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拆迁队长 > 第48章

拆迁队长 第48章

作者:简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4:41:56 来源:免费小说

  “不过上朝、上衙的时候穿,平时在家、休沐的时候,除了那些土包子,谁天天穿官袍啊!难道大伯的衣橱里,常服不比官袍多。”

  “说的是,我常服全穿道袍就是。”贾敬觉得二弟既然是得过机缘的,肯定比他这等还在宝山下,不得门而入的人懂行。出的主意也合他心意,欣喜约定,吃过饭就过府商量道袍款式。

  贾赦、贾政把事情商量定了,才回来和贾史氏报备一声。贾史氏看着两兄弟相携而去的背影,幽幽一叹,把当初拟好的单子点火烧了放进香炉里。

  她本想着,孩子们不懂事没主意,少不得她这个做娘的襄助。可如今他们兄弟齐心,又有本事,那就用不到她了。男人能干立得起来,就没有女人的用武之地。夫死从子是此时常态,那些老太太当家做主,都是儿孙没能为,只能依靠辈分人情做脸的人家。

  贾史氏焉巴了几天,又重新打起精神,为贾政挑媳妇儿。早说了贾政是个跳豆,一直硬扛着不成亲,如今好不容易松口,贾史氏誓要找个天仙来配。没出孝的日子不好说亲,可把京城适龄闺秀都打听好,也让政儿私下想清楚,一出孝就去提亲。

  守孝的日子眨眼便过了,老太太和贾代善接连过世,荣国府结结实实守了三年。收道贾代化的示意,一出孝,贾赦贾政就压着一车车银箱子,浩浩荡荡往户部而去。高头大马、衣着鲜艳,走在路上旁人是要多看几眼。要是有人问干什么的,贾赦就高谈阔论:“陛下追讨户部欠银,我贾家深受皇恩,自当为君分忧,这是还银去!”

  “当不得诸位夸奖,欠债还欠,天经地义。陛下仁慈,没给算利息,我等臣子便愧领了。”有官家下仆阴阳怪气,贾政只听得出表面意思,难道还有人敢说还银不对吗?当真是摆足了端方君子的架势。

  贾家退伍老兵做仆役护卫,胳膊上全是腱子肉的仆役抬着银箱子“哐哐”放在户部大堂,一开箱,刷——耀眼的银光镇得户部尚书抖着手问:“这是什么?”

  “银子!”贾赦从怀里摸出欠条,高声道:“胡大人,贾赦来销账啦!”

  只见过借银子,没见过还银子的户部尚书太知道背后的意义了,一口气没喘匀,差点儿背过去。

  “来人啊,递牌子,我要面圣!”

  作者有话要说: 早安,我的小可爱~

  第77章 假正经9

  高贵富裕如皇帝, 才更知道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的道理。国家这么大,处处都要用钱。国库不足,朝堂大佬已经打上了皇帝私库的主意。正巧在这追讨欠银的当口,贾家兄弟跳出来。皇帝顺势把他们立为典型,号召朝中官员赶紧还银子。

  况且贾政说的好啊,连利息都没让你们还, 皇帝又找到了一条说明自己是仁君且能把事情推行下去的理由, 顺水推舟给了大大的好处。

  贾赦承袭伯爵, 贾政从五品的员外郎还没上任, 直接升了一级做郎中。从工部调到户部, 专职清理欠银事宜。

  荣国府的爵位是从祖父贾演那里来的, 贾代善本该承袭侯爵位, 可他忠心耿耿、素有战绩,累功封了国公。到贾赦这里, 本该是伯爵。不过若是贾赦没有能耐, 多降几级, 皇帝也是不心疼的。

  贾政本是科举出身, 按理来说是清流一方。可和他同年的人如今大多数还在六七品上打转,他这个走马章台的公子哥儿, 同年操劳政务的时候还在喝酒听曲,现在一入朝堂官职就比大多数同年高, 一同科考出来的看得惯他才怪。

  贾政不在乎,官高才是王道。不服气,见了我还不是得先拱手行礼。

  宁国府也紧跟着还了欠银, 可惜不是第一个,效应没有那么突出,皇帝还是投桃报李,给贾代化加了虚衔,给世子贾敷颁了赏赐。一直在翰林院颇不得志的贾敬也得了恩典,征求他的意见后调往御史台效力。

  贾敬在临了离开翰林院的时候,干了一见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他穿了自己的勋爵衣裳,去翰林院晃了一圈。都说了宁国府是武勋家,贾代化荫蔽儿子,次子也得了勋职。勋职从来品阶高,没实权,就是装饰门面的摆设。可装饰也是实打实的品级啊,日常交往可称官职的那种。翰林院全是些小官,前程远大也在日后。

  贾敬穿了勋爵衣裳过去,一众人等都得俯首,包括他的前上司。就因为武职转做文官,贾敬在翰林院颇受排挤,如今看着众人五彩缤纷的脸色,贾敬高兴道:“得亏我爹位高权重,得亏我会投胎,郑学士,您也为我高兴吧。”

  贾敬理了礼自己的官府补纹扬长而去,气得翰林院诸位咬牙切齿:“小人得志!”

  贾敬自此打开人生新大门,入了御史台,兢兢业业找茬,还时不时向贾政请教气死人不偿命的妙招。不用说,穿勋爵衣裳品级打压翰林院的馊主意,就是贾政出的。贾敬开启毒舌模式,誓用同僚罪行染红自己的顶戴。在朝堂上大杀四方,回家不参加宴饮聚会,只穿着道袍打坐,装仙风道骨,全不像勋贵人家的。官场上的人受不了,直接给取了个颇有讽刺意味的外号——贾神仙!

  这些都是后话了,皇帝赐下爵位,贾赦却给礼部发了公函,请求协助改建荣国府。荣国府乃是国公品级,他一个伯爵住不得,许多地方不合礼制。皇帝正是要树典型的时候,怎么能驳他的脸面,只说荣国公夫人还在,理应是国公品级。

  皇后还召见了贾史氏,赞她会教养孩子,堪为贤妻良母典范。

  上半辈子靠丈夫,为自己挣了民爵中最高的一品夫人。现在靠儿子给自己挣脸面,得了皇后夸赞,众人羡慕。贾史氏一直高昂着的心突然就落下来了,反正都是享福,享谁的福不是享呢?

  现在,贾史氏的任务是给贾政挑一个四角俱全的媳妇。

  “你是嫡次子,没有爵位本就吃亏。老太太走到时候,私产大头给了你大哥,面上做出个公平的样子来,我只当不知道罢了。如此你在钱财上就吃亏了,得找个有爵人家的姑娘,才能在方方面面帮衬你。老亲家姑娘的教养,你还信不过吗?你小时候都见过的,必定满意。”贾史氏是这么说的。

  “婚姻乃两姓之好,我已娶了你大嫂,联姻文官家。你若是娶武勋家中闺秀,荣国府在武勋这边的关系就不会断,至少不会断得那么快,总能撑到下一代长起来。我知你遍观群芳,咱们武勋家的姑娘英姿飒爽,你不是喜欢龚楼的阿舍吗?这么说虽然不尊重,可武勋家的姑娘比阿舍强千百倍。”贾赦是这么说的。

  既然老娘和大哥都是一个意见,贾政就听他们的了。这些年白担一个怜香惜玉、好色贪花的名头,其实我还是清清白白的童男子啊!

  选来选去,既要家世合适,又要为人周到,还要貌美温柔,即便是贾史氏这等选了一二年的,也只能勉强挑出几人来,最合适的是县伯王家的小女儿。县伯王家与贾家同为金陵出身,同乡,知根知底的。又因管着市舶司,家中富豪,多少别人求之不得的奇珍异宝,海商们哭着喊着往王家送。如今待字闺中的是嫡幼女,教养人品那是一等一的。家中哥哥们也出息,长子继承家业,次子在军营中已有建树,也是勋贵中难的的有为青年。

  “唯一能挑剔的,就是他家次女嫁给了皇商薛家。虽说和商人结亲名声不好听,可薛家并非普通商人,祖上乃是太/祖御封的紫薇舍人,也是金陵老姓。你高祖在的时候两家就很亲近,堪称世交。姻亲家的姻亲,你若不喜,不来往就是了。”贾史氏头头是道的历数她名单上人员优劣。

  “娘,我不是那等清高人。皇商怎么了,要不是……我还想出海看看呢!”

  “出海!那是人干的吗?多少人一去不复返,你居然还有这等主意。家里是短你吃还是短你穿了,给你插俩翅膀你是不是要上天啊!”

  “原本,原本,我现在不是改了吗?”贾政抱头鼠窜。

  “原本也不行,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你还出了这么多幺蛾子!”贾史氏气不打一处来,“滚吧,滚吧,看见你就来气!”

  贾政早已不是昔日跳豆,出了大门,依旧整衣肃冠,踱着他的官步,慢悠悠在府里乱晃。

  贾政没意见,贾史氏外出交际的时候便格外厚待王家小女儿,等风吹得差不多了,双方都有意,贾赦长兄如父代为提亲。

  王家老爷太太对小女儿十分疼爱,是这么和女儿说的。“贾存周早些年虽然荒唐,可浪子回头金不换。他年纪轻轻已是五品官,受陛下重用。和袭爵的哥哥关系也好,日后分家产也不会吃亏。况且生得一副好相貌,为人温柔体贴,家里再不会让你吃亏。”

  王家小女儿含羞带怯的同意了,说句不合时宜的。京中女儿家,谁不喜欢贾政呢?他及冠的时候,老公爷取名存周,就是让他记着规矩礼仪、周礼大道。可他依然如故,流连欢场。即便如此,那诗词曲赋中透出对女儿家的尊重,也足以让人倾心。

  别不承认,其中脸好占了大半因素。

  贾政是有名的大龄未婚男青年,定了亲事,六礼走得飞快,一切顺利走流程。这日休沐,贾政和贾敬又凑在一起商议修仙大业,突然小厮着急忙慌跑进来禀告:“二爷,您快出去看看吧!姑娘们把咱家大门堵了!”

  啥?什么?姑娘,谁家姑娘?荣国府三间大开的兽头门,怎么就堵了?

  小厮一边拉着他往外走,一边解说,“龚楼的阿舍姑娘、红袖坊的红袖姑娘、玉玲珑的白无瑕姑娘,还有各大秦楼楚馆的当家姑娘都来了。车马华丽,跟随者众,把咱家大门给堵了。”

  贾政听了眼前一黑,完了,完了,我的君子形象!

  走了一段贾赦也听到消息出来,“你到底干了什么!怎么招惹这么多人,还找到家里来了!”

  “冤枉啊,我都三年没去过了!”贾政蒙头喊冤,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出门一看,果然香车宝马,香风阵阵,各家头牌行首的派头可不小,一眼望不到边的美人候着。

  贾政情不自禁后退一步,贾赦眼疾手快把他推出去,砰得一声关上大门。

  “解决不好就别回来了!”

  贾政又整了整衣冠,站在门房歇脚的条凳上,问道:“诸位姐姐妹妹是来寻我的吗?”

  众美人七嘴八舌一阵问好,又各自诉说相思。贾政这性子是不可能打断的,捡着能听到的一一回了。才问:“诸位姐妹只是来看我的吗?怎生如此阵仗?”

  众美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推举龚楼阿舍做代表。

  阿舍站在车上,躬身一礼,“二郎许久没来了。这几年二郎要守孝,奴家知道,可都出孝这么久了。又听闻二郎定亲,日后……日后,二郎还来吗?定要来的,对吧?”

  阿舍一双妙目紧紧盯着贾政,眼含期盼,众美人也一同含情脉脉看着他。

  贾政叹息一声,深深作揖:“是我对不住诸位姐妹,我要成亲了,不能来了。”

  “二郎,二郎何出此言,莫不是新妇善妒?奴家不求入门,只在龚楼等二郎闲暇一顾。”

  “我不喜欢你这么说,与拙荆无关。我既然要成亲,自然不能与别的女子交往过密,这是对她不尊重,也是对婚事不尊重。”贾政环视一周,叹道:“姐姐妹妹们都是我往日密友,若日后有什么不便,只管来荣国府找我,能帮的必定不推脱。”

  周遭女子也见了贾政严肃的脸色,知道他话出无悔,不会更改。只得垂泪,哭道:“二郎~”哭声中还夹杂这挽留、诉相思之声。

  “二郎~你别忘了奴家,若是府上设宴,记得唤奴家来歌舞助兴,再瞧上二郎一眼也是好的。”

  “奴也是,奴也是。二郎不是夸奴琵琶赛善才吗?奴家给二郎弹琵琶助兴。”

  “还有奴,还有奴。”

  “奴也是,奴也是。”

  众美人声声唤着二郎,娇声说着相思盼望。

  旁边跟来看热闹的纨绔子弟不乐意了,高喊:“贾存周要回去做老学究了,美人们还记着他干什么?我们兄弟不比他怜惜诸位。”

  贾政眼角一抽,缮国公府的小儿子,你怎么在这儿?那是我家的院墙,快滚下来!

  贾政碍于形象没有吼出来,离他近的姑娘已经骂他了。“你懂什么,二郎这是尊重没过门的妻子。谁都你们一样,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天下男人,就二郎一个真君子,你们拍马都赶不上。二郎成亲了,我也喜欢他。二郎不来,我还喜欢他……嘤嘤,二郎,二郎……”

  缮国公府小儿子嘴角抽搐,这些女人是疯魔了吧。他贾政凭什么啊,是比小爷我长得英俊,还是比小爷我有钱。可看眼前这情景,他还不敢破口大骂,这么多美人围着,说不定要群殴他。

  贾政也感叹,于他不过是举手之劳,这些可爱的姑娘却一直记着。“贾政谢过诸位姐妹厚爱,山高水长,后会无期,只盼着姐姐妹妹各自安好。”

  “若此生不得见,二郎再为我谱首曲子吧。”红袖颤声道,她能做红袖坊头牌,就是贾政一首曲子捧上去的。

  贾政看了看周遭美人,叹道:“谱一支欢喜调,祝姐妹们平身安好,各自欢喜。”

  白无瑕姑娘从马车里找出一支玉笛递过去,贾政双手接过,悠扬清脆的笛声响了起来。

  笛声先是高亢悠扬,勾勒出一幅繁华景象。渐渐的,笛声和缓,好似分别在即,如泣如诉。可最终,分别的伤感掩不住对未来的渴盼。这是一支欢喜调,美好未来就在眼前。

  阿舍第一个坚持不住,泪如雨下,“走吧,走吧,二郎,奴家拜别。”

  诸美人泪如雨下,哭着从宁荣街离开,当晚各大秦楼楚馆美人都告假了。大多数美人伤心过度,起不了身。

  贾政风流之名疯传,都说他是柳三变在世。一段风流佳话,连宫中陛下都有耳闻,博君一笑。

  只有王县伯跳脚大骂:“老子究竟把女儿嫁给了什么人?”

  迎亲当日,街道两旁的酒楼都让各大头牌包了,看着贾政,声声唤着二郎直哭,喜乐声都压不下去。

  送嫁的王子腾黑着一张脸,隔着轿帘问,“妹妹,这亲事你还想成不?不成,咱们打道回府。”

  作者有话要说: 午安!

  都是你们鞭策的好啊!

  第78章 假正经10

  从没见过送嫁的大舅子黑着一张阎王脸, 大喜的日子贾政态度温和妙语连珠,用上了他被无数人赞誉的三寸不烂之舌,可依旧没有打动王子腾那张老鸹脸。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王子腾是妹控,不喜欢妹妹嫁给任何人?贾政只能做如此猜想,毕竟嫁给他这样一个家世好、前程好、相貌好的年轻人,不是他自夸, 谁家大舅子都得高兴。

  唉, 妹控就妹控吧, 谁还没有点儿怪癖呢?贾政叹息一声, 包容了大舅子。

  王子腾仗着武将身高, 居高临下打量了几遍贾政, 心头冷哼一声。嬉皮笑脸、巧言令色、招蜂引蝶, 也不知爹娘是怎么想的。大妹妹为了家族利益嫁给了薛家,二妹妹又为了他能分得贾代善遗留的军中资源而嫁给了贾政。王子腾心中叹息, 若是一朝一日他出人头地, 必定不辜负二位妹妹。

  迎亲当日, 妓/女哭声压过喜乐声, 王子腾单方面和贾政结下死仇。

  三日回门,王子腾一个大老爷们愣是做了他最瞧不上的行为——挤进内宅。

  “存周对你可好?婆婆可和气?你大嫂呢?小姑, 小姑不必说,都嫁出去了。”王母连声问道, 生怕女儿在婆家吃亏。

  王氏女娇声道:“母亲放心,存周、存周他很好,婆婆十分和气, 大嫂对我更好,几个小侄儿也玉雪可爱。几位小姑子都赶着送了贺礼,都是好东西,女儿都觉得受之有愧呢。”

  “贾存周不靠谱,家里人自扰要替他描补,有什么受不起的。”王子腾插嘴道。

  “话不是这么说的,为人要谦逊……”王母笑道。

  “二哥,存周很好啊!我一进门院子就交给我管,内院没有通房丫头侍妾。”

  “他贾存周和全京城的女妓交好,用得着家里置通房?”

  “婆婆对我更好,只第一天请安的时候布菜两筷子,日后都让我在自己院子用饭,也不立规矩磋磨人。”

  “哼,儿子能娶到媳妇,老太太就该谢天谢地了,如何敢对儿媳妇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