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668章 留头不留发

明末球长 第668章 留头不留发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已经素了几十年的大明朝,多年来就是每三年可以考中那么两三百进士的地步,可以说,群众的饥渴程度旷古烁今。

  虽然不能有直接为高官的诱惑,但是官吏一体的制度,说起来还是可以在历史上寻找到蛛丝马迹的。

  因此,这次恩科,得到的关注也是实打实的,按照长老们的规划,报名区分为具体岗位,按照所属部门进行报名,当然了,初考的时候统考一样的内容,只有在进行二试的时候才会有所不同。

  这样的设计下,不会造成宋明时候,官员的来源一致,监管官员,言官系统,可能就和其他人有着神秘的联系,什么师徒啊,同乡啊,同年啊,姻亲什么的。

  税务系统,教育系统,监管系统,经济部门等等,都是如此,省直体系,以及事业单位,虽然称不上什么衙门,倒也是货真价实的在招人了。

  这一下,可以说将全天下的人的心思都给提升起来了,比起大逆不道的不考圣贤之说,以及彻底抛弃八股文的套路,长老们给出的岗位可都是实打实的实缺,待遇可是不低,虽然监管严厉,但是谁不明白,有个编制的好处。

  当然了,第一次报考,必然造成冷热不均,正如后世的上海海关,某个岗位达到了几千人争夺一个岗位,堪称可怕。

  好在长老们给出了一年多时间的复习时间,以及去了解这些工作到底是干什么的,连如何升迁,最高可以到达什么位置都清清楚楚。

  而这些,就需要借用各种书籍,刊物和报纸的作用了。

  这也是书商们垂涎的所在,要知道,连此时的江南等地,虽然还是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但对于北方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注意的很,相信这些书卖过去后,少不得有人是要跑过去了解一下的了。

  这几乎是最好的时代,起码对于书商们来说,以往的各种限制被取消,以前头顶无数的婆婆,现在只剩下帝都这么一个婆婆需要伺候好,而各种设备出现,纸浆成本降低,而许多以前不能做的,现在不能做了,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随时在长老的领导下,引领社会风气,提升青少年内涵,呼喊正能量,改革过去的传统……

  吴更田一下子忙碌起来,他要领会长老精神,审读那些书商们自己学习着如何行使一个出版社的制度。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些书商可以赚多少钱,不过,吴更田却也是无法下手,第一是制度上他没有办法挡住人家的正当申请,其次是长老们经常出现,也使得他束手束脚的很。

  不过,小舅子可不管这个,帝都这个花花世界,到处都是钱,可是却不属于他,自然是愤恨的很。

  他也想着装逼打脸,先去酒家吃饭,然后找几个富家公子起冲突,最后亮出自家姐夫的身份,吓得对方赶紧跪舔……

  这种事,当然不可能发生,用脚趾头去想,屁民去的地方,和富豪去的地方,能一样吗,生活中根本就是互相隔开的。

  别说,还真被小舅子琢磨出个主意,主要是吴更田的办公室,让小舅子拿走一叠公文纸,上面还有官府台头呢,而这小舅子也有鬼主意,伪造了一纸文书后,又想办法“借”了一身胥吏黑皮御寒,然后就带着这东西,好似圣旨一般的,就去各家商户索要过年费了。

  虽然公文内容毫无那种新式官话,也缺乏印章,但有几个敢看的。

  正如后世经验,如果你和人签合同的时候,稍微细细品读合同,那边的人就开始坐立不安,撇嘴开始嘀咕辱骂你,什么不大气啊,不信任我啊,咱两谁跟谁啊,哎呀,有些人就是墨迹,你看看那个谁,人家那大哥多大方,对我们公司这么信任,根本不看就签字,越是这样的人越发财,越是那些磨磨唧唧的人越是该家破人亡……越是这种人,你就可以直接扔下那合同,找个地方吃顿好的了。

  而小舅子的招数也很简单,谁敢细看他的“公文”,当即就直接暴打,

  那些商户自然不敢反抗,都是从大明朝时期走过来的,官府抢劫百姓,那不是既定的规矩吗。

  小舅子得手了不少次,一开始还是小人物,后来欲壑难填,胆子逐渐增大,他闯入了一家叫做新华书店的地方。

  当他嚣张跋扈的进去,嚷嚷着:“收过年费啦,不赶紧交钱的就全都送澳洲去……”的时候,那些震惊的脸庞是抑制不住的,随后他看着好东西实在是多啊,就拿这拿那个,同时,他甚至还看到了几个水灵的小女子,当即就又欢喜又愤怒了,欢喜的是居然有机会上下其手,眼珠子当时就打转起来,愤怒的是,为什么世界不是按照那些小说那样,女人见了我,就自投怀抱吗。

  他忽然邪邪一笑,走过去,要拉住那个少女,还说道:“这么水灵的女子,啊,肯定是前明余孽,还不带走……”

  下一刻,他就听到了一个带着点三观变化的声音:“你们看什么,还不给我往死里打。”

  “是的,长老。”

  案子一下子就发了,一般来说,案值不大,却引起大家的警惕,大明朝进入体制内的投机者,对于蓬勃发展的经济唯有愤恨自己不能进行掠夺,想要伸手是必然的,还是那个问题,他们的道德不会针对普通百姓,只会针对士人自己,只有他们自己才是人啊。

  于是,年底前的一次盘查暗访开始,果不其然,许多部门都存在趁着新年捞取点好处,好过年的心思。

  当然了,之前那么多人头还是有触动作用的,所以勒索的程度都不大,无非是一点年货,一点小钱,不过这种风气在长老们看来就是洪水猛兽啊。

  “还是那个问题,就好像我们那个时候,丢个自行车,丢个手机,根本没人帮你找一样,因为投入的成本太高了,案值太低,如果因为偷个自行车就要被坐牢,那么那些公知又可以嚎叫了,最终还是得放掉。”

  “就不能多布置些警力吗。”

  “这个问题就和为什么不给每个人都配一个私人医生一样,溢出成本事实上还是要挂在每一个纳税的屁民身上的,将所有的犯罪者一个不剩全抓了,固然解气,但是溢出成本是巨大的,除非……每解决一个案子,都务求将全部的社会成本给赚回来。”李向前转动着主意,说道:“比如说,这次抓捕,动用了百来人,这些人的工资,出勤的奖金,还有立功受赏需要支付的钱物,都算起来,让他们赔偿就是。”

  梁存厚说道:“这就是不教而诛了。”

  李向前摆摆手,说道:“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执法机构,美帝人民可以接受和忍耐几千万的导弹打帐篷的把戏,但是老百姓会认可,花费巨额投入,抓几个小贼吗,这就和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一样,难办。”

  “那么就这样吧,看来为了廉政,**这东西还是不能有的。”

  大规模的逮捕非常的大,有些管理商户卫生,或者城市巡逻的小部门几乎全灭,但随即引起的抗议也太大了。

  倒霉的虽然是少数,但是牵连的却不少。

  因此,失去好处的人,自然是不满的,他们的串联活动虽然一直在长老们的注视下,却始终没有动作,很显然是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直到黄道周摸了进去,虽然黄道周瞧不起这些“异端”,不是考圣人之学的人当的官,果然就如此的不堪,哪如他这样的饱学之士,如果是黄道周来管理的话,肯定是井井有条,屁民不敢言语多少。

  他带着点蔑视的眼神,长老们治下充斥着秀才和老秀才为官的现象,这些人大多数的现象都是穷,是真穷,论起以大明朝有学问的标准,也是标准的科举败犬,在黄道周这样庶吉士面前,基本上是抬不起头的。

  “汝等做事,真是不成体统,为了金银贪腐之事上书,不怕臭名留史吗。”

  一个被撤职的税务局官员此时一脸委屈,说道:“我等也是为民做主,朝廷免了那些农户的农税,却对商户百般剥削,我见一位同乡诉苦,就帮他少算了一笔钱,却不知道为何被查知,这么些许小事,就免了我的差使,我不服啊。”

  黄道周倒是点点头,他家乡就在福建,本身就是山多田地少的地方,对于商业反而更加重视,说道:“商人跋山涉水,本就辛苦,现在却是苦乐不均,一味的讨好那些乱民,免了农税,也该一起将商税免了嘛。”

  “还有呢,那些乱民不必纳税,也一个个翻了天,不肯老老实实做佃户,反而乱了心思,稍微一蛊惑,就往外面跑,我岳丈带人打杀了几个,反而跑的更快,大人,我们也难啊,今年过年,都快过不下去了,再这样下去,就找不到佃户做事了。”

  黄道周点点头,说道:“你们照这样说下去嘛,各地商户如此凄苦,如若可以求着那些长老们免了商税,重新开始收取农税,再让那些佃户安心耕作,不要离乡背井,原理父母之邦,才是上策啊。”

  “就是,就是……做生意如此辛苦,就该是这样,您不知道,免了农税,反而是乱象多多,而投献给我等官宦之家的,也完全绝迹了。”

  投献是这样的。

  我大明不知道哪根筋不对,规定举人身份就可以不必缴纳农业税,于是一个举人出现后,就会有无数的人投献在他之下,土地会划在他手下,每年交纳一个象征性的租子,同时许多为了逃避人丁税的人,愿意自为家奴。

  这很明显是税收导致的社会现象,但在一个完全免除了农业税,对于丁口税这样傻瓜的税种嗤之以鼻的情况下,最先感觉不爽的,就是那些原本的既得利益者了。

  好处没有了。

  对于这项政策的利益受损者,从官绅,到地主,都没有好脸色,往年可以依靠放贷,收贷,出入呼吸之下,逼迫农民破产,进而一口气将人家的田地吞并,这本身很简单,农业生产也是需要大量投入的,种子虽然可以用上一年的留种,但是粪便要向粪霸买,农具要修理,牛马要养要买。

  都是成本,巨大的成本。

  于是,就经常发生这种事,需要花钱的时候,地主借给佃户或者自耕农一部分资金,等到麦收才收回,赚取利息不说,还是高利贷,这种时刻,这些地主最兴奋的其实就是各种灾荒了。

  反正他家的存粮够多,一口气全都绝收的话,够吃好几年的,而那自耕农就只能卖地卖儿卖女了,趁机拿喜儿抵债,你以为是说说?

  原本在历史上早已打靶的人,因为长老出现的缘故走向了更好的生活,不过他们却发现,原本躺着挣钱发财的手段没了,受益没这么大了,那些佃户也开始会喊,不给减租就自己去外地谋生。

  事实上,以我大明原本的公务员待遇,自然是不可能吸引到人的,人家看重的,是被那些富商盐商追捧得到的好处,还有就是这投献的机会,当然了,按照规矩,这过手的钱粮,基本上是要吃一口的,而且是大明朝几百年的规矩,什么职位的人吃多少都是有固定的规矩。

  除此之外,各种投献也是好处的大头。

  现在,最大的矛盾就是这样了,不少商人都动起了心思,虽然他们的税并不高,但也架不住是花出去的钱啊,如果可以省一脚,那多好。

  于是,这种声音也不断出现,低贱的农民都可以免除税收,如果他们这些商户也可以免税,不就可以了吗。

  黄道周果然点头,不过还是说道:“铜臭之事乃是小事,失节事大,只要可以将贪官污吏驱逐出朝堂,众正盈朝,那么免了商税,也是小事,不过,尔等不知道,你们的头发就要出事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