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谍海诡踪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提前布置码头

谍海诡踪 第一百四十六章 提前布置码头

作者:沙漠之狮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1-01 15:49:08 来源:88小说

第148章 提前布置码头

郭人甫步履生风,鹰隼的目光掠过黄浦江两岸几十余座码头。

自上海开埠后,英商、美商、日商纷纷抢滩登陆,在外滩沿江陆续建造驳船码头,沿杨树浦路自北向南,依次有杨树浦码头、汇山码头、华顺码头、公平路码头、招商局北栈码头、公和祥码头、顺泰码头等八大码头。

码头多数属商行所有,少数属会馆产业,码头名称也多以商店字号命名,如三泰码头为三泰米行专用,万裕码头为万裕酱园专用,莘丰码头为莘丰木行专用,也有以装卸货物的种类命名,如盐码头专供腊肉、腌鱼咸货上下,竹行码头专供竹器行业使用,油车码头为油车业专用。

随着专业码头公司兼并小码头,改建成中型码头,此时轮船码头大部分已归并于几个大轮船公司和专业码头公司所有。

二人步至黄浦码头,郭人甫见码头后方11座仓库。

此时,黄浦江两岸主要码头总延长达一万余米,其中,英商占三分之一,日商占近三分之一,美商占十分之一,法商码头仅占全港码头百分之一。

而政府拥有国营码头五分之一,民族资本拥有私营码头拥有十分之一。

孟景笙转身环顾了码头四周,说道,“这里原为滩地,民国二年,被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购下,建成码头仓库,以装卸北洋杂货、煤炭和进出口欧洲货物为主。它的露天堆场可堆存煤炭约4万吨。”

郭人甫见仓库广告栏上有大幅招租广告,遂问,“日本人的仓库对外租?”

“日本人的港口含装卸和招租两大业务。装卸部门就在黄浦码头,招租业务部门原先设在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现在改迁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办公。”孟景笙解释道。

郭人甫闻言,心神一动,“兄长,既然日商把码头仓库对外招租,我们正好借机承租几间,作为日后掩护地点和物质流通之处!”

“人甫,这可是在日本人眼皮底下,万一暴露,那岂不功归于溃?何况,我们目前也无中转储存之物,几个空空荡荡的仓库,岂不更难掩人耳目?”孟景笙一脸不解。

“兄长,弟走的并非险招,这样安排有几个用意:其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欲收集日方情报,就需先设法打入日方内部,我们可以用经济的手段,通过承租码头仓库,成为日商的重点客户,待日方高度依赖我们的业务,经济上不可脱钩,我们便可以利用日商牵线搭桥,接触到日本驻上海军方力量,伺机收集情报,并开展反间谍工作;

其二,我们控制货源,打击中国战略物资走私,减少日本人对我国的经济掠夺和日货倾销;

其三,未来中日交战,汇山、杨树浦这一带码头,极有可能是日军登陆的前沿阵地,我们的军队要在此阻击登陆之敌,我们的仓库可以作为我军的后勤保障基地。”

“人甫,你深谋远虑,我赞同你的看法。不过,我们怎么控制货源?又哪来权限缉私?再有,我们准备采购什么货物?”孟景笙有些疑虑。

“兄长,你看,日本人在北航线,一手掠夺中国内地粮食、煤炭、桐油、铜铁钨等矿石,一手倾销其轻工业产品。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双管齐下,让日本人采购不到货、日货也下不了船!至于缉私,我们也有明和暗两手,如一车两轮,齐步并行。”郭人甫胸有成竹道。

“人甫,你说的这双管齐下,还有明暗两手,这是什么招数?”孟景笙急切地问。

“一管,我们以高出日商的价格收购战略物资,形成绝对垄断,迫使日商无从采购;另一管,我们发动上海华商和民众抵制日货,迫使日商以更低廉之价转售欧美市场,让日本人的经济侵略计划破产!”

“因走私品亦多来自日本,日本利用福建民船从泉州、漳州等地大宗走私烟土、吗啡、台糖、台盐、煤油等货。

缉私亦有明暗两手:明手便是我们向财政部缉私署提供情报,让税警总团正面缉捕在海上走私的民船渔船;暗手便是我们采取行动,对走私犯幕后的靠山予以打击,防止官商勾结,蛇鼠一窝,必要时实施斩首行动!”郭人甫挥手一劈,目光冷峻。

孟景笙被郭人甫的气势和手段震慑,心中暗叹这位英姿勃发的年轻军官,不愧为干大事的料,有勇有谋!

“人甫,你这种安排,愚兄即使能想到也没这个运筹帷握的能力,但此法可行,我们值得一试!不过,你刚才提到财政部税警总团,我听闻这支武装虽为缉私队伍,但确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精锐!

听闻宋部长非常惜才,税警总团的历任团长皆美国西点军校或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排以上军官也大部分由留美学生担任,士兵大部分也是有文化的青年学生,另外还有一个由8名德**官组成的顾问团。如此精英的队伍,人甫弟可曾考虑调入?”孟景笙忽然提议道。

郭人甫自然知道这支装备精良、军官和兵员素质都高超的强悍队伍!

它下辖5个团,加团直属部队,相当于6个团。每团3个营,每营4个连,每连3个排,每排6个班,每班有士兵14人,另配特种兵连7个,每团战斗兵员共5000余人,再加上团部直属的特务、高炮、炮兵、通讯等7个营,整个总团兵力3达万余人,远远超过国民党甲种师的编制。

由于总管是民国财神爷,所以给予税警总团大力的财政倾斜,其武器装备非常精良,全部采购自欧美军事强国。

装备有欧立根防空机炮、维克斯两栖战车、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枪、比利时的FN1924\/30步骑枪、水冷式重机枪,手枪是7.63毫米毛瑟m1932,还配备有“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宋子文甚至还打算从美国购买飞机,为税警总团配备独立的空军部队,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4任团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在以后东南亚对日作战中,被称为“东方隆美尔”,有着很高的文化水平和军事造诣。

税警总团不光缉私,也参与了多次实战,其战斗力之强悍,令世人侧目!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税警总团首次参加实战,被派往上海对日作战,参加了守卫龙华机场等战斗,许多官兵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税警2团2营官兵在战斗中,几乎全部壮烈牺牲,给予侵沪日军以很大杀伤。

1937年,淞沪抗战开始后,税警总团再次开赴上海,参加蕴藻浜与苏州河阵地守备战斗,及敌人在杭州湾登陆后,担负掩护大军转移作战等任务,历时66天。

税警总团士气高昂,奋勇作战,前仆后继,其中以周家桥战斗最为惨烈。税警总团在周家桥接连击退日军7次强渡,孙立人中弹负伤,被送往香港治疗。团长黄杰亲赴第一线指挥,双方反复争夺,数度肉搏,阵地几度易手,每楼每屋都是经过激战。此役第5团团长丘之郭阵亡,全团官兵死伤过半。

会战结束不久,伤未痊愈的孙立人以这5000人为基础,重新组建孔祥熙拟名的“缉私总队”,不久又率部参加武汉会战。

到1941年12月,所部第2,3,4团和直属队改编为陆军新38师。

新38师后被编入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参加对日作战,战绩辉煌!

而后改编为新1军,成为国党五大王牌主力部队,最后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灭。至此,税警总团退出历史舞台。

此时,海、陆走私猖獗,走私者在海岸随处可找到隐藏处,较大的帆船在晚间将货物上岸藏匿,而较小的渔船不分昼夜可以进进出出进行走私。

中国沿海等地甚至出现走私大公司,有的走私公司自备有走私帆船或电船和枪械,为防海关缉私艇,有的船上装置微音浪的侦察器,有的设有小型无线电,与接收洋行取得联系。

对于武装走私、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走私集团,必须靠税警总团这种专业的缉私兵团,而对于自己是否转入这种精锐部队,他认为自己的作用是血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日本人在军事进攻中与间谍谋略双管齐下,而我方的谍报还处于被动局面,如不加以扼制,我方的军事也难以取胜!

日本人除了伪满洲国保卫局,华北、华中、华南派遣军参谋部情报科,宪兵队,警察署的特高科,还有以“机关”、“公馆”名义出现的日谍机构,如松、竹、梅、兰机关,儿玉机关,岩井公馆,六条公馆等。

日谍都经专业训练,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多数能熟练使用中国方言。一个日谍机关,其作用却不亚于一个师团!

思虑及此,郭人甫觉得如鲠在喉,他们就像虱子,多隐藏一天,吸的血就愈多,对中国的危害便愈大!

“人甫弟,你看!那是不是运私的盐船?”孟景笙突然惊奇道。

“兄长,我们过去看看!”郭人甫见一条大型商船停在江中,并不靠岸,甲板上有一堆堆白盐,估摸二三十吨,几个水手招呼码头上一群等候的商贩上船取货。有的用箩筐挑了直接担向市区的商号,有的指挥几辆独轮车拉盐。

“这些私盐来自贵州一带,过省卖盐,比当地官盐便宜,所以暗中与走私私盐的盐贩勾结的商号很多,成本低,可以卖出个好价,从中牟利。私盐流入,以至于官盐店无法开秤!”孟景笙熟悉情况的说道。

“盐税局不查禁?”郭人甫问。

“太多了,他们人力有限,管不过来,这对老百姓是有实惠,私盐比官盐便宜,老百姓也乐意买。你在街头看的挑箩卖私盐的小贩,都是明目张胆!上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流失一些盐税罢了!”孟景笙笑笑。

郭人甫默认。他目光犀利,很快发现一名穿黑色制服的盐税局队员,正在商船上与盐船货主发生激烈争执。

声音在人群中吵吵闹闹,辨不分明,郭人甫却凭借过人的听力,听得一清二楚。

原来这名缉查队员是盐税局刚上任的一名缉私队长,某日,他在私访街头李记商行,得到一条私盐走私线索,便亲自带队员缉查,果然发了现这船盐经贵州流入申沪,是一条走私船,当下要扣船,便与货主发生对峙。

原本上级部门让他一个外地人来此出任盐务税警分队长,目的就是想打破原来的税警与私盐贩子沆瀣一气的局面。

他秉公执法,命令队员扣船,货主嘿嘿冷笑,有恃无恐道,“这位队长面生,想必是刚来这里巡逻吧?”

“你知不知道这是何次长的生意?”货主搬出了主人。

“我不管你们是哪路神仙,只要违法运私盐,我就一律扣!”年轻税警虽职位不高,但正气凛然。

“慢着,我奉劝这位队长先问问你们马局长,你要擅自行动,扣了这条船,你可开罪不起!”货主威胁。

“你不要拿什么上级压我,我秉公执法,不需要向他请示!上峰把我从苏州调上海滩,就是要让我打击税警与盐贩内外勾结,沆瀣一气!”

郭人甫与孟景笙为这位年轻税警不被权势折服的正义和魄力连声喝彩!

事后,郭人甫对孟景笙道,“兄长,这位小队长我们可以找机会结识下!”

孟景笙欣然点头,“听说他是苏州人,借这层同乡关系,改日我去登门拜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