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18章 亲征蒙古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18章 亲征蒙古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圣天子御驾亲征,讨伐蒙古。”

“卖报,卖报,大明发兵七十万讨伐蒙古,天子亲征。”

一大早,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就在京师街头传出,正要开始一天工作的人们,纷纷顺手买了一份报纸。

《大明日报》:昔大明荡灭建奴、收复东北,建奴残部流窜蒙古,与蒙古勾结。以至大明圣天子亲征蒙古,蒙古王城一战,大明官军战而全胜。圣天子仁慈,与蒙古大汗林丹汗与大明签订双边谅解条约,与其开放边境贸易,互通有无、互帮互助。然蒙古不知珍惜和平局势,再度勾结建奴余孽,其狼子野性昭然若揭。圣天子为之震怒,决意起兵七十万,御驾亲征讨伐蒙古。

《大明商报》:朝廷宣布圣天子御驾亲征,中蒙大战再起。大明与蒙古之贸易将受较大影响,双边贸易一两年之内不可能恢复此前状态。另根据专业人士分析,此战虽是天子御驾亲征,战胜蒙古毫无悬念。然蒙古草原广袤无比,若蒙古避之不战,则此次天子亲征,极可能无功而返。

江南会馆内,一群江南学子一大早起来后,很快就聚在了一起,看完了报纸之后,其中一人叹息道:“当今天子真是穷兵黩武,自登基以来,天下各处兵戈不断。现在又要起兵七十万亲征蒙古。”

“此乃好大喜功之象,非我大明之福。”

“昔日成祖亦是亲征蒙古,数次下来尽管有些斩获,然而蒙古依旧未被灭亡。难道当今天子以为,他的武略还胜于成祖皇帝?恐怕这次兴师动众也只能无功而返,最后还是劳民伤财啊!”

“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苦啊!”

一群江南学子看了报纸上刊登的新闻后,一个个都开始极力唱衰。各种不堪的评价脱口而出。

顾绛也在会馆之中,看完报纸之后并未参与讨论,而是静静的看着这群江南学子指点江山、评论古今。

这些江南学子对于此时的新政改革显然是十分反对的,对事物的评价也变得很不客观起来。

来到北方数个月之后。顾绛对于北方新政改革的了解也持续深入了许多。深刻的了解了如今南北整治矛盾的根源,一切都出在资本问题上。

皇帝在北方的新政改革,无非就是士绅工商一体纳税,这一点已经触动了江南那些大资本商人、士族的利益。

同时朝廷还发展国有资本,大量国企垄断诸多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国进民退,若是江南被纳入改革,则那些大资本商人的利益将遭到惨重打击。

另外土地改革,也损害了地主的利益。

而那些士族、大资本商人同样也是地主。

这是一场关乎阶级利益集团的斗争,对与错在这些人的眼中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就是错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然而旧有利益阶级所构造的社会制度,太不公平了,让整个国家死气沉沉。而如今天子在北方进行了改革之后,顾绛看到的是爆炸性的巨大活力。

过去的大明如同迟暮的老人。步履阑珊,随时可能被人推倒。而此时的新政地区,所呈现出来的则是少年的朝气蓬勃,充满了奋进的力量,简直是天差地别。

面对这些江南学子不客观的评价,顾绛没有参与进去辩驳,因为他知道辩驳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以目前的发展局势来看,只要这次皇帝亲征蒙古不出什么问题,全国各省迟早都要被纳入改革范围。

因此也没有必要多说。顾绛在江南会馆吃了早饭之后,便去火车站买了一张前往东北的火车票。

此时大明有了铁路,出行极为方便,这让顾绛游历各省节约了很多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

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经常能看到迎面驶来一辆辆火车,后面挂着的车厢上,拉着一车车的木材和粮食、煤炭等大宗商品。

东北地区以内火车的修通,粮食、木材和煤炭之类的大宗商品运输效率顿时提高了许多。

关内木材价格在去年年末已经开始逐步下降,而且随着铁路在东北各地的陆续修通,运到关内的木材还将更多。

建筑成本开始降低了。

粮食、煤炭这些大宗商品同样如此。不过煤炭和粮食的价格倒是没有下降多少,而是国企的盈利大涨,获得了较大的利润空间。

顾绛踏上了在东北游历的道路,而朱由校那边也坐上了火车,御驾亲征之路正式启程。

春天到了,冰雪已经融化。

湛蓝深远的天空上,漂浮着朵朵白云。一片片草地仿佛是一块块翠绿色的地毯,美丽的野花点缀着翠绿色的草地。

这是一副美丽而壮阔的草原景象,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奔跑、觅食。蒙古牧民的歌声,悠扬的传来。

对于生活在明统区的蒙古牧民们来说,充满希望的一年又开始了,他们的生活在这几年下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七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在了草原上,那些蒙古牧民得知大民要攻打蒙古,反而是一片支持的态度。

大明管理下的草原,对这些蒙古牧民基本上没有什么压迫,也没有什么纷争,而且受灾可以得到朝廷的援助。

他们都有大片的草场,每年养殖绵羊、牛、马便能有不错的收入,让一家人过上不错的生活。

不用担心被饿死,也不用到处奔波、追逐水草。

这样的好日子,是蒙古林丹汗给不了他们的。大明现在要征讨蒙古,这些蒙古牧民自然是支持的,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支持。因为林丹汗已经成为了破坏他们安定美好的生活的最大威胁。

一旦林丹汗卷土重来,他们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现有的制度就会被林丹汗所摧毁。所以林丹汗此时反倒成为了这些明统区蒙古牧民所厌恶的对象。

雪化了,铁路也开始动工修建了。

七十万大军,井然有序的开始在草原上排开阵势,也不大肆进军,而是在大修铁路。生产兵团抽调了五个过来。另外还有十五个生产兵团,每个兵团都是两万人名士兵的编制。

修铁路的技能很好掌握,无非就修地基、铺枕木、钢轨。

在平坦的草原上修建铁路是比较容易的,当然中间也有一些起伏不是太大的丘陵地段。

铁路修建被分成了5个段落。每段8万兵力左右,修好负责路段后交替前进。大量的物资用马车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工地上,同时这些工地还在修建城池、仓库。

铁路修通的路段,火车直接开过来,将大量建设材料运输到仓库之中。然后再用马车拉到工地。

除了七十万大军,后方还抽调了将近三十万铁路工人来到前线修建铁路,铁路工人与军人一同修建铁路、城池、堡垒。

五里一小堡,十里一大堡,五十里一镇,两百里一城。

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建设工程,但是以大明如今的人力物力,以及生产力水平,已经完全可以做到。

工地上到处都是爆炸声,这是用新式炸药在进行爆破。效率比以前使用黑火药进行爆破要高出了许多倍,成本有了极大的降低。

大量的砂石铺设成了路基,枕木、钢轨直接铺设了上去,如同搭木板似得。军人的工作效率,加上大量的分段动工,铁路修建速度简直爆表。

五个路段,每个路段长100里,也就是250公里的路段在施工,每个路段只需要半个月就能修完,实在是投入的人员太多了。

重点在于建设材料的运输要能跟得上。只要材料运输能够跟得上,理论上甚至不需要半个月就可以把路修完。

因为投入的人员比较多,干完事情之后,军人和工人们需要向下一个施工路段转移。这期间就浪费了时间,不像正常的铁路修建活动,工人们一边前进一边施工。

同时在草原上,补给物资的运输什么的,都是要靠大后方。

半个月的时间,实际上就非常宽裕了。因为大明在草原上修建的铁路干线是双轨的,而且准备了足够多的火车头和火车皮,物资源源不断的在往前线运输,除了有三十万铁路工人参与建设,还有二十多万名运输人员,足够确保物资的运输。

半个月内不仅仅是修好铁路,同时筑堡、筑城也将完成。

草原上的民族没有太强的攻城能力,所以城镇的城墙不需要修建得太高、太厚,钢筋水泥一倒,再砌点砖就行。

毕竟大明如今有火炮和机枪,以及新式步枪,防守火力非常猛烈,城墙的作用只是提供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城池里面的守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反应过来,不至于被骑兵快速突袭。

只要城内明军反应过来,凭借强大的火力,蒙古骑兵甚至都不敢靠近。所以这些城镇和堡垒的施工量实际上也不是很大,而且草原上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城池没必要造得那么大。

更何况日后这些城墙也没什么用,所以城镇大小只需要能够容得下驻扎军队和一些工人就行了。

而这条铁路干线,也就是830公里左右,就能把蒙古分成东西两部,三个多月就能把这条铁路修好,并且将沿途城镇、堡垒修建起来。

从明军发兵的那一刻起,林丹汗就把蒙古主力布置得远远的,打定主意要和明军在草原上打游击战、玩躲猫猫。

结果……反倒遂了明军心意,施工那叫一个顺利,根本毫无干扰。明军这样的建设节奏,一开始有些混乱,毕竟人太多了,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但仅仅是几天过后,混乱的局面就有了大幅度的改善,部队和工人们都开始适应节奏,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基本上没有人在工地上偷懒。

这是一场国战,军人们和工人们都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而且从早干到晚,能不休息就不休息,一切建设活动争分夺秒的进行。

朱由校来到前线之后,完全不需要担心后方有什么问题。大明最精锐的中央军都集中在蒙古战区,而且以如今北方各省新政改革后的环境,以及国有资本财团这个利益阶级的崛起,没有谁能成功发动武力政变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即便是发生了政变,朱由校随时能够回师,大明精锐都集中在他手上,谁是他的对手?

而且七十万大军在蒙古草原上,因为后方物资源源不断的供应,军队并不疲惫。尽管每天在奋力建设,但食物和睡眠还是有充足保障的。

伙食还非常不错,顿顿吃饱,有鱼有肉。保暖的衣物、毛毯、被子之类的东西同样充足。

完全是饿不着、冻不到的节奏。

只要后勤能够保障,朱由校根本不怕任何对手。以大明的财政,以及如今的生产规模,是完全能够保障后勤供应的,没钱银行有。后勤保障会出现大问题,那必然是有人在从中作梗,随便一理顺就能把人揪出来碎尸万段。

而且随之铺设的还有电报线路,后方有什么异动随时能够获知,第一时间就能把政变扼杀在初步阶段。毕竟政变发生后,组织军事力量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在修建铁路的同时,大量的斥候已经派了出去。同时被派出去的还有五个装备了马匹代步的步兵师。

这五个步兵师开始以建设路段我中心,向周围进行扫荡,这五个步兵师一旦发现蒙古主力,就将咬上去不放。

免得蒙古主力来骚扰施工现场,阻碍施工进度。

同时朱由校手上还有二十五万精锐的中央军,随时可以应对蒙古人的来袭,工地上的生产兵团、建设兵团同样也可以防守作战。

这场战争的核心,就是铁路。

蒙古人如果不阻止铁路和沿途城镇的修建,那么蒙古人就输了这场战争。林丹汗在开春后,明显还没有立即意识到这个问题。

估计用不了多久,林丹汗就会急得上蹿下跳了,到时候绝对就热闹了。(~^~)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