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拆迁队长 > 第47章

拆迁队长 第47章

作者:简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4:41:56 来源:免费小说

  两兄弟对坐吃了牛肉喝了小酒,贾政又道:“外面人恶毒得很,除了我,你谁都别信,谁带的东西都别吃别用。就算有人假托我的名义,也要他说出上回咱们兄弟在祠堂说的那番话做暗语才能信。”

  “去吧,还用你操心,我知。”能在帝都立足的家族,相互之间谁家不是故旧、谁家不是姻亲,真打着亲戚的名头捡来探望也正常。不过贾赦觉得这是想多了,如今贾家擎天柱倒了,就他们兄弟,一个身陷囹圄,一个未入官场,谁瞧得上。

  作者有话要说: 早安!

  我是一只日更的梨,小可爱们,咱知足常乐,好不好?

  第75章 假正经7

  太子起兵谋反, 事败后自戕,此事在史书上记录的十分含糊。史官把事情写清楚,又不能渲染其中的天家争斗,已是皇帝和群臣妥协的结果。太子自戕,却仍被封忠义亲王,妻儿俱得到妥善照顾, 嫡子仍封郡王爵。一同被拘禁的几位皇子也放出来的, 皇帝似乎意识到孩子们大了, 是时候立业了, 统一爵位大批发。皇子们终于能名正言顺成一声王爷, 朝堂局势也更复杂了。

  太子的事情结束了, 起兵的事情却拖拖拉拉查了半年。半年后, 贾赦从暗无天日的天牢走出,迎接他的是满府缟素。

  继贾代善之后, 荣国府再办丧事, 老太太终究没有等到心爱的大孙子出狱便去了。

  贾赦跪在老太太和贾代善灵前, 哭得不能自已, 最疼爱他的人、最支持他的人都去了,而今他要学着成为别人的支撑、别人的依靠。如今, 他的人生没有来处,只剩归途。

  贾政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候, 并不多劝慰,赞成让他好好发泄,并劝慰嫂子道:“大嫂, 让他哭吧,哭出来就好了。天牢清苦,你多照料他的身子。侄儿们先送到我那边吧,正好接着上课。”

  张氏福礼,笑道:“多谢小叔。”苦尽甘来,丈夫出狱了,有司证明他是无罪的,他们还有荣国府做底蕴,还有宁国府做引援,她不担心。

  贾政以为留出足够的时间就能让贾赦走出悲痛,可一连几个月,贾赦都把自己关在祠堂,不向母亲请安,不关心妻子儿子,不思考前途,这就不行了。

  贾政推开祠堂大门,犹如从前贾赦来看他一样。

  贾赦跪坐在蒲团上,神色萎靡,双眼浑浊。若非还在孝期,相信他已经烂醉如泥。

  “大哥,敷大哥哥从金陵回来了。连宗一事没成,金陵贾家是前朝旧族,族人繁衍生息,人数众多。不说对外霸道,就是族中自己也常是嫡支侵占族人田产。这等人家,不敢连宗。敷大哥哥来问,老太太和父亲的棺木是葬在京城,还是我等儿孙扶棺回金陵祖坟。”

  贾政找了一个贾赦不能拒绝的话题,之前张氏也来劝过,贾赦要么闭口不言,要么只说:“你做主就是。”贾政倒要看看,祭祀大事,贾赦敢不敢答一句你做主。

  “我……”贾赦张嘴,缺水、长久没有说话,嘴唇都黏在一起了,狠心一用力,死皮带着血丝扯下来。

  贾政走到旁边倒了一杯水过来,贾赦伸手,以为是给他的。

  没想到贾政扬手一泼,全在贾赦脸上。

  “你干什么?”贾赦气极。

  “一杯水泼不醒你,一盆水够不够?不够的话城外就是护城河,你跳去!老太太为了等你强撑着病体,父亲为了救你,明知有生的希望却放弃了。他们牺牲这样大,就是为了就一个懦夫出来的?”

  “你以为我想吗?我想吗?”贾赦也不装深沉了,“陛下只放我出来,根本没有袭爵的旨意。不袭爵,我如何进入官场。陛下厌弃了我,我还还活着干什么!”

  “那我就不拦你了。早说了,护城河就在城外。你要最后存着一点儿良心,就别死在家里再剐母亲的心一回。你死了,陛下就开心了,再也不会为难荣国府了。你放心,侄儿我会好好教养,当做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大嫂还年轻,我做主放她回家再嫁。母亲我会好好侍奉,一辈子孝顺他。等出孝了,我会入官场,好好做官,以后给姐妹们撑腰。”

  “你……”

  “我什么?有本事就去!”贾政发泄了一通,见贾赦终于提起精神来,即便是想找人吵架,总算不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样。“没话说了吧?别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真男人,哪里摔到哪里爬起来。陛下又没说爵位就此不算,等过了孝期陛下不说,礼部也会提醒。退一步说,就是爵位没了,难道你我就不能立身了?你考功名难了点,捐个护军营侍卫总不难吧。你习武多年,又受父亲经年教导,难道还比不上那些泥腿子出身的吗?”

  “我……”贾赦语塞,他知道弟弟是想激将,可说来容易做着难。“我是担心陛下瞧我不顺眼,与其让我带累了一家子,不如,不如我把家主让给你当。以后你代表荣国府出面,反正太子殿已经去了,你干净清白一个人,正好和皇子们搭上关系。荣国府的兴荣就交给你了。”

  “呵!出息了。不仅自己逃避,还学会推卸责任了!”贾政白眼翻向天,“凭什么啊!我累死累活担了家主的责任,外人见了还要议论我落井下石、窃居正位。我不干!”

  贾赦恼怒道:“说来说去都是你的道理,那你说怎么办吧?”

  贾政撩起下摆,跪在在他对面,“终于说到正题了。”

  “我分析,陛下不会如此绝情,爵位是祖父一生戎马征战来的,不至于为了池鱼之灾就丢了。父亲也素有功勋,还是救驾而亡,陛下任慈,不会如此。”贾政先打下基调,话锋一转,又道:“但孝期还有两年,朝堂风云变幻莫测,不知到时圣心如何。所以我们要想个办法,提醒陛下。提醒还有救驾而亡的遗孀、遗孤没有着落,提醒陛下荣国府一向忠心耿耿,受此池鱼之灾,是不是该补偿。”

  “怎么提醒?大伯,还是御史?我岳家也损失惨重,恐出不了力。”贾赦跟着贾政的思路开始思考解决办法。

  “笨!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咱们就没有自己出头的办法吗?”贾政神秘一笑,“我近些日子清理家业,发现了一件事。昔日陛下南巡,江南甄家为修建行宫向户部借银。以此开头,陛下为显仁慈,下旨京中官员生活困难者可向户部借银,只需出具欠条即可。这些年,人人都向户部借银子,即便手头宽裕,也要跟风借一点。十多年积累,如今账本上亿万白银,国库却空得能跑马,只有一筐筐欠条。你说,陛下会追讨欠银吗?”

  贾赦皱眉,“你也说了陛下素来仁慈,怎会做出逼迫臣下的事情,当初是他自己开口借的。”

  “可没说借了能不还!”

  “那咱家也不能做这出头的椽子吧?得罪……”

  “得了吧!”不用说贾政也知道那些套话,无非是出头的椽子先烂,或者得罪老亲同僚不好在朝中行走。“说的好像咱们有的选一样。不出头如何让陛下看见我们,在得罪陛下和得罪同僚之间选一方,你选谁?”

  贾赦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还是拿不定主意,道:“也不一定像你说的那样,要是陛下不追讨欠银呢?干脆这样,若是追讨,我们还。若是不追讨,我们令想法子出头。”

  “成!听你的,还有安葬的事儿,我们宁荣二府算是单独一宗,金陵只是祖籍所在。若为了大宗族的名声,带着一群累赘才是本末倒置,这点我赞同敷大哥哥。不过回金陵置办祭田祖坟,衣锦还乡挺好,后街的族人和我们还是三代以内血亲,可以请他们回金陵照看。若是在京城置办也可,方便我们随时祭扫。这事儿,大哥你也拿个主意。”

  贾赦又半响不说话,一双黑黝黝的眼珠子盯着贾政,道:“不对啊!你来只是问我安葬的事吧?怎么泼我一脸水,还说到日后了?你是不是早有预谋!你什么时候对朝政这么清楚,还清理家业,我怎么不知道。”

  贾政微微一愣,强装无事人道:“大哥,你一下子问这么多我怎么回答。守孝在家的日子,我读了父亲书房里的近年邸报和奏折,学习朝政。陛下已经任命为为工部员外郎,出孝以后去报到,总不能什么都不会吧!”

  “那泼我一脸水……”

  “哎,我听娘在叫我呢,我先去了,待会儿再来找大哥聊天。”

  贾政三步并作两步跳出祠堂大门,拍拍胸口,好险,好险。

  贾赦看着他一如既往跳脱的背影摇头失笑,这才是二弟啊,自从家里出事,就把自己往端庄严里逼,都不像他了。贾赦检讨,若是他能担起来,就不必二弟如此忧心了吧。母亲、妻子忧虑的眼神在心头闪过,贾赦轻叹,是时候振作起来了。

  贾政跑出祠堂,整理衣冠,背着手,踱着官步,慢慢走在小路上。

  张氏带着瑚哥儿、琏哥儿过来,贾政先给大嫂见礼,又威严点头回复两个小侄儿。

  贾政这大半年带着他们读书,是标准的严师。小孩子忘性大,已经忘了二叔以前是什么样子,只记得教他们读书时候的威严。

  恭送二叔走远,贾瑚想起今日新学的词,小大人般叹道:“二叔真威严,书里说这就是端方君子。娘,你说是吧。”

  张氏嘴角一抽,想起皮蛋小叔子昔日光辉事迹,艰难回答:“是啊,端方君子。”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这些小妖精啊,晚安~~~~

  第76章 假正经8

  两兄弟商量好, 又去隔壁找大伯贾代化把关,毕竟贾代化在朝堂多年,总比他们一个新丁、一个白板经验丰富。

  贾代化听了,沉吟半响不语,又看着旁听的大儿子贾敷,问道:“你看呢?”

  “儿觉得可行。我们贾家本不是世代官宦累世大族, 除了跟着陛下走, 还有其他路吗?此次去金陵连宗, 儿也看出来了, 世上宗族利来则聚、利去则散, 我宁荣二府显赫之时, 前朝绵延至今的家族也要俯首自称旁支。可那等无视国法、对外霸道、对内欺压之人, 何堪引以为援。”

  贾敷身体不好,并未出世, 重心一直在家族事务上。可若说他不懂朝堂就错了, 正是因为不在局中, 他才更清楚。贾敷受多年家主教导, 眼光比一般官员都要好。自大孙子出生之后,贾代化就为贾敷请封世子, 嫡长一脉身体不好,正好专心族中事务。

  “既然你们兄弟都这么想, 那就做吧。”贾代化轻笑道:“这朝堂,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多谢大伯,正因我们年轻识浅, 正需您为我把关呢!”

  贾代化一笑,转了话题道:“对了,政儿,你和敬儿关系好,得空瞧瞧他去。他现在啊,越发魔障了!天天在家穿道袍,不肯亲近妻妾。问他还振振有词,指着珍儿说后继有人,能交差了。若不是我这个当爹的没死,他就要把家里改道观了!”

  “大伯何出此言,敬二哥性情中人,您不必担忧,我会去看的。”

  “成,你们年轻人说话,老夫先去忙了。”贾代化把场合留给他们堂兄弟,自己撤了。

  贾敷提壶换了热茶水,看贾政还是脊背挺直的正坐观景,笑道:“爹走了,别端着了。”

  “敷大哥哥,这就是你不懂行了。既要做正人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求。这四面开阔的亭子,万一让下人瞧见,这不是坏我形象吗?我可是要入官场的人。”

  贾敷嘴角抽动,你对官场中人有什么误解?还有,你有形象吗?

  贾赦则已学会眼不见为净,笑道:“去喊敬哥儿来吧,咱们兄弟好久没有聚聚了。”

  “可喊不出来,他现在以道观为家。厢房都布置成道观的模样,张口天尊,闭口无量,我是拿他没办法了。前些日子还说着要辞官修道,让爹听见一顿臭骂。爹年纪渐大,我这身子又不争气,他若是再退,宁国府在朝堂上就无人了。”贾敷是真担忧啊,眼前两位堂弟还未进入官场站稳脚跟,家里其实是贾代化撑着,可武将不比文官,身体暗伤多,不知什么时候就……

  “敷大哥哥放心,我去劝劝他。”贾政一副分忧的架势。

  “那就拜托你了,你劝人我是信服的。”贾敷若有所指的瞥了一眼贾赦,眼前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贾赦心里又是一阵捂眼睛,没眼看啊。难道敷大哥也让这小子蒙蔽了,他哪儿是去劝解的,分明是去看热闹的。黑历史记在他心里,日后打趣他都无处下口。

  贾政去了贾敬的院子,敬二嫂迎了出来。她是个温柔似水、以夫为天的女人。夫君不再亲近她,可也不再亲近姬妾,没有宠妾灭妻,她还有儿子。如此,她也默认了丈夫的行为,修道就修道吧。

  相互见礼之后,贾政说明来意,敬二嫂亲自领着到了厢房门前。

  贾政砰砰砰把门敲得巨响,惹得贾敬皱眉不已,只得给他开门。

  一步跨进去,贾政小声道:“大伯让我来劝你,我可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来,陪我说几句话,让外面听着动静像是在劝你的模样。”

  贾敬转嗔为喜,道:“这还差不多。我自觉和你比起来,还是规行矩步的。”

  “闭嘴啊,再说我就和大伯告状,说你这毛病非扳过来不可。”

  “得,得,得。”贾敬投降,转身倒了茶水来堵他的嘴。

  贾敬和贾政都是嫡次子,而且有自己独特爱好,两人十分有共同话题,关系一向亲近。

  贾政四处打量他的厢房,又仔细看他的衣裳发冠,看得贾敬一阵懵,问:“你看什么呢?”

  “看你!咱就是做道士,也要做最华丽那个。你穿的这是什么,你把抹布裹在身上吗?”

  “你懂什么,道袍,道袍!”贾敬不服气了。

  “那是平常人穿的道袍,你是平常人吗?人分三六九等,修成的神仙也分等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不好,事倍功半。”

  “意思是你有更好的?”贾敬不信,“这发冠可是我找人重金求来的,明珠为饰,得道高人用过的。”

  “得道高人就没给后人留下遗泽,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后人沦落到卖发冠过日子,先人得的什么道?”贾政挽起袖子,问道:“笔墨呢?给你瞧瞧什么是华丽!”

  贾政瞧见过无数华丽的道袍,在曾经的影视剧、游戏场景,还有惊鸿一瞥的修仙世界小窗口。参考此世审美观念,他画出来的图形,细致清楚,华丽异常。

  “没有颜料,只能画个大概图影,你惯用的裁缝呢?叫到我家去,我亲自给做。”

  贾敬看了这画,心里不住点头。即便是黑白线条也能看出不凡来。二弟在青楼这些年没白混,眼光真不错。当然,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贾敬十分感激:“那就多谢二弟了。”

  “小意思!你这装饰也不行,反正我现在守孝清闲,你下衙了就来我院子,我帮你出主意。”

  贾敬说到这个也叹气,“唉,要是能不去衙门时间就充裕了。”

  “傻!”贾政翻白眼道:“你以为这些东西便宜吗?没有官职,供得起你如此挥霍。宁国府是敷大哥哥的,你我都是要分出去的嫡次子。难道你想穷困潦倒,后人也靠卖发冠过日子?”

  “如此眷恋红尘,有碍得道成仙。”贾敬不赞同。

  “道有无数种,你如今入的哪一道?”贾政一本正经问。

  “这有什么说法?”

  “道家修今生,当世大能多是道家的。可大道三千,你走哪一条路?出世、入世、苦修、丹道,修道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依我看,凭你的条件,最适合修的还是入世之道。”

  “怎么个说法。二弟,我觉得你是个有慧根,不如你也跟着我一起修道吧?当年不就是你介绍的游方道士治好了大哥的病,如今大哥虽体弱,但也平安活下来了。不然宁国府的担子我可挑不起来。”

  贾政暗道罪过,难道还是我装神弄鬼的后遗症吗?心中对贾代化的托付更重视了,笑道:“我给你指条明路,做御史。如今看来,想清净修仙是不可能的,不如取折中之道,也是捷径。御史能监察百官,百官清廉勤政,百信自然安乐。这比你仗剑走天涯或者赠衣施药帮的人多了,功德也多了去。你的性格也不是耐烦细碎庶务的,做御史只需要挑刺,嘴皮子利索就行。咱家可不怕得罪人!”

  贾敬觉得有道理,可还是有些犹豫道:“穿了官袍,可就不能穿道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