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54章 花钱如流水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54章 花钱如流水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ps:今天卡文了,只有一更。

经过一番改变的京营,很快被便分成了‘重型步兵师’和‘轻型步兵师’两种编制,重型步兵师的编制人员为1.3万余人,轻型步兵师的编制为1.1万余人。

重装步兵师多出了两千名弓手的编制,并且火枪兵一律装备铁甲。相比之下,轻步兵师的火枪兵则是装备皮甲,并且没有弓手的编制。

共同的改变则是长枪兵的阵型纵深变成了四排,同时每个师配备了火炮,装备当前已经开始服役的三斤炮、一斤炮,每个师装备三斤炮100门,一斤炮200门。这些三斤炮以及一斤炮因为比较轻便,射程也比较近,所以是专门用来发射霰弹用的,所需的炮手不多,每门火炮两名士兵就可以操作。所以这些火炮,没有变了建制,而是当成步兵炮来用。

至于炮兵编制,还要等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炮研制出来,才会给各个步兵师配备。当前的三斤炮和一斤炮虽然性能很好,但确实只能算是步兵炮的级别。

整编开始拉开序幕,各级军官经过一番挤牙膏似得东拼西凑,算是凑齐了人数送到了讲武堂进修。

此时那些边军,先被拉去当新兵来练。

新兵训练为期一个月,然后再确定归属哪个步兵师,成为什么兵种。新兵训练期内主要就是练队列,以及教军法,并让他们适应军营生活,懂得听从军令。

如果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足够多,加上这些边军本身就有一定的军事素质,新兵期一个月过后。确定兵种再练两个月的作战阵型,以及个人武艺,就可以直接投入战场。如果战况紧急的话。三个月的训练时间也可以压缩为两个月。火枪和长枪,都不是很难掌握的装备。如果有足够的基层军官,两个月确实也没什么问题。只是说上了战场,这样的部队比较容易崩溃。

而那些训练一两年的军队,兵员素质训练得比较不错,火枪兵放枪比较准,长枪兵刺杀的时候也比较专业,在战场上战斗力自然要更强,也不容易崩溃。

什么火枪命中率太低。那是西方军队的数据。西方人作战就是为了钱而战,士兵很多都是临时征召的地痞流氓,随便训练一下就由一群军官带上战场,放枪自然不准。还有什么伤亡超过十分之一就会溃败的问题,那也是军队缺乏信仰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战争模式和西方人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战争,多是发生于改朝换代的时候,不像西方人那样平时就打来打去的。

所以中国的战争,阵营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军队也比较的极端,即有上了战场就望风而逃的军队。也有不要命的军队。

这就是治军的问题了。

西方士兵的职业操守,也是建立于战争能获得红利,那些士兵本来就是上战场赚钱的地痞流氓的前提上的。所以西方士兵在在不利的战争局面中,并不会为了什么国家胜利而拼掉自己的性命不要,而是会在尽力之后选择投降。

而在中国则不同,普通士兵很多都是被迫走上战场,他们更加眷恋自己的家庭,绝大部分都是想安心过日子的普通老百姓。不像西方的地痞流氓那样把当兵当成一份谋生的职业。于是一群不想参与战争的士兵走上战场,就会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不懂治军的将领带领下,军队基本上就是望风而逃。而懂得治军的将领,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才能解决军队望风而逃的问题。

如果是碰上外敌侵略的时候,这些将领如果能调动士兵的反抗意志。就能拉出一支不要命的军队,例如岳飞。他就做到了这一点,岳飞还没当将军的时候,带着手下三百多人的宋军,在几千敌军当中杀了个几进几出。并不是宋军战斗力更强多少,完全就是不要命,所以敌人怕他们。

西方人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谈治军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战争已经形成一贯的利益模式了,加上西方人的文化比较浅薄,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化外蛮夷,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家庭因素牵绊。很多西方人甚至可以和亲人、朋友一刀两断,移民到美洲去。不像中国的海外移民,出去了还想着要回去落叶归根。

同时西方人也比较好战,说白了就是一群强盗国家。整个社会的行动力,最终都会转换为强盗行为。就算是西方的一些科学家,最后转换而成的生产力,不都是用于侵略外部。

从上到下,都是这种强盗文化。士兵上了战场,就是一个个职业强盗,自然不用担心他们上了战场会望风而降。但是他们一旦发现打不过,这些西方士兵绝对会果断投降,就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士兵,同样也是如此。

西方人的这种军事模式,欺负一下满清时期的中国还可以。然而中国一旦出现一支作战不要命的军队,西方人就没辙了。就如朝鲜战争,美国人那么先进的装备,却依旧被中国用落后的装备挫败。

所以说只有具备信仰的军队,战斗力才是最恐怖的。而要谈军队信仰,古代只有中国最有发言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此次朱由校编练的这十万边军,只要多训练一段时间,并做好思想灌输,加上严厉的军法约束。上了战场之后,基本上不可能溃败。燧发枪的命中率方面只要多练射击,也不可能把铅弹打到天上去,50米内的命中率还是很高的。

这十万京营,要投入辽东战场的话,起码要训练半年时间才行。

训练时间越长,意味着成本越高。

目前朱由校来说,十几万‘中央军’起码是要的吧!否则如何镇得住局势。训练时间长一些也没问题。

不过财政上就有些紧张了,安家费就支出了200万银元,装备费用达到150万银元,日常军饷全年下来要350万银元左右,还有十万官兵的伙食费、装备维修、器材消耗,一年下来起码也要150万元左右。

以至于这么一算,这十万大军,在天启二年的花费高达内850万银元。好在这些钱不需要一口气花出去,否则朱由校现在还真拿不出什么钱。

内帑此时还剩下460万银元,而九边军饷还要发放,东江军、金州军的军饷也要支付,还有行政养廉金。

真可谓花钱如流水,天启二年第一个季度过后,内帑已经空了。

“启禀皇上,这是税务局第一季度的税收报表,在北直隶一共征收各类商税三百二十万万银元。”魏忠贤禀报道,“这些税款都已经移交太仓库。”

“已经有这么多税款了?”朱由校惊喜的问道,魏忠贤微笑着回答道:“今年北直隶的商业繁荣了不少,说不定接下来几个月税款还会更多。”

“办得不错。”朱由校点头赞许道。

“都是皇上治理有方。”魏忠贤心里喜滋滋的回答道,不过商税能大幅度的增长,主要还是大量官方基建,加上皇家资本大量投资所带来的结果,这么多银子撒下去,经济不繁荣才怪呢!

除了税务局的收入十分漂亮,皇家银行那边同样不差,很快杨国瑞也进攻觐见,向朱由校递交了大明皇家银行第一个季度的盈利报表。

“今年第一个季度,皇家银行和山西票号加强了合作,仅一个季度,各种渠道运抵白银就达到了六千万两,银元铸造一共盈利六百万银元,另外铜币铸造则盈利了一百六十万银元。”杨国瑞汇报道。

“好,好。”朱由校顿时高兴得眉飞色舞,这铸币的盈利实在太客观了。一个季度下来,竟然盈利了760万银元,绝对是好生意。

“不过这银元的盈利,恐怕也就是这两三年,之后就没有什么银子可以用来铸造银元了。”杨国瑞连忙提醒道。

朱由校笑道:“这个盈利点能坚持两年就足够度过眼下这个困难时期了,而且到时候就算还缺钱,我们还可以印刷纸币。”

两年时间确实是足够朱由校腾出手来整顿很多东西了,例如盐政。但是最赚钱的,还是金融啊!纸币这玩意,绝对更有利润。

如果这还不能满足,大不了多印点票子了,通膨这玩意一旦太大,虽然有些饮鸩止渴,但也能再撑上几年时间。

到时候只要手上有足够的军队,根本不用怕那些商人抱团,把那些买过通敌的晋商全部抄没了都可以。

反正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下去,路是越走越宽的,这倒是不用担心。

“皇上英明。”杨国瑞不得不佩服皇帝在金融上的敏锐,一般皇帝显然都不太可能有这么多金融敛财的招数。

“盐政方面怎么样了?”朱由校接着问道。

“盐业公司第一个季度一共盈利两百三十万银元,北直隶的官盐已经占据了绝对上风,但是城镇之外的市场,还是充斥着大量的私盐。”杨国瑞回答道,“另外私煮海盐在天津等地已经是公然招摇过市,不仅那些权贵参与了进去,甚至还有不少百姓都加入了其中。他们的私盐煮好后,马上就有漕船运往南方分销。”

“这个朕知道了,朕过段时间会收拾他们的。”朱由校此时不对那些私盐动手,主要还是手上军队不多。(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