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716章 顾忌所在

明末球长 第716章 顾忌所在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对于长老们来说,进行军事行动,首要考虑和疑虑的因素,大概就是传染病了。

  军事因素,不说他们先进的科技,哪怕是对于各国未来政局走向的把握和了解,就足够他们在其中上下其手捞取好处了。

  经济因素也不是问题,肯让长老们先下手去拿的土地,怎么会是穷地方?或者说是没有压榨潜力,当然都是最最丰收的好地方。

  至于什么人口,人种,宗教,自然也浑然无事,在这个时代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面前,时间和移民会解决一切问题。

  而他们最害怕的,却是传染病。

  传说中来自非洲大陆的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虽然距离很远,但是东南亚这种地方,当年可是让日本鬼子和美国鬼子饮恨当场,其中传染病的危害可不在少数。

  大体原因,自然也有天气炎热下,各种万物生长容易,自然是作物和牛羊固然撒欢了生长,但相对应的,病毒也会撒欢生长啊。

  前去欧洲的徐浩,为什么甘心被某些“石乐志”的长老攻击为卖国,也要跑去欧洲,卖血卖肝援欧,帮助他们建立卫生体系?

  未来,欧洲绝对是长老们扩张的重点,事实证明,引领了工业革命的欧洲,既可以在未来创造无数财富,也是重要的军事政治力量,对长老们来说,既然没有打算搞独霸世界的野心,而是走融合全世界的打算,那么后世美国人的策略就是最完美的了,驻军,时不时的搞个演习,也许可以给予一定自治权,但通过货币,文化,言传身教之下,占据欧洲的根基之地。

  对此,长老们还是有信心的,去年一年,仅在帝都,百万人口的帝都就出生了两万婴儿,这还是在帝都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尚未娶妻的人在内,预计婴儿潮非但不会减弱,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娶媳妇,这个数字会飙升到可怕的数字,起码现在,钟佳佳培训的助产士已经是全负荷运转,都不够使用了。

  也就是说,以人口而论,在明末这个时代,大明朝人口,占据世界总量,大概其有百分之三十到二十之间,之所以难查,自然是因为,对于欧洲人到底屠杀了多少美洲印第安人,始终都是顾左右而言他的。

  这种婴儿潮之下,中国人的人口将大幅度的提升,实际上,在过去的两三年里,随着青霉素的出现,死亡率,尤其是幼儿死亡率都开始了下降。

  按照某人所说,以中国人的生育传统,以及政府为了鼓励生育而发下的补贴的好处,还有那些隐户的存在,中国的土地上也没有后世那样,被满清在江南和四川进行的大屠杀,预计总人口也在五千万到八千万之间。

  大明朝粗放的管理体制,使得想要了解一下真实数据,简直太艰难,大明朝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人口统计,洪武26年也就是1393年全国人口为六千万,弘治4年也就是1491年为五千三百万,万历6年也就是1578年为六千万。

  这个数字必然是有问题的。

  首先是逃避徭役,也就是说,一个村子,如果族长大姓比较厉害,会瞬间变成一个暴力集团,械斗什么的毛毛雨,对抗官府也多的是胡乱喊冤,明明是袭警可以叫嚷警察打人了,然后找大V去洗地,这自然是巨大的人口黑洞。

  于是,徭役会进一步压榨在那些小姓氏的人头上,造成贫富不均。

  而且,有皇族啊,贵族啊,专为皇宫或者皇族服役的人,还有贵族、官僚及军官家中占有大量的奴仆等等,这些人不入民籍,也不在黄册上登记,更有驻守卫所的几百万现役军户及大量的农村流民,这些也没有被纳入统计呢。

  隐匿姓名,找地方打工生活,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特性。

  因此,按照长老们的预计,五年内,随着户口制度被纳入,不计户口就得不到各种福利保障的情况下,原本大量的逃匿人口,会自动的开始进入这个体制内进行补充。

  而一旦完成了全国性的统治后,长老们对于教育和卫生抓起来后,人口的膨胀必然只是时间问题,他们不会犯下后世,因为教育的提升,导致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的提高,而普遍不肯生育的窘态,有知识有创造力的群体不肯生,而丝毫不肯接触科学知识的群体在90年代后膨胀了五倍,最后硬生生的用子宫武器吞并了欧罗巴共和国。

  在长老们的教育版图下,人口被划分为几个档次,通识教育,会普及全国的所有孩子,但只有他们之中最苦学聪明的精英,才能开始去接触高深一些的知识,一部分人会去研究21世纪时代已然不太懂得的前沿科学,而另一部分人或者学习如何管理,如何经商,如何作战。

  那个群体可以在20年内野蛮增长四倍,依靠的自然就是,年轻人不入读任何大学,只读了所谓经书就直接躺着吃救济,或者在长老的指挥下去闹事袭击。

  当然,其中也有不和谐的套路发生,让长老们很不满意就是。

  一座不大的凉亭内,正中的石制桌子上,中间摆了一个红铜火锅,炭火不断燃烧,锅里煮着许多食材,正在滋滋作响,凉亭坐落在一座占地广大的园林之内,前方就是一汪池水,还有鱼儿在活动,就在对面,还有几个男女正在吹拉弹唱,弹奏着乐曲。

  唱的是可以把人弄得酥软的苏州话南曲,反正听的人是不懂的,但这个曲调却好听的很,倒也可以好好欣赏。

  锅里并非传统的涮肉火锅,而是有着鸡肉、鱿鱼、猪腰、鹅肠、虾仁等多种肉食,加上多种调料后涮成,不必蘸酱,可以吃掉后,再喝一口旁边的饮料,似乎非常舒服。

  “八生火锅,果然不错啊,”李向前擦了擦汗,满足的打了个饱嗝,说道:“其实这个八生火锅,在全国各地都很是不同,河南人有河南人的版本,四川人有四川人的版本,不过苏州版本真是不错嘛。”

  中国此时的火锅,由于尚未引入辣椒,因此主打的味道基本上是以鲜为主,需要考虑的味道搭配很重要,比起后世涮锅的技术含量要求高多了。

  在江阴处决了曹举人一家子后,李向前没有回北方,也没有去沿长江北上去南京,而是南下百里,直接到了苏州。

  到了苏州,却是没有费心找什么住所,而是直接来到了一处园子。

  拙政园。

  李向前回味着香气,说道:“这拙政园,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可是大观园的原型了,可惜,谁住谁倒霉,其实,倒也不是地方不好,而是一个人买下这园子,必然不是要做一番事业的人物,嗯,这一点其实不必问。”

  李香君叹息一声,说道:“这园子原本我也只是远远的看过几眼,想不到今日,只是随意递了个条子,人家就赶紧请我进来了。”

  李向前说道:“王心一前年死了,这里一时间没人买,王家其实早就维护不了这里了。”

  跟后世的那个可以接待亲王的地方比,这里要荒凉许多,毕竟是被荒废多年的地方,也没有经历过后世那样的修缮。

  拙政园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很有意思,却也当的起一个妨主的嫌疑。

  拙政园的原址是失败在朱元璋手里的张士诚的女婿的驸马府,所谓的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最初帮助原主监督主持了造园工程,而后主人的儿子不争气,吃喝嫖赌败了家业,拙政园成了聚赌的地方,最后拙政园作为赌资抵押给外人。

  再后来,这个园子被苏州出身的官员王心一所购买,王心一前年死去后,一时间没有时间找买主,原时空的历史上,是钱谦益买下来与柳如是居住的,但现在,钱谦益失势,自然滚回老家做地主了。

  在原时空中,拙政园的主人堪称都是风起云涌的大人物,谁有谁买谁倒霉的传闻。

  钱谦益死后,钱氏族人企图侵占柳如是名下钱家的房产。柳如是悬梁自尽。

  买下拙政园的陈之遴被我大清搞死,后来陈之遴的儿子,将拙政园卖给了吴三桂的女婿,说起这个女婿,也是有趣。

  吴三桂年轻时候,与人结亲,许下婚约,将女儿嫁给同事的儿子,不过后来天下大乱,而女婿王永宁家道败落,只剩下这婚书,于是找上门后,吴三桂却是看着这个一无所有的男子,最后将女儿嫁了,还给了大把嫁妆,王永宁初得富贵,自然是嘚瑟起来,回归苏州,买下了拙政园后,大肆修缮,可修好了以后没几年,吴三桂起兵,王永宁这个没用到极点的家伙,你赶紧跑路去支持你的岳父也好,赶紧想办法跑路也好,或者说自己直接自首也好,可是居然就这么自己吓死了。

  拙政园自然被充公了,我大清对于财产所有权的尊重是基本没有的,而下一个主人就变成了曹雪芹的老爸,这老爸自然也是大肆修建,拙政园被很多人认为,正是那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原型了。

  曹家后来家破人亡,残存的则被押往北京,在京城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红学家相信曹雪芹有借红楼梦隐晦地折射曹家的政治命运,有的红学家认为曹雪芹在拙政园出生和长大。

  后来拙政园都是在几位不太出名的官员富商手中转换,也没有太出名,但他下面的主人却大大知名:忠王李秀成率领太平天**攻克苏州,入住拙政园,得了这样有权势的主人,拙政园又一次进入了中国历史的视野,而且几乎是身份比较高的人物了。

  当然,我们的李秀成同志运气可不好,太平天国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怪圈,慢慢走向失败。

  作为击败李秀成的李鸿章却也是住进了原本的忠王府,不过这个屠夫的下场也不太好,签下马关条约的一世骂名就不说的,其实此人主持的各种洋务运动,几乎都是捞钱运动,倒也不能说倒霉到底。

  辛亥革命后,在拙政园成立江苏省议会,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江苏省维新政府的汉奸所在。

  一直到了1949后,拙政园其实早已被分为三份,破败不堪,原主将其乖乖捐献出来,改为公园,门票钱还不贵,这才结束了拙政园谁住谁倒霉的历史。

  其实大部分时间,买下这里的人,未必住进去,就要倒霉,但这里确确实实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见证。

  “喜欢就买下来,不过这里要能住,需要好好改装一下。”

  李香君笑道:“在帝都住久了,回了家,我也有些不习惯。”

  “无非是水电而已,嗯,对了,找到你哥哥了吗。”

  李香君一下子就坐在那,不说话,她的食量自然不如刚刚长途跋涉到达苏州的李向前,此时正坐在这,欣赏着远处的歌声,看着枕边人狼吞虎咽的吃东西,但被问到此行的目的,却是低头不语。

  李向前说道:“他们难道还敢不认你?”

  “我找到了人,没敢上门。”

  “为什么?”

  “远远的看着,哥哥家有个小院,有个妻子,还有孩子,虽然只是几眼,但想来日子还算稳当,我回去,算什么呢,打扰他们的生活。”

  李向前说道:“我帮你找个身份,就说在北京成亲回来的?”

  李香君却说道:“当年的事情,只怕很多人记得,徒然被人记起,却是给哥哥家徒然增加烦恼,让人想起,他有个小妹,这些年一直都是江南一带知名的名妓。”

  “这又不是你的错啊。”

  李香君摇摇头,说道:“怎么会有人分得清。”

  不是分不清,而是懒得分清,对于人们来说,将别人的痛苦化为自己的欢乐,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李向前知道,这里面有多荒谬。

  “没关系,我们可以在南方多玩几天,因为出了事情,我打算晚回去几天,咱们姑且去散散心,这苏州,可是有太多的好东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