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拆迁队长 > 第4章

拆迁队长 第4章

作者:简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4:41:56 来源:免费小说

  胤礽指点了弘晗的功课,又问:“弘皙呢?”

  “嫡额娘给二弟启蒙呢。”

  胤礽让弘晗继续写功课,转身去了里面。瓜尔佳氏正在教弘皙描红,弘皙个头小小的,胳膊又胖,抓不好笔,急得满头大汗。

  “阿玛!”弘皙见胤礽来了,惊喜叫了一声,扔下笔就要过来请安。

  “坐着,继续写你的!”胤礽轻斥一声,小算盘没打响的弘皙,只能继续和毛笔奋斗。

  看着弘皙这般小儿情态,胤礽就知道太子妃没有委屈他。宫中多的是“懂事”的孩子,孩子比谁都会察言观色,能不懂事,定是娇惯出来的。

  胤礽握着弘皙的手,教他写了几个大字。看他有模有样,对瓜尔佳氏笑道:“你教得很好。”

  “妾身分内之事,不敢居功。”瓜尔佳氏笑着福身,并不十分标准。

  太子就爱这份亲热劲儿,问道:“弘昊呢?”

  “里面睡着呢。”

  “孤去瞧瞧。”

  瓜尔佳氏跟着进去,小声道:“可不敢闹他,好不容易睡着了,多睡些,免得晚上闹腾。”

  胤礽看着自己刚满周岁的嫡子,自己走的这条路,全都寄托在他身上了。胤礽怔怔看着孩子,看得瓜尔佳氏都有些嘀咕,“可有什么不对?”

  “没什么。好好教养弘昊,过段日子,孤送他去乾清宫。”胤礽在瓜尔佳氏耳边轻声道。

  瓜尔佳氏捂着嘴,不让惊呼声出口。既觉骄傲,又满是担忧。送到乾清宫由皇帝教养,这是多么大的荣耀。说句犯忌讳的话,等太子登基,就算万一不满弘昊,也不能推翻“先帝”的教养,这对弘昊而言,对她而言是何等的大好事。可作为母亲,瓜尔佳氏如何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乾清宫是好待的吗?全国最顶尖的人精子荟萃的地方,一举一动都有人放大了看,丝毫心思都瞒不过这些老狐狸的眼睛。弘昊才满周岁,就注定过这样的日子吗?

  强大的定力让瓜尔佳氏瞬间反应过来,坚定道:“听您的。”

  太子揽了瓜尔佳氏的胳膊,叹道:“从今往后,和孤一起做孝顺的儿子儿媳。把后宫撑起来,是儿媳,更是太子妃。”

  “是!”瓜尔佳氏更坚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收藏,来一发~

  第6章 储君之路5

  康熙很快就做了决定,连着几天小朝会天天表扬、赞美索额图,众人摸不着头脑,只以为是太子有了嫡子,皇帝爱屋及乌,对太子母族也要施恩。

  大阿哥尤其不忿,征讨葛尔丹养好的伤又隐隐作痛,生个儿子,比他们上战场的功劳都大,汗阿玛也太偏心了!

  等到大朝会,索尔图出人意表的上了致仕折子,更出人意料的是,皇帝当场准了。索尔图已是世袭一等公,改为世袭三代始降,又恩荫了两个儿子做一等侍卫,俱有爵位。女婿的职位也升了,女儿的诰命自然随之增长。满门荣耀,恩遇甚隆。

  可朝臣都被炸懵了?怎么说的?连三请三辞都没有,皇帝就这么同意了?这是看重索尔图,还是不喜他。可这么隆重的待遇,说是不喜,那众人都抢着要这份不喜。

  康熙端坐御位,把底下人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道:“索尔图劳苦功劳,朕舍不得啊!连番驳你的致仕折子,奈何……”说着说着,声音都哽咽了。

  索尔图当场跪倒痛哭:“主子爷,奴才舍不得您啊……”

  君臣抱头痛哭,一派相得之象,旁边臣子奴才也跟着抹眼泪,必须是感动的。

  只有明珠是真哭啊!该死的老东西,要致仕了怎么不提前打招呼,这是要坑死自己啊!明珠泪流满面,大阿哥占着长子的名分和太子相争,自己仗着大阿哥的名义和索额图抗衡,现在索额图突然致仕,把他闪在半空中,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让他怎么办?

  不致仕?朝堂上明珠一人独大,想想都觉得危险。致仕?皇帝问你,是不是朕德行有亏,以致大学士接连离朕而去?要怎么回答?明珠只要一想想,脑袋就疼得不行。而以明珠对皇帝的了解,这么大决定之下,是方略性调整,以后有得罪受了。

  旁人都有演戏给君父看的意思,只有明珠一人真情实感失声痛哭:索额图,老混蛋啊,你可坑死我了!

  不明真相的人看了,觉得明相与索相真是君子,即便政见不同,可私交甚好,瞧瞧索相致仕明相不舍的样子,真令人感动!

  太子也十分不舍,但仍旧打起精神上劝皇父,下抚忠臣,这才是一国太子的风度。

  大阿哥胤褆在心里咆哮:胤礽是撞克了吧?鬼附身都没有这么可怕!难道前些日子毓庆宫传出太子和索额图的争执就为了这事儿?还有乾清宫有消息传来,汗阿玛挥退下人,连梁九功都没留下,和太子密谈。现在想想,除了这事儿,还能是什么原因。

  可现在想明白有什么用?重要的是如何应对。一向自持才华的胤褆左右看看,引为臂膀的明珠正痛哭流涕,一时之间他也找不到话说。

  这场君臣相得、相拥而泣的大戏轰轰烈烈落幕,索尔图功成名就,刚好在征讨葛尔丹胜利的档口退下,完美谢幕。

  隔天,虚岁三岁的太子嫡子弘昊就被抱到了乾清宫,康熙亲自教养,走当初太子的旧例。

  太子的旧例是什么?那是国之储君的待遇,难道皇商有立太孙的意思?“好圣孙”可不是说说而已。与此同时,朝政更倚重太子了,请安折子上开始出现太子的笔迹,很多大事上,也是按照太子的意思在办。朝臣们心想,皇上已经在培养第三代了,怪不得让索额图致仕呢!

  大阿哥气得摔了手里的茶盏,“这奸猾似鬼的东西!”舍了儿子和叔公,反倒得了汗阿玛看中。把自己和明珠闪在半空,如今明珠真是动辄得咎,可真上折子致仕,当初预想的那一幕真的出现了。重臣好端端接连致仕,是看不起皇帝怎么的?明珠只能含着黄连继续干老黄牛的活儿,还时不时被挑刺,苦啊!

  看事态发展,这样绝妙的主意不是索额图这个老奸鬼想出来的。明珠到现在都没想明白,太子是怎么灵光一闪想出这么个好点子的?

  太子是怎么想的?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啊!

  太子坐在书房,慢慢展开书桌上的一本折子,这本折子里写的全是日字旁的字。当初弘昊出生,他在书房写了一夜的名字,虽然都没用上,但也是父子情深,传为佳话。旁人不知道的是,在写这份名单之前,太子在写明史。

  前明被大清所灭,他的一切向来受到批判,胤礽学富五车,熟悉经史,明史更是学习的重点。可小时候学、长大了读,他从没把自己的处境和历史联系起来,人人都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谁肯承认自己是这历史长河中不起眼的一朵浪花呢?

  及至前些日子突然清明,他才慢慢把古人说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带入自己的生活。

  太子是什么,太子是把双刃剑。

  从古至今,倒在太子位上的贤明太子难道还少吗?不必一一列举额,国贰、储副,终究不是人君。可太子仍旧是众皇子追逐的目标,他仍旧分割君臣的线。胤礽读明史,读到了朱允炆这位建文帝、好圣孙,皇位为明成祖所夺。也读到了明仁宗朱高炽,铁血勇武如明成祖,硬生生抢回了天下,可他再不满儿子文弱,看在宣宗这位好圣孙的面子上,不也让皇位顺利在嫡长一脉传承。圣孙的作用,因人而异。还有万历皇帝,朝臣拿着嫡长子继承制做挡箭牌,皇帝再不满太子人选,几十年不上朝,依旧改变不了。太子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那是祭拜天地宗庙之后,立下的储君人选,天然就比其他皇子高出一截。

  胤礽想到自己的处境,他的兄弟们都是皇父花尽心思教养长大的,他敢说人人有才华、个个有能力,而且都望着太子之位。在这群狼环视的环境中,他该怎样保全自己。

  胤礽想到了两条,一是好圣孙,弘昊的出生,让这条荆棘之路瞬间名正言顺。二是保全。不是保全自己,而是保全其他兄弟。胤礽要让皇父看到,除了自己这个名正言顺的太子,其他兄弟上位,其他人都逃不过一死。如此一来,兄弟们再能干,都不是错处,反而是助力。

  胤礽高高在上惯了,并不觉得和那些母族卑贱的兄弟有什么手足情。可皇父不一样,做阿玛的,自然希望自己的继承人照顾其他儿子。

  胤礽抚摸着这章写满名字的名单,心中嗤笑,不过是读史而已,也要树个靶子。皇太子的日子过成这样,何其可笑。

  胤礽想到了很多,想到小时候皇姆妈说的“忍”;想到了汗阿玛曾经牵着他的手走过大街小巷,告诉他这天下早晚是要交给他的;想到了索额图致仕之前说的,“奴才退了,殿下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更想到了这些年皇父的猜忌,从康熙二十九年之后,皇父不经意间对自己的防备,那些奴才微妙的态度……许多画面犹如走马灯一边从眼前闪过,胤礽啪地一声合上折子:定了路,就走下去。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这是别人的日子,蓝生依旧静静的看着,犹如前二十年一般,不再有任何动作。

  康熙三十七年,分封诸皇子,这是皇帝对诸位皇子从征战场、协理国家的奖励,也是对太子的磨砺。

  在分封之时,出了了两件大事。

  其一,胤礽建议破格加封皇十子胤。

  “保成啊,朕的意思,你难道不清楚,封爵至老八止,都是立过功的,把老十拎出来是什么意思?”康熙不信胤礽看不出他磨砺的意思,难道还有人怕磨刀石不够锋利?

  “汗阿玛,有功自然是当赏的,可封老十不为赏功,乃酬其出身。孝昭皇后未有子嗣,温僖贵妃也只他一子,钮祜禄氏乃大族,给老十爵位,也是爱屋及乌的意思。汗阿玛以为如何?”

  不如何,一样的爵位,生出了两种意思。旁人得了是赏功劳,老十得了是赏出身,这不仅仅是关爱弟弟或者关注老十,这是变相证明,出身的重要。出身这东西没法儿改,而大清朝凭借出身立身的是谁——首推皇太子胤礽。

  可康熙是高兴的,不仅高兴,更有些惊喜的意思在。胤礽终于学会的四两拨千斤,只给老十一个爵位,轻松化解了诸位兄弟封爵带来的影响。不仅卖了老十人情,还巩固了自己的位置。甚至还有些分化老八、老九、老十的意味,这不带一丝烟火气的手段,妙啊!

  胤礽看着康熙的笑脸,如常带着小儿女情态的问道:“阿玛,准不准?”

  康熙斜看他一眼,笑道,“准!你来拟旨。”

  不说胤接到圣旨时候犹如见鬼的表情,就是老八的神色也有些不对。诸位皇子中,出身最差的就是他,而他也是最在乎血脉言论的。

  不等老八说话,老九就跳起来了,“汗阿玛什么意思?为什么偏偏漏了我!”

  是的,康熙原本打算封爵到老八止,可太子提出了老十出身尊贵,可不就把老九剩下了。

  打听清楚是太子从中出力,老八闭上眼睛,轻叹道:“太子这一耳光抽得太狠了!”抽他一个左耳光,再努力又如何,出身是早就定了的,努力无用。抽老九一个右耳光,老十出身尊贵,难道他就差了吗?甚至连宫里的宜妃娘娘都受闲话。再给他们一巴掌狠的,即便他们兄弟联合起来,老八又隐隐藏在老大胤褆屁股后面,可太子想抽耳光的时候,一样抽!

  老十不敢说话,他再抱怨,颇有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嫌疑。只能一遍遍表白,自己绝不会被太子蛊惑,他可没忘了太子目中无人,让他们下跪请安的模样。可看老九的表情,显然还是心生疙瘩。

  老九说了句大实话,“哪里是太子,这耳光是汗阿玛抽的。”

  封爵不止打了老八、老九、老十的脸面,连老四胤禛也没跑掉。胤礽既然拿出身说事儿,老四是跑不掉的。他的生母德妃有宠、养母孝懿皇后尊贵,论出身他也是尊贵的。康熙准备压一压,但胤礽说了,也就从善如流拟定他为郡王爵位。

  可惜就在颁旨之前出了一件大事,胤禛的的格格冲撞太子。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收藏!

  第7章 储君之路6

  你说一个皇子的格格,内眷,和太子殿下八竿子打不着的,怎么就冲撞了呢!

  这话说来复杂,蓝生并不是寸步不离跟在太子身边的。近些日子,蓝生大多数时间跟在皇帝身边,想趁着自己还有记忆力,多学一点儿。虽说不知会不会结束一个世界,记忆又模糊了,但有个模糊的感觉也总比什么都不知道强啊。跟着康熙学习,那是多么好的机会。

  胤礽刚还和康熙说朝政上的事情呢。

  “阿玛,儿刚把喀尔喀蒙古王公给打了。”胤礽手中拿着嵌宝的马鞭,大步走进乾清宫,顺手把马鞭扔给伺候的小太监。

  小太监恭敬躬身双手捧着,看着上面还有血迹,这可是蒙古王公的血啊!自开国以来,蒙古就是大清的“友好肱骨”,太子殿下把人打了,还这么理直气壮,不知道皇上会如何震怒。一想到此,小太监的腰弯得更低了。

  果然,康熙一听,脸色便沉下来了,冷声挥退了伺候诸人。

  等人走了,康熙才露出微笑:“怎么跑去打人了?”

  “那些个贱皮子,既不记仇也不记恩,只看拳头和金子罢了。阿玛给了多少恩遇,都以为是理所当然呢!抽一顿就知道了,我大清铁骑既然能打得葛尔丹,也能打得他们!”胤礽十分傲气,康熙三征葛尔丹才让喀尔喀蒙古并入大清版图,可这新加入的成员,总要摆摆谱,掂一掂新主子的分量。康熙为着大局着想,也不计较他们无礼,胤礽可忍不住。

  “大不了,汗阿玛斥责儿臣就是,难道还不能安抚那些王公。”胤礽满不在乎道。

  “你啊!”康熙笑骂一句,“有谁值得朕斥责太子!”

  正好,康熙也未那些桀骜不驯的王公头疼。大清对蒙古的政策一向是表面优抚,暗中拆分削弱。如今让他们见一见太子的威风也好,别以为大清只有恩,没有威。

  胤礽厚脸皮一笑,“就知道汗阿玛舍不得。”

  “去吧,去吧,多大的人了,还做小儿女情态。”康熙笑着赶走了胤礽,胤礽走得时候也装出面无表情的样子。让人看不出他是受了皇帝斥责,还是天生威严,旁人都得在心里叹,到底是太子殿下,喜怒不形于色,让人敬畏。

  蓝生也敬畏的看着康熙父子,无需言语他们对朝政是如此默契。胤礽走后,康熙愉快的调整了对喀尔喀王公的态度,自然是朝着对大清朝有利的一方调整。

  蓝生偷学经验的时候,突然有小內侍来报:“回皇上,四阿哥一名格格在御花园冲撞太子殿下……四阿哥也在。”

  蓝生摸不着头脑,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怎么扯到一起了。还有这小内侍禀报的水平,这是谁的人啊,瞧这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

  康熙勃然大怒,冲撞太子?谁敢!别说一个小小的格格,就是四妃偶尔遇上太子,也得行礼。康熙怒而令人摆驾,自己亲自去看。

  蓝生早在听到小内侍禀告的瞬间飘飞远去。

  御花园内,胤礽端坐在凉亭里,据说冲撞他的格格被堵嘴押着跪在地上,胤禛也跪在一旁,急红了脸,“殿下恕罪。”

  胤礽轻敲着桌子,好笑得瞥了他一眼,“老四啊老四,孤以往倒没瞧出来,你是个人物。”

  “殿下容禀,此女乃母妃今日赐下的格格,臣弟……臣弟……”胤禛也不知这话该怎么说,难道要把黑锅推给母妃吗?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更白担一个不孝的罪名。

  “那孤去问德妃?”胤礽好笑得瞥了他一眼。

  所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格格究竟干了什么蠢事儿?

  这格格如胤禛所说,乃是德妃宫中宫女,生得一副好相貌。胤禛后院中只有两个儿子,德妃为子嗣计,赏个包衣出身的格格给他绵延子嗣。人漂亮,没有委屈儿子;出身不高,没有委屈媳妇儿,可以说是考虑周详、慈母心肠。

  可谁也不知道这个格格白长一张聪明面皮啊!赶巧,今日太子鞭挞蒙古王公,后宫前朝都对此事议论纷纷,德妃的永和宫自然也有人跟风说几句俏皮话。若是以往,前朝出了什么大事儿,这位格格也是没资格没渠道知道的。瞧这寸劲儿,她偏就知晓了,而更巧的是今日四福晋身体不适没有来,德妃想着儿子来和媳妇来没多大区别,直接把人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