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123章 巡抚的谈话

明末球长 第123章 巡抚的谈话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与方师爷和钱家兄弟小心翼翼但又彼此和善的谈话不同,知府李恪和巡抚王公壁的拜访还是很简单无聊的,按照官场的原本规矩,这两个人是不可以随便见面的,毕竟一个相当于山东省一把手,一个就是省会城市的一把手,这两个人如果合作愉快,彼此有交情,那么中央那边该不干了。

  中国古代官场的传说有云,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所谓的“知县附郭”,就是知县和知府在同一座城里,这样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牵制,疲于奔命,完全没有了“父母官”的威风。“附郭省城”就是知县、知府、巡抚同在一城,至于附郭京城……咳咳咳,就不用说了。

  这种情况下,你的上司天天盯着你,你还不能和丫的来硬的,近也近不得,远也远不得,就是这样。

  原本按照体制,李恪先送上一个帖子,再写上一个文书,说明要拜访的事情,然后看巡抚大人何时有空,自然会找时间接见一下,当然了,省里头的一把手自然是有一把手的气度,不可能随时接见你。

  不过,这个火烧眉毛的时刻,也没人敢于摆谱,王公壁收拾好书房里的一些书信,命家丁请李恪进来,他的身份还到不了去亲自迎接李恪的地步。

  李恪身穿一身便服,好似居家儒生,闲情逸致,不过看起来风尘仆仆,一进门后,先是行礼后,似乎很是欣喜道:“大人,帝都有好消息啊。”

  王公壁差一点没有蹦起来,怎么有消息了吗,一直以来他都打听不到帝都的消息,派去了一些家丁手下,也是毫无作用,不知所谓,李恪这里为什么就有了呢?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下,当时在李恪的知府衙门门口,确实有一些“醒目仔”,知道帝都来人了以后,前去各个富商家中或者巡抚衙门报信儿,任何时代,这种聪明的会来事儿的人肯定少不了,那些富商家的门还不难进,但这巡抚衙门,在21世纪相当于一个大省的一把手班子头头,怎么可能是什么人都能见?

  所以,确实有来讨好王公壁的人,来巡抚衙门报信的,但是呢,他们这个功夫,还没有找到门路进来呢,也就是被耽误了许久的李恪进来了。

  这也给我们一个提醒,官僚主义效率低下可是会造成巨大的伤害的,虽然到了晚一些,巡抚衙门也是可以收到消息的,但是总是要被扑街一番的。

  不过,王公壁好歹也是在多少万人的文人里面蹦跶出来的,几十岁的人了,这点养气的功夫还有,思索一下后,说道:“哦,不知是何等的好消息。”

  李恪说道:“新近有两名锦衣卫的小子,自称投靠了那……闯军,带来一些消息,现在来看,太子尚在,而且,很是礼遇,看来还是很懂进退的。”

  这句话的信息量不小,对于大明官员来说,对李自成的观感,基本上是有这么几步的,首先,李自成还没有成气候,在商洛山被打到只剩下十八个小弟的时候是,流贼自商洛山东窜,官军前阻后追,克日可定!

  然后在生龙寨休养生息,东山再起之后,就是,顺贼气焰嚣张,冥顽不灵,自寻死路,官军克日必然擒之。

  到了李自成打出了“均田免赋”口号,呼喊出口号“迎闯王,不纳粮,”的时候,这些读书人的舆论就开始窃窃私语,虽然对此依然深恶痛绝,但是那时候,传言就变成了,顺军蛊惑百姓,罪该万死,然则上天有好生之德,奈何轮番大战,死伤无数。

  嗯,到了李自成拿下西安,洛阳,誓师北伐,直指帝都的时候,这种话基本上收敛多了,而某些互相信得过的“密友”,就开始说起什么烧饼歌,推背图,去论证李自成出身的李继迁寨到底和600年前的那个李继迁有什么关系,虽然李自成妥妥的是汉人,与被屠杀一空的李继迁家族毫无关系,但是那个地方可以出席一位王者,保不齐还能出第二人,懂得一些风水堪舆学问的,也开始研究论证龙脉的存在。

  所以,李恪称呼李自成的军队,为闯军,也算是一个中性的称呼了。

  而且,说太子尚在,而且很受礼遇的意思,自然不是李恪这么一个小小的知府对于太子有什么忠诚之心,而是很容易的一个推理:可以善待太子,自然是可以善待这些前朝官员。

  《长老会告华夏百姓书》被李恪从手中拿着,交给了王公壁,他接过这纸张,看看墨色,确认是宫中的上供的上好宣纸,一目十行将这几条读完,闭目不语,长久之后,才说道:“虽无文采,倒也工整。”

  李恪说道:“也是难为了他们,等以后若是有了饱学之士去教导一二,自然可以走上正道。”

  王公壁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些大明官僚来说,最让他们关心的,是这“长八条”的第一条和第五条,第一条是,保护全体百姓的生命财产,这就很让人安心,但是第二条就不好说了,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及罪大恶极民愤极大抗拒天军之辈外,所有前朝大小官员,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者,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

  这既是让这些官员们安心,又不安心,谁来安定标准呢,这战争罪犯的意思,当然是敢于抵抗帝都的大军的行为了,那罪大恶极自然也就是说说,按照这榜文上的说法,就是只要他们在大军来临的时刻,不举刀反抗,那么就可以继续升官发财吗?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大概了解了对方心中所想,这些老狐狸们可是太明白了,现在,这些前朝官员,真正想殉国的几乎没有,都是想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这就可以了。

  “不错的安民告示。”

  李恪听了这么一句评判,也是赶紧奉承到,“我等前朝士人,不求什么出仕新朝,但求上扶保太子,以报皇恩,下要安抚百姓,安靖天下,现在来看,这新朝还是很有几分可以扶保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