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60章 蒸汽机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60章 蒸汽机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天启三年冬,漠北天寒地冻。

林丹汗却在冬季来临前,打了漠北蒙古各部一个措手不及,在漠北抢到了大量的牛羊和帐篷。

此次林丹汗征讨漠北,只带了五万人,然而仅仅五万人,却在漠北所向披靡。因为冬季来临,所以征讨漠北诸部的步伐暂时停止。但让林丹汗欣喜的是,黄台吉竟然带着两万败兵前来投靠。

林丹汗这才知道野猪皮已经死了,他所建立的后金也被明国给灭了。黄台吉很顺利的就在林丹汗这里找到了一个落脚之地,开春之后将随着林丹汗一同征伐漠北不服林丹汗统治的蒙古部落。

与此同时林丹汗却是对大明产生了深深的忌惮,以前他认为明王朝就算在如何发展,也不可能威胁到蒙古,蒙古部落逐草而居,转移方便,打不过也跑得过。然而后金与明王朝在辽东的大战中,骑兵所展现展现出的战斗力已经让林丹汗感觉到了极大的威胁。

从黄台吉那里获得的情报得知,明国的骑兵战斗力极为强悍,已经远远超过了蒙古。如果明国有大量的骑兵,林丹汗简直不敢想象,那后果实在太可怕了。

“好在明国只有两万骑兵,而我蒙古有三十万控弦之兵。但是日后不能再卖战马给明国人了,明年秋天的马匹贸易必须停止。”林丹汗在感觉到危机之后,立即做出了决定。

不过林丹汗绝对想不到的是,明王朝的精锐骑兵并不是两万,只需一年之后,这个数量就可以上升到五万人。

……

天启三年冬季,朱由校倒是比较清闲。朝政方面沈潅打理得不错,随着辽东的收复,以及广西作乱土司安邦彦的败亡,也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地方。

统帅部制定的军事改革,很快随着孙传庭回京而迅速开展。

辽东军已经解散了,取代辽东军则是中央军。不过因为战事平息。朱由校已经将大部分中央军从辽东抽调回京整训。留在辽东的只有两万骑兵,以及五个步兵师。

辽东军的那些武官,也都不得不遣散家丁入京进修。唯一没有被调入京城的武官,也就是毛文龙了。

东江镇的军制是按照新军的模式。而明军依旧需要在广阔的山区中扫荡建奴残存族群。毛文龙的东江军则是骚动山区的主力部队,而留在辽东的骑兵则是扫荡平原地区的主力。

明年开春,冰雪融化之时,就又是大扫荡的时候。而入冬之后,明军的扫荡活动也开始减少。

后金被灭。蒙古人正在进行内部统一战争。

所以朱由校才在冬季来临前,将大量中央军从辽东抽调回京整训,争取在蒙古人的内部战争结束前,将中央军全面整训完毕。

其中包括兵种、装备、战术的改变,此时的中央军已经变成了一个步兵以火枪兵构成,然后再用炮兵、骑兵联动的作战模式。

如果离开了炮兵和骑兵,明军此时的步兵师只有火枪兵,面对骑兵的时候确实没什么战斗力。

但如果有炮兵和骑兵,那结果就不完全不一样了。骑兵可以给步兵提供掩护,炮兵可以轰击敌军骑兵。

作为假想敌的蒙古骑兵只要冲不垮步兵。那么接下来就会陷入被明军骑兵屠杀的局面。

此时中央军的步兵师想要追上并消灭骑兵确实不可能,但在开拓的草原地形上抵挡骑兵冲锋还是非常轻松的。

这年冬天朝廷开始在北方各省大量征召义务兵,之所以义务兵招收大部分都在北方各省,主要还是离战场和边疆更近。士兵前来服役,退役返家都更加方便。

只有海军陆战队以及布置在南方的两个步兵师征召的是南方的义务兵。

由于生产兵团需要大量兵员,所以在征兆数量上,从原来的二十万上升到了三十五万。

计划在天启四年,正式成立十五个生产兵团,全部都布置到辽东以北,也就是后世的吉林省去搞军事屯田。

在入冬之前。皇家科技学院完成了新一期的招生,第三期招生一共录取了五百多人。

朱由校一个月前则公布了皇家军校的招生信息,并任命卢象升为主考官,带领招生小组前往各省招生。

皇家军校招生也算是朱由校近期最关注的事情了。

这次皇家军校招生标准比较严格。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秀才功名,同时年龄还不能超过二十五岁。

随着对后金的军事胜利,以及朝廷公布了赏赐情况,使得军校招生不再像之前那么无人问津。

很多具备功名的年轻秀才,得知皇家军校招生后,开始有一部分决定弃笔从戎。

不过因为报考标准比较高。最终参加招生考试的年轻秀才只有三百多人,而皇家军校最终只招收了四十三人,其他都没有通过考试。这四十三人都是对军事有兴趣,研读过兵书,同时身体比一般读书人要强壮。

军校自然不可能招收一群对军事没有兴趣,身体又弱的读书人进入军校。能招收到这四十三人,已经是放宽标准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朱由校收到卢象升呈报上来的招生情况后,倒也比较满意。虽然只招收到了四十三人,当以后报考军校的读书人绝对会越来越多。

以文入仕的机会就只有那么多,而且前途未必比进皇家军校要好。进入皇家军校,毕业出来就能获得军衔,从而入军服役。对于这种有文化的军官,起步基本上都是营级以上

听到蒸汽机的消息,朱由校当即坐不住了,连忙吩咐道:“快去备驾。”

“是,陛下。”

很快朱由校就在宫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然后走出乾清宫,坐上皇帝銮驾前往机械制造厂。

来到机械制造厂,徐光启已经在外面迎驾了。朱由校风风火火的进了机械制造厂,徐光启开始给他演示大明第一台具备实用功能的蒸汽机。

这台蒸汽机非常原始,什么分离式冷凝器、汽缸绝热层、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这些东西完全没有。但是这台蒸汽机却能带动成功带动水泵。一阵哐哐哐的声响中,水泵被运转的蒸汽机流畅的带动起来。

见到了蒸汽机的朱由校有些激动,不过一想到锅炉爆炸事故,连忙问道:“锅炉会爆炸吗?”

“陛下放心。我们这台蒸汽机功率比较低,所以发生损坏时都是向内收缩,使用起来非常安全。”徐光启回答道,“不过这台蒸汽机耗煤比较大,有很大一部分热量在进入气缸的时候。在刚被水冷却过的汽缸壁上冷凝而损失掉大量热量。接下来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有文化顿时就不同了,徐光启把朱由校写出的数理化着作学了一遍后,很快就发现了蒸汽机存在的问题。

“好,继续改进。不过这个型号也可以先投入生产,在煤价比较低的矿区先推广。”朱由校吩咐道,这样做可以培养制造业人才,同时还可以开始培养维修人员。使蒸汽机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未来大明的经济增长,显然就要靠蒸汽机所产生的工业革命来带动。

“另外我们现在还没有合格的润滑油,我们试过不少油,可在高温之下很快就失去了效果。”徐光启说道。

“润滑油?”朱由校愣了愣。西方人工业革命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润滑油?貌似他们那个时候还没有石油化工吧!

那他们用什么油来着?

“鲸鱼油?”朱由校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西方人大规模捕杀鲸鱼的历史,鲸鱼的脂肪是上好的灯油,经过高温炼制之后还能成为天然的润滑油来使用。

朱由校这个时候才想起,大明貌似还没有捕鲸业。

捕鲸显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如果捕到一头成年蓝鲸,就能获得70吨左右的脂肪。

产油量方面是1蓝鲸=2长须鲸=25座头鲸=6大须鲸。

如果能获得大量鲸油,那么肯定是很畅销的。大明不缺的就是富人,他们绝对愿意为点燃后烟臭味的鲸油买单。

另外鲸鱼皮也能制革,鲸肉可以食用。鲸骨粉、内脏可以用来当做肥料。鲸须也是良好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商品。

还有抹香鲸的结石还是制作成香水。

想到这里,朱由校顿时想到了更多的自然资源,海豹、水獭、鳄鱼、野牛。这年头生产力尽管没有后世那么高,但是在那些没有被开发出来的大陆上,却有着很多自然资源。

西方人正是依靠掠夺这些自然资源,才让他们完成了血腥的工业革命。

海洋中还有大量的鱼群,只要把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大明何愁粮食不够吃。与其纠结如何在土里刨食。不如到海上去寻觅资源,到海外那些富饶的土地上去开发资源。

当然,海洋里的鱼确实很多。但是如何捕捞上来,又如何把鱼运回来,都是一个问题。这年头可没有冰箱、冷库。

猎杀野生动物当然是血腥的,不过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金字塔顶层,猎杀并没有错。毕竟天生天杀,没有之生不杀的道理。不过要注意的是,捕杀野生动物必须适量,不能赶尽杀绝。捕杀的动机也要正确,你要吃它才杀它,那并没有什么错。如果只是为了看某只野生动物不爽就把人家杀了,那也叫造孽。

捕鲸什么的,可以由官方发放牌照,规定每年的捕杀数量。没有获得牌照的不能捕鲸,沿海鲸鱼就不会因为捕杀而大量减少。

回到皇宫,朱由校立即下令成立渔业公司,并研究捕鲸方法。

没过几天,海军方面传来了一个让朱由校很高兴的消息,经过数个月的努力,皇家海军终于在北海道建立了第一个据点,并且移民了三百多人过去。

日本海域什么玩意多?渔业资源多啊!同样鲸鱼也多。

中国沿海也有鲸鱼,不过多是一些鳁鲸、须鲸,而且数量并不是太多,小日本那里的鲸鱼才叫多。

依托北海道发展捕鲸业显然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还可以在北海道上发展牧业、林业。

天启三年末,朱由校手上已经有了三百多条远洋商船,因为海军还在发展,和西班牙、荷兰人关系不好,所以并没有到南阳去跑贸易,所以还在沿海各省跑运输。

不过东北亚海域却是没什么威胁,到处都可以跑。完全可以先把北海道、库页岛,甚至北美洲的阿拉斯加的自然资源先粗略的开发一遍。(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