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55章 户籍改革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55章 户籍改革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ps:第一更到!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高高的竹竿上挂着一串长长的鞭炮,在京师崇文门附近的一个面积宽大的小广场外燃放了起来。

一个点缀着大红花的牌匾,高高挂在门口,赫然是‘京师劳动市场’,今天是京师劳动市场正式开业的日子。

一大群老百姓一大早也凑热闹来到门口,看着门口的牌匾议论起来。

“听说以后找活做,只要来这个劳动市场就可以了。雇工单位必须和我们签合同,不怕要不到工钱。”

“为什么啊?”

“这个劳动市场是皇上下旨成立的,京师的那些企业招工的时候,都会来劳动市场。签了劳动合同,谁敢不按合同办事?”

“在这瞎扯什么呢!还不快进去看看。”

京师劳动市场一开业,立即有许多百姓涌入其中。进去后马上看到了不少招工单位正在招工。

没一会有人兴奋的喊道:“皇家矿业公司又招人了。”

“哪里,哪里?”

一群青壮男子立即兴奋的左顾右盼,很快就将棚子下面一个挂着‘皇家矿业公司’牌子的招供点围了个水泄不通。

如今京师谁都知道,只要进了带有‘皇家’字样的公司,那就是铁饭碗啊!虽说什么荣华富贵可能够不上边,工作可能也挺累的。但是收入有保障啊!而且不仅仅是收入有保障,住房、医疗、养老这些福利都有。

说白了,就是当了皇家企业的工人,从此之后只要安心生产,其他玩意不用费脑子。每个月最低都有三元的收入,一家人生活是绰绰有余了。而且一个家庭。也不仅仅是一个男性劳动力,妇女同样也会去做工,孩子大了也能做工。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劳动力。那么都进皇家企业的话,那小日子就过得很滋润了。

后面住房也不用他们担心。目前皇家基建公司正在郊区兴建皇家企业工人的分配房。

就算是体力负担比较重的矿工,对普通百姓来说也是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矿工的工资已经上涨到每月4元了,以一般的皇家企业工人还要高出1元,就是干活比较累。但是累一点算什么,这完全不是问题。

此次皇家矿业公司,当场招供2000人,因为采矿规模又扩大了。第一个季度,皇家矿业公司盈利上百万元。此时全部投入到了扩大再生产之中。

除了在京师招募2000人外,北直隶其他城镇也都有名额,招供标准就是就近招募。

一大群青壮围在皇家矿业公司周围,很快一些人就被告知,“此次招工,一律需要户籍。没有户籍的,先去刚成立的民政局办理户籍。”

“什么?还要户籍!”

“废话,没户籍能让你进么!不知根不知底的,万一是来捣乱的怎么办。”

“民政局是什么东西啊?”

“民政局就是前几天刚成立的那个新衙门,以后北直隶户籍管理全归民政局了。”一群人议论纷纷。互相传递着消息。

民政局也是刚成立的部门,取代了户部的部分职能。

民代的户部人口登记有点坑,是只登记能纳税的民户。等于说。正常的户籍数量与实际人口并不相同。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隐匿的黑户。

“可是办理户籍要交徭役钱呢!”有百姓担忧的说道。

“那是老黄历了,刚刚前天皇上下旨,日后户籍分为农籍、工籍、商籍、士籍,工籍已经不用服徭役了。”

“那办了户籍有什么好处啊!”

“好处?你看看这劳动市场里面,哪个招工不要你亮出户籍的?没有户籍就是黑工,到时候被东家拖欠工钱,都没地方告状。”

“那这个户籍应该很难办吧?”

“有什么难办的,只要去民政局。一律给你们办了,想在哪里落户都没问题。”

没有户籍的百姓一听。顿时急匆匆的跑去办理户籍了。大部分百姓还是有户籍的,已经从户部的管理。移交到民政局了。

劳动市场内,招工单位不少。

随着低息贷款和免除企业所得税三年的实业鼓励政策一出台,加上北直隶当前经济繁荣,自然出现了大量的投资,民资企业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增加了三百多家。

但是来劳动市场的百姓却不是那么多,现在北直隶的就业形势一片良好,自然没有那么多百姓有时间来劳动市场。特别是京师地区,更是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因为皇家企业在京师有大量的招供,这些工人很多又被调出京城之外工作。导致京师劳动力数量出现了不足,用工荒现象也就出现了。

京师是一个拥有很多权贵的城市,所以这个城市的服务业也是比较发达的,在古代的世界各国中,服务业最发达的自然就是中国了。

见一群找工作的百姓围在皇家矿业公司那边,左右棚子里坐着的民企招工人员坐不住了。

“永茂纺织厂招供了,大家来瞧一瞧看一看啦!女工每月2元,男工每月3元。”一个刚成立的纺织厂老板大声吆喝,结果竟无人理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工资太平庸了,毫无吸引力,现在京师满大街都是这种待遇的招工,其中不少工作还比较轻松。

“李记窑厂招供,男工一月4元,名额有限,要来趁早。”边上一家窑厂的老板却是大声的喊了起来,马上呼啦啦的就一群人围了上来。

“采石场招供啦!每天工钱三十五文。”

“饲料厂招供,每天工钱四十文!”

现场的民资老板们纷纷叫价,一群前来找工作的老百姓却是左顾右盼,一会跑过来,一会跑过去。

实在是没人啊!

再不抢就招不到工人了。

现场招募的工人既有临时工,也有长期工。

临时工的工钱,不超过四十文都没人去了。要知道,皇家基建公司、盐业公司这些单位的临时工,每天就有三十文的工钱。如果是在城内,那就只包午饭。如果是在城外施工,则是包一日三餐的,伙食还挺不错。

民资商人为了招到工人,现在也开始流行提供伙食,只是伙食显然不如皇帝那么大方。而且给工钱的时候,皇家企业从来都是极为爽快的,而民资老板就未必能给得那么爽快了。还有碰上工伤的时候,皇家企业是非常负责的,民资就未必了。

所以民资商人招募的临时工,工钱不比皇家企业高出十文钱的话,在这劳动市场里基本上是无人问津。

最重要是,到皇家基建公司的工地上去当临时工,不用看东家脸色,做活只要肯出力就行。时间安排也十分自由,到工地上只干半天的活都可以结算。给那些民资老板做工,说不定还要看脸色。

京师的商家哄抢工人的新闻,很快就登上了报纸。

随着建设的持续展开,不仅是京师出现了用工荒,连北直隶各地,也都陆续出现了用工荒。

一股新的民工潮迅速酝酿,很多商家并不愿意出那么高的工钱,所以当地没有工人,可以去农村招工啊!农村招不到,可以到外省去招啊!

大明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

而朱由校则在三月底,成立了北直隶民政局。开始正式改革户籍体系。

新的户籍体系,无论老人还是小孩,还是妇女,一律都要登记造册。但采取宽松的户籍政策,即外省百姓在北直隶落户,以及农籍转工籍,工籍转农籍、商籍之类的都非常宽松,而且大多业务免费。

其中工籍不用再出徭役,暂时无税,日后则要征收个人所得税,暂时先把人口统计出来再说。

为了彻底消灭黑户,朱由校很快就决定改革平价粮政策。

之前推出平价粮政策,因为没有对户籍系统进行改革,为了避免需要的老百姓买不到平价粮,所以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

现在既然对户籍系统进行了改革,只要与平价粮挂钩起来,很快就可以消灭黑户。

黑户是因为怕交税,所以才隐匿户籍,多是底层无产阶级工人。有资产的,都要办理官方契约,自然不可能是黑户。

那么黑户只有办理了户籍,才能买到平价粮,那么显然就不会有黑户了。

“李朝庆,马上拟旨。即日起,取消平价粮销售,改为按户籍申请。但凡没有房屋、城市土地,以及在农村拥有土地不超过15亩的工人,都可到民政局申请平价粮配额。有房屋的百姓,收入不超过每月3元的,也可申请平价粮配额,但要先开收入证明。配额按人计算,青壮男子每月50斤,老人、小孩每月20斤,妇女每月30斤。”

“是,皇上。”李朝庆连忙拟旨,一番润色之后,将政令发给内阁施行。

这个平价粮政策就较为靠谱,高收入群体必然会具备一些资产,起码一栋房子是有的。所以无产阶级必然收入不高,或是在攒钱购买房产,这些群体享受平价粮政策都没问题。一些进城的农民工,在农村还拥有一部分土地,一般大多都抛荒。低于15亩也可以享受平价粮配额,主要是照顾这些农民工群体。

再有一部分低收入群体是本地居民,有祖辈传下来的房子。这部分群体,享受平价粮则需要开收入证明,则会稍微麻烦一些。(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