了个身等待鼓声结束。谁知一队燕军骑兵突袭,趁其不备势如破竹,不仅砍杀南军近百人,还焚毁他们近半粮草,南军却连他们的影子都没看到。

  李景隆气急败坏,大骂诸将废物,诸将虽心中不满,奈何他是统帅,俱不敢多言。又是几日夜半鼓响,诸将不敢怠慢,每每整装却不见燕军出城,一来二去疲惫不堪。

  这日,南军大将瞿能请战,李景隆也知再拖下去,朱棣回归,他们更无胜算,便准其请战。

  瞿能领子瞿郁、瞿陶率千骑、借云梯,乘张液门守军不备,奋勇登城。瞿能父子英勇无敌,守卫张液门的燕军一时间被杀的胆寒,畏惧不敢上前,以至于张液门失守,瞿能父子领千余南军准备冲城,却又害怕城中宽大,无兵接济难以脱身,他立于城门,大声呼和,以期李景隆派兵接济。

  李景隆暗想,此城已垂危,若瞿能第一个入城,那这份大功便是瞿能的,传到皇帝耳朵里,他这个统帅岂不是要退位让贤?又一想瞿能今日能登城,他日亦能破。固派出飞马传报瞿能,言其孤军深入,恐遭暗算,待明日率大队人马一齐杀入。

  立于城门的瞿能闻之,不由目瞪口呆,可即便他心中再多不满,李景隆也是三军主帅,他的命令不得不听,只得退出城外。

  张液门被破,崔淼大惊,连忙随朱高炽登城查看。朱高炽面上不显,心中难免忐忑,问道:“老师,这如何是好?”

  崔淼看了看城墙,说道:“世子下令,除值守军士,其他人拎水登城,浇灌城墙。此时天气滴水成冰,城墙湿滑,南军再想登城,就没那么容易了。”

  朱高炽眼睛一亮,连忙下令,城中军民立时行动起来,一夜寒风后,北平城已成冰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