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水浒终结者 > 第2章 收揽人心

水浒终结者 第2章 收揽人心

作者:江湖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6:19:43 来源:书海阁

天边出现一丝鱼肚白,财务也点算完毕。

秋收过后不久,大户都是粮多钱少,总计收获粮食四万石,银钱一万贯,金三千两,牲口百余,鸡鸭百余,其他杂物若干。

收获颇丰!

因为不知道收拢了多少人,方天定也不知道这些物资能够坚持多久。

但是,打大户这种事,肯定是要坚持的。

既可以为民除害,收揽民心,又可以获取钱粮,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来到打谷场,方腊叫来冯喜,道:“且去请乡亲们前来,审判方有常一家。”

“且慢。”方天定唤住冯喜,道:“我等起兵,为的是诛朱缅,废花石纲,劫富济贫。

目下我军势弱,百姓多不亲我,你去请人,必有不敢至者,实乃正常,你且由他,切勿侵扰。

日久见人心,我等只需严明军纪,不胡乱杀人,不放火、抢掠,辅以放粮济困,减免债务,分发土地,以后打上胜仗,民心自然依附。

唯如此,大事才可成!若是吓坏百姓,却与狗官何异?”

方腊略略思忖,道:“天定所言甚是,照此办理。”

“圣公英明。”冯喜转身,带人离开。

建议被采纳,方天定心中一喜,又道:“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军初起,须得严明纪律,以防以后大患。

我有建议,各位兄弟且听: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我待百姓如儿女,百姓自然奉我为父母,请父亲,各位叔伯兄弟细思。”

闻言,周遭各人脸色立刻难看起来。

此时,众人尽皆提着大包小包,怀里塞满银两铜钱呢。

若是听方天定的,岂不是要把收获全部交出去?

方腊也摇头,道:“约束太多,多有不便处,容后商议。”

方天定心中不愿,却也不能折了老爹的面子。

论私,他是儿子,论公,他是部下。

而且,起义初起,军队全靠方腊的威望维持,必须顾全方腊颜面。

只是,方天定却也坚定了确立领导权的心思,起码也要有军事领导权。

若是方天定有方腊的威望,直接强行颁布命令又如何?大家只能遵照执行,还能散伙跑路不成。

听到方腊否决了方天定的提议,众人长舒一口气,复又喜笑颜开,谈论着各自收获。

见此,方天定明白了方腊的无奈。

非是严明军纪不好,而是义军初起,本就胆战心惊,没有甜头,谁愿干这杀头的买卖?

幸好,也只是贪些浮财,并没有奸淫屠杀的发生。

这不是因为觉悟高,而是放不开。

大部分人还是有廉耻的,吃大户发个财没有问题,强暴妇女、屠村屠城,不是集体狂热,还真没有几个做的出来。

这也是以后严明军纪的基础。

记住这一筹,方天定默默盘算军事准备事宜。

造反路上,大小战必不可少,不等宋江前来,只是不久后,两浙路都监蔡遵会统军数千来伐,必须早做筹谋。

原来轨迹中,这次进攻会被义军轻易挫败,方腊因此声势大涨,豪取六州。

方天定却不能袖手旁观,他必须在与赵宋的第一战中,树立绝对的军事权威和军事领导权,为以后的计划奠定基础。

农民军的坏毛病太多,借鉴太平天国的历史,方天定不掌握主导权,义军迟早得崩盘。

严格的训练,深入的思想教育,再打上几仗,一只铁军就能出炉。

思虑间,只见冯喜气呼呼地走过来,道:“圣公,兄弟们叫破喉咙,只来了十余人,其余人不敢出来,莫不如兄弟们破门绑出来?”

方腊看了眼方天定,道:“天定早有预料,且这样吧。”

方天定舒了一口气,他就怕方腊脑袋发热,那可就没办法玩了。

“兄弟们,大家辛苦啦!乡亲们,让你们担惊受怕啦!”方腊挥挥手,继续道:“朝廷昏暗,视我等如猪狗,方有常贪婪无度,助纣为虐。

今日我等打破方有常家,杀了那畜生,擒获他家老小在此,大家有冤申冤,有仇报仇,我必为大家主持公道。”

一时冷场。

十多个出来的百姓,畏畏缩缩,低头不发一言。

只听一个大汉说道:“圣公,何须啰嗦?全杀了了事。”

方天定叹了口气,说道:“若是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杀戮,我等和朱缅、方有常等人有何区别?”

指着缩成一团孩子,方天定说道:“今日,我等杀了他,来日,是不是也杀别的孩童?杀来杀去,岂不是群起而攻之?到时候,我等后代又当如何?”

这汉子一时无言,只是说道:“左右不过孽种罢了,何必留情?”

看其他人认可的表情,方天定感觉头疼,思想建设真是烦躁,却不得不做。

方天定说道:“我且问你,他可有恶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三四岁的孩子能有什么恶行?众人自然是摇头的。

方天定继续说道:“即如此,我们杀了他,是不是滥杀无辜?出刀容易收刀难,乱杀无辜,我们还讲什么仁义,如何让百姓信服亲近?”

众皆无言。

方腊露出微妙的神色,沉思片刻后,说道:“天定所言,甚是有理,以后,我等绝不滥杀无辜。”

方腊是真的听进了方天定的意见,根据俘虏平日行为,一一宣布罪状,杀了十多个,带回去做苦役十多个,还有几个当场释放。

合情合理,挑不出半点毛病,由不得众人不服。

事实证明,不是活不下去,义军又没有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大家最多保持中立。

十来个百姓领了粮食,全部缩了回去,至于分发田亩,根本没人要。

方天定也不以为意,这种困境,只要有两场胜仗,自然迎刃而解。

公审结束,准备撤回,方天定转头看到几个人,各持火把,准备放火。

“站住!”方天定喝止几人,问道:“你等欲烧何处?”

“方有常家啊。”

回答的理所当然,方天定觉得心好累。

纵火大掠,贼性难改,想收拾军心,任重而道远啊。

方腊走过来,说道:“狗贼豪宅,留之何益?若是官兵来,又有住处,不若一把火烧了。”

方天定道:“爹,水火无情,若是殃及乡亲,岂非我等过错?且,烧了此处,官兵还能露宿不成?再则,许多粗重家什于我无用,乡亲们却可取用,总好过付之一炬。”

沉思片刻,方腊颌首,道:“言之有理。”

阻止了放火,方天定仍未释怀,默默盘算着怎么加强思想教育。

推拉着粮车,牵着猪牛羊驴,大家伙兴高采烈的往山里走去。

路上,方天定通过旁敲侧击,也弄清楚了大家伙的身份。

方家的有圣公方腊,堂弟方杰,叔叔方貌,堂爷爷方垕。

摩尼教骨干有潘文得,应明,家余庆、李韶、韩明、杜敬臣、鲁安、潘濬、程胜祖,刑政,冯喜,叶贵,蒲文英。

除了方杰,其他人并无出色战绩,甚至可以说是送人头的。

方天定心中升起了紧迫感。

若想对抗梁山好汉,石宝、邓元觉、王寅、庞万春这些猛将,必须尽早寻到。

只是毫无线索,无从着手,只能等他们自己出现。

思虑间,众人进了山,绵延山道七拐八绕甚是险要。

帮源洞附近丘陵上,零散着许多窝棚,见到方腊回来,无数人迎了出来。

最前面的,却是方天定的母亲邵氏,妹妹方百花,弟弟方亳。

问候寒暄后,方腊吩咐煮饭,大家尽皆饱餐一顿。

方天定也问了清楚,这里一共有三万人,尽为破产贫民,猬集在方腊周围,以求活命。

第二天,方天定找到方腊,说道:“爹,我们人多势众,然而却是乌合之众,如今有粮,正好捡点精壮,训练出一只强兵以备不患。”

方腊道:“本当如此,却有一个难处,兵甲全无,如何练兵?”

方天定道:“兵甲或可慢慢打制,练兵却宜早不宜迟,再则,编制藤甲,削竹为枪,亦可应急。”

方腊犹疑道:“竹枪可用?”

方天定笑道:“试试便知。”

方天定说的竹枪,当然不是孩童的玩具,而是狼筅。

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连四旁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寸,长二丈。

听说方天定要削竹为枪,众人都来看热闹。

潘文得调笑道:“天定,听说你要制造竹枪?”

众人都笑,竹子如何杀人?

方天定也不去管,选了老迈坚韧的毛竹,取了两丈长。

前端削尖,两旁留枝,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

看到半成品,众人还是笑。

方天定又仔细烘烤一遍,再入桐油浸泡,敷上毒药。

毒药?!没人敢笑了。

持着两丈长的狼筅,方天定笑着对潘文得说道:“兄长可愿与我一试?”

潘文得人称“游弈神”,未来会官拜润州统制官,有的是勇力,自然不惧,挺着朴刀走上前来。

只听方腊喝道:“胡闹,枝杈蔓延,又有毒药,若是受伤又如何?”

方天定接道:“父亲所言在理,重新取过就是。”

重新换了根毛竹,又给潘文得一个斗笠当做盾牌。

方天定站在潘文得面前,道:“我防守,只直刺,兄长尽可来攻。”

潘文得挺起朴刀,就像绕路而来。

方天定斜挎步,狼筅刺出,潘文得斗笠护身,朴刀砍出。

只见前端被砍落了一尺有余,方天定回步,持筅而立,面对潘文得。

潘文得被阻了阻,也没拉进距离,只能重新来过。

这样,两人纠缠一阵,狼筅只余一丈,潘文得却无计可施。

“且休!”潘文得跳出战圈,道:“大郎武艺高强,我攻不进去。”

方天定笑道:“此物若是前端加锥,便是鳞甲亦可破,结阵而战,官兵必不能挡。”

又叫了十余骨干,稍微培训后,排成一排。

竹长两丈,枝杈蔓延,整齐如墙。

方天定又道:“此乃战阵,谁人来破?”

众人面如土色,莫有敢言能抵挡者。

喜欢水浒终结者请大家收藏:(wuxia.one)水浒终结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