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续南明 > 第162章 我雇秀才打汝

续南明 第162章 我雇秀才打汝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9:53:30 来源:88小说

众生员神情各异。

这群人基本属于本地县学的生员,除了象牙折扇,却是邳州州学的附生。

话说此时府、州、县皆有儒学,凡廪膳、增广生员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附学生无定数。

三档次中廪膳生最贵,因为成绩最好,每月还有官府发给的膳食津贴。

增广生稍次,或者是后进的秀才,但年考时可以填补替换掉前方的廪膳生员名额,也是此时的一种督促制度,秀才每年都要年考,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

以免各人中了秀才,就不思进取,荒废了学业。

不过此时盛行游学,秀才可以在异地参加年考,只有少部分的人,如恩贡生,岁贡生可以不参加年考。

附学生基本就是自费生了,很多州学县学都有外地游学生员,很多人游到哪,就在哪读一段时间的书,各地儒学都是欢迎的。

这象牙折扇却是淮安府邳宿河务同知黄思恩之子黄承袭,去年从淮安府跑到他爹驻札之处,在州学作为附生读书。

不是黄承袭不想搞个廪膳生名额,然被他爹拒绝了,读书人之事最是计效,廪膳生领官方津贴,无数双眼睛盯着,就算黄思恩是河务同知,亦不敢造次。

但作为自费的附生,就不会授人以口实,让人说三道四。

黄承袭好交游,爱虚荣,在本地县学也认识一些人,如廪膳生王家卿、附生郑文选等人。

内王家卿是凌城集士绅王朝首之子,郑文选则是主簿郑时新之子。

郑时新来睢宁担任主簿,关心儿子学业,就招郑文选前来睢宁,亲自督促,在本地县学作为附生读书。

半月前黄承袭在州学无聊,又游来县学,今日新任睢宁练总接风大宴,本地生员都有参加,黄承袭是个好热闹之人,自然随着了。

只是看广场前如此作派,不由嗤笑,不屑的摇着折扇。

王家卿与郑文选走在黄承袭身旁,皆儒巾青衫,披着斗篷,手中拿着乌檀作骨的折扇。

此时王家卿就笑道:“唉,谁让睢宁是小地方,遇到一个官都不容易,难免各方奉承,也让小人嚣嚣得志。唉,黄兄,天下人各不同,不是谁都象令尊那样高风亮节,身为正五品大员,却静静驻札,以不扰民为贵的。”

王家卿中等身材,相貌秀癯,拿着乌檀骨折扇,就颇有些廪膳生员的风采。

但此时说话,语中却有一丝丝的忿忿与嫉妒。

却是昨日听他父说,他携带丰厚的礼品前往练总署拜谒新练总,然礼物收进去,人却见不到,就失望而归。

他父亲王朝首当时颇为失落,而且有些后悔。

睢宁练总这个职务,县尊曾经找过他的,然王朝首种种考虑,当时只想独善其身,特别畏惧流寇,就推脱了。

现在想想,他有些后悔,官人的身份啊,不管流寇来不来,有这身官服穿上,现在睢宁城风光的就是他了。

王家卿本来对新练总杨河无所谓,然听了父亲的话,不免就恨上了。

当然,对上黄承袭时,他语中就颇有巴结讨好之意,自然是因为黄承袭是正五品大员,邳宿河务同知儿子的缘故。

不过郑文选倒是沉默。

与他爹一样,郑文选一样身形瘦弱,平日也寡言少语,却有心计,此时就想:“你在州城,我还要留在睢宁,这样说道新练总,若传到耳中,置我与我父于何地?”

心中就有了疏离黄承袭与王家卿的心思。

身后众生员或唯唯诺诺,或沉默不语,多有与郑文选一样的心思念头。

这群青衫者十几人,却是睢宁是小地方,文风也不盛,县学生员只有十几个,他们当然知道黄承袭是五品官的儿子,黄承袭初来县学,就囔囔得整个学校都知道了。

只是县官不如现管,各人却不愿意平白得罪新任练总杨河。

况且流寇越急,睢宁城还要靠新练总来保护呢。

黄承袭看应者寥寥,身边好友郑文选也不语,则是不悦。

他摇着折扇道:“你们啊……应鸾说得不错,睢宁确实是小地方,官少,生员少,所以个个怕官,连九品官都能嚣张。你们要是到府城,甚至苏扬等人看看,方见我蓝袍大王的风采。”

王家卿也是向往道:“小弟曾游历过苏州,确实那方是我辈的神圣之地啊!”

余者生员一样露出有兴趣的神情,他们这种小地方的秀才,基本生活可以保障,但大富大贵是没有的。

虽说万历年《优免新例》有规定,未仕举人可以优免田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还会免役,蒙学出来的书童要参加童生试,也必须有生员担保,有些随礼。

一些文案衙门之事,地方乡邻也会请他们出面,应对公人,得些好处,但基本就这样了。

所以类睢宁这种地方,秀才们还是比较安分守己的,等闲不敢与官员对着呛。

但他们也听说了,在一些大的地方,秀才往往可以横着走,不说童生试的担保随礼至少二十两白银起,甚至可以跟县太爷对着干,摆破靴阵,吃衙门口,罢考,蘑菇,让他们公事办不了。

最后倒霉的往往是官员,严重的甚至七品官帽都被摘了。

若苏扬等地更不得了,当地生员可称嚣张:“一呼则数十成群,强府县以理外法外所不可从之事,稍拂其意,则攘臂奋袂,哄然而起,提调官莫可谁何,于是‘蓝袍大王’之号兴,愈变而愈不古。”

当地很多秀才替人包打官司,被讼者往往莫名其妙,因为官司经常无中生有落到头上,却是秀才与人勾结敲诈钱财罢了。

所谓蓝袍大王大兴,苏扬等地市井之人相争,往往冲口一句话:“我雇秀才打汝。”

对“见多识广”的黄承袭来说,本地秀才如此静默怕官,让他极为不以为然。

不过他的一番话不是没有成果,就有一个摇着竹子作骨的折扇书生叹道:“早闻苏扬等地蓝袍大王的风采,可叹不得一见。”

黄承袭一收折扇,“啪”的敲在手中,就笑:“现在也不晚,啧啧,依黄某知道的,这杨练总倒是风流人物,知道吗,他……”

这时郑文选忽然道:“原来是周前辈,晚生文选见过。”

众人看去,却见一个儒雅的中年书生踏着泥水过来,披着貂裘的斗篷,身边伴着一个长随,拿着油伞,却是本县的贡生周明远。

他们不敢怠慢,皆个个施礼,口称前辈。

连黄承袭都是作揖,这是本县的名流,他可不敢得罪。

周明远微笑道:“好。”

他看着众人,眼神温和,眼前这些,都是本县的读书种子。

他正要温勉几句,忽然他眼前一亮,招呼道:“慎言。”

众人看去,蹄声杂沓,铁甲森森,马蹄踏着稀泥,却是本县新任的练总杨河到了。

……

“哈哈,庆元兄。”

杨河看到周明远,亦是眼前一亮,那日周明远拜访,二人可是相谈甚欢,转眼就称兄道弟了。

“每次看到你都这么大的场面。”

周明远打趣,看看陈仇敖等铁甲护卫,眼中有着欢喜,有这等犀利勇士,本县的安危就有保障了。

周明远又对邓巡检见了礼,然后道:“来,老朋友,让我给你引见一下本县的杰俊。”

杨河笑道:“好啊。”

黄承袭、王家卿、郑文选等人远远看着周明远与杨河寒暄,看他身边几骑铁甲护卫,众生员都是咋舌。

黄承袭撇撇嘴,王家卿则是眼神阴冷,他目光在杨河腰侧隐露的斩马刀巡弋一番,恨恨道:“此等场面,却是佩刀,还是斩马刀,真是辱没了斯文。”

说道,杨河等人已是大步过来,几个铁甲兵锵锵跟在后面,个个按着刀,一时众生员都拘谨起来。

他们可以在背后议论这个新任的练总,但真人过来,才感觉那种压迫力,那种无意间流露的杀机与压力,沉甸甸压在各人心上。

众生员自诩杰俊,然那种温室花朵的气息,与之气质相形有若龙蛇之别,各人仓促不安,一个个乖乖上来见礼,在周明远引见下,轮流作揖,报出自己的名号。

王家卿想说什么,最后还是默默的施了一礼。

然后心中不是滋味,又恨又恼。

杨河打量着众生员,微笑道:“好,都是栋梁之材。”

眼前各生员年纪都比他大,毕竟若杨河这样,十七岁就中了秀才可不多见,眼前各生员们,小的也有二十多岁,老的三四十岁,但个个都象小学生一样乖巧。

杨河若夸一句,就是喜笑颜开,与有荣焉。

王家卿看着,心中越发不是滋味。

他偷瞟眼前的练总,比他还年轻几岁,头上是紫色的软幞,系着黑色的貂裘斗篷,虚按着斩马刀,顾盼间英气逼人,从容站着让众生员个个拜见。

那种气度风姿,真是让他又羡又妒。

他又听到郑文选上前拜见:“学生郑文选,见过大人,家严时常在晚生面前提起大人。”

杨河道:“原来是郑大人家的公子,果然是年轻沉稳。”

王家卿更为不喜,忽然他听到旁边冷哼一声,他举目看去,心下一喜。

杨河也看去,就见一个年轻的书生站在一旁,估计只比自己大一两岁,持着象牙为骨的折扇,有若鹤立鸡群。

此人长身玉立,腰间挂着精美的玉坠,显得身份很不一般。

此时他斜眼相睨,看起来颇为不满的样子,脸容上还有几分的玩世不恭。

周明远笑道:“慎言,我给你介绍,这位是驻札邳州,淮安府邳宿河务同知黄思恩黄大人家的公子黄承袭。黄朋友可不一般,十八岁就有了功名,眼下在邳州州学内游读。”

杨河微笑道:“原来是黄朋友,果然是虎父无犬子。”

他当然知道黄思恩,他是府同知管邳宿河务,属于正五品的官员,品级比邳州知州还高,这边一州二县的河段,还有周湖、栁湖、黄墎湖、骆马湖诸大湖的湖水都归他调度。

算是手中拥有不小的权力,这黄承袭作为他儿子,十八岁就中了秀才,也算会读书了。

黄承袭潇洒的一拱手,唰的一声张开手中的象牙骨折扇,摇了几下,淡然道:“不敢,正是区区。”

王家卿脸上露出笑容,周明远眉头微微一皱,这种读书人之间的交锋,就是邓巡检也看不出来,后方站着的陈仇敖等人,更觉得这黄承袭姿势颇为潇洒好看。

就是大冷天摇扇子不嫌冷?

然实在的意思,黄承袭虽是秀才,但没有官位,引见时他在杨河面前摇扇子,已经有不敬的嫌疑。

特别这个场合,黄承袭此举是暗讽杨河缺乏风度,正规场合扇子都不带一把。

他摇着扇子,更深层的讽刺杨河这个场合带刀,还是带斩马刀,举止作派就若武夫那样的粗卑不堪。

这种交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时的读书人毒就在毒在这里,有时你被骂了,都不知道他在骂你。

杨河当然知道黄承袭的意思,他目光微微一缩,笑道:“不错的扇子,象牙为骨,定是神象,所遇贼寇,无论刀砍斧劈,定不可破之。以吾观之,此扇的防护能力,堪比鞑虏的重型盾车。”

众人都是窃笑,黄承袭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周明远亦是苦笑。

他看向酒楼门口,说道:“咦,县尊他们来了。”

就见“迎春楼”前方,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等人都到了。

然后知县高岐凤的招呼声:“慎言,庆元,到这边来。”

杨河微微一笑,与周明远过去与知县等人寒暄。

陈仇敖几人才知道原来这厮刚才对相公不敬,都不善的瞪了他一眼。

杨河离开后,王家卿又恢复了活力,看他们相拥进酒楼去,他冷哼道:“不务正业,形如武夫,他这个廪膳生额,怕早没了吧。黄兄,我辈饱读诗书为上,不与之见识。”

黄承袭脸色仍然难看,他忽然招来后面跟着的书童,吩咐了几句。

王家卿看了黄承袭一眼,嘴角露出了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