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个消息让柳大贵一种有些不安,孟祥举当了骑兵第四旅长英顺的营长,现在就驻扎在水师营,离呼兰不过十里路。这小子咋当了正规军呢?柳大贵总觉得不大明白。
不过,偶尔在街上遇到过两回,柳大贵发现这孟祥举斯文得很,见面总客客气气的,张口兄弟长闭口兄弟短的,搞得柳大贵有段时间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年来劫金凤儿的会不会不是孟祥举啊?
这张记每天前来松高粱苞米和拉酒的大车现在每天都有上百辆,可是大伙儿吃饭却成了问题。往常到了中午,大家就是拿着自己带来的干粮垫巴一下,现在车来车往的,尤其是冬天不好整,大家的饭得热,脸烧开水都供不上趟。于是,李六子跟苏燕儿金凤儿一商量就把原来伙计们吃饭的伙房改成了大车店。来店吃饭的,多是外地客,这个外地,也并不远,三姓,北团林,除此之外,多是周边各县过来的。他们多走官路,从由北门南河沿儿入城。
经南河沿儿到呼兰的,多是三匹马或者是四匹马的大车。黄维翰为官一任,把呼兰的街道修得笔直。尤其是大清早,木制车轮行驶在马路上上,“吱呀”有声,给呼兰城带来许多独特的风情。呼兰城里的土路,总有深深车辙,就是这些装着重货的大车的杰作。
周边各县到呼兰来,当然是送货物,货物的种类视季节而定,有豆油,有草纸,胡麻,鸡蛋,米,盐,蔬菜,到了秋季,大白菜、土豆也送过来。从巴彦山区过来的,还有木材。周围各县区送往呼兰的这些货,并不直接运进各个市场,而是在大车店打个尖,喝茶吃饭之间,顺带把生意做了。不是那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场交易,而是谈好价格,谈好店家,然后再由他们送进城。过来谈生意的,都是呼兰城内各大货栈的大伙计,这些人,被称为“外柜”。原来这些货行都在西门外沿江一带,经营的大多货物,都是由各地而来。远远看见有大车进城,各大货栈的“外柜”都会赶过去,就在那边看好货,谈好价,然后再送到自家的店里。外柜多为中年人,精明,和善,会讲话,三两句话就能把人弄得服服帖帖。看好货色,议好价格,外柜的就不管了,由车老板子们送到城里,或裕祥隆粮行,或古德升家具店,都有名得很,直接过去就行了。这边谈好的价格,那边不会变动。外柜的多是半上午抄着一双手过来,中午在这里等货,到半下午又回城里去了。中午自然在大车店吃饭,有时候几个外柜还会找个地儿耍上几把牌九。
所以,现在一到中午,张记伙房除了给伙计做完伙食饭,就又成了饭店了。饭店供应的菜,以大路菜为主,即便有新鲜菜,也是烧锅里伙计种的。菜的数量不少,山珍野味也是各个大车带来的。虽是饭店,但卖的方式也灵活多变,可以用钱,也可以用米换,甚至其它物品。一般客人都兑二升米的饭,如果再加点米,饭店就可以供应一些咸菜。但县区来送货的,都不吃饭店里的菜,耗自家口袋里粮食,多少有些心疼。他们吃的菜,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也是咸菜,装在葫芦里,只挑一小筷子,两大碗饭就下肚了。但是,有一样,酒是少不了的。李六子有个规矩,来店里的没人都送一两酒。这招儿可是有讲究的,这东北男人都能喝两盅,喝了一两那是不够的,整巴整巴就半斤下肚了。所以,这大车店每天都能卖上百八斤酒。而张记大车店来客就送酒的消息越传越远,这回头客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