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专属年代[快穿] > 第18章

专属年代[快穿] 第18章

作者:虞六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06:46 来源:免费小说

  “...行,谨裕说我们每次来送每人六块火锅底料,”李壮举起举杯,“祝我们合作愉快,一起买四合院。”

  有便宜不占是孙子,四人瞎起哄,猛灌钱谨裕酒,打着把钱谨裕灌醉的主意,最后他们大舌头:“不能喝了,你嫂子知道我喝醉了,让我睡地板。”

  “下午还要陪你嫂子去看电影,千万不能在电影院里打呼噜。”

  “下午回岳家,晚上还要喝。”

  “我媳妇怀孕了,喝醉酒闹出人命就糟了。”…

  钱谨裕赶紧把酒藏起来,靠在门框上叫妹子:“邱芳,熬几碗醒酒汤。”

  “熬好了,在锅里你自己盛。”还是嫂子神机妙算,提前让她熬醒酒汤。刚刚嫂子给她一块花布,让她做一件喜气的棉袄,没时间搭理三哥。

  钱谨裕贴着墙根走到邱芳的房前,透过门缝往里看,小姑娘裁布做棉袄,桃儿根据他描述的婴儿被,给小孩做小被子。得嘞,两个人都忙,他伺候四位大爷。

  钱谨裕来回两次端四碗醒酒汤,他们喝完醒酒汤没有露出醉态,他才安心。下次喝酒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小酌怡情。

  下午两点钟,他们拿了火锅底料,蹬着自行车朝钱谨裕摆手。坏小子中间停顿一下,卖的多,后面没有说出来的话应该是给他们的回扣也多,这小子每次不老实。

  冬天吃火锅的确让人上瘾,偷偷摸摸在熟人中间传播火锅底料,一定会成为相邻整个冬天必不可少的大菜。

  李壮没有回家,骑着自行车找叔叔、弟弟们,把火锅底料送给他们尝尝鲜,让他们欲罢不能爱上吃火锅,并且把这道美食介绍给其他吃货,他从中赚取一些小钱。

  不止李壮这么想,其他人也打着把家人拉下水的主意,纷纷掉头到爸妈、兄弟的厂子。他们这些人精着呢,知道哪些人可以卖,哪些人不可以卖,不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钱谨裕到房间里查看做火锅的配料,在入冬之前,他让顾军几人有多少收多少,准备在这个冬天大赚一笔钱。纵横巷子里的销量已经稳定,现在靠顾军几人扩展业务。

  “桃儿、邱芳,我到乡下收母鸡了。”钱谨裕敲了敲门。

  郑桃儿抬头嘱咐道:“柜子里有一条蓝色围巾,还有一副手套,你戴上再走。”

  “嗯,你和邱芳待在房间里,下午风变大了。”钱谨裕看她们点头应下,才回到房间,拿出围巾和手套,边往外走边围上围巾、戴上手套,骑自行车到陆大舅家。

  农村没有遮挡物,风更大,吹的人脸皮疼。

  陆传军偷偷藏了一个鸡蛋,趁着妈找人闲聊,他往村尾走去。

  “传军,巧芳的哥哥等会就来了,你别乱跑,小心人家找不到人,不乐意把妹子嫁给你。”

  “传军,你最近怎么回事,老是往村尾跑?”

  “去散心。”陆传军握紧拳头,险些喊出不喜欢钱邱芳。

  一个村民离的老远招手高喊:“传军,邱芳哥哥来了。”

  大家催促不情不愿的陆传军快赶到村头,农闲无事,他们也跟着去看热闹。

  小伙子长相斯文,衣着得体,围着珍贵的围巾,用一个字形容:气派。村民们围上前和他说话,攀扯关系。

  听到有人喊他外甥来了,聚在墙根下和人聊天的陆大舅、陆大舅妈跟着大家前往村头。

  “谨裕来了。”陆大舅妈转动眼珠子,外甥到舅舅家,有规矩的晚辈都会送一些礼品给长辈。

  钱谨裕冷淡回应:“来了。”还没等陆大舅妈摆长辈架子,他说出陆大舅妈换货物干的缺德事,“大舅,我们家被大舅妈害死了…我爸妈和爷奶、叔伯断绝关系,我回老家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亲人。陆传军让大舅妈做媒人求娶邱芳,钱家的亲戚没有一个出席邱芳的婚礼。”

  周围村民对陆大舅妈指指点点,陆大舅妈太缺德了,“怪不得邱芳舅妈每天去钱家,邱芳爸每回说等等,人家埋怨邱芳大舅妈,肯定不愿意应下这门婚事。”

  “传军妈,总算找到根源,不是钱家故意给你们家难堪,你找错媒婆了!”

  陆大舅恼羞成怒捶打老婆娘,陆大舅妈呜呜辩解:“小姑子硬塞给我,给爸妈、侄子们补补身体。”

  “你回家怎么不和我提这件事,我们买些东西回礼,你看看你做的荒唐事…”陆大舅义正言辞指责陆大舅妈做的不对。

  陆母眼神淬毒,隐晦的用阴狠地眼神盯着她。耍了他们,还想让丈夫推荐她大儿子当会计,她脸上写着好欺负两个字嘛!

  陆大舅妈这边乱成一团,钱谨裕没心情管,他对着陆传军点头,示意陆传军给他找到鸡呢!

  村民们推陆传军,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他以后难娶到媳妇。

  陆传军掩饰不耐烦,尽量用平缓地口气说道:“母鸡精贵,大家留着下蛋,没有人愿意卖。”

  “到供销社买东西的老乡说你天天在村子里转悠,不用猜就知道你为母鸡的事忧心,不管以后能不能成为亲家,我记住这份人情。”还没等陆传军松口气,钱谨裕掏出十几张布票,对着村民们喊道,“年底有好多人结婚,新娘子穿一身新衣服结婚,给你们家招来一辈子好福气。谁家缺少布票,可以用母鸡和我交换。”

  “我换!”一个长相英武的汉子站出来,略显拘束道,“我年底结婚,想要一块红布,你看要多少只母鸡。”

  他想让媳妇穿上红色嫁衣,风风光光嫁给他,鸡没了可以重新养。

  钱谨裕浅笑道:“不需要立刻结清鸡,从现在到孩子断奶,我妻子都要喝鸡汤养身体。我算了一下,大家可以在一年之内结清鸡。”

  村民们十分心动,开春不耽误母鸡孵小鸡,给他们缓冲的时间,“我家开春儿子娶媳妇,给我来一块花布。”…

  “好嘞,我记下卖鸡的婶子,我来拿一只鸡,划掉一只鸡。”钱谨裕掏出本子,挨个记卖鸡人的名字。大家自觉按下手印,钱谨裕把布票发给他们。

  有五户人家各拎一只鸡给钱谨裕,他们自己拿着笔划掉一只鸡。

  “感谢大伙儿互相理解,我都让大舅妈和陆传军说了,用布票、肉票换鸡,他没跟你们说吗?”钱谨裕拍了拍扎在袋子里的母鸡,想不通他为什么能成功,陆传军不成功。

  陆传军偷瞄温绵绵,一点点靠近她,听到钱谨裕的声音,身体猛然僵硬。

  “传军没找我提买鸡的事。”

  “也没找我!”…

  “得咧,我明白了。”钱谨裕冲陆传军点头,蹬着自行车离开村子。

  作者有话要说:想写出故事的完整性,字数会多些。

  第30章 第一世界

  “传军,你每天在路上来回溜达好几趟,你不收鸡,干啥的?”也不见传军找其他小年轻玩,每次独来独往,他们还以为传军为邱芳哥的事忧心,看来不是这么回事。

  有些心眼子多的人拍手‘哎呦’一声:“传军,邱芳舅妈到钱家说媒,已经得罪你未来岳母;你又没把邱芳哥的事放在心上,你得罪了邱芳哥。我看这门亲事悬喽,还不赶紧追钱邱芳哥,好好跟他解释一下!”

  “剃头担子一头热,钱邱芳本来不太中意你,你又搞出这些事,想娶邱芳,难喽!”

  “邱芳舅妈一直想把邱芳嫁到我们家,想方设法撮合我和邱芳。她故意安排邱芳和我单独见面,不巧被邱芳哥撞见了…”陆传军厌恶村民们抬高村姑,贬低他。事情已经闹成这样,他铁定不会娶钱邱芳回家膈应自己,赶紧把钱邱芳甩了。

  他眼神暗沉,离绵绵收到父母回信已经过去三个多星期,绵绵父母那边再也没有来任何书信,父亲没有收到把知青调回大城市的通知,是不是绵绵不能回大城市了!

  温绵绵的腰背始终挺得笔直,丝毫不怯弱正视前方,她的骄傲不允许她向任何人弯腰低头。她收到父母给她寄信的时间间隔不会超过两个星期,离最后一次收到父母的书信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这几天她老是心慌,有种不祥的预感。

  陆母见儿子和温绵绵在人前没有眉来眼去,心里稍微好受些。但只要想到钱邱芳,她像吞了老鼠屎一样难受,大家抬钱邱芳踩儿子,这种女人娶回家给儿子添堵?儿子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俊小伙,还愁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媳妇!

  她隐晦地朝儿子点头:“我们家传军心地善良,认为污了邱芳清白,坚持娶邱芳。邱芳舅妈抓住传军的弱点,努力撮合传军和邱芳。”

  “传军妈,你…”陆大舅妈想上前和陆母掰扯清楚,明明是传军死皮赖脸求娶邱芳。

  陆大舅捂着老婆子的嘴,用眼神凶狠的警告她,乱说话,小心陆支书给他们穿小鞋。陆支书给他们安排最累、工分最少的活,只要陆支书想要挑错,一定能挑到错误,他们一家老小等着喝西北风。

  陆大舅妈懵了,坐在地上放声大哭,眼泪鼻涕往下流,双手捶打地,哭自己命苦,小畜生搅黄了大儿子会计的工作,她趴在地上掩饰狠毒的眼神。

  大家心里有一杆秤,性格泼辣的邱芳大舅妈吃哑巴亏,竟然没有闹事,其中没有鬼才怪。陆传军有陆支书护着,他们不敢继续起哄。嘴里不说,心里一直嘀咕陆传军不喜欢钱邱芳,买女士护肤品、好吃的送给姐姐们,真当他们是傻子,好糊弄!真送,传军妈不拿着大喇叭到处宣传儿子有良心!

  陆传军没了钱邱芳打掩护,村民们又把目光绕回护肤品上。大冬天,村民们不用上工,天气晴朗无风,聚在墙根下聊天,每天都能看到陆传军来去匆匆的身影…

  把钱邱芳丧门星彻底甩了,陆母神采奕奕帮儿子物色屁股大的媳妇,她把儿子的条件往外说,等着媒婆踏破她家的门槛给儿子介绍对象,等了几天,没有人进她家的门,她等不及了,亲自去找媒婆。

  媒婆少说也配对成功几十对小年轻,有脑子的人听陆传军的事,知道其中藏着猫腻。揽下陆传军的婚事,搞不好砸了自己的招牌,与人结怨,她们想办法推了给陆传军说亲的事。

  要说一直没能给儿子找到对象,真怨陆母。她把选儿媳妇的目光放在大队长、村支书家姑娘身上,儿子低娶,村民们不自觉拿儿媳妇和钱邱芳对比,儿媳妇娘家比不过钱邱芳县里工作的哥哥,会让儿子蒙羞。

  陆母整天为儿子的婚事焦心,亲自到她看中的姑娘家提两家结亲的事,没时间管儿子。陆传军有更多的时间偷偷约温绵绵见面,见绵绵的态度逐渐软化,他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灿烂。

  ***

  女儿在一月初生,十二月中旬,郑母趁着儿子、儿媳回娘家,孙子交给老头子带,她拎一包红糖和一提兜柑橘看望女儿。

  “不错。”郑母仔细打量女儿的新家,院子里养几只母鸡,房梁上挂几块咸肉。她到厨房看一眼,不缺米面,听女儿小姑子说后院地窖里储存好多白菜、萝卜、红薯,知道饿不着女儿,她放心了。

  “亲家婶子,晚上留在家里吃饭,我去做饭。”亲家婶子一直拉着嫂子说‘不错’,显然有话想单独和嫂子说。邱芳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贴心的关上门,出去张罗饭菜。

  郑母听到脚步声走远了,拉着女儿的手:“女婿妹妹有没有和你闹矛盾,女婿向着谁?”见女儿皱眉头,她点着女儿的额头,“你长点心,我坐一会儿,女婿妹妹给你端茶倒水伺候你,你也不客气一声。”

  “妈,我和邱芳没闹过别扭,谁有理,你女婿向着谁。”母亲能来看她,她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但是母亲说的这番话听起来有些别扭,她和小姑子像亲姐妹一样的相处模式不好吗?小姑子对她的好,她从其他地方报答小姑子,两人之间没有生出龌蹉的事,她非常满意当前的相处模式。

  “你小姑子打算在这里住多久?”郑母掰正女儿的身体,“问你话呢,好好回答。”

  “邱芳特意来伺候我坐月子,帮我带孩子。”郑桃儿掰开母亲的手,“妈,你是来看我的,能别老是聊邱芳,好吗?”

  郑母失落地说道:“你婆婆不来伺候你坐月子,没结婚的小姑娘没有耐心,能伺候你坐月子吗?”她唉声叹气重新握住女儿的手,“当初你自己跪下选的路,过的好还是差,怨不得别人。你生的时候让女婿去通知我和你爸,妈伺候你一个星期。”

  “好。”郑桃儿把小姑子学好如何照顾孕妇的事说出来,让母亲安心。

  郑母摇头,女婿让没结婚的丫头照顾女儿,太儿戏了。她苦口婆心劝道:“你婆婆生了四个孩子,怎么照顾产妇,她的经验不比妈少。你多准备点礼物让女婿带给你婆婆,最好请亲家母到县里照顾你一个月。这段时间妈会经常来看你,送些东西给你婆婆,让你婆婆认真服侍你坐月子。”

  郑桃儿痛苦地挤出笑容,如果不是知道母亲为她好,脸色早就黑如锅底。她敷衍道:“知道了!”

  得了,看样子女儿没听进去,她等会和女婿提一提。女人坐月子十分重要,怎么这么儿戏,选一个黄花大闺女帮女儿坐月子。除了女儿坐月子,女婿不上心,其他方面郑母还算满意。

  想到女儿不让她省心,儿子惹她生气,郑母连连叹气:“自从你搬到县里,你哥你嫂一分钱伙食费也没交。我和你爸提伙食费的事,你嫂子说让孙女姓吕,她就交伙食费。你哥也不吭声,还张口问我们要钱,给你嫂子买补品。他们一家三口做衣服,还问我要布票…桃儿,妈把你哥养大,图什么!”老头子不喜欢听她唠叨,见到女儿,她把心中的苦水全吐出来,“妈刚想来看你,你嫂子就躺在床上喊肚子疼,你哥只知道冲我咋呼,诶!天底下这么多好儿媳妇,妈瞎了眼给你哥找这么个媳妇。”

  “你生了儿子,我让你哥掏钱给大外甥买最好的满月礼,你别跟在妈后面拖后腿,这话不让你说,妈和你哥提。”郑母温柔地摸女儿的肚皮,一声一声叫着‘乖外孙’,“你出生,外婆在你小鞋子里塞大红包,可别像你大舅,有了媳妇忘了娘…”

  郑桃儿艰难地挤出笑容,想说什么,张开嘴…她低头皱着眉头捧着大肚子:“妈!!!谨裕喜欢闺女。”

  郑母突然意识到什么,呸了几声:“生女儿也好,先开花再结果。”她越看女儿大肚子越喜欢,扶着女儿站起来走几步。

  钱谨裕刚锁好自行车,邱芳拽着三哥到一旁说话,她伸头看一眼嫂子的房间,趴在哥哥耳边小声说道:“亲家婶子在屋里,把嫂子惹生气了,晚上你哄哄。”

  邱芳在厨房给嫂子炖香菇、山药鸡汤喝,听到嫂子尖锐的喊一声‘妈’,知道向来温言细语的嫂子生气了。她想进去看看,又怕别人误会她,还好三哥回来了。

  钱谨裕清了清嗓子喊道:“邱芳,做什么了,这么香!”

  “亲家婶子来了,我炖一锅鸡汤下面吃,正在擀面皮。”邱芳伸着脖子叫,跑回厨房继续擀面皮。

  房间里的人磨蹭两分钟,郑母打开门爽利的叫道:“谨裕,桃儿马上要生了,要给孩子上户口,户口能迁到县里吗?…”

  郑桃儿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扯着母亲的袖子,阻止母亲继续往下说:“谨裕已经向上面递交成为正式工的申请书,孩子出生前户口能转到县里。”

  “妈,主任找我谈正式员工的事,回来晚半个小时。我没要社里分配房子,手续要快些,最迟下个星期能把户口迁到县里。”钱谨裕一脸喜气,往前走几步扶着桃儿在院子里散步。

  “好,转成县里户口,我和你爸不用瞎操心了。”女儿、女婿周身萦绕着温馨的气氛,小两口子笑颜谈话,郑母满意地点头,院子里没她的事,走进厨房帮女儿小姑子做饭。

  邱芳扭头看到一个人,吓了一大跳:“亲家婶子,面条擀好了,下到锅里煮开就能吃。”

  女儿小姑子做事利落,面条擀的薄厚均匀。郑母收回视线冲邱芳笑了笑,坐在灶台下添火,和邱芳聊天。

  亲家婶子问什么,邱芳回答什么。面条总算可以吃了,邱芳盛出四大碗面条,把面条端进堂屋,叫大家吃饭。

  照顾到孕妇的情绪,钱谨裕努力调节氛围。郑桃儿趴在丈夫肩膀上笑,吃了几口,她把饭推给丈夫:“小东西顶的胃难受,饿了再吃。”

  临近生产,小炉子上熬着高汤,饿了下两口面皮子吃,她半夜要起来吃两顿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