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之嫡长子 > 清穿之嫡长子 第76节

清穿之嫡长子 清穿之嫡长子 第76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4:00:34 来源:免费小说

  康熙都没怎么召见他,除了头一天喊他过去时叮嘱了两句,无外乎是吃好睡好住好,然后就将他丢一边了,压根就没怎么理睬他,更别提他原先想的那些阴谋过招,这样一来弘晖就越发觉得住在宫里头实在是空乏无聊。

  因为年岁不小,他除了每日打着请安的名义往德妃的永和宫跑几趟外,就哪里也不能去,时间久了,他感觉自己都要生了怨艾惆怅心思了,幸好这时与宫里的小太监宫女们都处得熟稔起来,他手头还算松乏,平时给底下的人打赏不少,那些小太监小宫女们乐得过来和他说说话。

  弘晖待在毓庆宫里听不到外头的事情,但是他们这些身份低微的人却有渠道知道宫墙外面的热闹,甚至京中发生的时兴事情都瞒不过他们的耳朵,如今和弘晖处熟了,也敢和他一起叨叨外头的事情。

  而直到这时,弘晖才晓得那讲学团两帮人后来发生的事。那少年团队带着小厮推着板车找到汉族大家府上,那些汉族老爷们虽然觉得这些儿郎们简直就是地痞无赖,但是等见到那些板车上女子们被折成扭曲畸形的脚时,也是被吓了一跳,险些连面上的威严都快要端不住了。

  但是有那么多看热闹的人在,不管这些汉族员外老爷们心里有多惊慌,此时还是尽力给稳住了,严词喝斥了这些儿郎们的胡闹行为,再次令家丁们严守住家中的门槛,不许讲学团的人进去。

  而这一回他们虽然守住了家门,但心里却并没有好受多少,那日被这群富家少爷们闹了好久,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不少人都是头回见到汉家女子金莲里面的小脚原来是长这副模样,也算是开了眼。

  就连汉族老爷们自身也被惊得不轻,等好不容易将这些行事荒唐的少年团给送走后,他们坐下就要沉思,大户人家给女子裹脚已经是数百年的习俗了,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而且还引以为荣,只有金贵的女孩子才能裹脚呢。

  他们先前不是不清楚裹了脚的女孩子比不上大脚丫头走路利索,可那又怎样呢,反正他们都是大户人家,家中的小姐夫人都是有丫鬟伺候的,平时也不需要做活,小脚走得慢就更显得斯文贵气了。甚至在江南那一带还有不少富人家都给家中小姐建起了阁楼,寻常时候都不让小姐们出阁。

  可如今在见到女孩子的小脚究竟长什么样后,他们还真做不到摸着良心说裹小脚是好事。

  讲学团的几个少年本是一番胡闹,众人一开始都没当回事,但是在看到那些女孩子的小脚后,不少人都深思起来,也并非是所有人都那么无智,只是他们以前从未将目光放在女孩子身上过,他们潜意识里便觉得女孩子裹脚是件好事,从未想过有什么不对。

  但是经过这么一闹,不少大儒、文人都有所耳闻,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家境优渥,家里的夫人和女儿也都是裹着脚的,当下心里便生了好奇。虽然外头传得风言风语,但是他们却没有亲眼所见,甚至远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就更不得见到这样闹剧,但是他们自己家中夫人却是可以见到的。

  但是面对自家夫君这样的要求,基本上所有的夫人都是羞恼拒绝,她们很清楚自己的脚是什么模样,穿上精美修鞋固然好看,可是平时睡觉休憩时,都是在脚上套着绣袜,绣袜下面还裹着长长的裹脚布,等闲都不会拆开。夫人们拒绝这样的要求,是担心她们夫君见到后心里嫌恶,影响到日后两人的感情,故而才藏着掖着。

  而大儒文人们心里生了好奇,终究还是不少人都“有幸”亲眼目睹一次,最后都不由沉默。

  若非是有特殊嗜好之人,都很难对这样的脚生出喜爱之情来,而好好的女孩子却要遭受那样苦楚,却弄成这样德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大儒文人们对裹脚之事心生微词,却仍有诸多顾虑,但是那些寻常走卒贩夫可就没这样的烦恼,这裹脚之事同样在民间闹开,他们这样平常百姓,以前只觉得裹脚是富贵人家的体面,如今晓得那些姑娘家的脚趾居然都被掰断了,他们就更不理解了,这些富贵人家都不疼女儿的吗,这得多疼啊。

  民间对这事议论纷纷,那些高门大户想要当作没听见都难,心里也添了怨气,也不知是冲着谁去的,该怪裹脚这事呢,还是该怨讲学团那几个生事的家伙,好端端闹出这样一出,让他们竟成了街头的笑柄了。但是在他们恼怒的时候,也有人反思起来,觉得应该废去这裹脚之事。

  尤其是那些疼爱女儿的父亲,本就看着自家闺女被缠脚哭闹不止,他们以前觉得即便是脚大生得丑些也没什么,如今在看到小脚到底是长什么模样后,就更加觉得不该给女儿裹脚了。

  既然圣人都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应当好生爱惜,那为何还要这样对待女孩子呢?

  但也有不少人严词反对,为此甚至还开了文坛辩论,弘晖听着小太监和小宫女生灵活现地给他模仿着那些读书人是如何辩论的,原先脸上还挂着笑的,在听到有个读书人说起“女子当三从四德,裹脚是因为女子当贞静柔顺……”时,没忍住冷呵一声。

  小太监见雍王世子脸色不好,顿时不敢吱声了,弘晖见着原本还嬉皮笑脸的几人瞬间怯生生望着自己,这才收敛几分,“你继续说,我又不是对你生气。”

  对着小太监确实没什么好生气的,他恼怒的是说出这样话的读书人,他最讨厌的便是开口就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人,尤其是那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睥睨着女性,哪怕同为男性,他对这样的男人也是打心眼瞧不起,这种人仿佛只有将女人踩在脚底才能显出自己了不起,实际上是无能目光短浅还心胸狭隘,既看不到历史上有那么多出众的女性,丝毫不比男子差,同样能干出一番风风火火的大事,也见不得女子在外面大放异彩而将他们给比对下去,所以就想着将女子拘束在阁楼里,成为自己的附属品。

  想到这里,弘晖就心痛不已,若论其学习能力来,女孩子可是比男生细致不少,如今他手头培养出为数不多的人才中,有不少都是女孩子,但是还是太少了,若是能让更多的女孩子走出大门,他肯定能揽到更多的人才啊。

  面对如今高端人手不够用的情况,弘晖是恨不得将一个人当十个人在用,而见到那种一心想要将女子关在家中的男人,那就更是火气蹭蹭蹭往上冒,弘晖听小太监提起那些人还开文坛进行辩论,当即心里就有了想法。

  论其辩论,报纸才是好地方啊,既然那些男人们觉得女人该安分在家相夫教子,那他就让这些人好生瞧瞧历史上有多少伟大女性,不管是为官为将,还是当皇做宰,能力丝毫不输男子半分,而这些只知道将贬低女性的男子如今又干出了什么丰功伟绩呢?

  小太监们相视一眼,他们虽然猜不到如今弘晖心中所想,但都能看出弘晖阿哥如今心情不太妙,机智的决定还是先换个话题,讲学团那边出了那帮少年儿郎外,不是还有不少中年文士们,那些人听说用弘晖阿哥给的园子开起了学校,如今还十分顺畅。

  其实当下还真没多少人家重视女儿家读书的事情,又不能为官做宰的,将来出嫁也只是相夫教子,对多数人而言,与其让女儿多读书,那还不如让她们学好管家女工等事宜呢,好歹将来能派上用场,所以那些中年文士们一开始招生时十分不顺,但是在拿到弘晖阿哥给的那个园子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如今弘晖在京中的地位还是颇受欢迎,虽然那些朝臣文武百官们对雍亲王父子二人颇有微词,但是对京中多数人而言,能攀上雍王府的弘晖世子,那便是天大的好事,不管是权势还是富贵,这雍王府都在京中屈指可数。

  而中年文士们虽然只是拿出了弘晖给的园子,这在那些人眼里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若不是阿哥看重这些人,又怎么会特地赏下一个园子呢,可见是在阿哥跟前有些牌面的人,所以得知他们是想收女学生,还是有不少人肯将女儿送去。

  他们送女儿去读书,并非是真的指望自家孩子能读出什么名堂拉,而是想着能借此和雍王府攀上一点关系,那就很值得了,至于攀不上的话也不打紧,反正只是一个姑娘家嘛,没有多大损失。

  这样的想法居多数,而在弘晖被康熙召进宫,而且还是在毓庆宫住下后,众人对中年文士们开的学校那就更加热忱,更是纷纷找上门想将女儿送到那个学校里去,原本就对这些人心怀不满的中年文士们此刻反而端起来,对于这些主动送上来的学生并没有一概收下,反而挑挑拣拣起来,那些明显心思不纯,甚至过于愚钝不可教化的,直接就被拒之门外,而那些被收进门的也不能保证就一定高枕无忧了,中年文士决定要借鉴弘晖阿哥先前开办的那些学校经验,将严格的校规校纪制定起来。

  听到这里,弘晖脸上才露出一些高兴来,那几个中年文士还真令他颇为意外,原本这些人都是胤祉推荐来的,弘晖一开始也没对多这些人抱有多大的期望,只当是凑人数先送到海外摸摸情况的,如今看来倒成了不小的惊喜,这几个文士也不是完全不可改造的,如今倒也勉强能派上用途了。

  弘晖不可能凡事都亲自来做,他有太多的想法想要去实施,但是手底下的人手却永远是不够用,对于那些想要上门投靠的人,他并非是一味排斥,若是当真有能力而且还能为他所用的,弘晖是可以接受的,可惜适合的人也不是很多。

  对于这些中年文士,虽然才能平庸了些,但是既然他们肯学而且还花了心力去学习钻研,知道跟着他的模板来揍,弘晖还是很看好他们的,就算不能大用,但有这样的人摆在那里,也好让旁的聪明的人知道该如何选择,总归是发挥了作用的。

  弘晖心情好了起来,继续漫不经意地问起了外面的情况,他如今是真的对外面情形不太了解,毕竟四爷是让他老老实实在康熙跟前待着,压根没给他安排什么线人,而他自己就更没有这方面的人手了。但是可以料想到,如今外头肯定是没什么大事发生,若不然这宫里头多多少少都能听到一些风声。

  小太监们虽然是尽挑些热闹的事讲给弘晖听,看似都不相干的,但是弘晖还是从中理出了不少东西,譬如如今他住进毓庆宫之事,已经让京城里众人心思浮动,纷纷猜测着皇上此举的用意。

  对于京中朝臣而言,皇上若是当真选了雍亲王为下任储君,其实也算不得惊奇的事情,毕竟论其能力和资历来,雍亲王都比较靠前,而且这些年皇上对其也颇为器重,朝中不少事情都是交由他去处理,都做得井井有条,所以这些年其实有不少实干派官员心里也是属意雍亲王的,只是这些人向来不怎么发声,更不会牵扯到夺嫡站队当中。

  而对于更多的朝臣来说,他们心底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和期望的,希望皇上最终定下的储君并非是雍亲王,而死诚亲王,毕竟比起在一位铁面无私御下极严的君主手底下做事,他们当然更想要的是仁慈宽厚些的,虽然看不出这诚亲王是否仁慈宽厚,但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要比雍亲王好上许多的。

  而且他们心里的这种野望也并非是完全不可能,在胤褆与胤礽都已被贬为庶人的情况下,如今可是胤祉居长,而胤祉擅文,在士林当中一向有着贤明的好名声,这样一看似乎反而比雍亲王更合适才对。

  但如今康熙下旨让弘晖搬进毓庆宫的这一举,让他们不得不承认,也许皇上是更属意雍亲王的,毕竟毓庆宫的地位实在是太独特了,如今却让弘晖阿哥住了进去,此举意义非凡。

  有许多原先摇摆不定的朝臣如今都沉寂下来,显然是逐渐默认了这个事实,但也同样有不少人仍然不甘心,毕竟皇上还没下明旨立储,那将来究竟如何就还不是定数,若是搏一把未必没有可能。

  弘晖听了半晌,差不多已经将京城眼下的形势摸清,整体上而言,现在的局势是对他阿玛有利的,不少人已经在心底承认了他阿玛为储君,若是将来他阿玛登位,议论的声音应该不会再像原本轨迹上的那么多了吧?

  但此时还不是放松的时候,越是到了最后的关头,越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康熙跟前,谁知道这老爷子会不会突然就看他们不顺眼了呢。

  弘晖心里正念叨着康熙,没想到就立马有人过来传召他,说是皇上如今召见他过去用膳。

  弘晖本来就是以尽孝心的名义住进毓庆宫,可如今这还是头一回被传去陪康熙用膳,立马打起精神来,他不清楚康熙这次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另有所图,但总归是要小心应付的。

  其实此刻时辰还不算晚,弘晖跟在领路的小太监身后,见到天际日头还早呢,但眼下却是用晚膳,不过也算不得奇怪,等到天黑各处都是门禁,宫人也不能四处乱晃,所以宫里的晚膳时辰都比较早,反正各宫都有点心,真到了夜间也不会饿着。

  他走在路上还想了许多,揣测着康熙待会儿要与他说些什么,没想到等到了养心殿时,却见康熙一脸闲适,身上穿的也只是一件常服,平日里的威严都敛去,瞧着与寻常人家的老翁也没甚太大区别,有些发白的发须显得慈眉善目,见他终于过来了还动作熟稔地招招手,示意他坐近些。

  “快来看看,这些照明物瞧着如何?”

  弘晖乖巧地坐了过去,凳子离康熙很近,他还能闻到对方身上传来的隐隐龙涎香的气息,他敛住心神,眼睛看向康熙口中所指之物,目光不由微愣。

  怪不得他进殿时就觉得今日屋里的光线似乎格外好,瞧着比以往光亮不少,原来这殿里摆了不少灯具,虽然收拾得很好看,但是弘晖还是看到了线路,应该就是他先前弄出来的电灯,可如今瞧着却不再是他刚拿出来时简陋粗糙模样,康熙竟让人用玉器做出了灯盏,其间还镶嵌着彩色琉璃,他仔细一看,灯光照射下,这灯具流光溢彩,哪里还看得出半分先前粗陋模样。

  弘晖脸色有些古怪,康熙找他过来,总不能就是为了炫耀这漂亮灯盏的吧?

  第104章 日常一章

  紫禁城里不缺能工巧匠, 尤其是康熙亲自下令吩咐的事情,就更是办得妥妥帖帖。

  那被呈现上的灯具芯子不过是弘晖应急粗糙赶制出来的,但是罩在外面的装饰物却极尽精致奢华, 如今放在这乾清宫里, 不仅与这华贵的寝宫相得益彰, 还让隆威庄重的帷帐都被照得明黄光亮起来。

  康熙惬意坐在凉床上,他用欣赏的眼神打量着内务府呈上来的东西,眼神却格外冷静。

  弘晖在康熙面前没有耍小聪明,老老实实将眼前灯具打量一遍, 然后不明所以地看向康熙。

  “朕还从未见过这般耀眼的照明之物……”康熙发出一声喟叹, 这灯盯久了眼睛有些酸痛,他转过头来看向弘晖, “灯台越亮,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很多东西……你看, 便是这般耀眼的灯台下, 也是有阴影所在的。”康熙对着弘晖伸出手指,他所指的地方却是灯具的最底下, 果真是有一个黑团。

  这灯具是呈放在案台上的,又被配置了一个精心打造的壳子, 在光影照不到的地方肯定会出现阴影啊, 弘晖盯着那一小团黑影,心里却警觉起来, 康熙对着他说这番话, 定不是真的就为了讨论灯下黑影。

  灯下黑影?弘晖一愣, 突然想起一个词,灯下黑。

  灯具这么明亮,却照不了自己身下, 人们经常会忽视掉那些发展在自己身边的问题,弘晖的眼神若有所思起来,康熙见自己不过稍微一点拨,弘晖就陷入思忖当中,脸色缓和几分,心里也多了几分宽慰。

  老四的能力他自然都是看在眼里,但是康熙却并不喜欢这个儿子的脾气,他记得当年老四年岁还小时曾被自己说过“喜怒不定”,虽然这些年老四看着沉稳许多,但康熙心里很清楚,一个人的本性是很难改的。

  胤禛这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脾性其实根本不适合当一个君王,为君者不该以自己的喜好来定事,帝王之术在于权衡,从前朝到后宫牵涉各方利益,而老四偏又急躁性烈,眼里还容不得沙子,这样的人其实更适合当一个贤王能臣辅佐上位者。

  但是如今的形势,若老四不为储君,只怕也很难有人再容得下他们父子了吧。

  弘晖恭敬地对着康熙,“还望皇玛法指点。”

  康熙心里做了决定,此刻脸色淡淡却看不出丝毫,“咱们爷孙二人还需用‘指点’二字?不过找你来说说话罢了……”

  弘晖只好做出小辈陪聊模样来,乖巧坐在一旁听康熙讲话,“之前弘时生事,虽是被人诓了去,但你阿玛也有责在身,他好歹也是皇室阿哥,平日里却与那些宗亲不怎么往来,若不然也不至于连个提点弘时的人都没有……”

  弘晖心里很清楚,他阿玛平时避着那帮宗室,一方面是真的不喜宗室贵亲的做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让康熙猜忌,但是如今听康熙的意思,倒像是想要他阿玛与宗室亲近起来?

  弘晖有些不确定地抬眼,正好对上了康熙的目光,康熙见他是领悟到了自己的意思,才点了点头。

  “朕与已故的老裕亲王自幼一起长大,情分非比寻常,自朕登基后,福全待朕毕恭毕敬,办事尽心竭力……”眼看康熙又要陷入到对已故裕亲王福全的追忆当中,弘晖却只能老实乖巧地坐听,心思却飘散开来。

  康熙这些年年岁愈大就愈是厚待宠信宗室子弟,虽然对着自己的儿子们各种苛刻严厉,但是对于那些老宗亲们康熙却格外大方,弘晖思量着,看来康熙的态度与当年的裕亲王福全也有很大关系。

  康熙登基的时候年龄轻,朝中政权又被几个辅佐大臣把持,若不是孝庄和宗室尽心竭力为他铺路,康熙一路走来只会更辛苦,而如今他年岁大了,就更加追忆过去的那些老人,连带着对宗室都态度好很多。可他阿玛不是这样啊,弘晖听了半晌,发现康熙口里的那几个宗亲都不是他阿玛这一派的,平日还没少给他阿玛挖坑。

  以四爷那记仇的性格,想要让他日后厚待这些人只怕是不大可能了,弘晖却没将这些话说出口,而是在心底默默吐槽着康熙的异想天开,如今康熙的好几个儿子都因夺嫡而关系僵化,他不想着自己百年之后儿子们会不会自相残杀,倒是惦记起宗室日后的待遇如何。

  好在康熙此刻压根不知道弘晖心里的吐槽,他将人喊过来也不过是为了敲打一番,比起胤禛的脾性来,康熙觉得有些事情还是叮嘱给弘晖更有效果,等话说得差不多了,他忽然看向梁九功,“先前让你找几个妥当体贴的,可安排好了?”

  梁九功恭敬地垂下头去,“皇上放心,都安排妥当了,就等您传唤呢。”

  弘晖一头雾水看着他们二人,不知康熙口里说的究竟是何人,不想康熙刚好此时转过头来,对着他道,“刚好你今日在此,那就将那几人都领回去吧……”

  康熙颇为嫌弃地看了弘晖一眼,“听闻你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好歹也是王府世子,如今朕让梁九功给你寻摸了几个好的……”

  他话还没说,弘晖就见到几个长相俏丽的宫女鱼贯而入,此刻还含羞带怯望着自己,顿时头都大了,着急看向康熙,“皇玛法,孙儿身边带了一个内侍,伺候的人已经够了……”

  康熙却不赞同地摇摇头,他早就让人打探过了,弘晖后院里居然连个格格都没有,如今瓜尔佳氏还在月子里,这怎么行呢,其实康熙不仅仅是为了“体贴”孙儿,也是怕弘晖年轻气盛没忍住在宫里闹出丑闻来,毕竟还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宫里女子有多是妙龄俏丽,所以就打算亲自赏赐几个宫女下去,也算有了名分。

  弘晖不知道康熙难得对他散发出一些慈爱心思,此时看着这些年轻宫女只觉得心头压力太大,就快要将这些赏赐下来的女人当成浑水猛兽了,但看着康熙一脸不容拒绝的模样,他就只能将这些人给领回去。

  等回到毓庆宫时,宫人们就见弘晖一脸心情沉重,还当是皇上责罚了世子,可等看到弘晖身后站着的几个宫女时,很快就清楚了这几个宫女的来路,心下松一口气。

  众人得知这是皇上赏赐下来的宫女,毓庆宫里对她们几人都态度恭敬起来,心里已经将这几个宫女当作是日后的主子了,就连这几个宫女自己心里也同样是这般想的,只可惜她们等了好些日子,却也不见弘晖过去瞧瞧她们,顿时坐不住了。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一个身子微丰、身形高挑的宫女,她也是这几人当中长相最出挑的,被弘晖冷落这么长时间后她都一直忍着,直到这两日宫里传了消息来,皇上竟下旨让雍王府的世子妃瓜尔佳氏也进宫来,说是让其陪同弘晖世子。

  这下几个宫女哪里还坐得住,当时她们被梁公公选中时不知心里有多欢喜,如今这宫里谁不知道弘晖阿哥日后的前程,她们若是能跟了弘晖阿哥,那就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将来说不准还能当上宫妃呢。可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她们都没能将弘晖世子拿下,等世子妃进宫了,那还有她们站脚的地吗?

  弘晖在毓庆宫住了一段时间后,在经过一开始的无所事事、不得出宫、行事不自由后,竟也逐渐习惯起来,他不仅在自己住的地方收拾出一个书房来天天练书法,甚至还跑去跟康熙讨了批准往文渊阁那边取了古籍来看,不想才清净几日,康熙赏赐下来的几个宫女又开始折腾了。

  弘晖坐在临时书房里面无表情听着外头求见声,僵持了好一会儿发现对方并没有放弃的打算,烦躁揉了一下头发,看向旁边憋笑的小内侍,“去外面看看,她这次又找了什么由头?”

  小太监低头应了声就跑出去,弘晖继续翻看着手头的书,努力将外面的声音屏蔽掉,很快小太监就拎了一个食盒回来,然后献宝般拎到弘晖面前。

  弘晖连打开看一下的兴趣都没有,直接让小太监拎下去与其他几个宫女太监分了,心里却盼着瓜尔佳氏能早点进宫来,到时候这几个宫女也能消停些。

  然后在弘晖等到瓜尔佳氏进宫前,居然率先收到了胤祯寄给他的一封信。

  先前胤祯从西伯利亚凯旋而归后,在京中风光了一阵子就耐不住,后来经过胤禛的点拨后很快就心想事成地拎着包袱出京去了,继续去北边守着西伯利亚那一带,但是寄往京城的书信却从未断过。

  因为京城的列车直通北边,胤祯的书信差不多是隔三差五的就送来,一开始德妃还口里念着舍不得,等书信多了起来,如今倒已经习惯了。原先胤祯在京中时也已经开府,不见得就能每日进宫给她请安,如今虽然也不能日日见到,但是却有书信寄来,倒是比先前还要亲热不少。

  而弘晖这里也能时常收到胤祯寄来的书信,但是这一回却不一样,弘晖没想到胤祯居然还给自己折腾出了一个爵位,而且还不是康熙封赏的。

  胤祯先前在京师待得憋屈难受,但是等到了北边的西伯利亚却是天高任鸟飞,在那一块就找不到比他身份更贵重的,自然不会有人给他脸色看,而胤祯却不是能坐得住的,如今西伯利亚也没什么战可打,胤祯整日闲得无聊就要往沙俄那边跑几趟。

  沙俄那边看着这个动不动就跑来串门的家伙,心里是憋了一肚子气,可面上却还要恭恭敬敬受着,甚至还要拿出外交礼仪来接待,次数多了,彼得皇帝觉得这么下去也不是事,干脆直接找到胤祯那里去。

  既然他是闲得无聊,那不如一起搞点事情来干。

  第105章 日常一章

  胤祯在西伯利亚待了数年时间, 对沙俄的这个彼得皇帝也有几分了解了,他听人讲了不少关于这个皇帝的人生经历,虽然看不上沙俄皇室的各种不讲究, 但是对这位经历传奇丰富的皇帝还是挺有兴趣的, 故而在彼得抛出橄榄枝时, 他并没有直接拒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