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水浒终结者 > 第3章 训练备战

水浒终结者 第3章 训练备战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6:19:43 来源:书海阁

“立正,齐步走,一二一,左右左……”

随着潘文得口令,三百士卒举着狼筅,缓缓前进。

每个士兵,都是平头短发,左脚光着,右脚有鞋。

左右不分,只能光着一只脚,好在效果不错,大部分人都已经记住了左右。

士兵跨步向前,其徐如林,整齐划一。

短短半个月,能取得如此成果,方天定也比较满意。

突然,方天定喝道:“停!”

一声令下,所有人保持动作,停顿在原地。

一排鞋子中,一只光脚特别明显。

方天定喝道:“张二狗,出列!”

“是!”张二狗有些心虚。

方天定又喝道:“潘文得,你来监督,原地踏步一千次,务必纠正其左右不分。”

“是!”潘文得恨铁不成钢地看了眼张二狗。

这家伙,身强力壮,胆子又大,的确是个好兵,可是这左右不分的毛病,真的让人头疼。

方天定不再多管,走到其他地方,检查训练情况。

以每个月支家属粮两石,钱三贯为代价,招募精壮士卒三千。

一千五为枪手,用狼筅,结阵而战;一千为刀兵,用团牌、朴刀,护卫枪手弩手;五百为弩手,在庞万春的指挥下,操作扭力弩。

方天定窝在山里训练士卒,方杰、方貌各自带人铲除害民大户,以获取钱粮供应山内。

因为不滥杀,不扰民,方腊义军名声大噪,前来投奔的好汉络绎不绝。

最出名的,莫过于庞万春。

昱岭关上,箭射史进,又指挥部下一举射杀了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五个好汉,接着又射杀了欧鹏,端得不负小养由基之名。

听到庞万春前来,方天定鞋都没穿就迎了出去,着实演了一出忘履相迎的典故。

方天定如此敬爱,庞万春也是死心塌地,先后唤来了计稷、雷烱。

如此出色的远程指挥官,方天定当然要赋予重任,令其训练远程部队。

只是义军贫弱,仅有猎弓百余,难堪大用,因此,方天定指导工匠打制出了扭力弩。

主梁置于支架之上,其前端两侧装有两具扭力弹簧组,每个弹簧组带动一只弩臂,弩臂末端连接弓弦,弓弦投射硬木矛。

清溪产漆器,有的是好木匠,各部件制造起来并不费力,只是皮绳、筋腱、马鬃难寻。

方天定因陋就简,剃了头发,夹杂着蚕丝,以为扭力弹簧,实验证明,此举完全可行。

因此,全军短发,有人戏称为和尚兵。

看到方天定走近,庞万春连忙迎了过来。

方天定道:“训练如何?”

庞万春回道:“甚好!扭力弩轻便,操作简单,端得厉害。”

“已经制作了多少?”

“二百余,二人一台弩,或可扩建。”

方天定沉吟片刻,唤过叶贵道道:“通知下去,再招兵五百,扩充弩箭部队。”

庞万春大喜,连忙行礼。

手下多固然欣喜,兄长信重,更当剖心沥肝报答。

士卒两人一组,抬着扭力弩狂奔一阵后,固定在地,拉住杠杆,放置木矛。

咻~一百五十余丈外的肥猪被扎成了刺猬。

威力和准度都很不错,不好说胜过床弩,但是扭力弩价格便宜,易于生产运输和操作,却是远胜于床弩。

若是配上火药包,也可以当火炮用。

只是土法熬硝的任务刚布置下去,还没有火药。

看了一阵,方天定又来到刀兵这边。

只听得李韶呼喝道:“上步斜上架刀、上步横抹刀。

各位出生赤贫,圣公怜悯,收留尔等,方家大郎又传授如此玄妙刀法,须得用心习练,早早掌握,以为战场活命的手段。

都有,上步转身横扫刀!”

闻言,方天定不禁颌首,能够对士卒辅以思想教育,哪怕是初级的洗脑教育,很不错。

天气颇冷,大家却汗流浃背,可见热情,见无问题,方天定也不打扰,转向工匠区。

工匠区负责人是蒲文英,这个未来的司天太监,武艺全无,数学却很不错,用来主持工业生产倒也合适。

陪着方天定到处看,蒲文英介绍道:“因为花石纲的逼迫,又逢天灾,破产工匠为数不少,目前各类工匠两千余……”

这么多工匠,方天定自然不会把这些人推上战场,作为炮灰使用。

铁匠炼铁,打制兵器;木匠制造扭力弩;烧石灰的烧制水泥、玻璃;裁缝缝制号衣旗帜。

“土高炉和坩埚炒钢已经应用,炼得好铁,只是铁矿不足,水泥和玻璃还在研究中。”

方天定颌首,道:“工匠还是太少,且去营地里,挑选些少年充实进来。”

蒲文英一愣,道:“这些少年如何肯来?就算来了,也只是徒费钱粮罢了。”

方天定道:“钱粮无妨,招来后,跟着学习手艺的同时,进行扫盲,我写给你的几本格物书,尽皆传授下去。”

现在的工匠,手艺都有,创造力也还行,再想突破,却无可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方天定自然不愿意看着大把的科学知识无人实现,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说不得,就能出一个瓦特、爱迪生那样的人物。

当然,这样的心思不必细说,蒲文英只要执行,完成。

“等等。”拉住蒲文英,方天定说道:“你可知道谶纬?”

如何不知道?这可是老本行!蒲文英吧啦吧啦给方天定说了一通。

“说的太深奥了。”方天定粗暴地打断了蒲文英的长篇大论。

深奥的东西,只能骗骗聪明人,骗老百姓是不行的。

因为老百姓听不懂啊!

不要以为唐宋的诗词很昌盛,就人人识字,不存在的。

想想梁山好汉里,鲁智深和李逵见热闹,跑去看缉捕自己的文书,差点闹出大笑话来。

为甚?因为两人不识字啊。

李逵这个莽汉也就罢了,鲁智深可是提辖,妥妥的中层军官,他都不识字,还指望识字率有多高?

“所以,你要这样这样……”方天定安排道。

蒲文英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连连点头。

铛铛铛~午间开饭的铜锣敲响。

“大郎,莫不如一起用餐?”蒲文英笑道。

方天定自无不可。

一双筷子,一个小木盆,就是大家的餐具。

工匠的伙食,按照每人每天三斤米、一两油,一钱盐支取,这样的伙食,勉强能够吃饱。

没办法,因为油水缺乏,个个都是大肚汉,白米饭不是一般的能吃。

工匠每天还有一百文或者五斤米的工钱,以供养家属亲眷。

方天定也不讲究,盛了饭菜,就开始扒拉起来。

期间,免不了和工匠们拉拉家常,收揽一波人心。

蒲文英蹲在方天定旁边,说道:“大郎,这饭菜却是不如军队了。”

白米饭,野菜豆腐和鱼熬的汤,的确不怎么样。

方天定笑道:“没办法,关键时刻,必须紧着军队来,等到胜利了,保证大家每天吃的都和军队一样。”

军队伙食,每人每天半斤肉,一斤鱼,米饭管够,另外每天补助二百文钱或者十斤米。

比过年吃的还好!所以士卒们士气高涨,训练刻苦,自己能够吃饱,家属又不会挨饿,惜甚么力气?

听到方天定许愿,一个老年工匠问道:“哦,大郎,真的有那么一天么?”

“当然!”方天定停下筷子,说道:“占了天下,苛捐杂税都给免了,田租不过三成,只要大家勤快,何愁没有肉吃?”

众人皆默然,三两下扒完饭,各自上工去了。

吃苦耐劳,一直流淌在华夏诸民的基因里,但凡压迫宽松些,大家也能想办法吃饱饭。

可惜,老天爷不愿意,皇帝又不让,逼得大家进了山。

听了方天定的愿景,众人都是盼望。

提不了刀,上不了阵,就多出些力气,不求天天吃肉,只求温饱无虞。

愿望就是如此简单。

众人以行动表明态度,方天定也暗暗发誓,绝对要让大家天天吃肉,争取让大家吃出三高。

吃了午饭,士卒训练继续,方天定开始磨练自己的武艺和骑术。

方家家传的戟法,威力非凡,身处反贼阵营,方天定当然要有自保之力。

挥汗如雨中,一群六七岁的孩子跑了过来,纷纷嚷道:“方家哥哥,我们也要学武,好上阵杀敌。”

个个衣衫褴褛,大冬天的,都没有穿鞋,甚至还有男童只穿了半截裤子。

实在是穷,哪怕缴获了如此多钱粮,也不能保证人人温饱,特别是军队占据了大半资源后,流民们每天只有六碗稠粥果腹。

饿不死,距离吃饱也还远,哪怕能通过工作换取一些粮食,也是杯水车薪。

人多粮少,方天定也是无计可施。

“哎~”叹了口气,方天定叫道:“叶贵!”

叶贵应声而至。

宋江征方腊时,叶贵去扬州联系内应,被张顺发觉,一刀剁进水里,一句台词都没有,妥妥的龙套。

文不成武不就,叶贵只能给方天定当个跑腿的。

方天定吩咐道:“去,召集营地里所有十岁以下的孩童,教他们识字算数,每天管两顿饭。”

看到叶贵杵着不动,方天定喝道:“去啊,愣着干嘛?”

叶贵苦着脸,说道:“大郎,粮食本就不够,这样一来就更紧张了,怕是支持不到半个月,冯掌柜不会同意的。”

冯喜是方腊称帝后的引进使,路人甲一个,现在掌管着钱粮支出,扣扣搜搜的,人称冯掌柜。

听到没粮,方天定也是头疼。

因为仁义广播,半个月涌来七八万人,个个拖家带口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

不过,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方天定喝道:“告诉冯喜,就说是我的命令,我爹那,我自去解释。”

叶贵苦着脸离开了。

方天定看着如火如荼训练的士卒,默默盘算道:“半个月,差不多也该出山了。”

晚上,军队回营,工匠收工,流民回窝,方天定也歇不了。

各级军官齐聚一堂,听方天定上课。

除了基础的识字算数,还有简编的战争论、纪效新书、三十六计等书籍,其间免不了思想教育。

众人歇息,方天定还要趁机写书。

脑海里的东西,总要落到纸面上才保险,免得忘记了。

幸好,穿越有福利,力大无穷,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这才能坚持下来。

喜欢水浒终结者请大家收藏:(wuxia.one)水浒终结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