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专属年代[快穿] > 第19章

专属年代[快穿] 第19章

作者:虞六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06:46 来源:免费小说

  钱谨裕顺手拿过面条碗,吃完一碗又吃另一碗。

  郑母眼睛从小炉子上移开,交代女婿女儿生的时候带什么到医院,小孩子衣服、小被子提前准备好:“多备鸡蛋、红糖…”

  钱谨裕一一应下,郑母见天色不早了,还有没交代的事,等下次来再交代。

  钱谨裕从厨房拿了一些东西给岳母,骑自行车送她回家。路上岳母和他说了一些事,他总算知道桃儿为什么生气。天已经黑透了,钱谨裕没有进门,把岳母送到巷子口,调转自行车头回家。

  丈夫洗漱好,从她高耸的肚子上跨到里面,郑桃儿哼唧唧搂着他的胳膊睡觉。她记住母亲临走前交代的话,其他的话捡两句对丈夫说:“我妈越老处世越糊涂?她和爸狠心冷落嫂子和哥几天,嫂子和哥吃了苦头,肯定会交伙食费。”

  “你和爸妈说了让他们冷落哥嫂吗?”钱谨裕帮她翻动肚子的手停顿一下。

  “妈嘴没把门的,妈说出是我出的主意,哥嫂还不得找我干架。”郑桃儿把头抵在丈夫胸前,闷声道,“诶,爸妈怕嫂子记仇,不敢和嫂子对着干,害怕老了没人给他们养老呗。他们这样想,我也没辙,我妈找我抱怨哥嫂不是,我又不能挺着大肚子和哥嫂吵架。”

  “就算你吵赢了,爸妈对哥嫂还是这个态度,等于白吵架,你还弄得里外不是人。哥嫂对爸妈的态度,取决爸妈的硬气程度。”钱谨裕悄悄给自己顺气,还好自己及时跳离火坑,否则他们一家成了受气包。

  “嗯。”郑桃儿慢慢合上眼睛,反复琢磨丈夫说的话。

  夜间,第一场雪悄然来临。

  钱谨裕伸着懒腰打开门,眼前的建筑物全裹上银装。昨晚雪下得不小,他完全没有感觉到。脚踏在雪上,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钱谨裕轻轻敲邱芳的房门:“院子里全是雪,可以多睡一会儿再起来。”

  邱芳迷迷糊糊应了一声,整个身体蜷缩在暖和的棉被里,大冬天没有比睡懒觉更让人幸福。往年天气无论多冷,公鸡打鸣她必须起床烧火,她无比庆幸抱住三哥的腿,三哥每天根据天气情况给她安排工作。

  钱谨裕朝手心哈了口热气,走进厨房简单做了点饭吃。他吃好饭推着自行车去上班,发现道路上也是白茫茫一片,又把自行车放回去走到供销社。路上的行人也舍弃自行车用双腿走到工厂。

  到了供销社,钱谨裕站在台阶上跺几脚,鞋上和裤腿子上的雪跺到地上,他才走进供销社。

  昨晚雪下的太大了,阻碍了行人出行,供销社里更显冷清,一上午客户总数没有供销社员工多,下午稍微多了几个人,人少,待在空旷的场地里,周围的冷气往身上钻。每个员工闲的发慌,凑在一起跺脚、搓手闲聊,试图让自己暖和些。

  “该死的鬼天气,下这么大的雪。”顾军不停地来回走动,昨晚下雪,今早化雪,冻死人了。他浑身的血液快要凝固,好想一家人围着炉子,把菜放进咕噜咕噜红油火锅里,吃一口菜,热血沸腾。顾军忍不住咽口水,他现在缩手缩脚,恨不得把自己蜷成一个球,他好想热的满头大汗解开棉袄,伸展四肢敞开肚子吃火锅。

  几个人集体咽口水,集体肚子打雷。他们眼睛左右转动两圈,竖起耳朵听声响,蹑手蹑脚缩着脑袋趴在柜台上看彼此,从彼此眼中看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我们要发了!”钱谨裕双手插在袖子里,仰着头看着天花板,吸了吸鼻子。

  李壮拳头捶在柜台上,发出轰隆的响声,另外三人搓了搓冰凉的脸:真的要发财了!

  前段时间,亲戚一块两块从他们手里拿火锅底料,好多人应该已近吃完了,今晚将会迎来销售高峰期。

  “诶诶,谨裕,”封云江做出捧的动作,“有多少?”

  钱谨裕比划出一个五,三个零,提前做好堆在房子里备用。

  几人点头,够了!不出意外,今晚能卖出一大半。

  几个人吸溜着鼻子,来回转圈圈跺脚。周围人不停抱怨鬼天气,他们却希望鬼天气能持续到开春,让他们赚够一座宅子的钱。

  到了下班的点,供销社里的人没耽搁往家里赶,钱谨裕带着顾军几人回家,大家先围在一起吃一顿火锅慰藉被火锅折磨一天的胃。等天黑透了,菜只吃掉一半,四人放下筷子抱起火锅底料走进黑幕中。

  他们还没有走进家门,被亲戚拖进屋子里要火锅底料。

  “别说他们了,上班的时候我也惦记吃火锅。赶紧的,先给我来五十块火锅底料。”

  “给我来四十块火锅底料!动作快点,人家菜都备好了,就差火锅底料了!”不行,冻死了,他回家也要涮火锅吃。

  “给我二十五块!”…

  “阿军,动作快点,我们还等着回家!”大侄子咋磨磨蹭蹭的,一点也不男人。

  顾军手心蹭袖子,他激动地出了一身热汗:“我身上只有八十八块,不够分。”

  “那咋怎,我都答应了人家,这些人家全备好菜。我带回去的份量不够,给哪家好?”

  “你们统计一下,总共需要多少块,我去凑一凑。”顾军将八十八块火锅底料倒在桌子上,把口袋揉成一团,夹在咯吱窝,拿出笔算总共还差多少块。

  大家算上自己家需要的火锅,报一个整数。顾军核算出总共需要的火锅块数,一百三十八,刨去八十八块,他还需要回去拿五十块。

  顾军重新回到钱谨裕家,另外三个人也在,大家合在一起统计还差多少块,发现库存不够。还好,他们离开后,钱谨裕又熬了一锅火锅底料,现在火锅底料装在磨具里,等着凝结成块。

  夜晚温度低,把磨具放在院子里,半个小时后火锅底料已经变硬。四人等不及火锅底料彻底变硬,拿着还差的份数赶回家。

  钱家厨房的煤油灯一直亮到半夜,钱谨裕只来得及做三百块火锅底料,已经是极限了。他到供销社通知兄弟们:“隔三天卖一次。”

  “火锅这玩意也不能天天吃,容易上火,隔三天卖一次刚好。”封云江琢磨一下,这个时间卡的特别妙。

  大家都同意钱谨裕说的话,让钱谨裕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买火锅的人只会多,不会少。火锅的话题就此打住,几个人恢复吊儿郎当的模样,凑在一起磨时间、打哈哈。

  “我决定了,晚上炖酸菜鱼,喝点鱼汤养养胃。”李壮叼着牙签,腰包鼓了,嘴巴叼了,不想亏待自己的胃。

  四个人眼皮子往上翻,看到一张熟悉的脸,默默缩回身子,悄无声息整理货架。李壮那个傻货,还在纠结晚上吃什么!四人用余光瞥见冯主任和善的笑脸,转过身子背对冯主任擦拭货架子。

  钱谨裕纠结晚上吃什么,他跟着感慨一番,怎么钱谨裕不接话了呢!李壮扭头…“呵呵,主任上午好!”

  他眼珠子左右转动,两旁四个脑袋不见了,在心里把这群混球骂的狗血喷头。

  冯主任恍然大悟:“我还以为到下午下班的点,原来还是上午!把你饿狠了,吃过午饭了吗?”

  李壮吸了吸鼻子,老老实实回答:“刚吃完早饭,离吃午饭还有一段时间。”

  冯主任敲了三下柜台,留给李壮一个饱含深意的眼神,走到钱谨裕的铺子前:“钱谨裕,经过开会讨论,社里通过你成为正式员工的申请。”

  钱谨裕抱着茶缸熨烫衣服,刚想表达兴奋的心情。冯主任接着说:“外边雪大,供销社里也没什么人,你闲的成了刺头,干脆你冒着大雪回村把户口转移到县里。”

  “是,主任!”钱谨裕挺直腰板,严肃地直视冯主任。

  “行了,今天不算你旷工,赶紧把户口转到县里。”说完,冯主任到其他地方视察情况。

  “诶,谨裕,听说这几天主任正在统计正式员工的数量上报给上级!”

  “正式员工过年会收到一份年礼。”

  “你赶的真巧,在这个节骨眼上成为正式员工。”

  “幸运,天降的好运气。”钱谨裕为难地挠头,估计没下雪,母亲早杀到供销社找他算账,这个节骨眼上回去,人单力薄,恐惹来血光之灾…

  没过多久,一位同志把材料交给钱谨裕:“钱同志,给你转户口本来是我的工作,但是冯主任开口让你自己转,辛苦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迟到两个小时!

  第31章 第一世界

  钱谨裕表示自己刚想好回村看看,这次回村转户口方便了他。男同志和钱谨裕客套几句,并交代清楚转户口步骤,钱谨裕这才客客气气送走男同志。

  他把材料装进军绿色单肩包里,割了两斤肥肉,一斤纯瘦肉,包了一斤散装零食,背着鼓鼓囊囊的包回乡下。

  屋外白茫茫,钱母心里凄凉凉,想到娘家人对她的态度,她恨不得拿刀砍了老三。她一直琢磨娘家大哥和她说的那番话有几个意思,眼睛暗沉,猛地起身道:“我们家和你们爷奶断绝关系,你们外家又和我们断绝关系,都和老三有关系。”

  娘家人在大队里的日子不好过,大侄子的工作泡汤,大嫂准备大侄子当了大队里的会计,给小侄子找家庭条件好点的媳妇,这下好了,小侄子只能娶家庭条件差的姑娘。

  她肠子都悔青了,当初不听老三蛊惑,同意邱芳和传军的婚事,娘家在大队里有了声望,亲家让本村大队长佛照他们,她在婆家腰板比哪个妯娌挺得都直。

  钱父半合眼皮子,随便老婆子和儿子、儿媳怎么闹,事情闹大了,他才站出来用一家之主的威严断是非。

  李玉兰从后边戳丈夫的腰,接妈的话训斥老三,最好押着老三去认错,婆婆的意思是趁机拿捏住老三。她十分怀念炒菜一勺一勺放油,时常吃包子和喝米粥的生活。

  钱敬强冲媳妇摇头,低下头搓手。妈闹事的功夫一流,等到老三被妈无理取闹激怒,做了出格的事,他才站出来用兄长的身份斥责老三不孝顺父母。

  钱敬礼想要顺着母亲的话往下说,顾娣拽住丈夫,眼珠子在大哥、大嫂身上转一圈。

  钱敬礼在母亲期待的目光下缩回脑袋,和媳妇对一下眼神,立刻明白大哥的打算。

  “敬强,凿洞网鱼,你去不去了!”

  “敬国哥,去,你等一下,我到屋里换一双鞋。”钱敬强把小儿子放在地上,到房间里换旧鞋。

  李玉兰跟在丈夫后面进了房间关上门:“敬强,咱们不是和大房断绝关系了吗?”

  “爸妈和爷奶、大伯断绝关系,和我们已经成家的小辈有什么关系!”钱敬强敞开门到大路上和堂兄、堂弟汇合。

  大路上传来一群壮小伙爽朗的吵闹声。

  “敬国哥,也带上我。”钱敬礼猴急地跑出去。

  两个儿媳妇坐在堂屋安静地搓麻绳,钱父弯着腰抽几口土烟,细细琢磨两个儿子反常的态度。

  钱母张了张嘴巴,怎么回事,大家不应该同仇敌忾讨伐老三?怎么没有一个人搭理她?他们一家弄得里外不是人,在大队里抬不起头见人!老大、老二不应该想办法缓和和她娘家的关系吗?

  本家一群壮小伙刚到村口,看到一个呼着热气的汉子:“谨裕,是不是你媳妇生了,回来报喜!”

  路上一尺厚的雪,从县里回村要走三四个小时的路,谨裕走这么远的路,肯定回来报喜。

  钱谨裕直起腰大口喘气:“没生呢,回来转户口。”

  “啥…”惊讶过后,本家小伙子纷纷恭喜钱谨裕。本家出现一个县里人,他们脸上跟上有光,是值得骄傲的事。

  “你小子真行,成了县里人,哥哥们以后仰仗你了。”…

  “行,等我找支书办好户口的事,我们再聊。”钱谨裕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大哥、二哥看他的眼神有些古怪,他把这事暂时放在心底,先去办手续要紧。

  村支书不敢耽搁办完所有过户手续,又检查好几遍,确认没有遗漏才把文件交到钱谨裕手中。大队里出了个有出息的小伙子,他跟着乐呵乐呵:“谨裕,干不错,真不错。”

  钱谨裕喝了两碗茶,低头揉着酸软的腿,过了很久他才抬起头冲支书傻笑。

  他的笑容让村支书心里不舒服,钱谨裕一走两个月没回大队看父母,回村就到他这办理转户口的事,手续办好了,小伙子也不提去看望父母,他感觉小伙子有心事。

  “支书,晌午了,我回家吃饭了。”钱谨裕从包里掏出两把果子放在桌子上,不等村支书推托,他疾步走出院子。

  钱母靠在大门框上往村支书家的方向望去,老大、老二说老三回来过户,都晌午了,也该回家吃饭了。

  孙子闹着要吃饭,钱母狠下心让孙子再等一会儿。终于看到老三的人影,她拍拍满是补丁的棉袄,有几块黑黄色的棉花跑出来,她生了一个白净的三儿子,亲妈出棉花、婆婆出布给她做的棉袄。

  她到厨房张罗饭:“老三坑我娘家人,娘家人和我断绝关系,我能怎么办呢!听到老三回来,拿出家里最好的菜,做一顿好饭给老三吃。唉,没有娘家也罢,反正我家老三有出息,把他.妈坑的这么惨,还能不管他.妈,肯定给我们养老…”

  家里其他人全待在堂屋,都能听到钱母的声音,省的他们大雪天站在院子里听。他们竖起耳朵听院子里的动静,听到有人进院子,都默不作声搓麻绳。

  钱谨裕站在院子里听半天,母亲一个人唱独角戏,已经打定主意赖上他。他嘴角上扬拍了拍腰间的包:“妈,娘家人坑你,和你断绝关系,你菩萨心肠念着娘家生你养你的恩情,天天以泪洗面;婆家人没坑你,和你断绝关系,你晚上肯定哭的肝肠寸断。儿子带了两斤大肥肉、半斤果子给你,看见你这么伤心,儿子心里难受,我拿着东西找爷奶、大伯娘,让他们看在我是县里人的份上,原谅你被娘家人利用,和婆家人离心。”

  “...”钱母丢开勺子,飞快跑到院子里,看到老三一只脚踏出门槛,立刻冲上前拽住老三,“老三,你回来了,快进来,妈做了你最喜欢吃的饭。”

  母亲慈祥地笑容让钱谨裕紧紧抓住背包:“妈,婆家人、娘家人没一个人管你,你现在唯一的依靠只有儿子。”

  钱母悲从中来,想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

  “儿子出个主意,让你和娘家人缓和关系。”从母亲刚才的话中,钱谨裕听出大舅家来人和母亲说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话。

  三儿子笑的特别开心,钱母下意识想要往后退。

  “你让大舅妈撮合陆传军,给两人保媒。只要陆传军娶到心爱的女人,让大表哥当上会计不是一句话的事吗?你和娘家自然会和好如初。”

  钱母板着脸:“你还想忽悠你妈,温绵绵要想嫁给陆传军,早嫁了。你大舅妈向陆传军拍胸脯撮合两人,没成功,陆传军恨死你大舅妈,你大舅妈绝对会带人来和你妈拼命。”

  钱谨裕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说道:“你应该听说陆传军送护肤品、吃的、喝的给温绵绵,没有陆传军的接济,温绵绵日子过得会很惨,享受过好日子,再让她享受苦日子,比杀了她还难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