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1011章 武器争夺战

明末球长 第1011章 武器争夺战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镇守水道的大西军副将正是李定国麾下的一员靠得住的人物,由于始终叫嚣先下手为强,做掉那些反抗者,在陆战时候,天下谁是大西的对手?

  于是他就被发配来看守水关了。

  当然了,此人为人做事仔细,不会马虎大意,三千人加上一些小艇和几门红衣大炮,足够管理那些过往船只了,这也是有给他们找财源的考虑。

  张桓也没有辜负李定国对他的期待,过往船只收的税,也是李定**队非常重要的税收来源。

  但是,就怕但是,张恒原本就对那几家大明的人很警惕,虽然被隔开,但是命运就是这么奇怪。

  这是北方工业的春天。

  已经开始熟练的工人们,加班加点,三班倒的拼命工作,爆发出的热情让做指导的长老们都暗暗佩服,这当然是劳动得到回报后,最真实的反应,而卖的最多的,自然就是各种刀剑了。

  有销售就要有物流,这方面,大家都是拼命工作,而正如后世的时候,卡车司机超载是一个普遍现象。

  卡车司机也难,开着车昼夜不停,道上过路费不断的缴,想要休息也找不到地方,各路神仙都想要在你身上捞油水。

  如果只运十吨二十吨的标准,那基本上都是要赔钱的,那么,超载是必然的。

  一艘漕运的船,由于漕运停止后,到处抢买卖的人很多,虽然相当多的人,都得到了帝都的海船补贴福利,开始跑海,但也有不少人保守一些。

  在上海装运了整船的刀剑后,启程后,虽然惴惴不安船装的太满了,但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找个活计是多么的艰难,在长江水道还好。

  到了锡澄运河,却有些不对劲了。

  水道之所以纠结,很多时候在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往往很是不同,而流水的力量,也经常可以改变水面下的巨石。

  总之那艘船在拐入锡澄运河的时候,搁浅了。

  自然是有人救助,好在船没有沉没,船上的东西也很安全,至于上面是什么,看看那些熟悉的,来自北方工业的箱子,就可以明白,又是军火!

  张恒觉得自己可以管一管,虽然碍于各方面理由,他收了过路费,就不再搭理,但是现在,既然船搁浅了,那么咱们扣押了这些武器,不就可以了吗。

  于是派船,接触,而对方反应也不慢,虽然都是缺乏战船的,来自常州府和无锡的人却也不是这些百战精锐的对手。

  张恒还没有和李定国表功,常州府的兵马就过来了,沿着锡澄运河展开了一场激战,李定**上下这个时候也知道他们已经是退无可退,在张恒的率领下,打的少有的勇猛,这一战下来,斩杀了常州府过百人,还伤其近二百余人,缴获来自帝都北方工业的武器无数,还获得了一整船,几千件刀剑武器,成功的取得了一场在张恒看来,算是一场“大捷”的胜利。

  这一战大概也是占领江阴以后很少的几个亮点之一了,虽说张恒很是勇猛,士兵训练充足胆气壮,但是毕竟那些装备很强大的,这场激战下来,李定**损失同样十分严重,虽然杀伤了近三百人左右,可是他麾下付出的伤亡代价却也有几十人之多。

  这些地方军队,可不像是以前李定国之前打的官军,本土作战,本身士气值就高一些,而无论如何,一群陕西人,在江南还是有些不适应的。

  那种一个突击敌人便会大溃,轻易便可以取得胜利,已经很难再发生。

  南明军队军队建设方面,走的是妥妥的土匪私兵路线,越是烂人越容易招募,几位南明亲王之前却是不知道彼此,但也是本着多多益善的心思,当真是什么私盐贩子,小股的水匪,反正坏人多多,这些人也许顺风战抢劫百姓的时候个个奋勇当先,但一旦实际打起来,不管是韧性上,还是个人战斗力上,都是三分钟热度,所以张恒虽然只有不多的水兵,还并不习惯,但取得的战损比也是相当惊人。

  而取得了这一次小摩擦以后,张恒固然美滋滋的,李定国的全部部队也不得不调动起来与敌人对峙,但李定国既自豪又心痛,自豪的是,只需要少量的陕西老弟兄,带着本地的农民兵,就可以碾压式的殴打南明的军队,痛心的是,陕西老弟兄可是死一个少一个,补充不了的。

  几家自以为投靠了福王潞王鲁王的家伙,在运河吃了一个小亏之后,便开始谨慎了起来,很快不再派出兵马讨要武器,而是开始打滚儿撒泼,声称李定国不顾江湖道义,大家都是绿林道上的,要有江湖道义啊,不如你们招安吧,招安以后,江阴城里的东西,分我们一半,到时候我们在皇上面前给你们美言几句吧。

  这次打着潞王旗号的前锋人马,名字还真是可怕,起码在其被剿灭后,到了长老会记录档案的时候,也的不得不叹息,苟大户。

  苟大户之家是依靠贩卖私盐和贩卖人口起家,这旗下多是地痞流氓和无赖为多,如果不上阵的话,还是看起来一个个膘肥体壮,露出肌肉到处威胁这个,吓唬那个。

  像这样的战斗,一开始就会层层叠叠的波及牵连无数人,事实上,一个州府内,各自有潞王潞王和唐王的人是很正常的。而别人打架,其他人是绝不会放过削弱竞争对手实力的机会的,于是苟大户就与其他几王的小弟也开始了对峙,江南民情的复杂,哪怕是长老会看了看,也是虎着脸不打算搭理,原因很简单。

  张三的舅舅的一个小妾的妹妹嫁给了一位秀才,这位秀才可能有一位恩师为李四工作,而李四的同年进士却是效命于另一位亲王。

  关系网这玩意,看起来挺玄乎,但越是投入其中,消耗的精神越多,反而在本身硬实力上面完全完蛋。

  而此时李定国手下的兵力只有三万多人,毕竟江阴的地盘就这么大,能养活这么多人口,也是李定国本人不追求享受,以身作则的关系,好在背靠长江,虽然长老会的活动不能干涉,长江上却也不会发生有人背后偷袭的情况。

  要防守好江阴和锡澄运河两个节点,李定国手头的兵力就开始捉襟见肘,而这批武器也不可能真的还给这些心怀叵测的邻居,他也比较愤慨帝都为了赚钱而搞的花样,隐隐约约猜到,这也是为了制衡他们的手段,虽然可以让士兵夺取敌人的武器,但是敌人有钱,可以不断武装农民,前来送死,而他的人打一次少一部分,消耗不起。

  当然了,先受不了的,还是李定国的对手。

  到底是打了多少年的老兵,也不是狗大户手下那些刚刚摇身一变成了新朝贵人的汉子不肯卖力,不管是以前贩卖私盐的,还是打家劫舍的抢到人贩子,也都尽了力,奈何他们都属于乌合之众,小规模的欺负老百姓,或者与心不在焉的官军打拼一场,各自率小弟和竞争对手进行了一番血肉战斗抢地盘,但是,战争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打仗是一个技术性很高的活动,奖品是所有,失败就意味着失去一切,本身就是给最强大最有素质的人来玩的,苟大户的兵士气本来就不高,虽然兵力比李定国多,甚至依靠各种江湖上的无耻小道,一开始打了李定国一个措手不及,什么石灰粉小胜了一场,但很快,很有经验的李军,就把战斗节奏抓在手里。

  后世的互联网有个问题,电影里小混混打架为什么都是光着膀子,为什么不穿防刺服。

  之所以如此,人家本身干的就是打砸抢收保护费的勾当,跑去被人的场子里扔一袋子蛇,或者用棍棒砸烂那些赌台,吓跑客人,才是人家的本业,机动性要求才是第一!

  哪怕武装起来,他们也是小混混,小混混懂排兵布阵吗,懂如何分配体力吗,懂如何根据战场形势调整队形吗。苟大户的部队很快被李定国大军中一支偏师穿插背后,包围起来,事实上,整个包围圈外,只有苟大户四分之一的人马,但是守住几个要道后,苟大户的人,士气就已经崩溃了。

  虽然他为了保存实力,隐藏了一部分人,让心腹带着回老巢,但很快被看出端倪的李军,利用小股部队不断试探,苟大户在战场上就是一个标准的雏儿,事后如果复盘,人们可以惊讶的发现,区区百十人,也许就可以调动几千人玩命的奔跑。

  一开始还打着劝降的主意,自己背后可是大明朝的皇帝啊,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全都是坏消息,只有某个弟兄哭着过来,部队被打散,一下子全都跑了,请求老大支援,但这样处处都被毁灭性打击,难道李定国有天兵天将可以撒豆成兵吗。

  他的实力有限,而且是孤军奋战,经过两天的激战之后,苟大户在李定国不想损耗实力,同时不打算真的灭了苟大户,便宜了其他人,因此就任由苟大户带着人回去,经过此战,苟大户十成人马只剩下一半,而且里面除了自己的骨干,不少都是没地方可去的老弱残兵,如果不是在后方留了人,他基本上可以宣布退休了。

  经此一战,所有人都断了敢于挑衅李定国的妄念,那些武器也没人有心思拿,不过派去拉拢李定国的人,价码和身份也开始变高,当然了,前去上海告状,要求帝都方面主持公道的也不在少数。

  帝都北方工业在上海的业务员目前也处于一个收束阶段,之前布局的军火营销网络,在初步打开了口碑和市场后,取得了良好的反应,很多人都是主动前来订货,甚至有无良的公司员工,将不同亲王派来购买军火的小弟,分别安排在旅馆的隔壁,隔着一道墙,大家其乐融融为增加军工生产添砖加瓦。

  在得知自己的客户如此丢人的情况后,长老们还是很重视的,他们啼笑皆非的开会研究一通,江南是一锅乱粥,目前来说,也渐渐成为了他们对外移民的主力人口来源,而贸然站队,肯定是会起反效果的,现在来说,长老会只能拿出几百人的精锐进行斩首行动,但是战争这玩意,不在意谁先开打,而在于谁能停止。

  至此军火争夺战经过了六天时间之后,以苟大户伤亡惨重,李定国也不好受,其他人没敢上的结局结束,但所有人都开始了针对李定国的活动。

  这倒也更对长老会的胃口,李定国不得不掏钱和长老会采购更多的物资,将金钱更大的消耗,而对于以后锡澄运河的控制,也不得不保证给其他军阀运输的机会,当然了,钱收的多一些。

  虽然吃了亏的苟大户想要长老会出兵帮自己撑腰,甚至如果可以的话,把自己送上龙椅都可以,但也没人搭理他,几位亲王目前的情况,是不敢开府建衙,竖起大旗,而是使用替身后,隐身于后躲藏起来。

  但是怎奈何大明官军到了这会儿,军户早已成为被嘲讽的对象,抓来的壮丁,虽然被痛斥不知道回报大明皇帝几百年的恩德,但是哪怕被抓到就会死,也是想尽办法逃亡,被杀也不在乎,偶尔有一些类似于黄得功那样,砍人头换钱这样的穷鬼愿意死战,也无法改变南明作为一个儒生主持的政权,天然的腐朽和自毁倾向,事实上,五位亲王散尽家财,忽悠了无数傻子地主老财,忽悠来的钱,大部分都进了那些口吐莲花会忽悠的儒生手里。

  他们吟诗作对,将大败说成是转进,贪腐说成是向来如此,反贪变成了不懂变通不懂人情世故。

  几位亲王在那些早已饥渴了多少年,没有明君看中,到了帝都后,基本上都是被冷处理的儒生们面前,堪称是明主,每天搜刮肠子,都要写各种奏疏,写檄文,写理论上论证,很快长老会就会因为不尊儒而灭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