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85章 日本内战又起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85章 日本内战又起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经过一番改革之后,新政地区所采取的户籍模式与后世中国相似,户籍的控制使得一些发达地区免受大量人口涌入的冲击。然后用发达地区的税收,去弥补、发展落后省份。

所以天启九年的财政税收,盈余部分大部分将用于落后省份的建设。

这种模式在后世的世界也有很多国家采用,最为明显的就是布尔人控制的南非。布尔人的想法是,把南非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省份,然后构建一个‘联合国模式’,黑人生活在一个‘国家’,白人生活在一个‘国家’。布尔人掌控南非的时候,南非发展速度很快,成为了发达国家,不论是医疗还是制造业,都是非常发达的。

不过后来曼德拉展开了一场黑人运动,把布尔人赶出了南非,并且把南非的主权卖给了世界各国,世界各国还能说什么呢?当然是举双手欢迎,大力歌颂无私的曼德拉先生,于是一首什么《光辉岁月》就出来了。最后南非被一通乱搞之后,制造业直接完蛋,医疗水平也从世界顶尖直接变成了垃圾得要死的地方,中国商人在南非碰上什么大病都是直接飞回国内进行治疗,整个南非直接从一个发达的主权国家,变成了一个被资本殖民的落后国家。

不过当前大明的移民制度还是比较的宽松,尽管关内地区跨省移民不是那么容易,但要到关外地区,以及海外殖民地,户籍是很容易获得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直隶、山东等省份的人口趋于稳定。

新政地区各省省政府的发展路线也不太相同,地区之间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发展路线。

例如山东省政府确定的发展路线就是发展农业、工业制造,以及海洋贸易。而河南这些内陆省份,则是先大力发展农业,将这一优势产业确保下来。

各省财政支出倾向的领域各有不同,而中央拨款则是从发达的省份抽取财政收入补贴到落后省份。

整个北方各省。到处都在大兴土木。

建设工厂、道路、水利、城镇设施,商人则在投资农业、工业、商业,到处都是就业岗位。

大量农民工涌入工地,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了北方各省农村的潮流。

同时各种土地兼并活动。也在持续不断的展开。土地兼并的主力就是农业公司,而不是传统的地主阶级。

离开了土地的农民,获得城镇户籍则非常容易。

经过一番改革之后,百姓的赋税压力大减。徭役被彻底取消了,官方的建设活动都在给工钱。而且工钱每日一结,每天给工钱30文以上,避免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这是朝廷的硬性规定,朝廷的工程如今大量外包,承包这些工程的主力就是国有资本的建设公司,旗下有诸多工程队。这些国有资本建设公司资本雄厚,农民工工资日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同时民间资本同样也参与到了这些工程之中,从国有建设公司手上承接一些局部项目,民间商人要参与这些工程,门槛要求不高。因为他们承接的都是一些没太多技术性的东西,唯一的门槛就是工资要日结,避免出钱拖欠工资的问题。同时工程质量要过关,一旦发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朝廷还降低了自耕农的农业税,拥有土地规模小的自耕农是不需要交税的。同时那些佃农,如今已经不需要承担任何直接收取的赋税,即便是个人所得税都不需要缴纳。只有日常消费过程中,需要承担商品增值税和盐税之类的赋税,但都不是直接从百姓手上收取。

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环境顿时变得很宽松起来,赚了钱才要考虑交税的问题,没钱的时候官府也不会上门逼税。

这是非常积极的一面,而对于普通百姓的压力。同样也增加了。一方面是不断展开的土地兼并活动,一方面是进入城镇之后生活成本的增加。对于没有什么存款的普通工人而言,只要几个月不做事,就会坐吃山空,所以只能不断的工作。好似有一条鞭子,在背后不断鞭挞着人民前进。

古人将管理百姓称之为‘牧民’。人民实际上没有自我管理能力,一旦百姓日子过得很安逸,就不愿意做事,这样的劣根是广泛存在于各个阶级的,不仅仅是普通百姓,那些权贵同样如此,一旦那些权贵不用做事就能获得利益,那些权贵也不愿意做事。

不做事就产生不了财富,而是在不断消耗财富,整个社会就穷了。

一番改革之后,北方各省的权贵利益输送脐带被不断剪断,他们也需要做事了,去考虑如何赚钱的问题。而普通百姓也脱离了农村自然经济,从整天无所事事,甚至是想做事有时候都找不到事做,变成有事做,而且不做事在城镇就无法维持正常水平的生活。

大家都在做事,就能创造出大量的商品,分配分配之后,不管什么阶级,日子都能过得还行,就是累一点罢了。苦一点累一点,实际上对人民是有好处的,只可以避免更大的苦难降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一个民族最可怕的不是苦难,正所谓多难兴邦。人只有在绝境的时候,才愿意去奋斗,只要肯吃苦必然是可以出头的,至于能出头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化底蕴无疑是世界上最深厚的,只要愿意艰苦奋斗,根本无惧苦难。

此前的大明,就是安逸日子过得太久了,才会酿成满清入关的巨大苦难,那样的苦难就太大了。

一个人最可怕的也不是吃苦、受累,而是没有苦累可受,一旦安逸过头了,苦难降临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不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因此大明即便再有钱,朱由校也不会给普通百姓非常安逸的福利待遇,大家都不做事了,那国家不就衰弱了。

同样的,对于那些没有进取态度的资本家。也是坚决淘汰的。即便是在国有资本财团内部,那些红顶商人也面临着淘汰制度,能者上,不能者下。没有什么千秋万代的稳固利益,没有谁能够坐在家里翘着脚就能收到钱。

不过该有的保障制度还是要有的,随着天启九年的财政收入的迅猛增长,朱由校进一步的完善了新政地区的保障性福利。

首先是孤寡、残疾群体,朝廷加大补助力度。让这些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的群体可以能够在城镇中生存下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这样的基本生存权不仅仅是吃饱饭了,还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的问题。

养老院、孤儿院这些设施在各省各州县皆有修建,三餐朝廷保障,居住、医疗、教育也是朝廷保障。

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群体则每个月给予低保补贴,补贴额度为每月1元,算是比较高的补贴,能够很好的保障基本生存。毕竟此时的大明没有外部剥削。而且生产力全球最高,可以通过商品出口等方式盘剥落后国家,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确实可以高一些。

而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力度也有所增加,全面在新政地区推行小病自掏腰包,大病朝廷报销的制度,避免工人因为生病而倾家荡产。

对于困难户,给予不同方面的救助。如果是子女太多导致的贫困,朝廷可以让他们子女的义务教育免费,并且给予一定的食品补贴费用。如果是具备劳动能力,却因为好吃懒做导致的贫困。那就只能保障他们不被饿死,保障金比较低。

工人失业可以申请失业补贴,确保工人在城镇中能够生存下去。例如是因为伤病导致的失业,每个月的补贴都是1元。如果还有子女在受教育,义务教育的学费也可以全免,如果没有住房,还可以申请廉租房。如果是因为找不到满意工作而失业的,那么补贴金额则比较低,只是保障他们不被饿死。

在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不可能像后世美国那样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因为国有资本的财富是在不断流向底层百姓的,不存在大规模失业的问题,只存在愿不愿意做事的问题,只要愿意做事,总能找到事情做。

在这样的保障制度下,在城镇中生活的工人,只要是具备劳动能力的,不干活就要面临生活拮据的问题。而因为不可抗拒因素失去劳动能力的,朝廷又能保障他们的生存。

而在养老方面,则正式推行养老金制度,企业为工人缴纳养老金,缴纳到退休的时候,每个月可以领取到一定的退休金。

这样的制度下来,国家财政支出项目顿时就多了,不过以当前的财政收入,还是可以支撑的。

这样的保障制度执行下去,可以很好的改善困难群体的民生,并且提高了基本生存权的等级,不再是让百姓吃饱肚子,同时也保障百姓子女可以享受义务教育。

朱由校一边提高了工人的保障,一方面则加大相关反腐力度,避免出现低保金被冒领。

这样的事情在后世挺多了,国家政策本来不错,可执行下去的时候就被地方官员给变了样,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后世存在,大明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好在北方改革省份是整顿过的,情况不是太严重。若是放在没改革的南方省份,中央政策执行下去就是乱七八糟的。

所以朱由校干脆对那些未改革省份,不做什么政策出台,先维持原样。

天启十年已经逐渐来临,新一年的财政预算除了加强保障性福利之外,依旧是以加强基础设施为主。

军事上的支出依旧只够维持现状,没有什么战争计划。

北方最大的威胁也就是蒙古人,不过蒙古人如今和大明的商品经济捆绑,矛盾又放在了掠夺其他民族,暂时不会威胁大明的边疆。

南方本身就没什么外部威胁,中国历来遭遇外部入侵都是从北方突入。南洋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后花园,正在持续开发之中。

即便是有一些战争,也是外部殖民战争,主要还是交给海军去做。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经过天启九年的建设之后,北方各省省级公路已经全面修通,电报线路也迅速铺设到了各省各州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蒸汽机技术发展很快,天启九年成功研制出了以蒸汽机驱动的发电机,不过当前发电机的作用,仅是用于确保电报系统的运转。

天启十年的建设项目无非就是继完善基础设施,并提供大量就业。

发展教育方面的支出,也有所增加。天启十年改革省份将有一半左右都将施行《六年义务教育法》,到了天启十一年,整个北方各省都将施行六年义务教育。

就在朱由校做好这一年预算的时候,镇东省发来电报,日本再度爆发了内战。此前大明支持倒幕的萨摩藩主动对德川幕府发动了进攻。

没过多久,各样藩纷纷发起倒幕战争。

这场战争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上次战争之后,那些样藩纷纷获得了与大明贸易的权力,一番贸易下来,这些样藩实力大涨,德川幕府已经有些压制不住局面了。

“卧槽,这是什么鬼啊!”朱由校有些头疼,他的本意是全面打通与日本的贸易,掠夺日本的贵金属和铜矿,以及日本的劳动力。没想到一番干预下来,日本反倒更乱了。

没过多久鸿胪寺那边就来请示应对方案,朱由校说道:“小日本要打就让他们打吧!不要再过多干预,哪个势力愿意和大明贸易就和哪个势力贸易。”

一个稳定的日本,确实是更符合大明当前的利益的,毕竟那样可以扩大贸易额。不过朱由校却不想在干预日本的内部战争了,那些样藩要倒幕,那就让他们倒去好了,最好把日本打成四分五裂的模样。

德川幕府是日本统一的重要时期,在德川幕府统一日本之前,日本各地的风俗、语言之类的都是不太相同的,思想观念也差异比较大。

一个混乱的日本,貌似更符合长远的利益。

没过多久朱由校又想杨国瑞做出了指示,让国有贸易船队多运点武器装备卖到日本去,谁有钱卖给谁,让日本再乱一点。(~^~)

...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