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40章 手摇式畜力收割机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40章 手摇式畜力收割机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随着夏收的到来,各地又开始忙碌了起来。我们不写小说,我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在京师郊外一处皇庄的麦田里,却是围着一大群人。

一群是锦衣卫,一群是皇庄里的农民,还有一群是皇帝和官员,还有皇家科技学院的学生以及的记者。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辆崭新的收割机上。

这辆收割机由两匹马作为牵引动力,上面坐着三个工人,两边是两个很大的收割装置,和后世的联合收割机那种在最前面滚动的卷筒完全没有什么原理上的区别。

而在这辆收割机另一边,则是三十名手持镰刀,跃跃欲试的青壮男子。

“陛下,两边都准备好了。”徐光启亢奋的对朱由校身边说道,朱由校看着眼前这个大家伙,神色中流露出了巨大的期待,挥手道:“开始吧!”

“预备……开始!”徐光启跑到两队人中间,手上的旗子使劲一挥,正式宣布比赛开始。

没错,这就是一场比赛。

一场传统人工收割与最新研制的收割机之间的效率比赛,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的两队人马。

徐光启的话音一落,两边都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收割。

传统人工队那边反应更快上一拍,三十名工人手持镰刀直接冲上前去,弯下腰埋头收割起小麦。

一个个都是体力充沛的庄稼汉,而且每个人都拼了命一般的,用自己最快的速度用镰刀收割着麦子,一把把秸秆被割断,然后整齐的堆在地上。

收割机那边的三名工人则慢了一拍。

“驾!”收割机上的马夫手中的缰绳一扬,然后向下一压。两匹马儿便缓缓的向前,将这架收割机带动了起来。

另外两名工人则开始抓着摇杆使劲摇了起来。前面用来收割小麦的滚筒顿时滚动了起来。

运转的钢制滚筒,将沿途的小麦全部压了进去,在滚动中切断了秸秆。麦穗连带秸秆都被卷进了机器内。

随着两名工人不断的转动摇杆,被卷进机器的小麦成功的和麦穗脱离。然后沙沙有声的被分离到了一个容器之内。

两匹役用马匹以均衡的速度缓缓前进,很快就收割了一大片麦子。

在场的人们纷纷惊讶的看着依旧在前进的收割机,这样快速的效率着实让人吃惊,那边三十个青壮劳动力,貌似也只收了这么些地方的麦子吧!

这种手摇式畜力收割机,和后世的收割机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无非就是用畜力取代内燃机,从而获得带动收割机移动的动力。而人力手摇。则为收割装置提供了动力。在工人的手摇之下,收割机内部不断运转,这么一辆收割机,所过之处四米宽的麦地里被收割得一干二净。

不过很快收割机这边就停了下来,因为车上的麦斗装满了。车上的工人拿出麻袋,一个将袋子套在麦斗下方,一个打开麦斗。只见麦斗中的麦子哗啦啦的倾泻进了麻袋之中。

装满的时候,那名工人将麦斗一关,然后两人一起将麻袋的口子绑上。接着将麻袋往边上一丢。然后再次催动马匹,收割机又运转了起来。

收割持续进行。赶马的工人不断轮换车上的工人,以让其中一名工人可以获得休息的时间。

在三名工人的密切协作下,十亩麦子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收割完毕。反观人工队那边。十亩小麦仅仅收割了一大半。

朱由校当即鼓掌,振奋的喊道:“干得漂亮。”

在场众人也纷纷热烈鼓掌,为收割机的成功而喝彩。

“快,实在太快了。”

“皇家科技学院这个发明实在绝了。”

“从双方收割的小麦来看,收割机这边一个人就能当成二十个人用。”

“不止呢!那边人工队的麦子还没脱穗呢!收割机那边都已经脱穗装袋了,直接运走就行了。”

众人惊叹的议论起来,人工队和收割队这边只是简单的一个比赛,就把收割机的效率轻易的体现了出来。

效率有了巨大的提升,这种机器的出现。将大大减少农业上对劳动力的投入。从而更有效率的生产出更多的商品粮,将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这样的机器显然存在巨大的市场。一是辽东农业都将采取商业化种植模式。二来北直隶也有很多地主联合起来成立了农业公司,这些农业公司对于减少雇工将有很大的兴趣。

北直隶农业公司这种拥有大量佃农的农业公司。对于收割机同样也有需求。有了这些收割机,农户就不用在夏收到来的时候急吼吼的抢收了。要知道一亩麦子一个人要忙上一整天才能收完,每年夏收的时候还要找帮工才来得及。

朱由校连忙向徐光启询问成本问题,徐光启回答道:“一台收割机的成本并不是很高,材料上用不了几个钱,主要就是机械加工方面花费大一些,不过一台收割机的成本也不过八元左右。”

收割机无非就是木头、钢材拼成的,因为这种手摇收割机结构简单,也就是脱穗装置可能发生一些故障,但也比较好维修。毕竟一个机器,最容易出问题的基本上都是动力装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手摇式畜力收割机的动力是畜力和人力相结合的模式。

当然收割机的成本也会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而上升,但是用工成本的上升意味着收割机投入使用的效益也同样有所提升。

收割机成本低廉,最贵的反而是两匹马。不过马匹全年都能使用,所以马匹并不算是多大的成本,现在蒙古和西藏都在和大明做马匹生意,特别是蒙古和大明的马匹贸易量很大,北直隶并不缺马。

这意味着收割机的利润将足够高,一台收割机的价格完全可以提到五六十元。

“马上将收割机投入生产,如果没有发现什么设计缺陷。明年夏收要在北直隶全面普及,并且尽量在其他省各个小麦产区普及。”朱由校对左右吩咐道。

“是陛下。”

第二天对手摇式畜力收割机进行了深入的报道,顿时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北直隶各农业公司纷纷跑到皇家机械制造厂考察收割机。北直隶经过一番土地经营模式改革之后,对收割机这种东西显然有旺盛的需求。

那些农业公司不缺钱。他们只想要减少雇工。

北直隶目前的最低工资是一个月2元,但农业公司要找人抢收小麦,每天的工钱绝对不可能低于40文,平均收割10亩小麦就要付出400文钱。

皇家机械制造厂经过一番计算后,开出了50元一台的售价。经过大量数据比对之后,收割机的效率实际上是1:30左右,即一个工人就能达到30名工人手工收割的速度。一台收割机买回去,3个工人能顶替90名工人的工作量。

90名工人在夏收的十天左右的时间内。可以赚取72元的工钱。而买了收割机投入使用,一年就能收回成本了。后面收割机就是净资产,而且又是耐用品,修修补补的用个一二十年都没问题。

50元的价格还是比较实惠的,农业公司买得起。这个价格制定出来后,订单如同雪花一般飘来,除了农业公司愿意购买之外,还有一些工人也愿意合资购买,打算来年在夏收的时候赚上一笔。

大量收割机出现在市场上,夏季抢收的酬劳自然也会降低。不过50元的价格还是很划算的。每年抽出个一个月出来,就能赚上几个月才能赚到的工钱。

皇家农业公司自然也是有大量订单的。

以至于订单在夏收结束后几个月,就上升到了6万多台。同时收割机在北方其他省份,也得到了许多地主的欢迎。也不是所有地主都是将土地出租给佃农,还有些地主是自己请长工经营,他们对这种收割机也很感兴趣。

皇家机械制造厂的产品推销人员开始在北方各省到处推销,订单还在持续上涨。

制造农业机械显然让皇家机械制造厂尝到了巨大的甜头,开始投入资金,并抽调机械制造工人和皇家科技学院成立各种农业机械的研究项目。

这一年北方各省的夏收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各地的农业税征收情况和往年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这一年朝廷免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税,让税款大为降低。但是在北直隶所征收的农业税却是出现了暴增。

仅仅一个北直隶。这一年夏收农业税征收金额一举达到了800万元,几乎比过去整个北方的农业税都要多了。而且朝廷拿到的是现成的银子,而不是600万石粮食的折算。

这些农业税是从农业公司身上征收的。这就是北直隶农业经营方式变成以农业公司为主之后最大的好处。

那些身上有功名的士子,此时在北直隶也不再享有原先那样的免税政策了。

同时北直隶农业公司方面则产生了很多佃租上盈利,都按照股份分给股东了,其中皇家银行获得的分红最多。毕竟北直隶农业公司当中,有超过三千万亩的土地原先是属于皇家农业公司的。

仅仅这三千万亩土地,就征收了1500万石小麦。

北直隶的夏粮和去年一样出现了大丰收,主要还是因为水利设施的大量完善,保障了小麦的充分生长。

其中旱涝保收工程,已经完成一大半。整个北直隶农业公司旗下的土地,已经有90%被建设成了旱涝保收的土地,剩下的10%则留在明年去做,还有一些耕地因为旱涝保收的工程的成本太高而不在建设范围之中。

剩下的就是其他农业公司的耕地,很多农业公司的耕地并没有这个项目的建设想法。毕竟这要农业公司自己掏钱。不过这些农业公司毕竟要经营,基本的水利设施他们还是要保障的。因此不遇到什么灾年,对他们影响也不大。

水利设施的全面好转,北直隶的麦地大部分都变成了水浇地。加上小麦管理技术上有农业公司的指导,也大幅度的提高了产量。以至于天启三年夏收的时候,不少土地的小麦产量突破了3石,不过大部分还是维持在了2石左右的水平。

小麦亩产只有1石的耕地是越来越少的,毕竟变成水浇地之后一般的土地都不会产量这么低。只有那些土地比较贫瘠的耕地,这些耕地现在也不种小麦了,而是该种红薯和玉米等作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一年北直隶的粮食产量十分喜人,在商品粮方面北直隶算是成功实现了自给自足。唯一的问题就是棉花产量不足,大部分都要从外省进口。

这个问题是这两年一直困扰朱由校的地方,人除了吃饱之外还要穿暖。棉花这种原材料的供应目前还算稳定,河南、山东、苏北地区的这个产棉区每年能产出不少棉花,但这个棉花商业化产地过去主要是销往松江。

随着北直隶的纺织业的发展,北直隶和松江商人对棉花的争夺战使得棉花价格被拉高了将近三成。

价格提高了,使得今年河南、山东、苏北地区棉花种植面积更加庞大,倒不至于说棉花出现奇缺的状况,但棉花供应确实有点脱节。

如果辽东广袤的土地能够开发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商品粮产地,那么关内的棉花种植面积要提升上去就很容易了。

就在夏收期间,一群建奴俘虏被押送到了京师,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献虏仪式。其中就包括镶白旗旗主杜度,也正是这家伙的存在,级别有够高,朱由校才同意了这次活动的举办。

一群建奴被关押在囚车里,从城门贯穿而入。道路两旁,是闻讯前来凑热闹的百姓。看到车队的时候,人群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确实是太需要了。

辽东一败再败,让各地的野心家都蠢蠢欲动,西南土司更是频繁发动叛乱,山东也闹出了闻香教这样的幺蛾子。

明军发动的夏季攻势取得大捷,不仅振奋了军民士气,同样也对各地野心家起到了十分良好的震慑效果。

朱由校亲自参加了这次献虏仪式,上千名建奴在献虏仪式之后,又被押往郊外进行枪决。

只有杜度等三十多名建奴高级将领被押往菜市口问斩。

对于杜度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了。有几个建奴高级将领在行刑前还被吓得大小便**,十分的难堪。不过其他建奴高级将领,则是一身的野蛮习性,问斩之时还在不断挣扎。

但最后,脑袋都被一刀斩下。

然而在脑袋被斩下之后,很多在场的辽民纷纷上前,向行刑的刽子手购买这些建奴高级将领的人肉。这些流落他乡的辽民,对建奴简直恨之入骨。

同时还有不少百姓用馒头去蘸倒头血,貌似能治什么病。

朱由校倒是不在行刑现场,但却听到了内臣对现场的描述,只感觉浑身毛毛的,这年头人血人肉,竟然……

忍住不去多想,这时候杨光却是跑了进来,兴高采烈的对朱由校喊道:“皇上,大喜啊!”

“什么事情啊?”朱由校淡定的问道。

“秦总兵于贵州再度传捷,两个月来斩获土司兵马近五万余人,土司叛乱基本已被平定。”杨光将捷报奏章呈给了朱由校。

“这么顺利?”朱由校不由一愣,连忙翻开奏章看了起来。他都准备做长期作战的准备了,两个南方步兵师都还没组建起来呢!(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