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39章 开发模式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39章 开发模式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辽东开发公司,主要就是对辽宁半岛的矿产、林区进行开发的公司,这对北直隶的投资者来说很有吸引力。

北直隶制造业日渐繁荣,对矿产的需求有了更大的需求。同时因为各种建设活动的展开,对木材的需求也很巨大,而北直隶显然没有多少森林资源。

开发流程很简单,首先收复的辽宁半岛的一切资源,都将由官方进行拍卖出售,官方拿到钱之后,则负责修建港口、官道、城镇等基础设施,有了这些设施就可以进行各种开发和商业活动,也就可以征税了。

拿到产权的公司,则各自招募工人对耕地、林区、矿产进行开发。

耕地方面主要被皇家农业公司弄走了,皇家农业公司在辽东采取的是农场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下不会再有村庄这个行政级别,并采取粗放种植的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个人产值。

因此辽东半岛这次资源拍卖,耕地是不在拍卖范围的。同时林区也只打算拍卖大概一半,剩下一半将成为国有资产,朱由校还决定将其中一些林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

东北人参总得保护一下的,历史证明,一旦市场化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参都逃不过被过度采挖的下场。宋代把上党参挖得差不多没了,明代则把上党参挖绝种了,后世差不多把东北人参挖绝种了。

这次资产出售,各种企业都可以参与。就算是皇家资本,都是走公账。反正钱也就是左手换右手,价格就算比较高也无所谓。毕竟朝廷的官方订单,基本上都是交给皇家财团。

朱由校这种对辽东半岛的开发方案,基本上就是将辽东半岛变成一个完全商业化的区域。这里将不存在什么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

在辽东半岛的家庭,要么是资本家,要么就是工人。要么就是官方编制。这样的模式下,个人产值的提升比较简单。主要的优点就是抗灾能力强,而且对于当前朱由校制定的税收模式来说,这种模式能征收到更多的商业税。

行政方面,自然是按照北直隶那一套来。

一场胜仗过后,要做的事情显然太多了。对耕地、林区的登记造册,对矿产的勘探,对港口、城镇、官道的修建,对行政的铺设。以及招募移民等等工作,都要在紧张忙碌的进行。

移民到辽东半岛的工作相对简单,首先逃回关内的辽民不少,这些辽民如果愿意回到辽东,都可以安排到辽东工作。

另外北方各省也不缺想要移民的,而且移民到辽东半岛可以坐船走海陆,从天津出发的话,几天时间就到了,路程也比较近。

为了开发辽东半岛,朱由校很快就安排人到民生比较困难的地区招募移民。例如陕北地区。还有人口众多的河南、山东。

能干得动活的只要肯去辽东,保证能找到每月工资不低于3元的工作,这样的工资确实是十分低的。但对于这年头很多无法温饱的家庭来说,却是非常愿意从事的。另外朝廷负责出路费,而且家属也可以一起去。

每月3元的工资,在北直隶都没有。毕竟北直隶人多,没有用工荒。而辽东半岛要开发,显然会有一些用工荒。

北直隶的工钱还提不上去,主要还是遭到了周边各省人口涌入的冲击。随着天启三年把北直隶户籍制度紧缩之后,涌入的人口倒是减少了很多,但来到北直隶的工人却依旧不少。

如今要获得北直隶的户籍。要在北直隶工作五年才行。

面对去辽东做工的‘高工资’,朱由校派出去的招工队轻松的招到了大批工人。大部分还是拖家带口的,一起移民过去倒是省去了很多很多麻烦。省的这些工人日后还要来回折腾。

在辽东半岛率先开工的自然是官方,朝廷对辽东半岛重新派遣了各级公务人员,大批的财政调拨下来,用于建设港口、官道、城镇。因为战乱的破坏,很多东西都要修复,大量基础设施要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一是由资产拍卖获得,二是由皇家银行贷款,日后用当地税收还款。

开发辽东半岛肯定是稳赚不赔的,贷款主要是用于先期启动。

城镇都经过重新规划,不过辽东半岛的大部分城镇不再修建城墙,只有靠近前线,有可能被建奴袭扰的城镇才会修建城墙。城镇街道也规划得比较宽,排水系统也有进行规划。

至于建设得多大,那就是有多少人建设多大。

先期民房都是简单搭盖,用于安置移民。物资方面的供应则比较轻松,毕竟最先开发的是沿海地区,海运成本比较低,供应速度也比较快。

朝廷和皇家财团都随着辽东半岛的收复而忙碌运转起来,也展现出了越来越强大的组织能力。很多工作都已经有充足的经验,安排起来没有出什么乱子,同时保障了足够的效率。

那些移民到辽东半岛,或者只是只身前往辽东半岛打工的工人,自然都能轻松的找到工作。

官方建设项目在启动,而对资源的拍卖也在陆续进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辽东开发公司上市半个月后,也筹集到了将近三百万元的民间资金,然后投入到了辽东半岛的资源开发行列。

皇家财团、民间企业同样也在行动,各种融资活动频繁上演。

辽东半岛的开发,基本上都是在砸钱,这对资源的开发无疑是比较有效率的,同时也确保移民能够拥有较好的适应环境,风险也都在商人身上。

中央军在太子河一带的防线也在建设,不过这道防线倒是比较容易修建。这些防御工事并不需要修得太夸张。只要确保建奴在短时间内攻不进去就行,毕竟中央军在野外能够击败建奴,所以这道防线的意义就在于建奴袭击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拖到援军到来就行,所以工程量倒不是很大。

毛文龙在这次收复辽东半岛的作战中,因为被调去协助赵彦干预朝鲜,所以没有参与。辽东半岛全面收复之后,东江镇显然也到了需要转移的时候。毛文龙回到东江镇之后,直接将东江镇全军转移到了叆阳、宽甸等地,基本上是全面转入山区。同时在后方建立了补给通道、仓库等等。

毛文龙很快就盯上了牛毛寨,这个地方是建奴在山区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通过牛毛寨,建奴可以进攻宽甸等地,同时还能进攻朝鲜。

并且牛毛寨是一个通往野猪皮老巢赫图阿拉的重要通道。

天启三年五月,毛文龙帅兵两万,派遣前军袭击了牛毛寨,在火炮的轰击下,牛毛寨的寨墙被轻松轰破,明军成功杀入牛毛寨,击杀了两百多名建奴,成功夺取了这个重要据点。

牛毛寨被东江军攻取后,明军就不用担心野猪皮从山区进犯了,并且在山区作战中变得更加主动。

辽东局势的稳定已是必然,回到沈阳的野猪皮,这个时候显得极为被动,除了疯狂的抓捕生女真之外,也没想到什么打破僵局的办法,建奴主力被明军牵制在辽河防线及太子河防线上无所作为。

建奴也无力阻挡明廷在辽东半岛上恢复行政体系。

这次胜利同样也给予了前线军民巨大的鼓舞,因为这场大胜,各镇明军士气极高。特别是朝廷的赏赐下来后,各级将士更加士气高涨。

而在大明,因为的不断鼓吹,投资者对辽东半岛的开发也信心较大,纷纷把银子投了进去。

当然辽东半岛作为战区,这个时候肯投资,投资回报率都会比一般投资的回报率要高。

时间匆匆到了五月,各省夏收再度来临。

从三月起,各省就开始统计夏粮受灾情况,夏收来临前进行了全面上报。内阁就受灾地区进行了一到三年的田赋减免,并对灾区进行赈济,这一点倒是做得很熟练。

今年内阁还在田赋征收上有了新的动作,那就是正式从京师派遣吏员到北方各省各州县,监察田赋的现场征收,该交多少斤粮就是多少斤。

“今年北方夏粮的收入将全部用于赈济,同时该减免的灾区都予以了减免。”沈潅对朱由校报告了一番夏收前的准备。

“民政局在各省设立下去了吗?”朱由校对沈潅问道。

“已经设立了,正在向各州县覆盖,预计再过两个月就能全面完成。”沈潅回答道。朱由校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里顿时轻松多了。

民政局设立到北方各省去了,当然在北直隶之外的省份是不管理户籍的。但朱由校设立民政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救济没饭吃的百姓。

没饭吃的百姓只要进了民政局,都可以吃到一口饱饭,领到一件棉衣。同时民政局还会根据救济目标的不同区别,进行不同的安排。老人孩子什么的,安排到敬老院和孤儿院去。有劳动能力的,安排他们移民、找工作。

民政局到底能赈济多少走投无路的百姓,朱由校也拿不准。不过总的是让老百姓有个新的出路,不至于走投无路的时候被逼落草。

这一年夏收,却是有个喜事,那就是皇家科技学院设计制造的第一台手摇式畜力收割机投入了应用。(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