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966章 进展

明末球长 第966章 进展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不过,全冠清作为几代奸臣标准培养出来的文人,想要笼络这么一个愣头青简直不要太简单。

  庄聚贤不但把自家在胶东如何有实力的话半真半假的吹嘘了一通,连如何通过关系到了帝都的细节也完全吐露,同时在全冠清不经意的吹嘘下,当真觉得全冠清是世界上最了解他的抱负的人。

  两人可谓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差一点拜把子,不过庄聚贤却是盛情请全冠清吃饭,不过这里的食堂也就是取了一个干净营养,庄聚贤不满意的很,连个整鸡之类的大菜也没有啊。

  好在那些西洋式的糕点,满足了他的**。

  庄聚贤对全冠清是完全信任,而全冠清也通过互相验证,以及之前的探问,大体明白了这所大学到底意味着什么。

  反正自己这些人,不过是预科班的学生,这就很值得暧昧了,而那些正式的大学生,绝对都是长老们的嫡系。

  因此,留下庄聚贤在宿舍里哀嚎,他却窜到外面,寻找起目标人物。

  萧峰的身高,哪怕是在四五年来得到充足营养的学生里,也是极其高大的,自然也是醒目的很,此时萧峰正在指挥一群学生规划读书馆,无数箱子的书籍被摆上书架,速度很快。

  全冠清走过去,却是殷勤道:“学长如此辛苦,为什么不去外面雇佣一些苦力呢,您是长老信用的人物,不该干这样的粗活啊。”

  萧峰似乎认识全冠清,不过也为这人说的热乎话稍微有了些好感,说道:“帝都人工昂贵,工人可不好找,而且长老说了,多接触一些事情,也有利于了解如何做事的,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按照庄聚贤哭哭啼啼所说的那样,这个萧峰以前不过是一个乞丐,还是最底层的要饭花子,这按照在老家时候,全家的跋扈,当场打死都没人管,但现在,全冠清却极其讨好:“师兄当真是当世奇才,将来名留青史也是轻而易举的吧。”

  萧峰日常接触的长老都是事务派,哪里有这样深厚的马屁功夫?

  在心理建设方面,长老会内部懂得干部心理培养的也就是那么几个,还不太熟练,被吹捧几句,当即就把全冠清当做了预科班里上进的学生。

  图书上架起来,速度还是很快的,由于是自家的图书馆,也不必什么条形码,只需要分类写号码就可以,一直到了中午,帝都大学的图书室算是初步有了第一批图书,至于其他批次,还有待于其他长老印刷出来。

  全冠清很会来事儿,却是声称请这些大学学长吃午饭,其实这些“学长”未必有他年纪大呢,不过全冠清会做人而已。

  他在一边偷听到不少嘀嘀咕咕的内容,但很多都听不懂。

  “广南省的专员考试可不容易,还要学习当地的语言1000句,历史和地理都要重新学,我倒是有些信心的呢。”

  “有信心有什么用,关键是面试,广南的情况很复杂,到处都是丛林,你们没看保密资料吗,无论是大宋、大唐还是前明,都去打过那些猴子,但最后都被打了回来,关键就是那里的水土!不征服广南水土,就无法征服广南!”

  “所以最好再去学习下疫病学呢。”

  “你们别忘记,帝都对广南省的要求,是成为南中国的稻米、水果主产区,不懂农学怎么做?所以这方面也有选修要求呢。”

  “嘿,这就好看了。”

  全冠清虽然不忿,但还是陪着笑吃了午饭,如果换个眼光看,这食堂的饭菜当真的规格很高,荤素搭配,有鱼有肉,但完全没有摆设宴席的逼格派头,自然让他不以为然。

  吃完午饭,却是都回了宿舍,庄骥早带着仆人前来伺候,一个仆人专门给捏脚什么的,他见了全冠清,却也是被吹嘘的将其当做自己人,进行了大把的诉苦。

  全冠清看透了这家子就是土包子,而且还是极品土包子,更是不放在心上,却是在思考着如何钻营一番了。

  而这庄骥还在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家儿子得不到照顾的事情,必须去居委会报道的情况让他很是分开,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连个仆人都不能带,甚至这些小鬼一个个都不肯收钱。

  现在住着的客栈,却是不许到处走动,必须马上去报备,而以仆人身份留在帝都,就要缴纳高昂税收。

  最让庄骥心惊胆战的,是那办事的居委会大妈快言快语的说:“小伙子,官府这法律是为了你们好,你们给人家扛活,了不起一个月几两银子,吃的都是东家的剩饭,没人拿你们的那个人,不如在我这里登记找活儿干吧,我保你一年买房,两年娶媳妇,第三年就给你生个大胖小子啊。”

  庄骥慌了,他不知道这是彻底的忽悠,目前帝都娶个媳妇没有一百两是休想的,生怕这几个仆人因此而反水。

  其实他也不必着急,无非是又吓唬几句,自家儿子现在已经是国子监的大学生了,将来得用,你们都是县衙门最得力的人,随便勒索一下案子,都可以发大财不是。

  这个谎言暂时稳住了几个仆人,不过庄骥也不敢再让他们吃自己吃剩下的饭菜了。

  他的诉苦在全冠清看来当真是可笑。

  临出门之前,他爹指挥家丁,活埋了全冠清的一个丫鬟和书童,都是多年陪伴自己,十岁来的就被自己破了身子,最是疼惜的,终日甘愿被自己玩弄,将来长大了,放走成亲,也是美事。

  他爹下了狠手,却是非常果决:“儿子,我们做的是杀人造反的事情,这种事怎么能不小心?带人过去?人多嘴杂的,泄露了一点东西就要你命?所以你要记得,谨言慎行!”

  全冠清知道什么叫谨言慎行了。

  这就是觉悟。

  这就是历史积淀。

  多少代的奸臣汉奸当下来,这个家族早已将出卖与阴谋渗入骨血。

  果然,这里虽然接触不到真正的核心,但却让他看到了许多原本看不见的东西。

  “要发展种植园经济!”

  “南洋拥有不属于帝国本土的总体耕地面积,而大多数都是天朝属国身份,却是遭到了西洋人的袭击,可谓是三岁小儿,持金过市,我中华民族,有天赋的使命,传播我们的文明!”

  “预计,南洋诸国,潜在可用耕地达亿亩之多,搬迁人民,繁衍生息。”

  “吕宋铜矿,亚洲第一。”

  “当前,保留与建立种植庄园,是帮扶本土农民走向富裕的最有效的办法,这些农民的素质不高,对于现代化农民难以理解,但是从事最简单的农业种植是没有问题的,而一个服务于国内经济大循环的种植园经济,将极大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同时,还能将广南与本土紧密的链接起来,同时撬动南中国还在观望中的许多士绅的反抗意志,是极其划算的投资!”

  “需要对农民进行的培训也不多,真正要注意的是南方的气候,以及传染病问题,疫苗工作必须做到不漏一人,当然,这些种植庄园可以生产一些帝国需要的物资,比如粮食,白糖,各类水果,未来,一些经济类作物,比如橡胶,还有一些奢侈类作物,比如未来注定流行起来的咖啡豆,巧克力,这些食物的原料都可以在广南省以及周围大量种植,而且这里有肥沃的土地,良好的气候,还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原料产地!”

  “这里南方的难点有许多,许多江南等几省百姓,前明习性不改,以宗族为依托,彼此械斗,争夺良田水源,一旦广南省、南洋几省回归中华,开发之难,首要在人!”

  “共和四年来广东各县来广南开荒数量表如下……”

  全冠清却是疯狂起来,这里果然如同爹爹所说,大明士子都已经被打入了另册,不可能被信任,只有那些新贵,由于出身在北方,投效的早,被作为了嫡系。

  他们这些非嫡系,想看见真玩意儿,就必须投身到这种地方来,不然的话,在老家,就只能通过那些商人随手带来几张报纸(邸报),根本不可能来得及,也都是大路货色。

  “只要我将这些资料拿回家,这可是价值巨大啊,原来帝都这里,打算是这样!”

  他仿佛看到了在广南发财的许多两广人士,无论他们之前在本地是什么人物,但按照这些资料的说法,广南省这地方到处都是好地,只要种地几年,发一笔财,就可以衣锦还乡不说,他们对于帝都的效忠可就是一种利益上不得不做的事情了。

  甚至这上面还有如何控制这些人,不能反客为主的各种招数,而官方收购保证一定发财,也是必须的。

  如果是过去,全冠清可能还计划着给家族发财,但现在,却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些资料是无法带走的,但是却不妨碍照抄。

  在这一点上,长老会是信心全满的,事实上,你拿走了又能如何?

  全冠清也是明白过来,南洋诸国能如何反抗?

  当然了,如果是东林正人,或者儒生执政,对于外敌跪舔,卖国成为了习惯,哪怕打下一块土地,也会直接被送回去。

  宋军打下西夏人的数个州郡,文人嚷嚷着,要友好啊,你这是破坏外交!

  于是,几万中国士兵拿下的土地被归还,立功将领被杀光。

  越南人打进两广,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被越人屠城的记录,我大宋自然也是对外恭顺的里程碑!

  全冠清本想拿出这证据,拿给南洋诸国,那些国主见了这些,起码要给些赏赐吧。

  不然,几乎无法阻止啊。

  一个沉痛又让人兴奋的事实是,帝都几乎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人物,有几个前明的儒生,也都是在什么甲骨文部门,或者修明史,整理史料的部门,闲置起来的。

  不然的话,只需要发动一场弹劾,做事不行,说话行的儒生们就可以让预谋攻打灭亡这些属国的大臣罢官抄家。

  很简单,你把属国灭了,我们礼部管外交的大臣怎么办?

  每年给属国发的孝敬,老子都是可以从中捞一票的,现在没有了属国,我不救没有办法捞钱了吗。

  这些儒生的疯狂与无耻可见一斑。

  而由此带来的,自然是更加的混乱。

  但全冠清哪里会有这样的勇气,他倒是知道,有无数的银两花销在这个事业上,一想到这么大的事情推行下去,就意味着他这样的人就只能少贪污一部分,这可是太尴尬了。

  全冠清想象着,如果是前明时候那多好啊,那时候,皇上哪怕什么都知道,明白他的任何命令都会被官员们转化语气语调,变成另一个意思,而真正有钱的大商人一分银子的税金都不必缴纳,身无片瓦的农民,土地被夺走,但是官府的户籍上却依然要求他缴纳农税……

  东林正人每次众正盈朝,就意味着一次财富的狂欢,每次有这样的好事,他的家族就可以在地方上进行一次掠夺。

  而朝廷想办任何一件事,一笔银子出了户部,要克扣一成给各位辛辛苦苦的大臣,你不能让人家白干不是,然后转到省份,自然也是上下分肥。

  真正到了办事的手里,能剩下一半就已经是清廉的了,至于义军是否咆哮,所做的任务是否会失败。

  呵呵,若论办事,儒生基本上是事事不成,如果是唐代还是世家大族执政,皇帝以科举招募没有世家的地主制衡的话,那么我大宋和我大明可是证明了,这些儒生搞哲学不行,搞经济搞军事更不行。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自从我大宋以后,中国的文明与哲学再也没有征服过那些所谓的无知民族,由于看透了儒生们对内残暴,对外跪舔的行为逻辑,没有任何有人性和智商的外族会选择儒学作为自己的治国之道!

  全冠清虽然自以为智计了得,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可以说,五年时间,长老会早打造出来一个完美的内循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