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661章 黄道周

明末球长 第661章 黄道周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朱慈烺当然得下令车速不敢过快。

  作为前朝太子,他战战兢兢地度过了过去几年的岁月,一晃父皇的忌日又快到了。

  不过,在这个共和历的第二年,他先是与之前有婚约的女子完婚,尔后又得到了允许,在城外一处宅子里居住。

  搬家有些麻烦,弟弟妹妹的东西多,而空间有限,有些忠诚的老太监愿意跟随,那些怪叔叔们……非歧义,你不得不承认长老们的各种行为很怪异。

  不过,带着点获得自由的心情,搬家还是很愉快的,新婚的生活虽然简单,倒也甜蜜。

  宁家虽然太子妃的美梦做不成了,但是此时已经骑虎难下,事实上,能在这个改朝换代的时刻逃脱破家灭门的死亡威胁,已经是天幸了。

  当然了,对于朱慈烺的小日子还是可以的,比起历史上的遭遇,此时兄弟姐妹团聚一家,每日温饱不虞,甚至玩的还很开心,这还有什么索求呢,时间久了,他也发现了,那些文臣的忠心,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荣华富贵方面,在他面前呼喊的,要么是为了已经被取消的各种特权与财富,要么干脆就是他们家人犯罪后想要个特权之类的。

  太子为臣做主之类的屁话不少,但朱慈烺又不是笨蛋。

  崇祯这人的性格有些问题,起码在执政前期,犯下的错误不少,但到了后期,倒是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抓的很紧,几本不同来源的史书,都对朱慈烺的白皙而美,善应对,书法工整记录的不少,而崇祯吸取了前几位皇帝受教育程度差,而鸡毛鸭血的缺点,对这个儿子的教育绝对是耳提面命级别的。

  不过,宫外的世界,确实很……可怕,朱慈烺也偶尔在某些长老的撺掇下,出来看看,人头涌涌,而声音吵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情,不再是那些太监,只有低着头不语,沉默听话。

  慢慢习惯后,平民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他现在算是有两份俸禄的人,一份是故宫博物院的工资,作为真真正正经历过宫廷生活的人,朱慈烺值得这个价钱,而另一部分是十三陵给予的补贴。

  当然了,朱慈烺被允许带走一部分自己的随身物品,这些东西本身也算是文物的一部分,不过仔细思考一下,不让人家带走,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啊。

  当然了,朱慈烺的个人保护工作还是长老们负责起来的,他的人身自由还是有保障的,只要不离开帝都,就可以随意行走。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朱慈烺的身份极度敏感,如果有野心家害了他,最后的账不就算在长老们身上了吗。

  不过,还是有群人,一直在跟随在后。

  朱慈烺的小宅子虽然不是占地广大的十王府,不过本质上还是不差的,马车可以直接开进去,当然了,朱慈烺一直吩咐,不必太快,以他的身份如果撞到人可不是小事。

  当然了,在即将回到家门的时候,门外一直等待着一群人就扑了过来。

  马车不得不停下,因为这些人,朱慈烺还真认识。

  “拜见殿下。”

  一群老头子带头,不少人纷纷跪地,道路自然阻塞住了。

  朱慈烺起码也有几年时间没有见过如此多的人对自己行跪拜礼,“无需多礼,各位老大人难道是在此久候了吗。”

  两年来在帝都,长老们早已用最坚定的心取消的跪礼,普通百姓见官,稍稍鞠躬致意就可以了,朱慈烺也习惯了如此。

  那当头的老头此时跪在地上,微微抬头,说道:“老臣老迈无用,今日方才进京,得见太子,也是死而无憾了。”

  朱慈烺听着这个死字,就不太高兴,两年来他也接见了不少外臣,基本上都说话谨慎的很,一开始是帝都里留存的前明大臣,这些人既然没有殉国,自然是投靠了李自成,之后算是一路小跑进了长老们的控制下,后来,就是其余的各地名流啦什么的。

  后来渐渐的,就是来自南方的各处大臣,藩王派来的人,最后,不少藩王也大着胆子跑了过来,甚至朱慈烺的大婚婚礼几乎成了一场藩王的聚会。

  “哦,前朝的事情已经是往事,不必再多说什么了。”

  “老臣黄道周,前来拜见太子,太子身边就只有这么几个人扈从,实在是被虐待轻视,让人不得不恼火啊。”

  朱慈烺一笑,说道:“帝都几次严打,作奸犯科者基本上都去澳洲了,现在说不上夜不闭户,但路不拾遗是当得的,我就是自己走在街头也无人将我如何。”

  黄道周感觉气血上涌,说道:“那体面呢,您是堂堂太子,江南还有万千子民,这次老臣来帝都,就是为了商讨如何迎回太子,回南京去的!”

  朱慈烺摇摇头,说道:“江南的事情就不要说了,我在帝都很好。”

  黄道周脾气硬,曾经在崇祯面前怒怼跟女真人议和的大臣,此时却是站了起来,拉扯着准备下车的朱慈烺,说道:“难道太子纵情于奢靡,忘记了祖宗的基业了吗。”

  朱慈烺说道:“我在这帝都,乃是为了百姓!”

  黄道周说道:“现在天下无主,江南之地,时不时就有那居心叵测之徒起事作乱,唯有太子到了南京,才能安定人心啊。”

  朱慈烺笑了笑,说道:“我倒是觉得,那乱子与我无关,倒是南方众臣的所为,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黄道周瞪大眼睛,说道:“太子何出此言,两年来大明皇帝宾天,但依然维持着皇统不倒,亿万子民期盼太子,何出此言!”他忽然看了看远处的吴梅村,吼道:“吴伟业,都是你教的太子,如此不顾大义不是!”

  吴梅村被扯到此处,本身就脸色不好。

  被忽悠来了北方,生活上倒也适宜,后来在帝都混日子,现在他也是堂堂正正的官员,甚至已经内定为下一次科举……哦不,是公务员考试的考官之一,当然与朱慈烺的交往依然保持着,不过,他对于帝都的各种新生事物感兴趣的很,事实上,此时是作为广电的属官进行学习,吴梅村着迷乃至于沉迷于电影的世界,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进行电影创作。

  我们的吴梅村同志不止是会写冲冠一怒为红颜,他的剧本和音乐都不错,事实上诗词本身就是与音乐挂钩的东西嘛。

  他作为江南人,被急火火跑来帝都的黄道周抓壮丁来了此处,本就觉得郁闷,说道:“老大人切莫如此说,太子是明白事理的人,不肯南下,也有他的道理。”

  朱慈烺倒也不生气,说道:“几位大人请进来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黄道周看了看给朱慈烺驾车的人,穿着作训服,明显是帝都官方的人。

  不过这人自己收拾车子,自去休息,在朱慈烺家门口虽然也有人,不过却不是站岗放哨,而纯粹是看门人而已。

  进了院子,有人殷勤接待,服饰却宛若旧时宫廷,让黄道周看得眼热,他是个守礼或者说装逼的人,既然朱慈烺不在,自然不敢上门去,在外面等了许久,此时见到这小别墅内来来往往都是大明衣冠,自然心情激动。

  一路南来,越是接近帝都,感觉越是不对劲,原来那个保守风气的帝都真不知道到了哪里了,尤其是在天津下船后,坐着那个可怕的铁路,被人搀扶着一路而行,但黄道周还顶得住,不过,满大街的大姑娘走街串巷做买卖的做事情的,他就受不了了。

  蛮夷。

  这是黄道周对帝都的最新评价。

  他之所以敢于北上,是因为前些天的朱慈烺大婚婚礼上,宾客云集,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大明宗室跑来捧场,事后这些人也都拿到了一笔遣散银子,以示可以做太平百姓,无论如何总比被做掉强,事实上,这钱还是朱慈烺为亲戚们争取的,毕竟长老们一口气将人家的故宫拿下,里面的许多文物,理论上都是属于朱慈烺从父皇那继承的私人物品啊。

  而这些这个王那个王的,居然可以在如同狼穴的地方好生走出来,按照黄道周的说法:“贼子沽名钓誉,收买人心。”

  但是这也是个机会,如果可以的话,黄道周下定决心,北上来帝都,想的自然是将太子接走。

  两年来,江南的局势安稳下来,但是暗流不断,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有皇帝,但官僚们继续接上,事实上也稳定了局势,税还是继续收。

  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政权合法性,法统,才是一群成熟的政治家追求的根本。

  正如我们所说,大明朝是一个小农经济为主题,官僚资本膨胀的社会,而官员的主要来源,科举制度,需要的是分级考试,确定核心,而现在,缺乏主心骨的他们,连个科举都难以举行。

  没有科举,你怎么聚拢人心?大家以前同样是一个省份,凭什么我们湖南汉子就要去你们南京考试啊,你们南京多了……好吧,比我们多了个皇宫,是陪都。

  黄道周想说自己的话,不过,朱慈烺却看着门口的一堆东西,说道:“这是什么?”

  那太监走过来,小声说了什么,他恍然大悟,回过头说道:“几位大人,就在客厅少歇,我有家事要去一下。”

  黄道周谦虚行礼,还有其余的老头子,目送朱慈烺回到了楼上。

  这一楼客厅的装饰倒也没有太离经叛道,新婚的痕迹依然存在,黄道周虽然焦急,却也是别无他法,只是左看看右看看,给其他人打气,一起想办法将太子带回南京去。

  好在自然有太监走过来服侍上茶,倒也没有太尴尬,不过十几个老头子,自然坐不满,有些人直接坐在地上,围着那茶几。

  过了许久,朱慈烺才慢慢下来,看了几位老大人依然神情淡定,站起来迎接自己,说道:“劳累几位了,今日如果不是有大事,也不会冷落几位,只是小妹的婚事也快了,我去说说话。”

  黄道周倒也没有太起什么反应,这本身就是太子的私事。

  虽然按照什么老规矩,死了父亲的官员必须丁忧三年,吃不得喝不得,更是玩不得,但是这个规矩肯定不能对着皇帝太子去使,皇帝家族讲究的是血脉继承,事实上,好几位皇帝都是在即位的元年就火急火燎的大婚,既是宣告已经成年的标志,也是赶紧剩下龙种,以保证皇室有了继承人,不必爆发内战,万里血泊只为了争夺一张破椅子的权力。

  还有这公主,人家小姑娘16了,如果守孝三年,变成了19的大龄剩女,你负责啊。

  黄道周马上说道:“只不知道驸马是……”

  他有些生怕听到一个帝女被霸占的故事。

  “还是父皇选定的人,太仆公公子周显,周显的年岁也不小了,今天终于派人送上吉礼,要找时间和我商议一下何时嫁妹,他们好准备一下,我也得准备一下,倒是李大哥说的,会替我出嫁妆。”

  黄道周有些警觉的问道:“李大哥是何人?”

  “是一位长老。”

  黄道周说道:“太子怎么能要贼寇的银钱呢!老朽此来没有带多少盘缠,不过愿意全数都交给太子,太子可不能为一点小恩小惠就中了贼子的毒计啊。”

  朱慈烺虽然有些惊异,不过也没什么,只是说道:“黄大人,不是你想的那样的,至于嫁妆,也算是朋友的赠予,倒也不妨事。”

  “太子难道就为这么一点锦衣玉食,就忘记了,南方还有你的亿兆子民,还有南京宫室吗。”

  朱慈烺摇摇头,说道:“我在帝都待着,正是为了他们好,现在南方那边,可以说几近失控,朝廷都没有了,可是辽饷依然在收取,甚至变本加厉,因为收到的钱,可以全数归贪官污吏所有,而百姓受了冤屈,更多的是求告无门,可以说,过去二年,江南的百姓的日子不是更好,而是更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