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拆迁队长 > 第3章

拆迁队长 第3章

作者:简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4:41:56 来源:免费小说

  “查一查吧。”胤礽叹息,他母后早逝,皇父又立了两任皇后,都没多长时间就去了。宫中将近十年时间由四妃打理。平时她们自然各自为政,可在对付太子上,倒是众志成城。“汗阿玛说了,等你册封,后宫由你掌管。”

  “是。”瓜尔佳氏应了,这也是应有之义。天下谁家就没有姨娘掌家的道理,满人三妻四妾,可入关了就要遵照汉人的礼法行事,尊重嫡妻。这么说吧,宫中名正言顺,有资格掌管后宫的只有三种身份,太后、皇后、太子妃。可天家是最不讲道理的,这“应有之义”也让瓜尔佳氏看到了汗阿玛对太子的重视。

  就算是旁人设计,也是自己出了纰漏。瓜尔佳氏重新跪下请罪,“都是妾身的错。”

  “起来吧,吃一堑长一智。”胤礽扶起她。

  “孤是太子,更是你的丈夫。你先前那般态度,孤以为自己入不了你的眼呢。可孤信瓜尔佳氏的教养,更信汗阿玛。汗阿玛为孤挑选福晋花了多少心力,孤不信汗阿玛会错待孤。幸亏孤忍住怒气回来问你。”胤礽叹息,“至亲至疏夫妻,你我要做前者啊!”

  “是,殿……夫君。”瓜尔佳氏红着脸,把自己的手放到胤礽手中。

  作者有话要说: 多多收藏啊~

  第4章 储君之路3

  “岂有此理!”康熙狠拍御案,还是气不过,把茶盏都扫到了上。

  乾清宫的奴才跪了一地,不敢高声喘气。太子把人打发了才和瓜尔佳氏说话,可他们的谈话一晚上之后,依旧传到了康熙的御案上。康熙气不打一处来,这是国之储君,天下除了自己,还有谁比他更贵重!可居然有人敢误导太子妃,破坏天家和谐。若是胤礽没有反应过来,岂不认为自己这个汗阿玛为他挑了有问题的福晋。小人!小人!离间天家父子!

  幸亏胤礽诚孝,康熙看着折子上那句“信汗阿玛”心中温暖,这才是自己的儿子啊!

  爱新觉罗家的男人就没有活过五十的,他已经是知天命之年,能在有生之年解决了葛尔丹,给胤礽留下河清海晏的江山。胤礽再把江山传给嫡子,江山传承有序,大清的天下就稳了。若是有人敢破坏这安稳,坏了满人的江山,这罪人,十恶不赦的罪人!

  “查!”康熙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寒冷入骨。太子是自己的心血所在,是国家未来所在,太子嫡子是未来的未来,谁都不许破坏!

  皇帝想查什么,没有能阻拦的,很快前因后果就摆在了康熙的御案上。这件事情,四妃插手,其他嫔位也少不得顺水推舟、推波助澜。自己吃点新鲜水果都紧着太子,原来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太子居然受了这么多委屈吗?康熙瞬间慈父之心爆棚,下旨,让太子妃接掌后宫事务,又令贵妃和四妃教权。当然,贵妃就占个名义,谁不知道她不掌宫权。

  原本康熙可没想四妃交出权利,都是跟了自己多年的老人,也想给她们留份脸面。可这些人不给自己做脸啊!

  康熙怒中下了决定,后宫闻风而动。这下,大家都知道了储君的地位,这不仅仅是用金黄色,太子妃的礼仪比亲王高出一截的表面功夫。康熙传达的态度是,众人该像对他一样对待储君。没看到吗,威风赫赫的四妃在太子妃面前,不过庶母,没有受礼的资格、没有管家的权力。

  这一巴掌打得狠,把争锋相对的大阿哥,暗暗别苗头的三阿哥都打了个措手不及。众皇子都是在皇父的呵护中长大,而今迎面而来一巴掌,被打得有些懵。

  胤礽躲在被窝里偷笑,他想起那天和瓜尔佳氏在床榻上的谈话。胤礽何尝不知毓庆宫有探子,他这些话就是说给探子听的,真话都在榻上耳语里。

  “你说,孤凭什么做这个太子?”胤礽在耳边问瓜尔佳氏。

  “殿下乃元后嫡子,聪慧有加,允文允武,治国有方……”瓜尔佳氏张口就能说出一大段溢美之词。六岁出阁读书,皇太子的教育集天下之力。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弓马骑射、治国理政,甚至西洋学问,太子所学无所不包、无所不精。即便是异母兄弟们,也不得不赞一句:殿下之才,令人望而生畏。

  “呵呵,只对了四个字——元后嫡子。”胤礽从没有这么深刻的剖析过自己,“孤尚在襁褓便被立为太子,一个婴儿看得出聪慧、文武双全来?孤做太子,是额娘的遗泽,是礼法,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要把这份天赐机缘传下去。福晋,给孤生个嫡子吧。”

  太子抚摸着太子妃的小腹轻叹,太子妃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孤还担心你因不能为岳父守孝难过……”

  “从来卑不动尊……”太子妃马上辩白。

  “礼法不束缚人心,孝不在表面。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生个嫡子吧。”胤礽轻叹,“为你、为孤、为岳父、为瓜尔佳氏。”

  太子夫妻交心,真是天大的好事。

  至此,后宫在太子妃手中,内务府在太子奶兄凌普手中,太子协调好两人关系,后院无忧矣。

  康熙的重心却不再后宫是非上,葛尔丹才是帝王的心腹大患。朝堂上早就议定了,翻年之后,帝王亲征葛尔丹。

  在出征之前的新年大宴上,太子给皇父送上了最好的贺礼。“汗阿玛,太子妃有孕了。”

  “好!好!好!”康熙大喜,连饮三大杯,太好了!后继有人!这是上天赐给大清的吉兆,在他即将出征葛尔丹的时刻。

  大阿哥胤褆不屑的撇撇嘴,若论重嫡出,谁又比他更重呢?在嫡福晋生产之前,他根本没让侧室有孕。胤褆一向瞧不上太子,胤礽就是凭嫡出之身登上太子位的,可他是最不重嫡出的。太子妃未过门,就生了两个儿子。以往看太子根本不尊重自己这个长兄,胤褆心想,他倒要看看,日后他怎么处理嫡子和庶长子的关系。

  皇太后亦是大喜,赐下许多礼物,源源不断抬入毓庆宫。后宫诸妃无不顺应潮流,一时间送礼的人塞满了毓庆宫。

  未出正月,康熙就带着诸位皇子、大臣,亲征葛尔丹,由太子监国,总理国事。

  瓜尔佳氏有些不安,三巨头此次看中她这一胎,若是女儿……呸,童言无忌,大吉大利!

  瓜尔佳氏不敢找太子诉说担忧,前朝已经够太子忙了,何必让他为女人家的小心思再劳神。太子处理朝政终究不如康熙那般自如,尤其在太子重新审视自己之后,更加小心谨慎了。看清楚自己和太子妃应有的位置,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太子对自己的定位更清晰了。朝臣上的折子都快马加鞭送去给皇父批阅,即便是请安折子,也把名录理出来,让皇父过目。这样的小心谨慎被康熙骂过两次,可胤礽依旧不改,康熙也没再多说。

  胤礽把瓜尔佳氏代入自己额娘,若是额娘在的时候,汗阿玛能多些关爱,想必不会是而今这般结果。宫中自有人注意这太子妃的一举一动,很快就报到太子这里来了。

  夫妻俩的谈话还是在床榻上,这里安全又私密。

  “胎像可好?”

  “挺好的,太后娘娘慈爱,诸位母妃关心,宫务也由几位嬷嬷分担着,并不使人劳累。”瓜尔佳氏轻声道,她不是不放权的人,虽然把权利交给奴才也不还给四妃令人诟病,可她宁愿要诟病,也不放弃安全。

  “那为何这般愁眉苦脸。”

  瓜尔佳氏斟酌半响,终于说出了口:“万一是女儿……”

  “安心。孤为何在你过门之前有子,不仅是为了皇长孙的名头,更是为你着想。女子产育就是去鬼门关过一趟啊,额娘就是……男女孤都疼爱,是儿子更好。万一是闺女,我们夫妻早有了儿子,满人最重姑奶奶。就是生产有个万一,孤也保你,宗妇,国母啊!”宗妇死不起啊!她是用来生孩子的吗?她的职责是管理家务,与丈夫齐平,庶子也是她的儿子。胤礽为此愤愤不平多年,他想试试相反的选择。若是保大人,事情会不会不一样!

  瓜尔佳氏没想到丈夫如此体贴自己,感动万分,心中更坚定了要给他生个嫡子。庶出怎能与嫡出相比,大阿哥胤褆再能干,在太子跟前依旧要打拱作揖。

  亲征葛尔丹一事在军事上十分顺利,噶尔丹之妻阿努可敦等被击毙,最后,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脱逃。清军大胜,这是在皇帝的指挥下取得的胜利,更令人鼓舞振奋。

  可在宫中,欢欣鼓舞的背后,并不全然是高兴。

  索额图进言,“殿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二十九年已经错过了一次,如今不能再错过了。”康熙二十九年,在第一次征伐葛尔丹的时候,康熙患病,若是此时卡死粮草,康熙必死无疑。国朝理所当然交到太子手中,大阿哥即便再有战功又能如何,三阿哥在文人中的名声难道能让清流冒天下之大不韪支持庶子、反对嫡子?一切的大好形势都因胤礽的软弱、念及父子之情而断送,这是最后的机会。

  “叔祖父,不是错过,是不能再错了。”胤礽自那天突然起清明,就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深刻准确的剖析。

  索额图劝不了,悻悻而退。

  康熙三十五年六月,帝王班师回朝。胤礽兴冲冲给皇父送上贺礼:“瓜尔佳氏诞下小阿哥!”

  “大善!这是首功!”

  一身疲累的康熙顾不得辛苦,执意先去毓庆宫看过孙儿,他甚至想不起来让人把孩子抱到乾清宫,那是他的孙子,嫡孙,国朝的未来。

  一同回来的胤褆、胤祉等人漠然对视,胤褆更是嘀咕:“咱们风里来雨里去,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功劳,倒不如他生孩子的功劳大。”

  胤祉没说什么,他在想世上是不是很有天命这回事儿。大福晋和他的福晋也怀孕了,大福晋不好说,都生了四个闺女了,可她的福晋娘家是出了名的多子多福。胤祉何尝没想过福晋在太子妃之前诞下儿子,这才是名正言顺的嫡出皇长孙。现在好了,不论嫡庶,皇长孙都在毓庆宫。看皇父的态度,这位新生儿的分量,比所有孙辈加起来都重。

  作者有话要说: 多多收藏啊,文章收藏来一个,作者收藏来一个!

  第5章 储君之路4

  新生儿已经褪去了皱巴巴的红皮肤和黄乎乎的丑相,漏出如白面馒头般的面庞和藕节般的胳膊。康熙抱着孩子,喜不自胜。这是大清的传承,满人的未来!

  太子妃还在月内,向来重规矩的康熙,居然隔着门窗,道了句辛苦。太子妃在房内叩首谢恩,陪同坐月子的石文炳夫人西鲁特氏也喜极而泣。终于否极泰来了,生了嫡子,太子妃的位置稳了,连带给太子殿下增加了砝码,这功劳可是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圣裁的!阿弥陀佛,终于转运了。从石文炳去世就提着的一颗老心,终于放下了。

  太子得了嫡子,这是天大的好事。满月礼,大办!抓周,大办!

  期间,大福晋终于在生下四朵金花之后,九月挣命一般剩下大阿哥的第一个儿子。十一月,三阿哥福晋也生下了嫡出长子。三十六年三月,四阿哥嫡福晋诞下嫡出长子。

  康熙大喜,认为这是太子开的好头,才让嫡出子嗣如此频繁的到来。而这些孩子的到来都没有得到名字,康熙说了要亲自斟酌取名,他们的阿玛也只能等着皇父的圣谕。

  等到三十六年,太子嫡子抓周之后,康熙才批发一般给现有的孙子都取了名字。

  首先是太子妃瓜尔佳氏所出嫡子、大清朝的嫡出皇长孙,取名弘昊,皇孙泛日字辈,没有比昊更好的字了。太子的庶出长子被取名弘晗,也是难的的好名字,虚岁八岁的他,眼看就要进上书房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大阿哥嫡子被取名弘昱,三阿哥嫡子被取名弘春,四阿哥嫡子被取名弘晖。剩下的人,没有资格让一国皇帝赐名。没见太子的庶出二子也没得到这个荣耀,康熙让胤礽自己取名。胤礽给二儿子取名弘皙,虽不如皇帝赐名尊贵,但太子赐名,也是荣耀。

  康熙三十六年,除了弘昊满周岁之外,最大的喜事是葛尔丹败亡,大清皇帝圣明烛照,臣民一心,护卫了边疆安宁,阻止了准噶尔的东进,又将喀尔喀蒙古并入版图,是足以列入史书流芳千古的武功。

  在这个档口,趁着皇父心情好,胤礽上了一道谁都没有想到的折子——令索额图至仕。

  折子写的四骈八文,历数索额图擒鳌拜、讨三番的功劳,从赫舍里氏祖上的功劳说起,索额图是根正苗红,忠君爱国,而今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劳苦功高,大打感情牌。若非最后点出主体请求致仕,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为索额图表功呢!

  “这就是前些日子,你和索额图不欢而散?”康熙指了指折子,皱眉问道。

  “求阿玛允准。”胤礽也没指望瞒过。

  “为何?”康熙不解,这又是闹哪一出,即便索额图近些年有些过分了,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康熙仍旧决定用他。怎么太子反倒拖自己人下水,这不科学。“朕要听实话!”

  胤礽苦笑,“阿玛,让索额图致仕吧,好歹保全了他。”

  “放肆,朕难道是刻薄寡恩之人!”康熙怒了,一拍桌子,本就清场过的乾清宫更是鸦雀无声,殿内只有梁九功一人伺候,现在他也低低俯身在地,不敢抬头。

  只有太子安稳如初,慢慢走到康熙面前,跪在他脚下,轻声道:“阿玛,让人退下吧。”

  康熙还待说什么,敏感得察觉到太子好似在哭,身子微微颤动,这是竭力隐忍的表现。夏天袍服轻薄,很快就察觉到了湿意。

  康熙一挥手,梁九功求之不得,如蒙大赦一般快步离开,殿内只剩至尊父子二人。

  没了外人在,胤礽不再忍耐,痛痛快快哭了一场。太子真情流露,康熙心有所感,不再佯装愤怒。轻叹:“保成啊,都是大人了,怎么还哭鼻子。”

  “阿玛,保成苦啊!”胤礽抽泣着,“阿玛,案牍劳形不苦,劳心劳力不苦,苦的是左右为难。叔公从小照料我长大,是亲近之人;入朝之后,屡有帮扶,信之爱之。除阿玛之外,是对我最好的人了。”

  康熙轻笑,“那还让他致仕?”

  “可渐渐的,叔公就用‘为我好’的名义联络朝臣,我也觉得是一片好心,一国太子在朝中怎能没有拥护。然后,就有人冒着索额图的名义,勒索臣下,我听说了,虽生气,可也觉得难免树大有枯枝,大面上肯定是好的。再等等,就有人冒着太子的名义,与诸兄弟相争。朝上为反对而反对,大有党争之势。第一次见这情景,我吓得夜不能寐,叔公说这是成事必须经历的。可我怎么想都想不通,怎么就到了这争锋相对的地步!”

  “索额图所图越来越深,求汗阿玛看在赫舍里氏百年清名和他一生劳苦的份上,准他致仕吧。”胤礽拜倒,身子颤抖,好似再也承受不住。

  康熙大恸,把胤礽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你这孩子,心里委屈,怎么不和阿玛说。”胤礽的话真情实意,都是干货,可康熙仍旧听出了其中引而不发的含义。索额图冒用太子名义结党营私,挑动皇子争斗,甚至离间天家父子。这样的罪名,是不能宣之于口的,可索额图真这样做了。

  康熙念索额图这些年的功劳,可更心爱子。瞧瞧索额图,都把太子逼到什么地步了?如太子所说,最苦的是内心。索额图自然是为了太子好的,康熙也必须承认。可在这份好里夹了私货,令太子背负罪名,这就不行!

  “保成怕。”

  胤礽没说自己怕什么,康熙却脑补出胤礽两面为难的景象。胤礽是被自己一手教养长大的,于国事朝政上精明,在这些私事上却单纯如孩子,再不懂复杂人心算计。康熙忍不住心疼太子,若是他早些察觉,怎么会让事情发展到这地步。索额图、明珠针锋相对,已成党争之势。更可恶的是拿皇子挡在前面,把自己勾心斗角说成夺嫡争位,可恶!天家从来太平,都是自己亲手教养的孩子,康熙自然信自己的儿子!

  原本康熙想,既然党争已经起来了,不如借此机会磨砺太子,有自己这个皇父看着,总不会让孩子吃亏,让事态不可控制。现在,看着太子哭得红肿的眼睛和鼻头,康熙开始思考另一条路。

  “真舍得让索额图致仕?”康熙问道。

  “求汗阿玛成全。”胤礽规矩跪下,以儿臣的身份和皇父对话。

  “让朕考虑考虑。”康熙点头,扶起胤礽,话题到此结束。

  宣人进来伺候胤礽整理仪容,康熙又和胤礽说了许多朝政上的事情,批折子到下午,一同用膳。等到胤礽走的时候,康熙漫不经心的笑道:“多亏你没信索额图。”

  “疏不间亲。”胤礽也好似随口一句。

  等胤礽走了,康熙坐在炕上微笑。梁九功拿了靠垫过来,轻声道:“主子爷,靠着舒服些。”

  康熙倚在软垫上,长叹一声:“舒服啊……”

  梁九功露出谦卑的微笑,立在一旁不说话。

  舒服啊!胤礽说了那么多,可只最后一句“疏不间亲”最让康熙心里熨帖,不愧是他一手教养长大的孩子!

  康熙思考起索额图致仕的连锁反应,近几年胤褆和太子相争,渐成水火之势,都是这些奴才撺掇的。太子不愧是他教养的,心胸宽广,愿意率先退一步,有人君心胸!不能辜负这份心意啊!谁都不能!

  胤礽回来毓庆宫,去太子妃殿内看孩子。弘晗在前殿写功课,他已经入了上书房,跟着年纪小的叔叔们一起读书。李佳氏从来没有教养孩子的权利,太子妃未过门时,弘晗是教养嬷嬷照顾着长大。现在瓜尔佳氏主持中馈,李佳氏反而一天能见着儿子一面,说上几句亲近话,甚为感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