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被明朝将军掰弯以后 > 第八章

被明朝将军掰弯以后 第八章

作者:晴川泪相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9 19:29:10 来源:免费小说

  建文元年八月,朱棣夺取北平城,上书南京要求罢免齐泰、黄子澄,朱允炆召集两人商议,接受齐泰建议,下檄文讨伐朱棣。朱允炆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燕军。

  朱棣毫不退让,公告天下:“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

  建文元年(1399)七月初八日,朱能奉命率师东取蓟州守将马宜被俘,不屈而死,指挥毛遂投诚,随之遵化、密云也举城归附。以此一役宣召靖难之决心,开始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

  七月十一日,朱棣命部将袭取居庸关,守将王真兵败退附于怀来的宋忠部。宋忠是被朱允炆派往北边防燕的将领,起先率兵三万及征调的燕藩护卫精兵屯守开平,朱棣在北平起兵后,宋忠率众部将士经居庸关移师怀来,成为北平的心腹大患。鉴于宋忠兵多势众,燕军将领在商讨对付宋忠的问题上发生了意见分歧,或主张出奇制胜,或主张固守以待。

  中军大帐内,朱棣看向下首众将,问道:“宋忠手中有三万人马,还有征调的我军护卫精兵,人数不下四万,敌强我弱,如今吾等该如何应对?”

  朱能见朱棣看向自己,连忙躬身说道:“标下以为我军接连大捷,士气正盛,应一鼓作气拿下怀来。”

  朱棣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看向沈清,说道:“詹林意下如何?”

  沈清躬身说道:“标下以为当主动出击。”

  袁珙出列,拱手说道:“王爷,接连征战人困马乏,加之怀来城内,不少燕军旧部,若是强行攻打,恐引起军心涣散。袁某以为应固守北平。”

  朱棣微微皱眉,看向道衍和尚,问道:“大和尚以为如何?”

  道衍宣了声佛号,说道:“老衲倒想听听怀安伯的意见。”

  正当背景的崔淼一怔,随即看向道衍,只觉得他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怀好意,若不是众人在场,他真想送道衍一个白眼。

  “你这和尚,贯会躲懒,那就听听怀安伯如何说。”

  朱棣都这么说了,崔淼不能再做背景墙,躬身说道:“回王爷,标下复议清宁候之见,理应主动出击,打出我军气势。”

  不待朱棣说话,道衍和尚出声问道:“那该如何打?敌军人强马壮,其四分之一的人马又是以前燕军所属,若当真打起来,恐军心涣散,得不偿失。”

  宋忠的部队有四分之一是抽调的燕军军士,他们的家大多都在北平一带,如果两军打起仗来,难免会有所顾忌。

  道衍直接将袁珙的担忧抛给了崔淼,崔淼垂下头翻了个白眼,说道:“敌强我弱,论力虽不足,智胜则有余。怀来守军是新集之众,军心涣散不一,而宋忠本人刚愎自用,若智攻必能获胜。”

  论人马数量燕军确实是比不上南军,但燕军都是常年征战的老兵悍将,而怀来的守军却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战场都没上过,打起仗来看见漫天飞的残肢断体,还不吓得屁滚尿流。而且宋忠又是个不靠谱的,所以这场仗打胜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朱棣眼睛一亮,含笑的看着崔淼,问道:“那该如何智取?”

  “正如大师所说,宋忠所属有四分之一是燕军,我军若攻打,必然引起军中将士反弹。同理,宋忠所属燕军之部下,也必心系其家属,只要我们运用得法,则利大于弊,正是我们致胜之法。”

  崔淼这话说进了朱棣的心坎里,朱棣不禁大悦,说道:“怀安伯果然大才!传我军令,大军开拔,直取怀来!”

  七月十五日,朱棣亲率崔淼、徐祥等马步精锐八千,卷甲倍道开赴怀来。因沈清另有任务无法随行,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原本少言寡语的人,活脱脱的变成了提前更年期的妇人,让崔淼是既窝心又无奈。

  燕军在怀来城外驻扎,城中密探传来消息,宋忠为守怀来,不惜欺骗城中燕军所属,其家人已被朱棣斩杀,令城中燕军满怀仇恨,都憋着一口气,要为亲人报仇,士气顿时大涨。

  城外众将得知此消息不禁恼怒异常,大骂宋忠奸佞小人,连连请战,誓破怀来城。朱棣却并不气恼,看向崔淼时意味深长,说道:“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宋忠倒是帮了本王一个大忙。”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一片懵懂,道衍和尚则手握念珠,看着崔淼勾起嘴角,直看的崔淼一阵毛骨悚然,生生打了个寒战。

  次日,列阵的燕军中陆陆续续走出一众百姓,在军士前面站成一排。崔淼将自制的扩音器递给领头的人,领头的老丈拿着扩音器清了清嗓子,前一天排演的戏正式开场。

  “二狗,我是你爹......”

  “大牛,我是你媳妇儿......”

  “爹,爹,我是大宝......”

  “李大奎,我是春风楼的小桃红......”

  当怀来守军临阵看到熟悉的旗帜,认出自己的父兄子弟时,惊喜异常,相互问候之声,震耳欲聋。

  “爹你还没死啊......”

  “媳妇儿,你没给我戴绿帽子吧......”

  “大宝,一看这模样就是我的种......”

  “小桃红,我想死你了......”

  两军对垒马上变成了认亲大会,城中军心浮动,随着“宋都督欺诳我们”的呼喊,守军将士纷纷解甲倒戈,投入亲人怀抱。

  宋忠仓皇列阵未成,朱棣却乘机挥师渡河,守将都指挥彭聚、孙泰力拒阵亡。宋忠见势不妙,狼狈回逃入城,燕军也尾随其后蜂拥进城。宋忠被燕军活捉。宋忠部将除去指挥庄得的一队人马及时突围逃脱外,其余众将士来不及溃散的被歼杀殆尽。由朝廷派往北平周围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为之消灭。怀来之役是朱棣起事后第一场大会战,燕师以少胜多,大获全胜,从而基本扫平了北平的围兵,真正将北平府掌控在手中。

  此一役过后,崔淼被朱棣提调为燕军指挥使,听命朱棣左右。诸将虽心生羡慕,但因他平日里的人缘很好,并未遭人嫉恨。

  八月,耿炳文率领大军,抵达河北,命徐凯驻军河间,又命潘忠、杨松驻军鄚州,自己率大军屯于真定。时至中秋佳节,虽有战事,但城中百姓还是忙着过节,耿炳文仗着手中有三十万兵马,轻视于燕军,令军民共度佳节。

  张玉担任燕军先锋,趁南军庆贺中秋之时,袭破雄县,而沈清则在月漾桥设伏,生擒前来援救的潘忠、杨松,乘胜夺取鄚州。

  随后沈清率轻骑窥探真定军营,返回后对朱棣言道:“王爷,南军纪律松散,应当迅速进击真定。”

  朱能眉头微皱,出声说道:“王爷,标下以为南军兵强马壮,我们不易力敌,还是绕道拿下新乐再做打算。”

  张玉说道:“王爷,标下附议清宁候之见,南军兵马虽多,但都是新兵。我军乘胜直趋真定,必能破城。”

  恰逢南军大将张保来投,与诸将商定好计划,朱棣不由大悦,豪气干云的说道:“好,那本王便会一会朝廷的三十万大军!”

  诸将连忙跪倒在地,扯着嗓子喊道:“愿为王爷效死!”

  张保按计划回到南军大营,张扬雄县、鄚州惨败的情景,并说燕军将要到来。于是耿炳文转移部队,并且全部渡河,全力抗敌。待耿炳文军队转移之际,燕军突然来临,沿城攻击。耿炳文的部队不能成列,溃败入城。部队都拥挤在城门里,造成堵塞,自相践踏,被踩死者不计其数,可谓史上最严重的踩踏事件。

  八月二十五日,燕军在真定之战中大破耿炳文,俘获左右副将军李坚、宁忠以及都督顾成等人,斩首三万级。不久,张玉又击败安陆侯吴杰,自此燕军军威大振。

  虽然战争无法避免,崔淼也身不由己,他也尽自己的努力,劝诫朱棣不要噬杀,尤其是城中百姓,应当安抚为主,镇压为辅。并尽力约束属下军士,不扰百姓生活。崔淼所为引来不少将士不满,城破之时,正是他们大肆搜刮的大好机会,这是不成文的规定,就连大军军饷也是如此所得,若是放弃这样的机会,他们将损失巨大。一开始朱棣也颇为不解,但还是采纳了崔淼的建议,下令军中上下,每过城池不得扰民,更不得借机生事。久而久之,燕军的声誉越来越好,尤其在百姓中的口碑,甚至有城中百姓自发捐献粮食,慰劳燕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朱棣才是真龙天子。朱棣知晓此事,不禁感慨万千,大赞崔淼是他的福臣良将。要说朱棣心中最大的隐忧是什么,那便是造反的名声,虽然自己说的好听,起兵靖难是要捉拿朝中奸佞,实则就是他想要那把龙椅,谋朝篡位的名声好说不好听,谁不想自己是真龙天子,没想到如今只是约束自己手下,便有这样的效果,当真是再好不过!

  耿炳文接连战败,三十万大军抵不过朱棣十万燕军,让朱允炆心生惶恐,终于认识到他皇叔的可怕。他召集众臣商议对策,接连三天朝会,文武群臣吵得不可开交。文臣认为耿炳文大败,定是他私交朱棣,应收回兵权,捉拿回京。武将则认为耿炳文是先皇受命的老将,不可能投靠朱棣,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需派人增援,定能剿灭燕军。

  徐增寿最近几日常常与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勾肩搭背,就是合欢阁也去了几次,言语间变着花样的夸赞李景隆,言道:“曹公如此大才,不能征战沙场实在可惜。徐某曾耳闻朝中有人诟病曹公,言曹公有负其父大才。现下战事吃紧,应让那些宵小之辈看看曹公之大才。”

  李景隆被徐增寿忽悠的晕头转向,询问徐增寿怎样才能得偿所愿,徐增寿在酒桌之上写了个‘黄’字。李景隆瞬间会意,之后便时常出入翰林学士黄子澄的府上。于是,朱允炆的猪队友再次发挥作用,在朱允炆面前力荐李景隆,齐泰极力反对,难不住朱允炆的脑袋再次犯抽。

  ※※※※※※※※※※※※※※※※※※※※

  文中史实皆参考明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