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717章 吴汉

明末球长 第717章 吴汉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李香君没有问男人,“出了什么事。”

  她知道这些规矩,明白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保持恬静与沉默,可能是最有利的选择,最好不要掺和到枕边男人的政事方面。

  这次来到江南,李向前来大概其了解到,最近两年来,暗地里跑到北方去与长老们勾勾搭搭的人有多少,那些官员和商人可不在少数。

  历史上,这些人本身就构成了江南地区投降的主力,哪怕是在剃发令一出,大量地区不满剃发令而起义的情况下,也就是那么多真正闹起来。

  比起后世茹毛饮血的蛮人占据帝都的窘态,长老们的卖相简直好一万倍,尤其是江南的商人,虽然他们对于需要在北方缴税颇有微词,但稍微有点见识,就会发现,帝都所出产的各种货物,可以说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种商贸的热情,大大提升了向心力,至于长老们改换的发型,惊世骇俗的要求女人们不许裹脚,还有各种东西,可以忍一忍啊。

  反正他们的习惯,就是如此,表面上侍奉你,但暗地里就开始使用各种手段,渗透进入组织后,将这个组织侵蚀腐朽,变成世界上最坏的组织。

  这是一群为了赚钱,可以与倭寇勾结的混蛋。

  不过,却也是会接待李向前在苏州舒舒服服的过日子的混蛋,这拙政园是被临时收拾了一番后,从原主人家那借来的,李向前在后世曾经来过拙政园游玩,只记得票价差不多是一张电影票钱,但里面的景致却不得不让人折服,比起一部电影里面那些抠图假唱的明星,拙政园的景色带着让人舒心的美,哪怕是他这种俗人也不得不跪舔,当然了,这里可是与文徵明这样的人物在历史相连的,住进去自然是逼格满满。

  住过来后,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但苏州各地富商,几大姓自然都是全都上来献殷勤,哪怕李向前心知肚明,这些人几乎就是大明朝灭亡的真正根源,东林党幕后的金主,多少血债的来源,但也是毫不在意的接受了他们的供奉。

  怎么说,他们在帝都的时候,也是被长老们招待过的嘛,从本质上来说,这算是礼尚往来。

  得到的享受自然是新时空顶尖的,这里不时兴吃馆子,吃的都是各家大户精心自己养活的名厨所烹饪的菜肴。

  这些家伙家里有钱,但身子骨也就那样,为了拼命享受,自然是花了大把钱,女人要人家花了心血饲养的扬州瘦马,因为他们的身子骨早就亏损,太有力气一点的女人,他们根本降服不住啊。

  那唱戏的戏班子也是苏州知名,按照李香君的话是她跑着也赶不上的高手。

  几百年基本上没有大的动乱,使得江南的有关于享受的技能点点的比谁都先进,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虽然没有现代化的享受,但是用人力补充起来的生活,简直……

  这个时代江南顶层人类……也就是这个世界上顶层的人类们,他们的享受,大概其比起后世的普通之家的平民还是好那么一点点的吧。

  这个时代的人早有冻冰的意识,大一些的县城甚至稍微烧包一些的地主也都会想办法藏冰,甚至还有各种制冰方式,当然了,比起预备卖到江南的制冰机,自然是大大不如的。

  “历史上财富的富集产生于关中,原因却不难解释,土地,人口,产出,但到了现在,运输却成为了最重要的要点,江南这地方,我更喜欢叫他长三角,最大的优势也就是如此了,长江上游的那些地方,什么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想要将东西以最廉价快速的方式运到外地,需要的就是可靠的运输,嗯,这一点来说,长江航运是非常重要的。”

  李向前知道,自己等人要建立世界帝国,唯一可以学习的榜样就是英国和美国,而这两个国家恰巧使用的制度体制差不多,必然是有可取之处。

  正如他自己总结的,在打赢了鸦片战争,从中国掠夺到大量市场之后,英国人的一件表现太过惊人,也让他觉得不寒而栗:他们研究了这个刚刚被自己击败的鞑靼国家,发现这个落后的国家,居然有一种不错的制度,也就是科举制度,在研究考察了一段时间后,居然就这么拿到自己的国家实行。

  也许有些易于满足的人,还可以认为这是一件足以自豪的事情,就相当于把蒙古人屠戮欧洲创立的所谓疆土也挂在自己头上的行为一样。

  英国人并不特别优秀,但他们对于利益所在,以及吸收优秀制度和技术是有本能的,这方面,完全没有心理阻碍。

  如同后世,英国人光荣的成为了欧洲第一个跟着中国有样学样学习乘法表的国家,而且不是九九乘法表,而是丧心病狂的十三乘十三的乘法表!

  这当然不简单。

  居住于拙政园内,李向前每日当个鸵鸟一样,躲起来享用,当然了,每天也要有那些富商们上门问好,李向前倒也没有白用他们的,未来需要利用他们的地方很多,至于如何对付他们,继承法将他们家族的财富拆分,其实是个完美的好主意。

  此时的苏州,还没有后世的概念,起码自称的时候,都喜欢自称吴县,最出名的,自然是唐伯虎这个在妓院里混的都闭上眼都记起美人的唐伯虎了。

  吴县知县自然早就知道,拙政园里住进来人了,而且是北方的人物,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资敌行为,他却是敢怒不敢言,没办法,皇权已经完蛋,他这样的中央派驻地方的人物,其实不过是,黄老爷说你是知县,说你是县长,你才是县长啊。

  而且,认真一想,他作为一个小人物,也没有资格去帝都暗中勾结,卖国无门,也是一种悲哀啊。

  不过,既然有人过来了,他自然是要稍微的做点姿态,本人自然不好过去,不过打着维护治安的幌子,先把拙政园周围看了起来,乞丐什么的该撵走就撵走,丐帮那些头子塞钱给好处也没用,同时里面的人出来采购购物,也是给予方便,更别说平时的往来了。

  而得了李向前的礼物,也是赶紧准备了不少好东西,命人送来,所谓的交情,不就是在这种你来我往之间交成的吗。

  来送礼的人是个县衙的属员,没身份,也就是没有编制,纯粹是自带干粮跑钱跑后的人物,没错,是“跑钱跑后”,也就是后世的临时工是也。

  按照古代朝廷制度,一个县里,知县是亲民官,吏治之始基也,下有二佐官:县丞、县尉,县丞管文事、县尉管武事,县令不在时,县丞是第一代理,县尉是第二代理。

  至于那主簿典史,就是未入流。

  这知县县丞,还有主簿、典史、县尉,还算称得上“朝廷命官”,真正的国家公务员,再往下,就是县衙十房,先是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这是类似于六部的设计,也算是大一统王朝的特色,也可以认为是分店加盟店的设计了。

  这六房自然是一个县里的权力中枢,事实上,实际拥有一个衙门的全部权力,其人员编制没有法律规定,也没有国家俸禄,而由于他们的没有俸禄,然而握有实权,因此就千方百计的利用手中权力横征暴敛,索贿受贿,中饱私囊,这是真正的实际情况。

  而一个从帝都来的愣头青进士,往往就是要通过与这些挨个杀了没有冤枉的混蛋们进行博弈,来管理一个县的大小事务。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库房粮房、收发等事,也是一个职位了。

  当然了,在武力方面,皂班是问案时候的站班者,类似于法警,快班类似于刑警,壮班却是管着追税、征粮的事儿,号称三班,算是贱籍,却也是世代有好处。

  其余的至于什么教谕,巡检,就属于上级衙门在本县的垂直机构,类似于事业单位,省直机构,虽然也在管辖范围,但毕竟上面还有另一个婆婆,也不是好欺负的。

  至于三大师爷,也就是书办师爷,刑名师爷,钱谷师爷,就更加重要了。

  不过,李向前今天却指定这么一个小人物上门给自己回礼。

  之前,李向前送给知县一台组装式电风扇,太阳能电池驱动,每天日晒满后,可以在室内转上六小时,算是一种标准化的商品,简单方便,几乎立刻可以赢得一个尚未有发动机的城市中的好感。

  当然了,这种以太阳能电池驱动的设备,问题也是不少,基本上也就是能开个电灯,放个电扇了。

  回礼还是不少的,知县其实是想着的是得到更多,他一家子总不能只吹这么一个。

  李向前低着头,看着手中的礼单,里面有精美丝绸,茶叶,还有檀香,都是本地特产的好东西,李向前很怀疑,这本身就是知县得到礼物的一部分,几乎就是来借花献佛的。

  不过,他的兴趣不在这里,这些东西,基本上都要算入公账,走个程序,可不是他自己可以使用的。

  “老兄看着眼熟,似曾相识,不知道是哪里人吗,也许咱们以前认识吗。”

  吴汉虽然受宠若惊,却是说道:“回大人的话,我自小就是吴县居住,只怕没有见过大人。”

  “哦,家里还有什么人。”

  “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妻子,两子一女。”

  “除此之外呢,没有别的亲戚了吗,也许我认识的那人就是他啊。”

  “应该都没有了,家父早亡,其余的亲戚也不多了。”

  李向前听着,慢慢说道:“听起来你倒是吃过些苦。”

  “早些年,兵荒马乱的,虽然是吴县,却也是不太好过,这些年倒是好多了,尤其是大人不动刀兵,相安无事,自然人人欢喜。”

  废话,李向前心中吐槽一下,原本江南各省需要交纳的国税不用交了,虽然肯定是要被中饱私囊一下子的,但那么多不必起运的漕粮,现在都可以留下在江南,或者贩卖去各地,自然好处是多多的。

  事实上,大明灭亡原因的财政危机之一,就是因为海洋贸易下,收入不稳定,而大量的“改稻为桑”的不断狂暴突进下,大量原本可以种植稻子的田地去生产桑叶,为丝绸生产师爷添砖加瓦,这却是导致了什么结果?

  当小冰河期到来,凛冬将至,狂舞的风沙肆虐,沉重打击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寒神爪牙的铁蹄出入于长城内外。这时候白银丝绸与桑叶解决不了西北的口粮问题,东林党花几百万两银子一年养活的关宁铁骑亏空到了何等的地步,那位下岗邮递员对至尊的家产垂涎三尺,金钱鼠尾的屠刀谋划着如何跑马圈地。

  于是帝都陷落在了气候回暖的前一年,只要再坚持一年,就可以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自己的时刻!

  千万般的问题,全都在税和用方面。

  给李向前送房送厨子送歌女毫不在乎的江南富商,却打死不肯缴纳一文钱的赋税,最后,大明朝的辽饷硬生生逼反了天下人,每年六百万两的银子都砸在了最后毫无战斗力的关宁铁骑身上,说实话,把这钱用来收买杀手,皇太极的人头一百万两,一个八旗旗主的人头五十万两,小兵人头一千两,中间将官的人头另算,为了人头的“赏金猎人”们完全可以踏平整个辽东!

  李向前却并不吃惊一般,说道:“哦,你也算是家道中落,重新崛起的象征,在这县衙里做事,前程似锦,倒也不错。”

  吴汉觉得李向前在笑话自己,自己是巴结了好久,在县衙里找了个户房伺候文墨的差使,其实就是写得字还算入知县的眼而已,能有多少收入?

  李向前说道:“由吏入官是大势所趋,我看你行,将来指不定这江苏巡抚就要你来做呢。”

  李向前开了个玩笑,又问了吴汉一家的事情,弟弟娶妻了,有几个侄子,都几岁了,能帮上忙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